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2014-06-23吕美芳
吕美芳
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吕美芳
一、白金针菇特性
白色金针菇属低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8—20℃,菇蕾形成适温l0℃左右,子实体生长适温5—8℃。发菌期比黄色金针菇长,出菇温度比黄色金针菇低。产量低于黄色金针菇。发菌不充分不易出菇。转潮时间比黄色金针菇略长。在较强光线下白色金针菇亦为白色。我省一般在10—11月下旬至翌年2月出菇。
二、大棚栽培技术
1、选用优种。白色金针菇的优良性状为根部粘连少,出菇旺,菇体优,生物学效率不低于80%。
2、菇棚。应采取半地下式,座北朝南。菇架及出菇方式:架间宽70厘米,走道两端应设通气孔。这样保温保湿性能好,换气缓慢而均匀,光线微弱利于发菌出菇。
3、原料与配方。白色金针菇栽培原料可采用棉籽壳、玉米料屑、豆秸粒屑、木屑等作为主料,但单一原料不如多料生长好。含水量以63—68%较宜。一头出菇水分可大些,两头出菇水分可小些。基质配方的辅料可采用15—20%的麸皮、米糠、玉米面多种组合。
选用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作主料时,应进行发酵处理,具体做法:新鲜树木(除松、衫、柏、樟、楠等树种)的木屑在夏季需堆积3个月,约15天翻堆1次。玉米芯应先晒干,经粉碎后拌水堆积5—7天,隔2—3天翻拌1次。棉子壳堆积1夜或1整天即可。上述简单的处理方法,我们称之为发酵及堆制。经如此处理的栽培料变得比较柔软、疏松,可提高持水能力。
白色金针菇分解利用纤维素基质的能力较弱,菌丝主要靠基料中的麸皮等辅料提供营养,因此在100千克干主料中,需添加新鲜麸皮25千克,玉米面8—10千克,豆饼粉1—3千克,以加富碳、氮营养。金针菇是天然维生素缺陷型菌类,麸皮、玉米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因此,基料中加些玉米面,出菇时长势旺,密度大,分枝多。另外,磷酸根离子和镁离子是白色金针菇丝生长的重要元素,在培养料中添加硫酸镁和磷酸二氢钾各0.6千克,不仅能促进菌丝生长,且有利于营养的积累,使金针菇出菇快,产量高。
鉴于金针菇自出菇到采收都不宜向菇体上喷雾,因此拌料时与其它菇种相比需相对加大用水量。由于培养料用水量大,使金针菇在二潮时仍达到适宜出菇的含水量,确保后劲足,产量高。配料时的较佳用水量,可用手紧捏料测试,使指间能滴4—5滴水为宜。菌袋发透菌7~10天后,菌丝洁白无污染。手掂起来沉甸甸的,水分、养分充足。
4、出菇管理。优质白色金针菇的主要指标是:菇体白色,菌盖半圆球形,直径1厘米左右,柄长15—16厘米,柄下部无大量气生菌丝或粘连。
三、管理的技术
1、低温出菇。白色金针菇虽在4—25℃均可出菇,但只有在10℃以下才能育出优质菇。邯郸地区有4个月(11月中旬—翌年3月中旬)是优质菇培养时期,播期应安排在9月中旬—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气温降至15℃时,无论发菌半袋或全袋都可开袋催菇。
2、轻搔菌慢催菇。要做到均匀出菇、菇齐菇密,必须搔菌,因为在通气差、湿度过大的袋内,白色金针菇气生菌丝旺盛,气生菌丝不仅不具分化能力,且阻碍基质内菌丝的分化。搔菌时间应掌握气温降到15℃以下进行。搔菌方法:轻轻刮去气生菌丝及菌种块,尤其是谷粒种。搔菌后立即码垛,地面洒足水,披上地膜保湿催菇。
白色金针菇出菇速度缓慢,且对空气湿度条件反应敏感,所以操作时既要防止通气过猛使料面失水干燥,又要防止通气差空气湿度大使气生菌丝疯长。
(作者单位:永年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