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14-06-26董玉霞刘丽华

四川精神卫生 2014年6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心理健康情绪

赵 蕾 范 勇 董玉霞 刘丽华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亲子分离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很多人关注。山东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起步较晚,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山东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以丰富山东地区留守儿童资料,并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山东省海阳市农村地区3所小学及3所初级中学共1475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41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年龄7~17岁。其中留守儿童649人,平均年龄(12.17±2.66)岁;男生342人,女生307人;小学335人,初中314人。非留守儿童767人,平均年龄(12.53±2.48)岁;男生399人,女生368人;小学412人,初中355人。所有学校所处地域和经济条件基本一致。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实施方法 调查时间设计在2014年9月15日-26日开学初进行。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师作为调查员,在学校协助下,召开家长会,以班级为单位,由调查员讲明本调查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采用统一指导语,在父母或其他知情监护人协助下,以无记名的方式答卷,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不允许有漏项出现,在规定时间内返回。

1.2.2 测量工具 ①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Scale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MHS-C)[2],由24个反映儿童心理过程和特征的条目组成,归属5个分量表:认知、思维与语言、情绪、意志行为和个性特征。条目按7个等级记分,分量表分和总分采用5级评分,先对条目原始等级进行转换,然后将相应的条目相加,获得分量表分和总分,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好。②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PHCSS)[3]是由美国心理学家Piers E等编制的儿童自评量表,主要用于评价儿童自我意识状况。包括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属性、焦虑、合群和幸福与满足6个分量表,共80个问题。总分或分量表分越高表明自我意识水平越高或在某方面的自我意识越强。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留守儿童组和非留守儿童组、留守儿童中男生组与女生组、小学组与初中组的MHS-C得分和PHCSS得分进行t检验,MHS-C与PHCSS各因子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儿童MHS-C与PHCSS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 留守儿童MHS-C总评分、情绪、意志行为、个性特征、PHCSS总评分、焦虑和合群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00~-2.954,P<0.05) 。见表1、2。

表1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MHS-C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分)

注:aP<0.05,bP<0.01,cP<0.001。

表2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PHCSS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分)

注:aP<0.05,bP<0.01,cP<0.001。

2.2 留守儿童中男生组与女生组、小学组与初中组的MHS-C和PHCSS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 留守儿童中男生的认知、思维与语言、情绪、行为、合群得分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7~-2.385,P<0.05)。小学组的情绪、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得分高于初中组(t=-2.343、3.109、4.667,P<0.05),认知和思维与语言得分低于初中组(t=-3.630、-3.154,P<0.05)。见表3、4、5、6。

表3 留守儿童中男生组与女生组MHS-C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分)

注:aP<0.05,bP<0.01,cP<0.001。

表4 留守儿童中男生组与女生组PHCSS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分)

注:aP<0.05,bP<0.01,cP<0.001。

表5 留守儿童中小学组与初中组MHS-C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分)

注:aP<0.05,bP<0.01,cP<0.001。

表6 留守儿童中小学组与初中组PHCSS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分)

注:aP<0.05,bP<0.01,cP<0.001。

2.3 留守儿童组MHS-C与PHCSS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MHS-C的情绪和PHCSS的焦虑呈正相关(r=0.289,P<0.05);MHS-C的意志行为和PHCSS的行为呈正相关(r=0.296,P<0.05);MHS-C的个性特征和PHCSS的合群呈正相关(r=0.215,P<0.05)。见表7。

表7 留守儿童组MHS-C与PHCSS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r)

注:aP<0.05,bP<0.01,cP<0.001。

3 讨 论

本调查中,留守儿童情绪、意志行为、个性特征、焦虑和合群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均较非留守儿童突出。刘霞等[4-6]研究表明,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冲动倾向和孤独倾向方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非留守组。留守儿童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自我意识发育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正确引导,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疏导,普遍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评价较低,容易出现情绪上的焦虑[7]。

留守儿童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首先是与生物学因素有关,男生在认知、语言表达方面普遍滞后于女生,自我的一些思想情绪、内心感受难以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经常不被理解,出现人际关系障碍及情绪问题。男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也容易出现逆反、敌对情绪或行为问题。其次,社会期望与传统文化对男生的期望值高于女生,男生承受压力较大,又缺乏至关重要的亲情关注与家长指导,男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就容易出现,可能会表现为性格鲁莽,交往差,出现自我意识障碍,不良行为增多,这与李光友等[8]研究一致。但与达朝锦等[9]调查结果不一致:留守女生情绪症状得分高于男生,认为与女生心思细腻,更需要关怀有关。考虑与采用测查工具不同、样本量较小及地域等因素有关。监护人和学校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针对男生和女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辅导,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感知觉和思维能力在不断发展,对自我认知和思维的评定渐趋成熟,故初中生在这几个方面优于小学生。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儿童也在不断接受各种社会刺激,承担更多社会压力,更需要父母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引导和帮助。但由于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也与Weems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焦虑水平有逐渐变高的趋势。初中阶段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自我意识及责任感较小学时增强,来自学业、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不断增加,身体及人际关系的变化让他们无所适从,此时父母应该及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协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留守儿童的兴趣范围狭窄,对自己的行为不满意,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不善与人交往,表现孤独和内向的性格特征,故而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情绪、人际关系的自我评价较低。只有提高留守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他们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或价值观有正确的态度和评价,对自己在社会和环境中的所处地位有一个正确认识。国外对于留守儿童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规定,但“亲属抚养”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Lu Y[11]研究表明亲属抚养经历会增加儿童的心理障碍和抑郁症的风险。Haight等[12]发现相对于其他儿童,被抚养儿童具有较高的情感创伤症状和其他行为问题,可以导致焦虑、抑郁、行为障碍等心理创伤和行为问题以及社会人际关系问题。这从另一个方面表明由于我国的留守儿童多由其他亲属代为抚养,可能导致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

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课题[13]。应该从发展的视角来探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确保其心理全面健康发展。由于条件所限,本调查局限在山东海阳地区,未能对更多地区的留守儿童深入调查,故不能得到较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资料。特别是对目前研究结果有争议的相关因素,应通过多种研究方式来进一步探讨,并且可适当开展干预研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从而为针对不同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1]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08,6:34-37.

[2] 程灶火,袁国桢,杨碧秀,等.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15-18.

[3] 苏林雁,罗学荣,张纪水,等.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31-34.

[4] 刘霞,张跃兵,宋爱芹,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68-70.

[5] 孙丽.对长春地区1091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59-761.

[6] 余应筠,郝毅,石水芳,等.不同类型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及家庭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3):339-342.

[7] 杨晓华,张学洋,李红,等.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2):109-111.

[8] 李光友,罗太敏,陶芳标.初中留守儿童生活事件调查研究[J].中国校医,2013,27(1):1-3.

[9] 达朝锦,程培霞,曹枫林,等.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23):53-55.

[10] Weems CF, Costa NM.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of childhood anxiety symptoms and fears[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05,44(7):656-663.

[11] Lu Y.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health: 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data in Indonesia[J]. Soc Sci Med,2010,70(3):412-419.

[12] Haight W, Black J, Sheridan K. A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for Rural, Foster Children from Methamphetamine-involved Families: Experimental Assessment with Qualitative Elaboration[J]. Child Youth Serv Rev,2010,32(10):1146-1457.

[13] 邢雨晗.重庆彭水县黄家镇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50(4):355-356,359.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心理健康情绪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