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
2014-06-25黄巧立
黄巧立
摘 要:面塑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食用功能、民俗功能还具有审美功能。近年来,面塑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问题日益严峻。对面塑艺术进行产业化开发是解决面塑艺术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面塑艺术;审美特征;产业化发展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捏面人,是在民间做面花食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以糯米粉、面粉等为原料再添加蜂蜜、棉糖调制成各色彩面,然后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动物或人物形象。面塑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面塑是食用功能、民俗功能、审美功能紧密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
1 面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1)造型奇特的形式美。面塑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它的造型趋于圆润饱满,注重作品精、气、神的传达。在人物的塑造方面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脊背、美女的腰”之说,即塑造人物作品时通常会突出文官满腹经纶,武官魁梧挺拔,老人脊背弯曲,女性杨柳细腰。
(2)丰富多样的内容美。传统面塑来源于生活,所以其塑造的内容也多贴近生活,这种传统面塑作品有面塑寿桃、面鱼、面羊、花糕及花鸟虫鱼等。随着面塑的不断发展传承,其艺术性和审美功能日益凸显,渐渐成为一种艺术品。面塑艺术性的增强使得面塑作品中更多地融入了艺术家的情感和喜好,这样面塑的题材内容也更加广泛,更加贴合时代要求。如以仕女,红楼梦、水浒传中人物,流行的卡通漫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神九”升空,奥运等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
(3)和谐、统一的色彩美。中国民间用于婚庆嫁娶、逢年过节等民俗传统的面塑作品大都色彩浓烈、艳丽,着色大胆夸张,不拘泥于现有实物的颜色。虽然这些面塑作品色彩对比强烈,但搭配巧妙,给人一种热烈、淳朴又和谐统一的美感。以收藏为主的面塑作品更注重色彩的多样性与渐变性,这类作品更加强调色彩的和谐、统一,也更加贴近自然。
(4)求吉纳福的寓意美。面塑艺术作品大部分都蕴含着人们企盼如意吉祥的美好愿望,多数都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例如祝寿面塑中的寿桃、松鹤延年等蕴含着健康长寿的意思;结婚面塑中的一对燕子则有比翼双飞的意思;在寓意吉祥的面塑作品中鱼是常见的,代表富裕、年年有余。
(5)简单、纯粹的材料美。面塑作品的材料简单、纯粹,以面粉、糯米粉为主,以蜂蜜、棉糖为辅,再根据造型需要点缀红豆、绿豆、红枣、芝麻等果实。民间传统面塑作品大都以这种完全可食用的材料制作而成,这样制作出来的面塑作品就既有观赏价值、民俗价值又具有食用价值,一举多得。
(6)淳朴、自然的工艺美。面塑艺术的工艺淳朴、自然,全凭艺术家一双灵巧的双手辅以简单的工具,制作而成。即使在機械化程度如此高的现代社会,面塑艺术仍保留着最淳朴、最自然的工艺,每一件面塑作品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作品,都是面塑艺术家精湛技艺与内心情感完美融合的产物。
2 面塑艺术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1)面塑艺术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日益艰难。面对面塑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困境,我们应该认识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也是一种保护。当今社会面塑艺术走产业化、市场化之路是一种必然趋势。
(2)面塑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措施。面塑艺术产业化发展首先需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顺应时代,以便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创新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发展才是真正的保护。面塑艺术的创新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1)面塑艺术可以在题材上有所突破。传统面塑艺术大都是热烈、喜庆的题材,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悲剧慢慢走入人们的视野,震撼人们的心灵,所以悲壮、苦难性的题材也可以纳入面塑的创作范围。2)面塑艺术可以在造型上有所突破。传统面塑艺术造型朴拙,用色较单一,随着各国文化的交流的进一步加深,人们接受的新文化、新事物越来越多,审美心理也有了不同的变化,日本动漫的诙谐夸张、美国大片的科幻奇异无不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所以在传统朴拙、自然的面塑作品中加入诙谐、夸张的造型,丰富多样的色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的人喜爱面塑艺术。其次,面塑艺术产业化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打造面塑艺术文化品牌,实现合作经营。面塑艺术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持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政府强有力的组织能力、资金帮助、制度扶持可以使面塑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更加系统化。地方政府可以以区域为单位建立合作经营的民间面塑艺术品生产基地,打造地域性面塑艺术品牌,加强包装,增加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面塑艺术,认同面塑艺术。
总之,面塑艺术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民俗价值,对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可以使面塑艺术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