美丽的中年情怀
2014-06-27晓宁
晓宁
宋晓杰,一个我心中永远美丽着的姐姐。
“美丽”这个词汇的内涵是丰富的,可又常常被浅薄化,从而与“漂亮”画上等号,降低了其质地。一个被称作美丽的女人,一定是秀外慧中,内外兼修,纯净、善良、饱满、沉实,整个生命都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活力。当然,美丽的内涵又是语言无法穷尽的。
在与晓杰姐姐的交往中,觉得“美丽”这个词汇赋予她则当之无愧。不单是她生活的那个美丽富饶的小城,有大片的湿地、苇丛、红海滩,繁多的鸟类、丰富的石油、飘香的稻米、美味的河蟹;浑然天成、天地和谐的自然孕育了她清丽脱俗的外表,她一笑一颦,举手投足间的韵致,流露出女性的柔美与洒脱;更是她笔下的文字,所浸润的悲悯的人间情怀、女性的细腻体悟,对过往时代的轻柔抚摸,对善良与道义的担当,更唤醒了属于我们“60后”、“70后”一代的温情记忆和每个人情感深处最温柔最不可触碰的部分。
宋晓杰二十多年的作家生涯,是典型的文学召唤下的生活。十几部诗集、散文集、长篇小说、儿童文学,获得各类繁多的奖项、荣誉、称号,姑且是社会外在标准衡量下的结果。而一个真正的作家永远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内心,内心世界的成熟与历练,对主客观世界沟通与把握能力,才是充盈文学精神的关键,而她正是力求将自己做到最好的人。
通读了宋晓杰近年的部分作品,包括诗歌、散文诗、散文、文学访谈、文学资料等等,一个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词汇,即“中年情怀”,始终萦绕。一种意象也好,作为一种情感的基底也好,一种写作当中无意识的心态也罢,“中年情怀”始终贯穿在她近年的创作当中。这“忽然之间”的猝不及防,转瞬即逝的青春年代之后,是人生更为博大丰美之图景,有如一泓深潭中的静水,所有的波澜都隐于平静之下,所有丰富的滋养又都显而不露,却又有着“美”与“力”的交融。中年的深沉,中年的内敛,中年的饱满,中年对世间万物的理解,对人类精神的呵护,在宋晓杰的诗歌里都有所体现。她不做生活的旁观者,生活即诗,诗即生活。她的诗不再隔膜生活,不再阻断现实,她能倾听着土地的呼吸,感受着亲人的气息,于生活琐碎中理清自己,让母性之爱荡漾于文字之间。又有一些篇目,流露着淡淡的感伤,令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中国诗歌史上被刘勰评价为“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的 “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那种失意文人对生命光阴流逝的叹息,对人生易逝、节序如流的感伤,与宋晓杰对“中年情怀”的参悟与解读竟然不谋而合,有着割削不断的某种联系,正印证了诗人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的血缘关系。
理解宋晓杰诗歌的“中年情怀”,不能不提及的是中国作家的“乡土情怀”,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此类相关主题。乡土,这个再古老不过的话题,似乎在这个高度工业化时代已经落伍。现代与后现代的文化价值构建其实就是一个抛弃乡土、割断脐带的过程,它更强调个体的人、独立的人,依靠科学技术、时尚文化搭建出的都市主义的生活层面。当大量乡村人口涌进标志着现代文明的城市,作为文明古国标志的乡土价值观又面临着一场分崩离析,成为一个踌躇、徘徊的身影,无所依傍。但是文学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部分,它不完全同步于经济基础的转化,它完全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文学作品固然是时代的产物,但是它又常常表现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中国的文人,自古以来,天性使然,必然与“乡土”二字难于离弃。“乡土”作为一个文学母题,寄寓了多少文人的千载情怀,每个时代有着不同形式的表达,却又殊途同归于一种共通的情怀之中。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从“乡土”母题又衍生出许多子题或曰意象,如土地、母性、自然、万物等等,所寓意的是和乡土有灵魂与肉体联系的存在之物。
宋晓杰诗歌中所谓“中年情怀”是依傍着“乡土情怀”而生发的,但此时她所感所悟,已经褪去了青春的生涩,文字中的乡土已经隐化为她生命的一部分,她创作无意识的构成部分。她的诗情成熟绽放,她的心灵其实早已皈依这片土地,她因有着这土地的给养而饱满。那么多关于母性的篇章,关于亲人的追思,与自然的对话,令我们看到一个成熟的抒情主体对整个世界的把握,对人类生存的判断,她以不晦涩的方式,直接地将其推向阅读者的眼帘,暗含着一种轩昂的气度。《忽然之间》中的无论短歌还是长吟,都因沉实的内心有所安放,显得雍容大度。长吟之中《秋风辞:逝水之湄》、《忽然之间:秋的旷野多么明亮》、《大地,以辽阔、沉静之名……》、《山居琐记》,这些颇具意味的组诗,不再是简单的感悟与抒情,而是将灵魂与肉体深深地浸润于土地之中,复调式的吟诵,其中的情愫唯有到了中年以上的人,才可能拥有和把握,唯有历尽了桑田沧海的心灵,才能够通达于此境。
我不避让,也不悲伤!
