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质的迁移性和分类作用
2014-06-23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桂永霞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桂永霞
感受质的迁移性和分类作用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桂永霞
任何事物都具有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心理属性又称感受质,感受质具有迁移性。因而,卡通人物、外星来客、星际大战及其武器都与地球上的类似,这是一种隐喻的思维。人类的想象整体上摆脱不了已知的框架。另一方面,感受质具有分类或重新分类的功能,也就是说,隐喻是打破物理世界按照物质属性分类的界域,而按照心理属性或感受质将源域(Y)和目标域(X)重新类聚的结果。
隐喻;感受质;迁移性;分类
0.迁移与分类
徐盛桓(2008)将隐喻的外延内涵传和承的过程描述为如下五个步骤为:
1)以常规关系确定x和y在分类层级结构里的类属,形成X域(本体或目标域或靶域)和Y域(喻体或源域)(如“原子是太阳系”即“x是y”隐喻,X域即“原子”域,Y域即“太阳系”域)。
2)提取Y域某一特性β(如中心力场),建立以β为特性的新类W即中心力场物(内涵为中心力场;外延为原子、太阳系、旋涡等)。
3)将X置于新类W中(x的β特征此前或者有,或者无,或者是隐蔽的、未被感知或未被激活的等)。
4)X、Y分别发生整体—部分层级结构的格式塔转移,x继承新类W的属性,x就具备了β特征(如中心力场)。
5)确立以Y喻X的隐喻关系,可以归纳为若干模式,例如认定Y对于X的关系是比例关系、比照关系、比较关系、支配关系、配对关系等,寻求理解。
本文将这五个步骤分解为“迁移”和“分类”两个概念。或者说,在这五个步骤中提取“迁移”和“分类”两个概念。
“迁移”是“传”和“承”的概括,指从源域Y (太阳系域)提取并传出去β特征(如中心力场),目标域X(原子域)继承β特征的过程。以β特征建立新类W的过程就是一个“分类”或“聚类”的过程,把目标域X(原子域)和源域Y(太阳系域)还有其他物质(如“旋涡”等)置于新类W中,就是打破事物本来的类属,重新分类或聚类的过程。本文将β特征定义为“感受质”。
本文的重点是讨论感受质。
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又译为心灵哲学)始于20世纪早期,作为独立的学科则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心智哲学研究的目标即要解决三个问题:心智的本质和心智的工作原理问题;心脑问题;有关心智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概念应如何进行分析的问题。(孙晓霞、成晓光2012)
心智哲学研究的西方代表人物有:胡瑟尔(Husserl 1969),戴维森(Davidson 1970),杰克逊(Jackson 1982),塞尔(Searle 1983)等等。我国学者徐盛桓、陈兰香(2010)、徐盛桓(2013a)、廖巧云、徐盛桓(2012)、吴松初(2010)、雷卿(2012)、桂永霞(2012,2013)等在这个领域做了不遗余力的研究与推介,提出了事件-用例事件、感觉-感受、物理属性-心理属性、感受质-感受意、原初意识-反思意识、意向性、同质选择、异质选择等一系列概念。更多文献见徐盛桓(2006,2012a,2012b,2013b)、徐盛桓、廖巧云(2013)等。
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感受质,并从徐盛桓外延内涵传承说出发,讨论感受质(β特征)的迁移与分类作用。由于任何具有“意义转移”性质的认知和表达过程都被定义为隐喻(桂永霞2013),甚至人类抽象思维的归纳与演绎推理都被认为是隐喻性的过程(束定芳2013),如拿“土”和“火”等实物来表示颜色,如“土黄”、“火红”,是一个“以物喻色”的归纳思维或转换过程,又拿“土黄”、“火红”等颜色词修饰非土非火的事物,如“火红的日子”,这是一个“以色喻物”的演绎思维或转换过程。(桂永霞2012)因此本文讨论感受质的迁移与分类功能即在隐喻的视域中进行。
