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实践路径探析
2014-06-23陈斌
陈斌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能否坚持群众路线,这不仅仅是个理念问题、工作问题,更是一个根本的政治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讲得最多的是人民,讲得最深的是党群关系。这为我们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
一、践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群众路线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来自于革命建设实践,在漫长的革命、建设年代,无数事实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根基、血脉、力量在人民群众中。群众路线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石,其表现为三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特色的认识机理。与其他类型执政者强调“为民”不同,党的群众路线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逻辑,是把群众视作推动历史发展主体的必然结果,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性支撑。二是辩证唯物主义特色的价值立场。党的群众立场渗透着辩证法的精髓,既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又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特色的实现路径。与其他类型执政者的“亲民”行为不同,我们党注重将密切联系群众内化为组织功能和制度安排,从而与社会、与群众深度融合,找到了实践群众路线的具体路径。群众路线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说:“我们大家都是从苦里过来的,经历过不少困难的时期……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度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就是因为党的威信比较高。”现在,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群众路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尤其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当下,坚持好群众路线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这几年南通各项工作之所以进展顺利,究其原因是因为全市上下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党和政府坚持为民办实事,老百姓拥护、支持党和政府,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民风、社风。民心顺了,一顺百顺。现在,群众在总体满意的同时还有许多局部的不满意,对“四风”有反感,对收入上的差距有想法,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好、发展好群众路线。
因此,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三个不可”:一是党的生命线不可偏离。将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维系自己生存、支撑自身发展不可离开的因素,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坚守生命线不偏离。二是“塔西佗陷阱”不可形成。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认为:当公信力失去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当前,党群关系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四风”顽症,这就更加要求我们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存在的问题一件一件地查找出来,一件一件地加以解决,踏踏实实地办人民群众满意的事。三是“看家本领”不可丢弃。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看家本领”既是创业的本领,同时也是守业、固业的本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本领不但不可丢弃,而且要不断提高。
二、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特征
当前,我们活动的环境既不同于革命战争年代,也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在这样变化着的复杂环境中,群众路线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征。
从组成结构上看,群众的成分更加宽泛,群众路线呈现广泛性。计划经济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职工群众和以集体组织为主的农民群众。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调整相同步,社会各阶层的分化、组合进一步加深,各种不同经济成分、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新群体、新阶层、新组织不断涌现。我们常说的“社会人”、“自由人”越来越多,因此涉及的生产生活方式、交换分配方式也发生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群众工作的对象更加广泛、多样。
从思想层面上看,社会价值观念多元,群众路线呈现出复杂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价值理想、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发生改变,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认同和追求,同一群体之间的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西方意识形态的输出渗透,致使人们的各种观念并存,差异性十分明显。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积极推进,大多数群众的主体意识强化,“群众不听话”、“群众不服从”成为基层干部的普遍感觉。
从利益诉求上看,现阶段利益诉求多样,群众路线呈现出艰巨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日益多元化,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区域的群众,有着不同的利益。同时,人们从单一普遍化的物质利益、经济利益转变为生存利益、精神利益、民主利益并存的多种利益需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不同领域。
从方式方法上看,手段方法不适应,群众路线呈现出滞后性。过去我们通过党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级组织,比较容易在体制内就能把群众工作覆盖到每个角落。新形势下,社会的流动性、开放性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摄像机”,使一些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零距离直面社会,回旋空间减小,反应时间缩短。面对这些新情况,我们的群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形势发展变化还不相适应,工作机制、平台、载体还不健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现象比较突出。
从我们的党员干部看,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够,群众路线呈现出薄弱性。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要么处于失语状态,要么处于简单粗暴状态,“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其实,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远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在人前缺乏正气。因此,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这说明,只有在平时多做过细的群众工作,才能真正取得群众的认同和信任。有了这个牢固的基础,遇到问题和矛盾时才容易同群众说上话、有沟通、好商量、能协调。endprint
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应着重把握几个关节点
