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实际的品德课堂教学策略例谈
2014-06-25陆勤
陆勤
摘 要:品德课堂教学一定要基于学生实际。学生的实际包括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以及学生自身的现实问题以及内心的真实想法。面对学生呈现的不同实情,课堂教学可以鼓励学生用纸笔记录现实中的问题,也可以借助深度剖析认识现实中的问题,更可以用展望储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学生实际;学生生活;教学策略;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6-0049-0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指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品德课堂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才能真正引领学生的道德成长。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试提出几点粗浅的操作策略。
一、把握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
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杜威指出:“教学的问题在于使学生的经验不断地向着专家所已知的东西前进。所以,教师既需懂得教材,更需懂得学生特有的需要和能力。”[1]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既需懂得教材,更需懂得学生特有的需要和能力、行为、习惯等现状。
1.把握学生在不同主题中的现状
学生真实的表现是课堂教学的起点。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主题。据此,浙教版品德教材也按照不同的主题组建单元。在进行不同单元主题教学前,教师可通过细心观察、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家长咨询等手段,把握学生现状。包括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掌握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真实反馈,知晓学生行为习惯的表现。
例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包括四篇课文,分别是《诚实是金》《我该不该这样做》《当冲突发生后》《失败怕什么》。它们都属于“我的健康成长”主题。在教学《诚实是金》前,教师需要通过细心观察,了解本班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的实际情况。如哪些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以及具体事例;哪些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及问题表现和具体事例。正反面事例既是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最真实的现状,也是课堂教学中最鲜活的案例。
透过学生现状,教师可以把握学生在不同单元主题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从而找准课堂教学的起点,据此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新的发展。
2.找准不同年龄学生行为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指出,课堂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准不同年龄学生行为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行为提出新的合理要求,并在教师引导下,将新的要求落实到位。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生病真难受》一课“我来照顾您”这一教学环节时,许多孩子对家人或身边朋友生病不闻不问是学生的现实问题。六七岁的儿童本身是被照顾、被保护的对象,我们不能要求他们用柔弱、幼小的肩膀挑起照顾病人的重担。但是,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体谅、同情病人,学会对病人表示安慰,打电话问候病人的病情;为家中的病人送药、递水、端菜、拿水果,陪生病的家人散步,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可以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在这个话题中,学生知识、能力、行为的现有基础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可以发展到什么状态”等问题,准确地把握学生行为发展的现状和可能,这是合理合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的基础。
二、呈现学生真实的问题与想法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行的生动事例,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教师只有善于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呈现真实的问题和想法,才能真正把握学生的思想脉动,引领学生的发展。
1.呈现学生自身的现实问题
教学前,教师可通过课前调查、问卷调查、家长访谈等方式,发现学生的现实问题,并在课堂上适时呈现。课堂中,教师要创设空间、时间和条件,让学生能畅谈自己身上发生的事。
例如,浙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在班级中》第二课《我帮你,你帮我》中,教学目标的重点是: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能同情别人,关心别人,并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别人。教材中的几幅画面脱离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不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更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帮助的欲望。对此,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调整了教学内容。教师呈现本班学生在校园中遇到困难的场景,让当事人或旁观者来描述事件的前因后果,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有感而发,将自己遭遇的困难一五一十地描述出来,并说出了当时的真实想法。
这些案例来自学生真实的生活,鲜活、生动,贴近学生实际。学生们互相启发、借鉴,用别人的生活经验指导自己的生活,顺利达成了学习目标。
2.暴露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等学习主题中,学生与伙伴,学生与家庭之间的事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教师必须明确,事件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对事件的态度与想法。
教学中,当学生阐述相关事件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追问:“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你对事件结果持什么态度?你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中表现如何?为什么?”通过一系列追问,让学生暴露真实的内心想法,从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就学生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深入讨论,从而明辨是非、有的放矢地开展引导。
三、选择应对学生问题的学习方式
把握了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了解了学生真实的问题和想法,教师就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选取合适的学习方式,应对学生问题,进一步引领学生获得新的发展。
1.纸笔独白,记录现实中的问题
低年级学生爱说爱讲,参与课堂问答、讨论的积极性非常高;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积极性会有所减弱,但书面表达能力会逐渐增强。高年级学生更喜欢用纸笔独白的方式记录自己的问题和想法。这为品德教学提供了鲜活、真实的素材。
教师可采用匿名交流的方式,既可以避免学生作为当事人现场倾诉的尴尬与不适,又不影响材料的现场性和真实性。纸笔独白的方式,操作简单,学生参与面广。许多典型事例,既可用于课堂交流,还能方便教师在课后进行深入了解与沟通。
2.深度剖析,认识现实中的问题
道理越辩越明。社会、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不乏现实问题,同学之间因误会而引发的矛盾,师生之间的不愉快事件,与父母沟通不顺而产生的摩擦……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辨别与剖析,看清现象背后的实质,从而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学会妥善处理,合理应对。
例如,浙教版二年级上册《如果我是他》一课的重要教学目标,是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会对待同一事件,换个位置想一想,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如跳绳时不小心甩到同学,同学以为是故意的,绳子甩得又很疼,就哭着去告诉老师。这样的事例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深度剖析?教师可以请旁观者讲述事情的前因后果,再请当事人说说自己当时的想法;然后请其他同学分析一下,在这个事件中,谁的做法不够合理,为什么?同学们就事论事,展开剖析。教师也可借机进入,发表“高论”。当事人听了同学、老师的分析后,自然会明白各自的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学生意识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想问题,做法和结果就会不一样。
认真辨析和深度剖析,有助于学生看清问题,学会正确看待问题,并用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矛盾与纠纷。
3.积极期待,储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明理,更要导行。让学生内化道德认知并付诸实际行动,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是品德课程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积极的期待和展望,鼓励学生纠正行为偏差,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积蓄成长力量。
例如,在浙教版六年级上册《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一课结束时,为了升华认识和情感,对于“如何尊敬普通劳动者”,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用华丽的文字来赞美,而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你准备怎么做?学生们踊跃发言:不随便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把垃圾袋请进垃圾桶;遇到小区里的保安、清洁员报以微笑并说声谢谢;对家里的送水工送出真挚的感谢……这样的展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指导学生今后的行为。
根据品德课程的特点,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做到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才能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取舍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从而使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
(作者单位:嘉兴教育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