隐喻的定义即两个域之间意义的转移(transfer of meanings)(Bazeley&Kemp 2012:56;Cornelissen 2006:1579;郦全民2006)。英语transfer既可译成汉语“转移”(何晓炜2009),也可译成“迁移”(桂诗春2005)。汉语的“迁移”和“转移”则都可以用transfer来翻译(现代汉语词典2002:1529,2520)。汉语“迁移”和“转移”之间的差别本文不议,在本文中二者可以交换使用。
1.物理属性与心理属性
当代心智哲学家戴维森(Davidson 1970)认为,物质具有双属性:物理属性(physical property)和心理属性(mental property),即属性二元论。物理属性指事物本身和其物理特征,心理属性是事物的物理属性作用于人的心理产生的感受。廖巧云、徐盛桓(2012)对此二元论做过较为详细的介绍。
人类通过感觉器官所能分辨的事物,或高科技所能定义的事物,都有其物理属性。物理属性包括化学的和生物的。如,事物的形状、维度、颜色、性状等都是事物的物理属性。事物的物理属性可以还原为事物自身,如把氢氧分子按照水分子结构式排列就还原为水。物质世界是按照其物理属性分类的。
事物的物理属性作用于人的心理产生的感受,为该事物的心理属性。任何一事物的物理属性都是无穷多的;某一事物的物理属性是人类或认识主体所感受到的、并能表述的该事物的物理属性。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同时具有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物理属性可以还原为事物本身,而心理属性则不能。如:
(1)夜阑人静縠纹平
(宋·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2)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这两个例子都是隐喻,省略了本体或目标域以及喻词“是”,例(1)“縠纹平”指长江水,例(2)“玉鉴琼田”指洞庭湖水。长江水、洞庭湖水是隐喻的本体或称目标域(X),縠纹和玉琼是隐喻的喻体或称源域(Y)。长江水、洞庭湖水二者物理属性(包括浪高、落差、清澈度等)有多大差别,可以用水文仪探测出来,但是二者都是“水”。江水、湖水的物理属性有很多,除了浪高、落差、清澈度外,还有养殖、灌溉、洪灾等属性。例(1)和(2)是“水面”作用于人的心理所产生的感受的描述,不同的人感受不同。例(1)觉得这水面像丝绸,而例(2)觉得这水面像玉琼。像丝绸、像玉琼就是人的感受。江水和湖水不是丝绸不是玉琼,也就是说,这种感受不是事物的物理属性,而是一种心理属性。但不管这感受有多么不同,二者均感受到水面有一共同点,即“平”。这种“平”的感受,就是事物的心理属性。
同时,这种“平”是通过其他事物的“平”体现的。例(1)中“縠”指表面起皱的平纹丝织物。“有纹路”是丝织物的物理属性,“平滑、细腻、轻飘”也是丝织物的物理属性。我们拿丝织物的平滑度与细腻度和飘逸度来判断丝织物的质量时,“平滑、细腻、轻飘”是其物理属性。但我们对丝织物的总体感觉是“平滑、细腻、轻飘”,不管其纹路如何,这种“平滑、细腻、轻飘”就是丝织物的心理属性。这里是拿丝织物的心理属性“平滑、细腻、轻飘”,或者说,从源域“丝织物”中抽取β特征:“平滑、细腻、轻飘”,来描述长江水面(目标域)的心理属性“平”,使长江水面具有一种“平”与“动”的感觉或感受,或心理属性。我们可以看到:丝织物的心理属性“平滑、细腻、轻飘”迁移或转移到了对长江水面的感受上。可以说,徐盛桓外延内涵传承说里的β特征,是一种心理属性,从源域Y(“丝织物”)中提取,并从源域Y迁移到了目标域X(“长江水面”)。或者可以说“水”与“丝织物”具有(某一或某些)相同的心理属性。
同样地,例(2)中“鉴”是镜子,镜子除了“平”、“光滑”之外还有“透明”的物理属性,也就是说,“镜子”具有“平”、“光滑”、“透明”的心理属性。“田”本指平整的土地表面,玉和琼都是指玉。“琼田”指一块大的玉的表面。玉的表面有“平滑”、“细腻”、“透明”的物理属性,也就是说,玉的表面有“平滑”、“细腻”、“透明”的心理属性。这里是拿玉琼的心理属性“平滑、细腻、透明”描述洞庭湖水的心理属性“平”,使洞庭湖水面也具有一种“平”与“透明”的感觉或感受,这种感觉或感受就是湖水的心理属性。我们说,洞庭湖水从玉琼那里迁移得到了“平”与“透明”的心理属性;或者说“水”与“玉琼”具有(某一或某些)相同的心理属性。