当前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着重大机遇,又面临着艰巨任务。工作千难万难,坚持好群众路线就不难。历史反复证明,我们的担子越重,越要坚持好群众路线,从中汲取无穷养料和澎湃巨力。因此,新形势下坚持好、发展好群众路线,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摆正党群关系。党群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你中有我、互相包含、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体现为:一种是鱼水关系。唐初,魏征上唐太宗疏中说:“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党员干部都应当牢记,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一种是血肉关系。切实把群众当作不可分离、生死相依的共同体,不断增强与群众的紧密度,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种是舟水关系。古人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共产党员,更要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水”,我们是“舟”,自觉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一种种子与土地的关系。离开了土地,再优良的种子也无法生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和坚强基石。苏共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希特勒,而到拥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其中的教训十分沉痛。根本原因之一是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离心离德”和“人心相悖”。因此,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生命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线”、密切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感情线”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群众路线的重大现实意义,忠实践行好群众路线。
视群众为我们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感恩群众、敬畏群众、以实际行动回报群众。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讲感恩,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最需要感恩人民群众。因为是人民群众养育了我们、成就了我们的事业,也是人民群众给了我们干事创业的舞台、施展才华的天地。离开了人民群众,就没有了依托、没有了支撑,就会一无所有、一事无成。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把感恩群众作为政治要求、基本修养,常怀感恩之心,无论生活在何地、工作在什么岗位,为群众服务永远是我们的分内职责。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要保持赤诚之心、赤子之心,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像对父母那样善待他们、像对亲人一样为他们服务。倡导什么、反映什么都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切身感受,群众期盼的、欢迎的,就要全力以赴做好,把感恩之心转化为利民、惠民的实际行动。群众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力量,必须敬畏群众、坚守共产党人的承诺。古人说,“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官有所畏,业有所成”。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要怕党、怕人民群众。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照自己,匡正自己的人生追求,校验自己的责任态度,衡量自己的职业精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做到敬仰事业、敬畏权力、敬重人民。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现阶段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劳资纠纷、收入分配等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致使这些矛盾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相互交织更加复杂,解决起来也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我们着眼于新的形势加强学习,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规律,探索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努力避免因为决策失误和工作不当引起群众不满,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防止局部性问题转化为全局性问题、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政之所要,在乎民心”。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需要我们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反对“四风”,转变作风,多站在群众的立场想一想,多做一些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一些得民心聚民气的工作,珍惜民力民智,解决民困民难,维护民生民利,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同时,更加注重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不断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有几个方面的能力很关键。一个是把握群众心理态势的能力。现在社会上存在着“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究其原因,重要的是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社会价值的多样化,等等,群众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多新变化。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全面了解、认真研究,该正确引导的因势利导,该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切忌大而化之,熟视无睹。一个是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社会条件不同了,工作环境不同了,工作的方法和艺术要求也不同。尤其在教育引导群众方面,既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又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注重运用民主的、协商的、和风细雨的办法教育引导群众,注重通过实实在在地为民办实事教育引导群众。再一个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协调群众利益的能力。现在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这对广大党员干部依法执政、依法办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党员干部要着力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努力实现三个适应:用法律手段解决群众诉求的能力与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性地位要求相适应;执政能力、司法能力与群众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新趋势相适应;领导工作、方式方法与政务公开、司法公开的改革途径相适应,把握规律性,注重创造性,增强主动性。
切实改进作风。发展要领先,干部是骨干力量,作风是重要保障,群众是根本依靠。南通要争当苏中新一轮发展“领头雁”,关键在改进干部作风,归根结底靠提高凝聚群众、发动群众、引领群众的能力。领导干部在反“四风”、转作风中要做到身先士卒。在延安时候,毛主席曾考过一位同志:什么叫政治?毛主席说,政治就是把人团结的多多的;什么叫本事?领导本事就是把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且持久地发挥下去。领导干部还要懂得珍惜岗位,珍惜时光,多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珍惜组织和老百姓给我们的岗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地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各级领导机关必须加强走群众路线,切实提高“三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干部要下得去、上得来,认真察实情、说真话,防止主观随意性,增强工作实效性。要科学决策。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决策时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不提脱离基层实际的口号和指标,要像钉钉子一样,钉完一个再钉下一个。要狠抓落实。把“讲”与“做”结合起来,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推动工作中,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办实事、讲实话、求实效。要求真务实正确处理形式和形式主义、“本本”和本本主义、政绩和“政绩工程”等方面的关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探索真正管用、好用的办法。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张功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