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4-06-23高蕾

企业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回归模型通货膨胀

高蕾

摘 要: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一直是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自2011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使我国经济平稳、健康且快速的发展。为确保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步调,有必要对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回归模型;协整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是指在某一时期内,一般物价水平普遍地、连续性地以相当的幅度上涨的状态。通货膨胀是一个极具经济影响力的过程,个人和其他单位都受它波及,例如:储蓄、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针对不同的人被不同的物价所影响,通胀有了不同的衡量方式,最常见的度量其所采用的是居民物价指数(CPI)。

(二)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种多样

的,目前主要是从货币数量、总需求与总供给以及经济结构等方面来解释,包括以下几点:

(1)直接原因。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通胀,直接原因就是市场中存在着过多的货币供应。在商品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存在过多的货币供应,就导致了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从而就会出现通胀。

(2)深层原因。①需求拉动。即市场上总需求增速过快,超过了当下价格水平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在我国常常是由于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等原因。②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的要求,或者是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原因而导致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增加。③结构失调。这类通货膨胀的发生是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的。④供给不足。即社会总供给相对社会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例如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通胀就是由此而致。⑤预期不当。即由于人们对通胀形势预期不当而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二、货币供应的口径研究

货币供给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的,指货币供给主体(现指银行)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行为。货币供应量的不同口径,实际上就是依据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按照IMF的要求,目前我国货币层次划分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即人们手中持有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单位定期存款+其它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式中,M1为狭义货币量;M2为广义货币量;M2-M1为准货币;M3是为金融创新设立的。由于M2的数据更具有外生性,可以反映社会总需求和未来通胀压力状况,本文经济模型将使用M2的增长率作为货币供应增长率。

三、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选取。本文选取M2增长率(记为QM)作为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的衡量标准,选取CPI变化率(记为QC)作为通货膨胀的衡量标准,以M2增长率为解释变量,以CPI变化率为被解释变量,其他影响因素为随机扰动项,并选用1996年第一季度至2013年第四季度各72个季度数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运用Eviews6.0来分析研究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二)直观分析。在进行下一步的统计分析之前,先对CPI变化率与M2增长率作折线图并进行直观分析。如图3-1所示,基本而言CPI变化率与M2增长率的变动趋势相吻合,并且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个鲜明的变化特征,即M2的变化在前,CPI的变化在后,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因此,我们可以推断CPI变化率是随着M2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也与经济理论中货币供应量对CPI有滞后影响这一论断相吻合。

(三)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对序列QM、QC进行ADF检验来判定变量的平稳性,结果如表3-1所示:序列QM和QC是非平稳的,而D(QM)和D(QC)的ADF统计量则小于其对应的5%临界值,即拒绝原假设,序列是平稳的。即QM序列和QC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QM~I(1),QC~I(1),可作协整分析。

(四)协整分析。序列QM和QC原序列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虽不能直接用最小二乘估计进行参数估计,但均属一阶单整,所以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在此,我们运用基于回归残差的方法进行协整检验,来分析M2增长率(QM)和CPI变化率(QC)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我们先作两变量之间的回归,得到的估计回归模型为:

QC=-1.4801+0.2129QM+et

据此,可得到残差序列et。对et序列作单位根检验,得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为-1.9460,ADF检验值为-2.

9276,远小于临界值,可得出et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故et是平稳的。至此,我们可以断定:QM和QC间的确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

综上,可得到回归模型:

QC=-1.4801+0.2129QM

(-1.0449) (2.7199)

上述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系统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确实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且M2每增加1%,平均而言,将会带动CPI变动

0.2129%。

四、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得到两变量间正相关的结论,即,我国货币供应对通胀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恶性通胀将会造成人们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展开,将会引起市场上突发的商品疯抢行为和挤兑银行状况的发生,将会造成收入再分配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急速下降,最终导致一国的政治动荡。因此,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对通胀的预防、治理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正确把握货币政策的度,防止货币的流动性泛滥。由于过松和过紧的货币政策都有可能带来经济动荡,因此,政府正确判断经济发展形势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应加大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调控,通过中央银行运用各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货币信用总量,从而使得货币投放得到有效控制,银行信贷规模保持适度,促使货币供应量与客观需求量达到平衡。