总之,“平”是水面的心理属性,“平滑、细腻、轻飘”是丝织物的心理属性,“平滑”、“细腻”、“透明”是玉琼的心理属性。水面与丝织物有共同的心理属性,水面与玉琼有着相同的心理属性,这三者又有着共同的心理属性“平”。
“隐喻就是以本体事物的物理属性为主导,通过对某一心理属性的描述,或者说通过对人们从事物的物理属性得到的某一心理感受的描述一一得以实现”。(廖巧云、徐盛桓2012)简单地说,隐喻就是用其他事物(喻体)的心理属性对该事物(本体)的心理属性的描述过程。
2.感受与感受质
感受质问题是当代西方心智哲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美国哲学家刘易斯早在1929年就讨论了它,将其称为“quale”(复数为qualia),本意为:“特性”、“质”,“具有某种性质的东西”,汉语翻译为“感受质”,并将其定义为:事物的某种特征,是可辨认的,可以在不同经验中重复体验的,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同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心理特征。(徐盛桓、陈香兰2010;廖巧云、徐盛桓2012)后来感受质问题成为心智哲学广泛讨论的问题。Jackson(1982:127-136)和Churchland (2004:163-178)等做了深入研究。
刘易斯称人们从事物中得到的感受为事物的“感受质”,戴维森称人们从事物中得到的感受为心理属性。(Davidson 1970)也就是说,感受质就是人的感受,就是事物的一种心理属性。本文中,感受、心理属性、感受质这三个概念可以交替使用。
感受质是事物的某种特征,是可辨认的,可以在不同经验中重复体验,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同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心理特征。(廖巧云、徐盛桓2012)
上例(1)和(2)从源域“丝织物”和“玉琼”将感受质如“平滑、细腻、轻飘”、“透明”等迁移到目标域“水”。这个过程,徐盛桓外延内涵传承说称之为从源域提取的“β特征”;“β特征”就是一种心理属性,一种感受质。
感受质具备以下特征:1)感受质指事物自身的一些物理属性,如物理平度;2)是人们能辨析的,如特平、很平、比较平、一般性平、有点平、不平等等;3)可以在不同经验中重复体验,因而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如上述诸物或世界万物之“平”;4)是与事物的物理属性有区别的,如感受质“平”不等同于事物的物理平度。(徐盛桓、陈兰香2010)如:
(3)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娄山关·忆秦娥》)
这里,认知主体从视觉上感知到苍山、残阳,从听觉上感知到马蹄声、喇叭声。苍山、残阳、马蹄声、喇叭声是事物自身或事物的物理属性。而认知主体发现里面有某种可辨认的“特质”并结合自己的心情等而产生某种心理感受,即马蹄声是“碎”的、喇叭声是“咽”的,苍山是“海”,残阳是“血”。这些都不是苍山、残阳、马蹄声、喇叭声自身的物理属性,而是心理感受或称感受质。感受质不能还原为事物的物理的基本实在。(徐盛桓、陈兰香2010)
“在不同经验中重复体验”可以理解为:a)对同一事物(如水面),能在不同的经验中(如面对长江水、洞庭湖水、盆子里的水等)重复体验,这种重复体验能产生某种相同的感受(如“平”),这种感受叫“感受质”;b)或者,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如像丝绸、像玉琼),在这种不同的感受中能重复体验到某种或某些稳定的心理属性(如“平”或“飘动”)等,这种(些)心理属性,叫“感受质”;c)对不同事物的某一或某些相似或相同的心理属性的感知与辨认,如桌面的“平”,湖水的“平”,海水的“平”,縠纹的“平”,玉鉴琼田的“平”,甚至平原的“平”,还有“业绩平平”的“平”,“相貌平平”的“平”,“菜肴平淡”的“平”和“心平气和”的“平”,等等,这里存在一种稳定的普遍性的或共性的心理属性,叫“感受质”。感受质比感受更具有抽象性、稳定性和普遍性。这种感受质,它忽略了千差万别的“物理平度”的差异,把“平”抽象出来,留在脑海里,并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我们说上述各种事物的“平”的心理属性趋同,或者说,它们具有相同的感受质。
