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知行不一”论是一个伪命题
2014-06-25张正江
摘 要:人们在知道相关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前提下,还是存在一定的行为问题,这就是学界所认为的知行不一现象。其实,人们只是假知、半知、浅知,而非真知。既无真知,就不能说知行不一。知行统一不是一个应然的理想、目标,而是实然的事实,是规律。知行不一论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与危害。为此,需要确立一种对话的德育观,师生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展开对话,共同探讨和追求道德真理,理解道德,获得智慧。
关键词:知行不一;真知;知行统一;道德对话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6-0013-06
张正江,教育学博士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400715。
①本文为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道德价值教育与道德事实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13YJA88010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我国部分学生(以及部分成人)明明懂得,要诚实,要爱护公物,要助人为乐,要正直,要遵守社会公德和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却在行为上有意违反或不遵守、不作为,这就是当前人们普遍认为的所谓知与行的分离、分裂、脱离、脱节、背离等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主流观点——“知行不一”论,即认为一些人存在着知与行的分离、分裂、脱离、脱节、背离等知行不一致、不统一的现象。
一、“知行不一”论在我国广泛流传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及成人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行为问题,但这并非因为他们不知道相关行为规范、规则,或学校、老师等未对他们提出相关行为要求。既然他们具有相关认识却还出现行为问题,于是被人们称为知行不一、知行分裂、知行脱节等。论者纷纷指出:
·受教育者一方面对道德辞令滚瓜烂熟,另一方面一遇见真实的道德情境,却不能根据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事。[1]
·多年来,我国的道德教育成就了一批说一套做一套,知而不行、知而妄行、知行不一的道德主体。[2]
·许多人有伦理知识而无道德品质,有对伦理规范的认同而无道德行为,人们接受的教育是一套,实践的却是另一套;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伪善盛行……结果,知行分裂成为我国道德生活的显著特征。[3]
·当前德育工作者普遍感到焦虑、无奈和痛心的恰恰是许多被教育者“知行不一”,甚至“知行悖离”。道德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知行矛盾”,说明当前我国德育尚处于困境。[4]
·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头疼的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现象……很多人讲起道德来头头是道,分析推理准确无误,但就是知而不行、言而无信,并不能转化为自己的亲身实践。[5]
……
“知行不一”论是当代我国关于学生行为问题的主导和主流观点,有成千上万的报刊文章、学术期刊论文、硕博学位论文等对所谓的知行不一现象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从许多方面分析了各种原因,提出了无数的对策、建议。
关于知行不一的内在原因,人们普遍认为是“知”本身不能产生相应的“行”。例如,梁启超就认为“理性只能叫人知某件事该做,某件事该怎样做法,却不能叫人去做事;能叫人去做事的只有情感”[6]327。冯友兰也提出“理智无力;欲无眼” [6]326。王海明则认为,“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和品德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6]385,“道德认识水平高者,其道德感情却未必高,因而其道德行为未必高、品德未必高”[6]389。在他看来,“需要、欲望、感情,如前所述,乃是一个人行为的唯一动力”[6]387,而“道德感情引发其道德行为的具体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意志过程”[6]388,因此“一句话,有道德意志,一定有道德行为……没有道德意志,一定没有道德行为”。[6]389这种观点在教育学界也比较普遍,例如有学者认为,“知未必导致行。在知和行之间还需要一定的桥梁和中介”[7]。
二、知行不一论是一个伪命题
当前我国学生或成人社会中,真的存在知与行的分离吗?笔者认为,所谓知行不一现象,其实是一个假象,知行不一论是一个伪命题。
【案例】
高三学生王某在学校食堂买了一个馒头,吃了一半,觉得不好吃,就扔了,又去买了两个包子。政治刘老师看到这一幕,就走了过来。
师(严正地):为什么把馒头扔了?
生:难以下咽。
师:其他同学都吃得下去,为什么就你吃不下?这是浪费!
生:我真的吃不下。馒头一点味道都没有。
师:你不知道现在正提倡光盘行动吗?
生:光盘行动应该针对公款消费。
师:全国人民都要践行光盘行动。
生:为什么?
师: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生:馒头是我用自己的钱买的。
师: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
生:我用属于我自己的钱买的馒头,馒头就属于我,不属于农民伯伯了。我怎么浪费农民的粮食了?再说了,现在种粮食不辛苦了,每年粮食都是大丰收,卖又不赚钱,大米都在喂猪了。许多阿姨养的宠物都不吃馒头啊!
师:我们昨天才学习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你忘记了吗?
生:现在是小康社会,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只存在于温饱社会。
师:你忘了课堂上讲的,我国有多少耕地面积,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多少了吗?
生:大米每斤才两三块钱,价格那么低,比许多蔬菜、水果还便宜,哪有什么粮食安全问题?