其次,要加强央行的独立性,发挥其引导作用。由于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不是由中央银行独立完成,因此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上有所欠缺。另外应逐步加强央行的独立性,且进一步加强其对商业银行的引导作用,调控货币的流向,从而达到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目的。

再次,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低效率、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导致现阶段众多经济问题的产生,应尽快改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努力做到高效率、低能耗的生产模式,拉动和扩大内需,从而实现通货膨胀水平降低以及财富的平均分配,最终达到国家长久稳定发展的目的。

五、小结

自2011年起我国一直坚持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日前,央行2月8日晚间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14年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经济增长的放缓和失业率的增加,因此,更应该注重对通货膨胀的预防工作,相信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紧密配合,通过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联动作用,通过众人一心的渐进式改革,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会沿着又好又快的步调稳速前进。

参考文献:

[1] 黄达著: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 周茂华, 伏润民. 我国通货膨胀率与汇率、货币供应量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 时代金融, 2009(07):37-39.

[3] 王曼怡. 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与我国通货膨胀的关联性[J]. 金融与经济, 2011(04):23-25.endprint

摘 要: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一直是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自2011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使我国经济平稳、健康且快速的发展。为确保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步调,有必要对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回归模型;协整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是指在某一时期内,一般物价水平普遍地、连续性地以相当的幅度上涨的状态。通货膨胀是一个极具经济影响力的过程,个人和其他单位都受它波及,例如:储蓄、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针对不同的人被不同的物价所影响,通胀有了不同的衡量方式,最常见的度量其所采用的是居民物价指数(CPI)。

(二)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种多样

的,目前主要是从货币数量、总需求与总供给以及经济结构等方面来解释,包括以下几点:

(1)直接原因。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通胀,直接原因就是市场中存在着过多的货币供应。在商品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存在过多的货币供应,就导致了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从而就会出现通胀。

(2)深层原因。①需求拉动。即市场上总需求增速过快,超过了当下价格水平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在我国常常是由于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等原因。②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的要求,或者是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原因而导致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增加。③结构失调。这类通货膨胀的发生是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的。④供给不足。即社会总供给相对社会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例如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通胀就是由此而致。⑤预期不当。即由于人们对通胀形势预期不当而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二、货币供应的口径研究

货币供给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的,指货币供给主体(现指银行)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行为。货币供应量的不同口径,实际上就是依据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按照IMF的要求,目前我国货币层次划分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即人们手中持有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单位定期存款+其它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式中,M1为狭义货币量;M2为广义货币量;M2-M1为准货币;M3是为金融创新设立的。由于M2的数据更具有外生性,可以反映社会总需求和未来通胀压力状况,本文经济模型将使用M2的增长率作为货币供应增长率。

三、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选取。本文选取M2增长率(记为QM)作为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的衡量标准,选取CPI变化率(记为QC)作为通货膨胀的衡量标准,以M2增长率为解释变量,以CPI变化率为被解释变量,其他影响因素为随机扰动项,并选用1996年第一季度至2013年第四季度各72个季度数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运用Eviews6.0来分析研究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二)直观分析。在进行下一步的统计分析之前,先对CPI变化率与M2增长率作折线图并进行直观分析。如图3-1所示,基本而言CPI变化率与M2增长率的变动趋势相吻合,并且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个鲜明的变化特征,即M2的变化在前,CPI的变化在后,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因此,我们可以推断CPI变化率是随着M2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也与经济理论中货币供应量对CPI有滞后影响这一论断相吻合。

(三)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对序列QM、QC进行ADF检验来判定变量的平稳性,结果如表3-1所示:序列QM和QC是非平稳的,而D(QM)和D(QC)的ADF统计量则小于其对应的5%临界值,即拒绝原假设,序列是平稳的。即QM序列和QC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QM~I(1),QC~I(1),可作协整分析。

(四)协整分析。序列QM和QC原序列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虽不能直接用最小二乘估计进行参数估计,但均属一阶单整,所以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在此,我们运用基于回归残差的方法进行协整检验,来分析M2增长率(QM)和CPI变化率(QC)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我们先作两变量之间的回归,得到的估计回归模型为:

QC=-1.4801+0.2129QM+et

据此,可得到残差序列et。对et序列作单位根检验,得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为-1.9460,ADF检验值为-2.

