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发展机遇 持续提升江苏商贸流通业竞争力
2014-06-23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商贸流通业积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发展机遇,竞争力持续提升。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多种因素,江苏商贸流通业还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大流通、大市场、大商业”背景下,不断提升江苏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巩固提升商贸流通业国民经济基础性、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升江苏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先发优势
规模优势。“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连锁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江苏5家连锁企业进入全国连锁30强,其中,苏宁、苏果、五星、宏图三胞进入全国20强。江苏7家百强连锁企业销售规模为2480.63亿元,占全国百强总额的15.43%;而广东11家百强连锁企业销售规模为995.6亿元,占全国百强总额的6.03%。江苏新百、中央商场等流通企业成为上市公司,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强做大,产生了规模效应。
集聚优势。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现代制造业与发达的商品流通业相伴发展。发达的商品流通业可以通过为制造业降低交易成本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而制造业的发展则为商品流通业提供广阔的产业基础。江苏制造业产业集聚特征明显,石化产品、光伏、轻工、丝绸、服装、纺织面料等均位居全国前列,这为增强商贸流通业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区位优势。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其中,南京处于长三角的西端,是中国最繁忙的铁路线之一的沪宁线的西终点,距合肥130公里,是南京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徐州处于黄淮海平原的中间,辐射江苏、河南、安徽和山东。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带动了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提升,使江苏流通业在业态、流通方式上均相对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
政策优势。江苏较早进行市场化改革,放开市场准入管制、实行对外开放,市场化程度深,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有效性高,因而江苏流通业较早焕发了竞争活力,而且政府高度重视商贸流通业。2011年,江苏率先在全国召开了“加快流通业现代化会议”,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的意见》,为江苏商贸流通业增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比较优势。江苏现代流通业与外省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2011年,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万亿元,同比增长17.5%,占全国总量的8.7%,位居全国第三。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7.4%;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68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安徽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49万亿元,同比增长18%。从数据看,江苏的体量虽然弱于广东省,但大于周边其他省市,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带动作用。
二、制约江苏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瓶颈
南北中经济相比发展差距较大。因历史原因,江苏的苏南、苏中、苏北在商贸流通经济发展方面还呈现着较大的差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苏南为0.96万亿元,苏中为0.30万亿元,苏北为0.34万亿元,苏南比苏中和苏北合计高出0.32万亿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苏南、苏中、苏北相比为3:2:1,突显了江苏各主要区域竞争力的差异性和不足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江苏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城市农村相比消费差距较大。江苏虽然是商贸流通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但是城市与农村的消费差距还比较大。城市与农村消费不平衡,是二元化结构对城乡消费的严重阻滞。如在涉及现代化生活的百户耐用消费品调查中,除了电话机农村比城市多1.1台外,其余指标均落后于城市。其中,差距较大的有汽车相差19.92台、空调相差138.46台、彩电相差29.69台,说明江苏农村还有比较宽广的消费空间。
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商贸流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与全国发展较快的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2011年位居全国第一名的广东省总额为1.7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9.2%;山东省总额为1.6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8.9%;江苏总额为1.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8.7%。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少于广东省0.14万亿元,少于山东省0.0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低于广东省0.51个百分点,低于山东省0.22个百分点。
省内外流通业态、企业相比差距较大。江苏商贸流通企业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国内同类企业比,还存在着多方面明显的差距。如上海百联2011年销售额1182.07亿元,门店5604个;江苏规模最大的苏宁电器2011年销售额为1100亿元,门店1724个,比上海百联销售额相差82.07亿元、门店相差3880个。同时,江苏商贸流通企业传统业态比重高,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和超市、大卖场、便利店、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发展还不够充分,与外省市有较大的差距。如电子商务,仅占浙江省的1/9。
三、提高江苏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为了达到“十二五”末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万亿元的战略目标,服务江苏“两个率先”的战略方针,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增强江苏商贸流通业竞争力作为发展现代流通业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目标。