师:万一遇到天灾呢?
生:那就涨价呗!市场调节啊!
师(生气地):你胡扯!
生:我觉得当前的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质量安全问题,而不是数量安全问题。
师:什么意思?
生:你没有发现,许多粮食作物的品种越来越少,产量越来越高,味道却越来越不好吗?像转基因粮食,究竟有没有安全问题,专家的意见都不一致,就已经开始卖了。
师:这个问题我们国家早已有政策了。相信党,相信政府!……产量越来越高,正是科技进步的标志。
生:等到水稻亩产1000公斤,农民伯伯就都失业了。
师:怎么会?
生:那时候的大米恐怕就一块钱一斤了,赚什么啊?就现在两三块钱一斤,也没有赚头。
师:……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对浪费问题并没有真正的“知”。他只是表面上看到学生扔馒头就认为是浪费,但是对市场经济时代商品的所有权及其买卖问题、消费经济(以消费促生产)、消费观念、粮食安全问题等并没有多少认识,所以只能对学生生气、发火,缺乏条理与逻辑地争吵。按照这种落后的消费观念推论开去,全国人民都只能吃馒头和窝窝头,都住蜗居,都看黑白电视,出门都挤公交车,如此,我国的饮食业、房地产业、轿车产业等岂不是都要倒闭了?
几乎所有的学生行为问题,如考试作弊、不勤奋学习、不节约等,都类似于此。他们所谓的“知”,其实只是知道相关信息、要求、教条、命令等,而非对相关领域与事物的本质、规律、意义等的认识,他们的“知”往往是假知、半知、浅知,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既然没有真“知”,何来“知行不一”之说?如果他们有了真知,行为上还是出问题,那才叫知行不一啊!
三、知行不一论带来的后果与危害
我国长期广泛流行的学生知行不一论,即认为学生有知而无相应的行,或有知而有相反的行,是对学生行为问题的一种错误认识,这种认识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与危害。
第一,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学生品质观,把学生的认识问题当作品质问题,认为学生品质很坏,需要加以矫正。实际上,许多学生品性是好的,只是认识不到位才出现了行为问题。这种错误的学生品质观往往导致教育者内心不尊重学生。
第二,由于认为学生行为问题的原因不在知,因而解决学生行为问题的方向不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相关领域的本质、规律、真理等,而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批评、斥责、怒骂、体罚、处分等强制性做法。在上述案例中,师生对话到了最后,老师要求学生到办公室去。去干什么呢?很可能就是去接受呵斥、训诫、责骂,甚至体罚!当然,事情过后,我们可能会从榜样示范、情感熏陶、意志锻炼、习惯养成等其他途径入手,解决学生的行为问题。这些做法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但学生的认识终究是迷茫、不清楚的。而且,这些做法与提高学生认识相比,费时费力费财,条件要求多而高。
第三,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终究会回到提高学生的认识上来。但是,由于我们所谓的“知”,其实更多的是道德行为领域的规范、规则、教条、命令、要求、定义、信息等,而并非有关道德与规则的本质、起源、意义、发展运动的规律等知识、真理。所以,我们所谓提高学生的认识,往往就是把那些信息、教条、要求、命令、规则教给学生。可见,我们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啊!
第四,由于我们自认为有知,学生无知,因此往往采用灌输、背诵、练习、训练等方式把外在于学生的“知”装进学生的头脑里去。如此,教师高高在上,处于主动、尊贵的地位,而学生处于卑下、被动的地位。
第五,当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知”发生疑问时,由于教师并没有真知,因此往往很不耐烦,斥责学生“狡辩”“强词夺理”,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关闭了学生求知的大门。
第六,学生掌握的由于不是真知,因此行为上还是经常出现问题,这就坚定了我们的学生品质观,加倍对学生进行批评、辱骂、处罚、管束、体罚等。
第七,这样的学生长大做了教师、家长、领导等之后,会自认为有“知”而去贻害他人。
总之,知行分离论是一种专制、蒙昧的思想,只是把外在的思想观念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顺从、接受的性格,导致学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尊重,学习主体地位丧失,最终变成被加工、驯化的对象。
四、知行统一是实然的客观事实,而不是应然的理想
总之,人们行为上的种种问题,都是出于无知、假知、错知、浅知等而造成的。真正的“知”,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会产生相应的“行”,其过程是:首先,“知”产生理智,理智即对自己各种行为的后果有着冷静而正确的认识;其次,理智产生自由意志;第三,自由意志对情感、欲望、需要等非理性成分进行压制;最后,自由意志产生相应的行为。例如:
早上7:30,学生张三睡意朦胧中,闹钟响了——8:00要上课。虽然他很想继续睡觉,但还是起床了,匆匆赶去上课。
在这个例子中,(自由)意志与情感、需要、欲望等非理性成分是截然对立的,而非如一些伦理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一致的。
当然,有许多人在这样的情景下,会继续睡觉,而不会赶快起床去上课。这是否就证明他们的知与行不一致呢?不然。这些人为什么会继续睡觉?因为他们知道,老师的课没有多少乐趣,上这样课的意义与收获不大;他们还知道,迟到了不会对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因为老师和学校管理不严,不会严厉处理。与被老师简单指责一下相比(实际上,许多老师根本就不知道哪些学生没有去上课,因此根本没有什么“后果”),美美地继续睡觉要划算得多。正是在这样的“知”的指导下,他们才继续睡觉。可见,在他们身上,“知”与“行”还是统一的。至于他们知道8点钟要上课的“知”,已不是真知,而仅仅是信息之知了。
因此,人们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从来就是统一的,而没有分离过。有真知,必然有相应的行为。只有无知、假知、半知、浅知或丧失理性的人(如被激情、欲望等控制的人),行为才会出现问题。总之,知行统一是实然的事实,而不是应然的理想、追求、目标。古今中外,早有许多哲学家指出了这一点。