9276,远小于临界值,可得出et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故et是平稳的。至此,我们可以断定:QM和QC间的确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

综上,可得到回归模型:

QC=-1.4801+0.2129QM

(-1.0449) (2.7199)

上述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系统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确实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且M2每增加1%,平均而言,将会带动CPI变动

0.2129%。

四、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得到两变量间正相关的结论,即,我国货币供应对通胀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恶性通胀将会造成人们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展开,将会引起市场上突发的商品疯抢行为和挤兑银行状况的发生,将会造成收入再分配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急速下降,最终导致一国的政治动荡。因此,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对通胀的预防、治理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正确把握货币政策的度,防止货币的流动性泛滥。由于过松和过紧的货币政策都有可能带来经济动荡,因此,政府正确判断经济发展形势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应加大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调控,通过中央银行运用各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货币信用总量,从而使得货币投放得到有效控制,银行信贷规模保持适度,促使货币供应量与客观需求量达到平衡。

其次,要加强央行的独立性,发挥其引导作用。由于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不是由中央银行独立完成,因此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上有所欠缺。另外应逐步加强央行的独立性,且进一步加强其对商业银行的引导作用,调控货币的流向,从而达到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目的。

再次,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低效率、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导致现阶段众多经济问题的产生,应尽快改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努力做到高效率、低能耗的生产模式,拉动和扩大内需,从而实现通货膨胀水平降低以及财富的平均分配,最终达到国家长久稳定发展的目的。

五、小结

自2011年起我国一直坚持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日前,央行2月8日晚间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14年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经济增长的放缓和失业率的增加,因此,更应该注重对通货膨胀的预防工作,相信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紧密配合,通过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联动作用,通过众人一心的渐进式改革,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会沿着又好又快的步调稳速前进。

参考文献:

[1] 黄达著: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 周茂华, 伏润民. 我国通货膨胀率与汇率、货币供应量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 时代金融, 2009(07):37-39.

[3] 王曼怡. 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与我国通货膨胀的关联性[J]. 金融与经济, 2011(04):23-25.endprint

摘 要: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一直是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自2011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使我国经济平稳、健康且快速的发展。为确保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步调,有必要对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回归模型;协整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是指在某一时期内,一般物价水平普遍地、连续性地以相当的幅度上涨的状态。通货膨胀是一个极具经济影响力的过程,个人和其他单位都受它波及,例如:储蓄、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针对不同的人被不同的物价所影响,通胀有了不同的衡量方式,最常见的度量其所采用的是居民物价指数(CPI)。

(二)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种多样

的,目前主要是从货币数量、总需求与总供给以及经济结构等方面来解释,包括以下几点:

(1)直接原因。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通胀,直接原因就是市场中存在着过多的货币供应。在商品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存在过多的货币供应,就导致了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从而就会出现通胀。

(2)深层原因。①需求拉动。即市场上总需求增速过快,超过了当下价格水平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在我国常常是由于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等原因。②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的要求,或者是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原因而导致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增加。③结构失调。这类通货膨胀的发生是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的。④供给不足。即社会总供给相对社会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例如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通胀就是由此而致。⑤预期不当。即由于人们对通胀形势预期不当而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二、货币供应的口径研究

货币供给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的,指货币供给主体(现指银行)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行为。货币供应量的不同口径,实际上就是依据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按照IMF的要求,目前我国货币层次划分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即人们手中持有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单位定期存款+其它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式中,M1为狭义货币量;M2为广义货币量;M2-M1为准货币;M3是为金融创新设立的。由于M2的数据更具有外生性,可以反映社会总需求和未来通胀压力状况,本文经济模型将使用M2的增长率作为货币供应增长率。