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保障和促进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扩大内需新任务、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流通业现代化的意见》和《江苏省流通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为提升商贸流通业竞争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妥善、合理、有效地运用国家扶持资金。由国家和省财政支付的扶持资金由2005年不足5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85亿元,这些资金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强江苏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我们要将这些政策和资金进行梳理整合,支持现代流通企业升级换代,开拓农村市场。资金和项目要向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倾斜,并以此为杠杆促进苏北商贸流通业发展,形成增强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商业网点规划的作用。经过几年来的商业网点规划编修,目前,江苏省、市、县三级形成了商业网点规划体系,发达地区如苏南部分市已经再修地区商业网点规划,并开始编制城镇商业网点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在当地商业竞争力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重视商业网点规划凝聚地区商业发展要素、合理配置商业资源的作用,提升本地商贸流通业竞争力。endprint
积极建设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商圈和沿海、沿河二个次级商圈。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是江苏商贸流通业重点发展地区,也是江苏商贸流通业竞争最激烈的区域。强化三大商圈建设,是提升江苏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建设南京商圈。南京新街口商圈是闻名天下的中华第一商圈,在约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近700家商店,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店有30家,30%的销售额由南京都市圈内的马鞍山、滁州、芜湖、镇江等市消费者实现。因此,南京商圈建设以辐射带动为主,重点扩大对苏南西部、安徽中部与南部的影响力,商品以高端化、品牌化消费品为主,带动这一区域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建设苏锡常商圈。苏锡常地区靠近上海,依托高度发展的经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一直雄居全省之冠。但是由于靠近上海,这一地区又受到上海先进流通业的影响和辐射。因此,苏锡常商圈建设应以现代化、特色化为主,减少上海流通业对本地区流通业的辐射,力保本地区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整体提高。建设徐州商圈。徐州是黄淮海地区的中心城市,2011年,徐州市拥有各类商贸功能区23个,总建筑面积673.6万平方米,共实现交易额757.32亿元,物流量达到1489万吨,对苏北、皖北、鲁南、豫南的辐射和影响深远。因此,徐州商圈需突出辐射功能,重点扩大对苏北地区、安徽北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的影响。商品以中低档为主,适当突出高档,业态以批发市场为主,积极发展物流业,强化农产品流通,带动这一区域商贸流通竞争力整体提升。另外,可考虑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由南通、盐城、泰州和连云港四市组成的沿海次级商圈,在运河沿线发展由扬州、淮安、宿迁三市组成的沿河次级商圈。通过建设两个次级商圈,就能将没有纳入三大商圈的相关市纳入商圈,从整体上提高江苏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力。
不断发展现代流通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加强现代流通行业建设。要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强强联合,体现规模化经营。通过输出商标、商号等无形资产和经营管理技术、发展特许经营等方式,将同一业态的流通企业联合起来,纳入大型连锁企业中。加强农贸市场、社区商业等建设。在业态导向上,鼓励有序发展流通业综合体、奥特莱斯、购物花园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升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进一步确立连锁经营的主体地位。大力扶持骨干流通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积极引导中小连锁企业在互利原则下自愿联盟,或以特许加盟等形式进入大型连锁企业经营网络,力争在“十二五”末连锁经营额达到1.35万亿元。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目前,江苏的电子商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转变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加大江苏现代流通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要转变经营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打造服务品牌,提高管理的现代化科技水平;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快资金周转率。国际先进流通企业的年资金周转率能达到10次以上,而江苏流通企业年资金周转率平均只有3.56次。因此,我们要促进资金快速周转,向资金周转率要效益。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鼓励流通企业走出去。要积极倡导外贸企业发展国内市场,内贸企业发展国外市场。充分利用江苏商贸流通业大省的优势地位,创造条件,建立内外互动、开放统一、双向交流的商品流通体系。目前,要配合江苏海外开发区建设,主动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前往海外开发区设立连锁店,并以此为据点开发所在国的国内市场,达到积极主动走出去的目的。落实和完善人才政策。目前,江苏商贸流通业就业人口(社零和餐饮住宿业)为40.96万人,占就业总人口数的6%。因此,要进一步扩大流通业就业人口规模,提升质量;建立健全现代流通企业人才评估体系,促进现代流通企业发展;发展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小城镇商业建设。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扩大内需,城镇化是最大的潜力。”通过加强小城镇商业建设,构建现代化的城镇商业服务网络,扩大内需。江苏应将城镇建设与商业建设统筹考虑,构建现代化城镇商业服务网络,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并以此作为苏中、苏北提升商贸流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做好全省和各地的城镇商业网点规划,通过规范城镇商业建设,促进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迅速增加,大幅度提升城镇商贸流通业对服务业的贡献值。
增强江苏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目的是扩大内需,瓶颈是南北差异,动力是连锁经营,要点是电子商务,机遇是城镇建设,前景是走向世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是江苏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需要与其他行业的竞争力提升同步协调。
(联合课题组: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商业协会,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
责任编辑:戴群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