在人类感知的世界里,一方面,不同的事物有相同的感受质;另一方面,同一事物则有不同的感受质。例如(王文斌2007b:14):
(4)这扇窗户大得像门。
(5)它长期接受过儒门的熏陶。
(6)她懂得数学解题之门。
“门”的物理属性有很多,如:a)建筑、车船、围墙的入口,有一定的框架和宽带度和高度;b)入口处连接里外的通道与空间;c)装置在上述入口的能开能关的障碍物;d)封建大家族的一支,现指一家一门,一门一户;……。(现代汉语词典2002:1320)这些物理属性作用于人的心理就产生相应的感受,并转化为相应的感受质。也就是说,某一事物有众多的物理属性,这些物理属性被感知,就有众多相应的感受质。
例(4)中的“门”并不是实际的物理尺寸,而是一种感受质,即“有一定的框架,宽度和高度的入口”。在常规认识中,窗户比门要小。这里用“门”的外形的框架特征或感受质(或称为在源域“门”中提取的β特征)来指窗户之大。例(5)中的“门”指“派别”、“门派”,从“封建大家族的一支,现指一家一门一门一户”的物理属性中得来的,具有“独立性的单位(以家或户为单位)”、“系统性的组成(以血缘为系统)”等感受质。这种感受质与“派别”的感受质相同。“派别”的感受质亦为“独立性的单位(以团队为单位)”、“系统性的组成(以思想、技艺等为系统)”。例(6)中的“门”是关指其物理属性“入口处连接里外的通道”而产生的感受质,即从外面进入未知领域里面的“门径”、“方法”。这里忽略了“门”的外形特征,已经不存在物理意义上的“入口处”。这里“门”与“门径”、“方法”有着共同的感受质。感受质具有忽略某种或某些相关物理属性(如实际的入口处)而突显某一或某些心理属性或感受质(如“通道”、“进入”等)的功能。
总之,在人类感知的世界里,某些不同的事物有着共同的感受质(如各种事物的“平”)。而某一事物则有众多的感受质(如“门”至少有a、b、c和d四项感受质),而且这众多的感受质中的某一感受质,可能与别的某一或某些事物的感受质相同(如“门”与“方法”之间,“门”与“派别”之间等)。
在两个不同的事物或域中建立起联系的,或者将两个不同的域构成隐喻的感受质,称之为β特征,即徐盛桓的隐喻外延内涵传承说里的,在源域提取的,传给目标域的β特征,就是一种感受质。
3.意向性关指
任何事物的物理属性都是无穷多的,世界或宇宙是无穷的,所谓事物的物理属性,其实是人类或认识主体所感受到的、并能表述的该事物的物理属性。(文庭孝等2009)也就是说,事物的物理属性不可避免地烙印了人类的“意向性”。
意向性(intentionality)研究是当代西方哲学的显学,“它关涉到许多基本的哲学问题,深入到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结构前提和逻辑预设”。(徐盛桓2006)胡塞尔(Husserl 1969:168-176)将意向性看作是意识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容。他认为,意识活动总是指向某个东西,意识总是对某种东西的意识;心理现象总是作为整体显现的,而心理现象指向对象总是受意向指引的。(转引自徐盛桓2006)Searle(1983:65)把意向性和语言活动联系起来,指出“意向性是心灵的一种特征,通过这种特征,心理状态指向或者关于、论及、涉及、针对世界上的情况”。
意向即意图,涉及到任何意识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属,是认知主体在意识活动中对认知对象的“注意”进行选择、过滤、分配和定位的结果,是人的自我意识对对象的关注和指向的所在。(徐盛桓2013b)简单一点说,意向性即人的意识分配注意力的问题,即关注什么内容或关注哪一点。
人的“意向性”包括意向内容与意向态度。意向内容,指事物或事件,以及认识主体的活动过程。意向态度包括:心理状态、心理估量和心理取向。心理状态包括怀疑、相信、害怕、希望、热爱、憎恨等,可以用一个谓词(如“相信”等)表征出来。心理估量,是认为该事物或该事件“先于”或“后于”,“显于”或“次于”另一个(些)事物或事件的心理活动。心理取向则是对对象采取常态的或中性的,直接的,形象的,委婉的,谐趣的,夸张的,亲切/冷淡的,责备/表扬的,正面/负面的,美化/丑化的等态度加以观察和叙述。(徐盛桓2013b)如图1(徐盛桓2013b)所示:
