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力:学生发展的原动力

2014-06-24郑光文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鲈鱼气温新课标

郑光文

一、通过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地理试题一般从“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怎么办”四个层面进行设问。以前的命题者比较注重“是什么”“在哪里”,而现在的命题者更多地从“为什么”“怎么办”的层面进行设计,以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013年大纲版高考卷第36题,涉及到新疆轮台小白杏的知识。这道题以中国区域地理作为背景,以新疆轮台的小白杏作为切入点,考查农业和工业区位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的信息十分丰富,包括新疆杏核的制作工艺和销售方向、等高线、河流、沙漠、轮台的位置等。获取了这些信息,再结合题意、运用相关的知识,学生就能顺利地归纳出农业区位中的自然因素、工业区位中的区位选择等知识点。

再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3-5题的地膜覆盖问题,以文字信息为载体,考查影响蒸发、土壤侵蚀、土壤温度的因素及中国区域环境特征,重点是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为了应对这类考题,复习备考中,教师要抓实小专题,做深小专题。如气温小专题复习时,教师抓住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逆温现象、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等温线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复习。这不仅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了整体的理解与把握,而且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

二、通过问题设计的多元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第36题、37题都是读图题。这样的题目思维量、表达量大,目的是考查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为了应对这类题目,备考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思维方法上,注重运用综合思维、区域分析、地图方法、比较方法等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在思维细节上,注重对图例的理解和应用。要特别强调思维过程的培养,注意把思维过程与地理过程结合起来。

以第37题为例。这道题以非洲维多利亚湖引进尼罗河鲈鱼为背景,考查维多利亚湖所处地区的地形、维多利亚湖有利于尼罗河鲈鱼繁殖的自然条件、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当地渔业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及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等。试题先给出了一段文字,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然后给出图表,主要给出了经纬度,意在让学生想到该区域的大气环流状况;给出了等高线、河流及重要的地理事物,意图是拉近试题与现实的距离,降低解题难度。

整个试题情境设置简单,提供的信息详细,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探讨问题和描述、阐释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问题设计的生活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2013年地理新课标卷Ⅰ中第36题第3问的内容是: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了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创新思维中的批判性思维。

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好方法。攀枝花是典型的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工矿业城市,工业及城市交通排放的废气较多;又由于地处谷地,地形封闭,下沉气流易形成逆温,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该市虽然冬季气温较高,但空气污染较为严重,不适宜打造“避寒之都”。要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复习中,教师就要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参与有关热点问题的讨论。讨论的意义并不在讨论问题的本身,而在于讨论的过程,因为讨论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提高的过程。比如,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能够增强学生的识别能力,提高其判断的准确性。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教师注重从思维的高度、广度、深度、力度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责任编辑 姜楚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鲈鱼气温新课标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一叶舟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
超高压处理对海鲈鱼鱼肉凝胶形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