我国古代的《礼记·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个序列中,诚意、正心、修身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格物、致知。这实际上就蕴涵了知行统一、道德品质的基础在“知”的思想。到了宋明时期,理学家们自觉地对知行问题进行了专门、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知行统一”“知行合一”的观点。首先是程颐提出“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9]。朱熹也提出,“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10]。 明朝著名心学家王守仁则指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11]。
在国外,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最早指出并论证了知行统一律。他指出,“无人会选择恶或想要成为恶人。想要做那些他相信是恶的事情,而不是去做那些他相信是善的事情,这似乎违反人的本性”[12]。“我本人确信无疑,没有一个聪明人会相信有人自愿犯罪,或自愿作恶,或实施任何邪恶的行为。他们非常明白,一切罪行都是不自愿地犯下的”[13]。
马克思也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4]。人们群众掌握了理论,即获得了真知,为什么会变成物质力量呢?因为人民群众能够自觉地在理论指导下实践。
由于知行统一是实然的事实,是规律(统计性规律,非确定性规律),学生行为出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无知、假知、半知、浅知。因此,要解决学生行为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使学生追求真知。
五、解决学生行为问题的出路:对话
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一定要以理服人,要进行正面、积极的教育,而不能强迫、压制、灌输、管制、控制。因为“从本质上看,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或者进一步说,教育更是一种对话”,对话“不仅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而且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15]。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是一种民主、平等、尊重学生人格与主体性的教育,是培养现代公民的根本方式。
真理、知识都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教师缺乏道德等领域的真知,是正常的。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与学生进行对话,一起探讨。以前述师生间关于“扔馒头”的对话为例,教师以“知”者自居,高高在上,对学生进行训斥、批评。但其实,教师并没有理解相关“知”的本质、价值、意义。
所以,教师一定要真正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学生展开真诚对话,一起探讨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意义,尤其是其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等方面的意义。道德对话的根本目的,是理解道德与人生,理解人与社会,获得智慧,形成独立的道德人格、道德尊严,具有道德意识、道德自觉,能够从道德的角度而非功利的角度来对待和处理各种生活、人生与社会等问题。总之,真正有道德的人,不是在道德规则上循规蹈矩,仅仅具有勇敢、诚实、节制、仁爱、遵守等具体品德的人,而是如杜威所说的“真正有道德的人就是重视道德的人”[16]。
道德对话既是一种最古老的道德教育方式,又是未来道德教育的根本方向。当代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哲学家纳什教授指出,“在一个自由主义的、世俗的和多元化的民主社会中,我不能想象我们除了彼此进行和平的和富有成果的对话外还能怎样”,道德对话“对改善公民生活的质量和品德仍将有很大的贡献”,目的在于“获得道德的自我理解,发展一种用可理解的和可辩护的道德语言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能力。理想地来看,它最终归结为实际的有道德的行为”。[17]
六、道德对话的一般方法
1. 苏格拉底产婆术道德对话法。人们都知道产婆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用在道德教育领域。据柏拉图记载,美诺向苏格拉底请教:美德是否可教?苏格拉底说:我根本不知道美德是否可教,也不知道美德是什么。美诺不相信:博学的哲学家会不知道?传扬出去不是给您丢脸吗?苏格拉底毫不在乎,反问:你认为美德是什么?美诺回答:美德很多,有男人的美德(如领导才能),有女人的美德(如相夫教子),有孩子的美德,有老人的美德,等等。苏格拉底笑道:我太幸运啦!我只要一种美德,你却给了我这么多!就好像发现了一大群蜜蜂。我问你什么是蜜蜂,你告诉我说蜜蜂有黑小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绿努蜂……而我问的是,这么多的蜜蜂,它们为什么都是蜜蜂?它们之所以都是蜜蜂的共同性质是什么?美德问题也一样,勇敢、节制、正义、诚实等,它们为什么都是美德?它们作为美德的共同性质、本性(本质)是什么?……这样的对话,就使人开始透过事物的现象而去探索事物的本质等深层次问题。在对话中,也许学生难以获得道德真理,但却形成了追求道德、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好奇心等。
2. 孔子的叩竭法。其实,早于苏格拉底八十多年出生的孔子,就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采用对话法了。从《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教育学生的主要方法就是对话、问答、讨论。对话中,孔子自己也获得了新知。如《论语·八佾》记载: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开始问的是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还是七分长相、三分打扮的问题,孔子回答是七分长相、三分打扮。子夏立刻转入正题:那么“礼”(古代社会各种行为规范、习俗等的总称)是次要的吗(“仁”才是主要的吗)?“仁”和“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对于二者的主次、先后关系,孔子虽然有自己的清楚认识,但还没有像子夏那样简单明了地比喻过。在对话中,作为老师的孔子也得到了启发。