三、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选取。本文选取M2增长率(记为QM)作为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的衡量标准,选取CPI变化率(记为QC)作为通货膨胀的衡量标准,以M2增长率为解释变量,以CPI变化率为被解释变量,其他影响因素为随机扰动项,并选用1996年第一季度至2013年第四季度各72个季度数据作为分析对象,通过运用Eviews6.0来分析研究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二)直观分析。在进行下一步的统计分析之前,先对CPI变化率与M2增长率作折线图并进行直观分析。如图3-1所示,基本而言CPI变化率与M2增长率的变动趋势相吻合,并且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个鲜明的变化特征,即M2的变化在前,CPI的变化在后,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因此,我们可以推断CPI变化率是随着M2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也与经济理论中货币供应量对CPI有滞后影响这一论断相吻合。

(三)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对序列QM、QC进行ADF检验来判定变量的平稳性,结果如表3-1所示:序列QM和QC是非平稳的,而D(QM)和D(QC)的ADF统计量则小于其对应的5%临界值,即拒绝原假设,序列是平稳的。即QM序列和QC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QM~I(1),QC~I(1),可作协整分析。

(四)协整分析。序列QM和QC原序列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虽不能直接用最小二乘估计进行参数估计,但均属一阶单整,所以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在此,我们运用基于回归残差的方法进行协整检验,来分析M2增长率(QM)和CPI变化率(QC)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我们先作两变量之间的回归,得到的估计回归模型为:

QC=-1.4801+0.2129QM+et

据此,可得到残差序列et。对et序列作单位根检验,得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为-1.9460,ADF检验值为-2.

9276,远小于临界值,可得出et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故et是平稳的。至此,我们可以断定:QM和QC间的确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

综上,可得到回归模型:

QC=-1.4801+0.2129QM

(-1.0449) (2.7199)

上述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系统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确实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且M2每增加1%,平均而言,将会带动CPI变动

0.2129%。

四、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得到两变量间正相关的结论,即,我国货币供应对通胀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恶性通胀将会造成人们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展开,将会引起市场上突发的商品疯抢行为和挤兑银行状况的发生,将会造成收入再分配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急速下降,最终导致一国的政治动荡。因此,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对通胀的预防、治理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正确把握货币政策的度,防止货币的流动性泛滥。由于过松和过紧的货币政策都有可能带来经济动荡,因此,政府正确判断经济发展形势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应加大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调控,通过中央银行运用各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货币信用总量,从而使得货币投放得到有效控制,银行信贷规模保持适度,促使货币供应量与客观需求量达到平衡。

其次,要加强央行的独立性,发挥其引导作用。由于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不是由中央银行独立完成,因此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上有所欠缺。另外应逐步加强央行的独立性,且进一步加强其对商业银行的引导作用,调控货币的流向,从而达到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目的。

再次,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低效率、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导致现阶段众多经济问题的产生,应尽快改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努力做到高效率、低能耗的生产模式,拉动和扩大内需,从而实现通货膨胀水平降低以及财富的平均分配,最终达到国家长久稳定发展的目的。

五、小结

自2011年起我国一直坚持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日前,央行2月8日晚间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14年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经济增长的放缓和失业率的增加,因此,更应该注重对通货膨胀的预防工作,相信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紧密配合,通过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联动作用,通过众人一心的渐进式改革,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会沿着又好又快的步调稳速前进。

参考文献:

[1] 黄达著: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 周茂华, 伏润民. 我国通货膨胀率与汇率、货币供应量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 时代金融, 2009(07):37-39.

[3] 王曼怡. 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与我国通货膨胀的关联性[J]. 金融与经济, 2011(04):23-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回归模型通货膨胀
农村秸秆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
对通货膨胀的几点反思
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剖析及其对策探究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长期并存现象的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性检验
城市空间用地扩展变化研究与规模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