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14-06-26李雪晶傅春恋陈立勇
李雪晶 郭 轶 傅春恋 陈立勇
幻听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据统计,大约6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过幻听[1]。在幻听支配下,患者会出现各种思维、情感、行为异常,甚至导致冲动、毁物、自伤、伤人的危险后果。目前药物治疗对部分患者幻听的疗效仍欠佳,药物副作用使得部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寻找新的治疗幻听的方法有重要的意义。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 ) 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大量研究表明,CBT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缓解其精神痛苦[2-5]。但是国内外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进行CBT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干预效果的研究不多。本研究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探讨CBT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2012年6月-2014年4月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的住院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ease,third edition,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 幻听症状评分≥3分;③年龄20~50岁,性别不限;④初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可理解各种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内容;⑤入组前4周内未服过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与抗癫痫药;⑥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器质性脑部疾病;②有电休克和严重躯体疾病史;③有药物或酒精依赖史;④合并有其他精神类疾病;⑤入组前接受过认知行为治疗。退出和剔除标准:①入组者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按量用药或接受CBT治疗;②入组者不愿意继续参加研究,提出退出者;③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剂量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治疗剂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符合条件者分为CBT干预组(研究组)与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治疗过程中因病情波动脱落2例,实际完成38例,平均年龄(36.7±8.5)岁,平均病程(5.32±4.63)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1.86±2.51)年,PANSS(疾病严重程度)评分(73.5±13.7)分,PANSS幻听症状评分(4.33±0.52)分。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7.2±8.1)岁,平均病程(5.38±4.47)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1.82±2.49)年,PANSS评分(疾病严重程度)(73.3±12.4)分, PANSS幻听症状评分(4.38±0.61)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测量方法与工具 由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临床心理科经过一致性培训的2名主治医师在心理测量室对研究对象采用盲法测量,施测者不知道分组情况。测试完毕,当场收回问卷。
1.2.1 PANSS 包括30条项目,由3个分量表组成,包括7项阳性症状群量表,7项阴性症状群量表,16项一般精神病理学量表。采用1分(无症状)到7分(极其严重)7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症状越重。
1.2.2 听幻觉评分量表(Auditory Hallucinations Rating Scale,AHRS) 由声音响度、频率、内容及患者痛苦程度4个部分组成,用于评估幻听严重程度,得分越高幻听越严重。
1.2.3 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 包括单项分、总分,总评分反映整体的药物治疗的副反应情况,分数越高,副反应越重,反之则轻。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PANS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及随访6个月两组PNAS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随访6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b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cP<0.05。
2.2 两组AHRS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AH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3个月、6个月后及随访6个月两组的AHR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HRS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b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c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轻度嗜睡,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5%;对照组1例头痛,2例出现嗜睡,2例女性患者月经延迟,3例女性患者轻度泌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783,P=0.016)。
3 讨 论
幻听属于知觉障碍中幻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给精神分裂症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积极地控制或消除幻听症状一直是精神科的重要科研课题之一。
CBT由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整合而成[6],有研究认为CBT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有效方法[7]。近几年,CBT被广泛应用于有严重精神分裂症症状,并且拒绝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8]。本研究用CB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通过现实检验对声音的评价,形成可替代性的解释,学会有效的应对策略等几方面进行干预,从而增强患者的现实检验能力,改变患者的负性认知,学会有效的应对策略,增强控制幻听的能力,减少幻听所带来的苦恼。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6个月后及随访6个月两组的PNASS评分及ARH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这两种治疗方法都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研究组幻听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对幻听的依从行为、对声音的坚信程度及对生活的影响等方面。随访6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BT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持续性可能更优。
目前对幻听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但药物治疗对部分患者幻听的疗效仍欠佳,药物副作用使得部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BT在改善患者症状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增高,使其配合治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9]。
总之,本研究通过CBT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幻听的疗效观察,显示CBT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及足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均有临床效果,前者疗效的持续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优于后者,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1] 宋晓红,李建明,张玉涛,等.团体CBT对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6):2572-2574.
[2] Wykes T,Steel C,Everitt B,et al.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a:effect sizes, clinical models, and methodological rigor[J].Schizophr Bull,2008,34(3):523-537.
[3] Gould RA, Mueder KT,Bolton E, et a1.Cognitive therapy for psychosis in schizophrenia:an effect size analysis[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1,48(2-3):335-342.
[4] Pilling S, Bebbington P, Kuipers E,et a1.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in schizophrenia: I. Meta-analysis of family intervention and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J].Psychol Med,2002,32(5):763-782.
[5] Zimmernann G,Favrod J,Trieu VH,et a1.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reatment on the positiv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a meta-analysis[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5,77(1):1-9.
[6] 王建平,王晓菁,唐苏勤.从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看心理治疗的疗效评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2):933-936.
[7] 王德刚,李新胜,徐静,等.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8):39-40.
[8] 汪军,崔晓,周翠侠,等.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9):834-838.
[9] 何建军.认知行为疗法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35(2):36-38.
[10] Rachman S,Wilson GT.Expansion in the provision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J].Behav Res Ther,2008,46(3):29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