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好比放风筝

2014-06-24王章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爬山虎文本目标

王章材

“放”,是指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收”,是指在学生独立地思考、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对有关的问题进行归纳和综合,从而使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明确化、系统化、完整化。

一堂成功的课,在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表现为引导得法,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亦即放与收的高度和谐与统一。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思想活跃、融会贯通新旧知识与经验,从而学有所得。

收放显智慧

凡事皆有度,语文教学同样如此。课堂教学若想不走或少走弯路,教师就要在准确地把握学习内容、班级学情,甚至于自己的教学功力的基础上,做到该“收”时收,该“放”时放。要做到“收”“放”有度,教学中应注意“三当”。

一、目标定位要恰当

教学目标的制订与“收”“放”的效果息息相关。

目标确定虽因学科、课程、课型的不同而有变化,但也有规律可循:一是一节课到底要实现怎样的教学目标,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获得怎样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应该心中有数。二是教学目标不宜过多,应明确而集中。首先,要明确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并把它们分散到文本教学中去落实;其次,要紧扣教材,发掘教材的阅读价值(即人文性的体现)和教学价值(即工具性的体现);然后,要针对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已知和已能,思考如何开发学生的未知和未能;最后,要进行整合,确定核心目标,分清目标主次。

教学《社戏》时,教师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学习文本写景叙事的方法;二是了解文本有详有略的叙事特点。围绕这两个目标,整节课,教师只抓住一个主问题,即抓住文章最后的一句话问,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继而发问,“豆是如何的好,戏又是如何的好?”由这组问题入手,围绕目标,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大胆地放手;学生自学中生成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就及时地收拢——或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或教师点拨归纳解决。

由于目标恰当,学生不仅通过“好豆”“好戏”这组词追根溯源,掌握了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景特色、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而且理解了作者对精神故乡的永久眷恋和对美好童年的真挚追怀的情感。

二、时机把握要适当

这里所说的时机,指教学文本的选择与教学时间、环境上的契合度。教学时机的选择与把握,直接关涉到“收”与“放”的质量与效果。

一位教师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当时的情境是教室门窗紧闭,秋风从门缝里钻进来,教室里荡漾着一股凉气。课中,教师设计了“放”的环节,在欣赏春草图、春花图时,教师都放手让学生描述所见所感,但应者廖廖。无奈之下,教师不得不满堂讲。虽然教师讲得很投入,对文本的分析也很到位,但学生总是难以沉浸到春天的氛围中。最终,经过一番纸上谈“春”后,课草草地结束了。这样的课不免让人感到生涩和苍白。

我想,如果把课文调到春天里学,学生领略了杨柳依依、姹紫嫣红后,再去感悟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情,或者是先带孩子们去春游、踏青,然后再回到文本,教学效果一定会好很多。因为学生有了对春的感受,那种文字信息的悟觉就灵敏、深刻得多。不调整课文顺序,是不是就不能教好《春》呢?也不尽然。秋天学《春》,我们还是可以想一些办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和感悟力。比如,带学生踏上秋天的原野,沐秋风、淋秋雨、觅秋花、寻秋草,看大雁南飞、观黄叶凋零,以此唤起学生对春天的记忆和感知。课堂上再辅以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始终笼罩在浓浓的春的气息里。如此,室外秋风萧瑟,室内却和煦如春,学生感悟力的激发就水到渠成了。

弱语境下也能做到情、境、我的融合与统一。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看教师处理“放”与“收”的艺术和功力。教师能够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灵活处理,就能让课堂教学张驰有度,收放自如。

三、教学方向要精当

每节课都应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代表着教学的方向。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思维严重地偏离了目标,教师就应采取“收”势,机智介入,让课堂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那种以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理解为由放任自流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下面是一位年轻教师教学《爬山虎的脚》的片断。

师(展示墙壁上爬满爬山虎的精美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

生(异口同声):爬山虎。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观察了这种植物,你见到的爬山虎是什么样的呢?

生1:我家的房子边上种有爬山虎,它们顺着墙面往上爬呀爬,都跑到我家的房顶上去了。

生2:我在上学的路上见过爬山虎,它生长在一户人家的窗子边上,把窗子都遮住了。

生3:我舅舅家种有爬山虎,它能爬到三层楼那么高,夏天还常常有蛇藏在其中呢。

生4:有一次,我看到爬山虎严严实实地包裹着几间小屋,密不透风,阴森可怕极了。

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啊,那咱们就在小组里讨论自己见到的爬山虎吧。

片断中,教师置文本于不顾,放手让学生交流看到的爬山虎。这样的“放”表面热闹,实际却与本文的教学目标渐行渐远。其实,文本中对爬山虎的描写是很优美的——“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教学中,在学生简要地介绍了对爬山虎的初步感知后,教师如果抓住这些语句,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所见作对比,并揣摩作者细致传神的描写方法,效果一定会更好。

我们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和独特体验,但有时候,学生的这种理解、体验要么与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冲突,要么与目标方向严重偏离。这时,教师就应该果断地“收”,及时地把学生的个人理解、独特体验引向正确的方向,从而真正领悟文本的内涵。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弄清楚课堂上到底要教学生什么,学生到底要学什么。对文本的理解固然要联系生活,语文教学也确实离不开生活,但是如果一味地把学生导入生活而与文本脱节,势必弱化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使交流和对话流于浅表化。

课堂上的“放”,绝不是漫无目的地“放羊”,而应是洒脱自如的“放风筝”。没有大胆地“放”,风筝就飞不高,没有适时地“收”,风筝就会随风而逝。正确地处理好了“收”与“放”的关系,课堂才能张驰有度,有效高效。

猜你喜欢

爬山虎文本目标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