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价
2014-06-26邱伯聪
邱伯聪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科学、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进一步要求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试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标准实践中的评价与发展,以求构建体育教师教学评价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修订;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评价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2.020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重新修订,再次重申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与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发展、多元的教材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多维的教学评价等内容。同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教师以创新的思维,创造性的劳动和全新的理念达成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再一次呼唤每位教师的再学习,呼唤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创新实践、发展提高。
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操作者,课程目标的达成与课程质量好坏关键在教师,因此,以促进教师不断探究学习、专业素养发展、教学能力提高为目的的评价模式,需在课程实施中构建。使之促进体育教师以更新的观念,更好的敬业精神,更优的教学方法,更全面的专业技能,更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去支撑实施过程,达成课程目标。
一、新课程标准修订呼唤教者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新课程标准修订后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考核方法等方面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要重新学习新教育理论,都必须经历观念的更新与变革、教法的重组与创新以及课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的更新。
(一)新课程标准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师德为基础
师德的最好体现是敬业,敬业的最终表现是教师以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实施课程、设计教学。没有敬业精神,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课堂状态和创新的教学内容、方法,敬业的具体体现是关爱和尊重每位学生,和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教者,他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健康第一为首要目标,一切为了全体学生健康发展,为了全体学生学习提高为归宿。
(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有良好的专业素质
新课程标准没有统一的教材内容和考核评价手段。它给予教者是“标准”而不是“纲要”,是“领域目标”而不是“教学目的任务”。同时,新课程明确健康第一为宗旨,以更宽的领域目标为实施方向,通过多元的教材、多维的评价让每位学习者受益,在感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掌握终身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手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但具有设定普遍的共同学习目标的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设计不同的层次目标,并能通过教与学达成目标,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和谐(师与生、生与生)、主动(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合作(师与生、生与生)。
新课程实施要求教师有更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全面的专项素质水平。教学实践中可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归纳为易(让每位学生易练、易懂、一步就跨入门槛);简(简单、实效、有锻炼价值,便于提高);精(精确技术、准确的技术基础);多(多样化、适合多层次的练习组合)的能力。良好的专业素质支撑教者实施课程,提升教者驾驶新课程标准课堂的能力。
(三)新课程实践,需要教师有更强的科研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向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在不断学习中提高,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素质,深入探讨优化实施课程的过程,创设实现课程目标的最优途径及达成目标,同时,要善于将科研成果及时总结出来(如:课例个案、教材编写、科研论文等),以飱同行,启迪来者。
二、科学评价,促进教师发展
实施新课程与达成目标要求,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探索、提高。需要教师有更高尚的师德水平,更强的敬业精神和更全面的专业素质。构建激励教师提高、发展,又具有甄别,选拔功能的评价模式,无疑将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重新构建,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
教师评价取向,应以促进教师自我素质提升、促进教师提高发展、促进教师探索新课程、达成课程目标为基础,以有利于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的变革,有利于教师改革创新课程实践,以全新的姿态健步走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出发点。评价内容以让教师明瞭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的实施途径,使教师在自我学习、检查中不断修正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使之与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相吻合,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目标达成同步。
科学的评价,应为体育教师的再学习、提高和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和目标。评价内容应涵盖师德要求、专业素质、科研能力要求。具体分叙如下:
(一)宏观评师德,主要是看教师对课程实施及对专业的态度
具体可细化为:(1)对现代教育理论、现代体育教育理论的学习态度;(2)对新课程标准和实施学习的积极性;(3)看教师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的能力;(4)看教师敬业精神;(5)看教学过程的创新精神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微观评能力,主要看教师的专业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科研水平
评价应贯穿于教师所有的教学过程。具体可细化为:
1、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
即:(1)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2)要充分展开分层教学,个案辅导;(3)要激励学生个性展示、启迪创新;(4)要营造、创设各种环境(学练、安全、竞争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5)要给学生点拨提示完成学习任务的不同途径,实践体现运动乐趣;(6)要用公平眼光看待学生,及时点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感到教者的关心。endprint
2、对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评价
即:(1)要求做到不断学习,主动关注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2)要求善于发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研究总结提升为有价值的成果;(3)要求做到及时总结、反馈、反思、修正教学过程,并善于理出教学规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达成课程目标;(4)要求做到不断研究新课程实施中,学生身体状况,体能状况,学习态度发生和变化的规律,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5)要求积极承担教改试验课、公开课、研究课。
(三)听课评价,提升教师的教学层次
具体可细化为:(1)所订目标符合各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看教学设计目标、要求);(2)围绕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方法与目标的达成是否一致(看教学过程对照);(3)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看学生的学习状态);(4)诱导合作,探究与创新得当,教学语言精确,术语规范(听教师的讲解与教学组织语言);(5)学练过程紧凑,量与密度的控制合理(观察,测定课的密度与量的指数);(6)体现不同层次的不同学练组织与学练引导(看不同层次的练习手段的区别);(7 )及时点拨调动心理素质的提高(听教师的教学语言);(8)安全措施与器材场地布置运用得当,对学生如何安全锻炼有所点拨(观察听讲,分析)。
(四)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建立反馈机制
评价内容可参考各教学环节过程(如达成目标、学练环节、运动量、收获、体会等),学生不定时参与评价使教与学相得益彰。
三、教师评价的方法及操作
教师的教学评价方法及操作,要紧紧围绕着有利于教师发展、提高而进行,应该评出积极性;评出努力方向;评出良性的竞争氛围。具体可细化为:
1、围绕教师对新课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以促进教师自我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应贴近教师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以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为主要依据(专家评价和学校行政评价,应被列入甄别评价和选拔性评价范围)。
2、根据各校实际及校本要求,提出评价要求,并在实践中根据新课程实施的发展和要求,不断完善和修改。
3、给教师工作设定业务、业绩档案,档案的内容涵盖所有教学活动的内容(见表1)。
4、根据各校实际,制订恰当的权重及评分细则,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以有利于良性竞争氛围。
5、每年度评两次为宜,第一学期为初评,第二学期结合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一并进行,依据各项要求,教师自我检查评定,结合同行的评价,任课班学生问卷评价,教师的业绩档案等,评定教师年度教学工作的优、良、中、及、差。(注:学生的问卷应该制订出正面的要求,让学生评价。)
6、逐步构建可量化的评价体系。如:辅导学生运动获奖,按等级加分;论文成果按等级加分;公开课、评优课、试验课获奖按等级加分;按工作量及实际效果加分等。(注:实际效果,不应以所教班级学生学习成绩作唯一评价依据,应以多维的评价为宜。)
四、结语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主力军,是达成课程目标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修订与实施呼唤教师全面素质的提升,进而适应新课程标准修订后的理念要求。构建有利于教师发展提高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最优达成课程目标的评价方法,无疑将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应在不断的实践中以完善、提高操作的科学性,以促进教师以更好的敬业精神、更新的教学理念、更全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
标准(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鲁文晓.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成
人教育,2013,(03):118-119.
[3] 潘凌云,樊莲香,王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转向:理论
阐释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08):84-88.
(广州增城市派潭中学,广东广州 5113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