大地是永久的眠床:以土为界
分开晨昏、新旧、古今
——《我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人》
秋水长天。秋野寥廓。秋歌嘹亮。
一颗心要有:悲壮、沧桑、好的记忆和忘性
要有宽仁、忍隐、和善、广阔……和素养
这样,才能配上一尘不染的秋水和秋色
“我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人,一个中等的人,
一个专注的人。”在秋天——
我放任五音不全的喉,像放开四蹄的骏马!
——《秋色赋》
我说慢下来就是另一种
疾走,就是在渐渐沉陷的
大地上,跪下来
摊开双臂说:我爱!
——《走着走着就慢下来》
如此这般——完美的家园!
我死心塌地地……
创造、牺牲、繁衍;忘情于人间!
——《宋诗一百首(第四十首)》
俯拾皆是的长短句,我无法一一枚举,扑面而来的是中年情怀特有的饱满激情,这是一段不再年轻,却没有老去的情怀,一个人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光,她将心灵踏踏实实地放置在它应该归属的地方——大地之上。是沉默的“地母”给予人类以力量,而母性又是人类得以生息不绝的源泉,土地也因母性而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容纳一切生命,一切需要培育的幼苗,它从不挑拣,不吝惜遍布德泽于普天之下。
宋晓杰有许多短章,是写给儿子的,或与儿子有关的。同样她避免了直抒胸臆的方式,将浓情转化成朴实的话语方式,却依然无法抵挡母性之爱的传递。无论是“那时候,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他们千疮百孔的老母亲”,还是为正月初一出生的儿子所作,“我一下子就强壮、完整起来——不贫血,也不缺少骨肉”,或是“提着儿子的新哑铃和课后辅导书,在微微的斜阳中/一直走,一直走,就走进了暮年”。象征式的表达,时间在恍然间的交错,其实就是生活的本质所在。母爱的力量,即爱另一个生命的力量,爱别人的力量,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情感,而进入诗歌,它则被作者进行了修饰与诗化的提炼,它被更集中、更密集地植入文学视野中,这考验着作家沟通文学与生活的能力。
“中年情怀”的另一表达路径便是对自然的勾绘。作者家乡的独特景观、四季的更迭、自然生发的诗意自不消说。这些自然之物作为生活的基底,文学的底色,诗作的情感元素却是一种繁华褪尽后的朴素与达观,深情与持重,亦有忧伤的元素点缀其中。诗中好多篇章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天空、大地,特别是冬雪、湿地、红海滩、芦苇荡,均是作者家乡的景致在自我心灵的投射,主体通过对自然、人文的悟道、感怀,揭示生命的本质状态。从《早春》看到“一个庞大的民族”,《姿态》中“我是大地深处的花朵”,还有她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写到的雪——雪天、雪野、雪花,一次次地成为作者自我想象的完成之物、自在之物。这些对自然的表达不仅仅于诗歌中被对象化,更是作者中年心态所寄居之所,她不惜笔墨地反复表达,大抵由于自然就犹如她生命的一部分,太容易引发她诗意的思考,她信手拈来,无需踌躇。诗人又不乏感伤的成分,如前文提及的与“古诗十九首”的风韵相通,但作者更多的不是对个人的人生际遇的感时伤怀,而是对整个人类生存的悲悯与感怀,令她的诗歌一下子便具有了宏阔的力量,博大的价值投射。诗,在宋晓杰这里,无比宽容,世人可以在此休憩、疗伤,作一个永久的眠床!