孔子对自己的对话道德教育法是有清醒认识的。他在《论语·子罕》中明确地说: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苏格拉底公开宣称自己无知,因此采用产婆术对话法与学生一起去探索、发现、建构。孔子也一样,早就公开宣称自己“无知”,当有乡野文盲来请教时,由于自己谦虚的头脑中真是空空如也,因此就以反问、反诘的方法与对方对话、探讨,直到穷尽各种情况,发现真知为止。
3. 道德两难问题法(新苏格拉底法)。这是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哲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对话法。例如,他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欧洲某小镇有一个妇女患上了重病,唯有一种药能够治好。这药是镇上一个药剂师新近发明的,一疗程的药的成本才200元,但药剂师却要价2000元。妇女的丈夫好不容易才凑了1000元,便请求药剂师降价卖给自己,药剂师不同意。丈夫又请求赊欠一段时间,药剂师仍不为所动。丈夫绝望了,于是在一个晚上破窗而入,为妻子偷了药。
柯尔伯格向学生提问:这个妇女的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如果被抓了,法院该不该从轻判刑?为什么?柯尔伯格关注的不是学生回答的结论“该或不该”,而是学生陈述的理由“为什么”。因为“该或不该”是由“为什么”而来的。学生陈述的理由反映了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如果学生的认识水平偏低,说出了“救了妻子,她就可以为我煮饭、做家务等”,那么柯尔伯格就会采用反诘等方法,刺激学生思考,引发认知冲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
4. 纳什的后现代道德对话法。当代美国道德教育学家罗伯特 J.纳什提出了一种新的道德教育对话法,即后现代主义的道德对话教育法。其基本做法是:首先学生要阅读古今中外各种经典道德著作,如《论语》《道德经》《圣经》《柏拉图对话录》等;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学生陈述自己的理解、看法、观点,并阐述理由。另外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但一定要提出理由,且首先要理解别人的观点,“从隔阂的另一面来设想世界”“更加努力地倾听故事的另一面”。要特别注重对话过程,养成尊重、倾听、理解、宽容等民主品质。参与对话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义务。道德对话旨在丰富学生的道德语言。
在初次运用道德对话时,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教师要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把自己当作无知的人,真诚地与学生对话。不要以知识、真理的代言人自居,动辄训斥、责备学生。
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学生,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对话要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而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来理解教师。
第三,对话要紧扣问题,把握主题,深入探讨。不要偏离问题,不顾学生的观点与问题而只管灌输自己的思想给学生。不要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价值信念强加给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理解、认识、信念;等等。
以上是历史上有代表性的道德对话方法。我们更应当把道德对话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理想、理念,而非具体的原则、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多的具体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煜.道德教育中知行不一现象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
[2]吴俊.论道德知行转化的基础[J].现代大学教育,2006(2).
[3]夏洁.我国道德生活领域“知行分裂”现象解读[J].兰州学刊,2004(6).
[4]张明仓.“知行矛盾”论——当前德育难题的一种教育学沉思[J].中州学刊,1999(1).
[5][7]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3.
[6]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学校监狱论[J].语文新圃,2004(9).
[9]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13.
[10][宋] 黎靖德.朱子语类(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卷9.
[11]陆九渊,王守仁.象山语录阳明传习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70.
[12][13]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84,470.
[14]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40.
[15]王向华.对话教育论[J].教育研究,2010(9).
[16] 袁刚,等.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8.
[17][美]罗伯特·纳什.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83,149,179.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