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革命历史遗址遗迹掠影
2014-06-24
彭水早期地下党组织活动中心旧址
彭水早期地下党组织活动中心旧址(绿荫轩)位于彭水县汉葭镇鼓楼街(今彭水县委所在地)。
绿荫轩原是乌江东岸畔悬崖上的一个亭子,为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谪居黔州时首建。宋元以后,绿荫轩所在地为县内童生会试之处。清代取名“摩围书院”,为县内三大书院之首。民国初,书院改办为县高等小学堂。1925年春至1930年3月,中共彭水地下党员彭济民、向希平、霍恂、孙瑞华、刘伯容等人在此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1934年5月8日,贺龙同志率红三军奔袭彭水,在统井关痛歼守敌刘湘之21军鲜少华营,夺取绿荫轩,打开进入县城的交通要道,一举攻克彭水县城。
1949年11月16日,彭水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将此地扩建为县立中学。1955年县委迁入。1998年2月,新修县委办公大楼,绿荫轩古建筑不存。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位于彭水县城十字街(原绸缎街东的天主教堂真原堂)。
真原堂原为19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人所建。1934年5月8日,贺龙、关向应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攻克彭水县城后,司令部即设于此。5月10日,红三军撤离,前往贵州。1984年2月,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廖汉生亲题“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八字。
刘邓首长临时指挥所旧址
刘邓首长临时指挥所旧址(潘家院子)位于彭水县汉葭镇鼓楼街。
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参谋长李达率司令部到达彭水并进驻县城鼓楼街27号潘家院子。刘、邓首长在彭水短暂停留期间,接见了当时彭水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听取简要汇报后,邓小平就缺粮、缺干部、社会秩序、迎接大军过境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南渡沱红军渡口遗址
南渡沱红军渡口遗址位于彭水县汉葭镇鼓楼社区1组南渡沱。
南渡沱是乌江流经彭水县城的一个重要渡口,是城区过江的必经之道。1934年5月10日,贺龙、关向应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由此过江,到贵州沿河开展革命活动。此后,群众把该渡口称之为“南渡沱红军渡口”。
1949年11月16日,解放军一举解放彭水县城,继而突破国民党军乌江东西岸防线。11月22日至12月6日,解放军部分后续部队日夜兼程从南渡沱渡口渡江,前往参加解放重庆和成都战役。12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参谋长李达等领导同志率十八军主力亦由此渡江。
解放彭水各战场遗址及烈士墓
1949年11月12日,国民党宋希濂集团军在黔江遭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创后,溃逃到彭水境内沿途布防。14日,我11军31师91团经巧夺偷袭和激战,取得了宝光寺战斗(战场遗址位于今保家镇鹿山居委7组)的胜利。15日,敌军残部一部分溃逃至郁山、保家楼、二峰关一线。18日下午,我47军141师421团与422团经过一天多的穿插战斗,突破了敌人在二峰关(战场遗址位于今平安乡长坪村与长滩乡双坪村的交界处)的设防,取得战斗的胜利。敌另一残部沿小路于17日凌晨逃到望岩老(战场遗址位于今保家镇青平社区8组)后,被行军至此的我11军32师先遣94团尖兵第三营击溃。
11月15日,国民党2军9师27团在彭水、酉阳交界处被击溃后,向彭水的鞍子、鹿角、新田方向逃窜,并在大合门、小合门(鹿角与新田的交界处,战场遗址位于今彭水县新田乡新田村1组)设置火力点进行据守。17日,经数小时激战,我12军103团将敌军大部歼灭。
11月7-8日,国民党2军9师25团、26团和15军243师两个团从湘鄂前线移到彭水黄家坝马头山、笔架山(两山相距约12公里,是古时涪陵、重庆通往贵州的必经之道)一带布防,阻止解放军左路部队西进。16日,我12军36师106团1、2营和108团2营到此执行穿插任务,遭遇敌伏击,下午,马头山战斗打响,形势危急。我34师、35师、36师后续部队得令后,迅速赶至马头山、笔架山地区,协同36师围歼该敌。期间,我军突破了敌军在小庙、苗子沟(战场遗址位于今黄家镇先峰居委4组)的防线;20日,经过恶战,我军终于突破马头山、笔架山(战场遗址分别位于今朗溪乡马头村2组、黄家镇漆红村2组)守敌阵地。
11月20日,敌军残部向西北方向逃窜,解放军在黄家坝适当休整后,兵分两路,一路向文武堂(战场遗址位于今靛水乡新田村2组)方向,一路向腾家坳(战场遗址位于今润溪乡樱桃村2组)方向追击。21日,两场战斗结束,均以敌军惨败告终。
以上各次战斗,解放军共俘敌上千人,缴获各种武器及其他大量军用物资,也付出了上百人的生命代价。夻口石烈士墓、王春贤烈士墓、文武堂烈士墓、靛水新田烈士墓、凤鸣革命烈士纪念碑、新田小合门烈士陵园、笔架山烈士陵园就是这段历史的留存。
彭济民故居
彭济民故居位于彭水县靛水乡朝阳村4组(小地名茶蜡湾)。
彭济民,生于1902年4月24日。1918年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川东师范学校。1924年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春,回彭水从事革命活动,是彭水最早的一位中共党员。1926年秋,彭济民进入国民党临时县党部,并于次年夏联络县党部常委秦晓湄、董宜之等成立“彭水抗捐同盟会”。1927年9月,任中共彭水特别支部委员会委员。1928年1月,担任中共彭水第二届特支书记。是年秋,彭济民带领特支组织秘密处决了县团务局长熊仁山,未及撤离,被国民党军政当局一“镇警队”抓捕入狱,9月23日在彭水城北白鹤滩岸边被杀害。
刘伯容故居
刘伯容故居位于彭水县普子镇四合庄村2组(马家营)刘家院子。
刘伯容(1902—1932),本名仕禄,又名守成,曾就读于重庆川东联立师范学校。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彭水党组织创立人之一。1927年,回县与彭济民、霍恂一道,发展壮大彭水党组织,建立农民协会,开展抗捐斗争。1928年,担任中共彭水县委组织委员。1930年春,刘伯容同霍恂等人积极策划武装起义,3月30日,因判徒告密,武装起义负责人向希平、霍恂、孙瑞华被地方军政当局杀害,武装起义失败(即“三三○惨案”)。此后,刘伯容回到普子镇,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召集党员重建县委,并担任县委书记。1932年刘湘“清共”,10月8日,被叛徒多次告密的刘伯容在张家坝被捕,当即被枪杀于场上万天宫内。他的头颅被提回县城,挂于仓坝左侧的黄桷树上示众。后其贴身侍卫刘世焕秘密将他的头颅盗回,和遗体一起安葬。1983年,彭水县人民政府将其遗骸迁入县(汉葭镇)烈士陵园。
汉葭镇烈士陵园
汉葭镇烈士陵园位于彭水县渔塘社区山谷公园内。
1967年,为了纪念为创立、捍卫、建设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彭水县人民政府兴建了汉葭镇烈士陵园,立塔铸碑。2007年8月1日重建陵园,重树碑塔。
该陵园墓排成两行,共55座,其中烈士墓28座,安葬着彭济民、龚渭清、何学义、崔福堂、古兰芝等建党初期、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剿匪斗争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其余27个墓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成员、南下干部、解放军107团干部在彭水因病去世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公牺牲的同志。陵园院坝正中树烈士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