通读《忽然之间》以及一些集外的诗歌,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感受了宋晓杰诗歌的独特气质。这是一种非传统亦非先锋的写作方式,是不会走到极端的诗人心语、主体表达。她的诗歌外在形式感比较统一,基本采取了先舒缓的铺陈,一点点升高情感或哲理的热度,最终于诗歌的结尾给出一种顿悟或是结论,从而提升整个篇章意境的形式。当然,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从来就不是分离的,二者和谐一致共同构成了文学整体的审美形式。诗歌浑然天成,妙手偶得,靠的是诗人玲珑剔透的水晶心,更依赖诗人在风霜的洗礼之下,参悟生活,心存悲悯与感念。几重因素叠加之下,方能产生完美的诗,经过时间考验而历久弥新的诗。很明晰,宋晓杰的诗,因为有了深邃的思想,有了曾经沧海的体悟,有了成熟饱满的中年心态做基底,必然呈现出一种大气象,大襟怀。特别是一些“长吟”中,反复不断地记录一段生活,一段感悟,一种水到渠成的言说,充满力量。她的诗歌情感往往分成几个梯度,启承转合,节奏舒缓,最终大多指向一种主旨式的“题眼”。语言不晦涩,却适度地陌生化,令宋晓杰的诗歌有着相当的亲和力,但是她又不完全将之口语化、单纯化,而是保持了作为文学语言的丰富想象空间。
仅以她的长吟《忽然之间:秋的旷野多么明亮》为例,其诗歌形式便可一目了然。这首长诗是作者非常典型的以乡土和自然为情感依托的作品,如何在自然中顿悟人生的真谛,怎样在分行的、简约的文字中呈现一个经过内心涤荡的自然,显然是作者必须要思考的。
她以“雨”作为引子,将路旁的水稻、北方以北的森林、草原、风景区里的风景,设置成意象之物,在每个意象之物的小单元中分别吟诵了自我内心深处最不舍与依恋的东西。对自然之美的讴歌,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对东北人蓬勃生命力的赞美,草原中心绪的放松,在自然中的隐痛与感伤,没有能够说完的爱……许许多多由自然而生发的复杂感觉,终究归束于自已的生命体验,“在忽然之间,在镜子与华发之间/——没有伤口,只有隐痛”;“还有:我可贵的余生,也要来……”几个短章连缀而成的长吟,主体的情感宛如一条隐约的、充满暗流的河道,恣意地流淌,却又归顺于有限的框架之内。带着镣铐的舞蹈,最终不偏离航向,使中年的情感思绪、人生体验恰巧应和了秋的意境。因而,整个长吟呈现了浑厚、大气的风格,以细节带出整体意蕴,语言与情感都有一定的节制,不泛滥,温柔敦厚。这是我对宋晓杰诗歌的整体感觉。
一个诗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面对文学,如何提供给读者更多精神的力量、审美的陶冶,这是我读过宋晓杰诗歌后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这样一个信息迅疾、物质至上的时代,文学看起来似乎有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作家多、作品数量丰厚,写作形式也趋于多样,新媒体、老媒体均是一副热闹繁荣的状态。但是,大家又不得不承认,文学对公众的影响力实则在削弱,文学更被人认为是“圈子里的事情”,这个事实似乎无可辩驳。
作家如何构建精神主体,以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影响公众,担当社会的责任道义,提供高品质的文学作品,是作家们首要思考的问题。这样说,似乎又很务虚,仿佛离作家的生活与创作又很远。其实,每个作家在创作中,在对自我的表达中都隐含着一个“精神故乡”,感同身受,他会不自觉地表达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他首先是一个“个体”,之后才是一个“泛众”,只有将二者有机地整合,才可能诞生伟大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唐诗、宋词能够流传千古,成为永不衰落的经典,李后主写自己的家仇国恨,也能唤起千万人的共鸣。他们固然懂得文学的艺术技巧,善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自不必说。但这并非首要,而关键在于他们能够从自身境遇出发,表达时代经验,书写最本质的人性、最恒久的情感,令人们对沉寂于心的东西能够得到共鸣、呼应,先有个体体验,才有社会影响力。举个唐朝诗人张祜的例子,他的一首五言绝句《何满子》曰:“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一首语短情长、极具艺术感染力、生命力的宫怨诗!仅以二十字的白描,将那种极度的哀怨、高度概括的情感张力、心灵的积郁顷刻间爆发,全天下有如此体验之人大抵都会因此而感动。因而,一个作家,首先能感动自己,之后才能感动读者,而文学的审美与道义的承载往往互相隐含,不可分割。
宋晓杰诗歌是 “美丽的中年情怀”,是经过时光雕刻的心灵之花,是深沉的思想凝结的珠串,是富饶的土地生出的丛林,是她全身心拥抱生活结出的果实。她的整个生命因此而绚丽,她的诗意人生将因此而永远地美丽下去!
〔责任编辑 丛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