图1 意向性
3.1 内容关指
意向性内容,指事物或事件及其属性或感受质,以及认识主体的活动过程。意向性内容关指,关指即关于、指向,即把注意力放在什么内容上或关注事物哪一或哪些属性或感受质。
在上例(1)“夜阑人静縠纹平”中,拿丝织物来描绘水面的“平”,认识主体对水面同时产生一种“飘动”的感受。在例(2)“玉鉴琼田三万顷”中,拿玉琼来描述水面的“平”,认识主体对水面同时产生一种“清澈透明”的感受。这就是感受因人而异的性质,即不同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不同的内容或感受质上,产生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意向性内容关指”。例(4)的“这扇窗户大得像门”,关指门的物理形状的大小,而忽略其他;例(5)的“它长期接受过儒门的熏陶”,则关注门独门独户并自成单位与系统的属性;例(6)的“她懂得数学解题之门”,把注意力放在门从外入里的属性上,而忽略其他。这就是“意向性关指”。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意向性开始。又如(王文斌2007a):
(7)香烟是定时炸弹。
“定时炸弹”域和“香烟”域中有很多物理属性,认识主体分别对两个域中各项物理属性进行感知,可以分别获得很多心理属性或感受质。但是认识主体的意向只关注二者“危害性”和“在某一时刻”的感受质或称为β特征,而忽略其他所有的物理和心理的属性,这就是“意向性内容关指”。如表1:
表1 内容关指
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具有相同的感受质(如香烟和定时炸弹的“危害性”和上述各种事物的“平”),是意向性关指诸多事物的相似或相同感受质,忽略差异性感受质的结果。而某一事物有众多的感受质(如“门”至少有a、b、c、d四项感受质),是意向性关指该事物某些或多种物理属性,忽略其他物理属性的结果。这是意向内容。
3.2 态度关指
态度关指包括心理状态、心理估量和心理取向关指。这三者不是绝对分开的。态度关指与上述内容关指也是分不开的。在关指某一内容的时候,同时也表达或注意一种态度。“态度”也是一种感受质。如下例(徐盛桓、廖巧云2013):
(8)美女是妖,妖的是美女。
例(8)中“美女是妖”,明显地表达了一种对美女的不认可、不屑于,或贬损的心理状态或心理价值取向,即态度,这种贬损的意义或态度也是一种感受质。因为“妖”比“人”低级,且具有“邪恶而迷惑人”的贬损意义。“妖”的这种贬损意义是对妖的内容关指和态度关指得来的感受质,认识主体拿“妖”的感受质来比美女,在关注内容即“迷人”的同时,主要是“态度关指”,即把注意力放在“迷惑人”的贬损的心理状态或心理价值取向上面,而不是认可或赞美的心理状态。
意向性关指是指认识主体把注意力放在什么内容、什么态度上。换句话说,任何认知活动、语言表达,都蕴含或体现了认识主体对什么内容关注,对什么内容忽略,以及赞同或反对、褒扬或贬损的态度。最客观的研究报告,最科学的发明创造,也打上了科学家、研究者意向关指的烙印。
4.感受质的迁移
上述例(1)到例(8)各例都可以解释这种感受质迁移的现象。把对于丝织品和玉琼的感受质迁移到“水”域;把门的“入口、通道”的感受质迁移到解题“门径、方法”域;把炸弹的“危害”迁移到“香烟”域,把妖的“美丽与邪恶”迁移到“美人”域。发生迁移的感受质,又称为β特征。这种迁移烙上了人的意向性。感受质的迁移不是事物物理属性的迁移,而是一种心理属性的迁移。隐喻是感受质发生迁移的结果。感受质迁移的这种性质,使隐喻的构建能够跨越或打破任何物理世界的界域,把任何两个域放在一起进行类比。
把“平”的感受质用来描述“相貌平平”,“菜肴平淡”,“心平气和”等等,这里“平”的感受质发生迁移(把具体事物的“平”,迁移到抽象事物上)是很好理解的,因此这个过程被认为是隐喻性的,毫无争议。但是,人类把从此事物的“平”,迁移到彼事物的“平”上,从桌面的“平”,湖水的“平”,海水的“平”,縠纹的“平”,玉鉴琼田的“平”,甚至平原的“平”等众多事物中归纳出抽象的“平”的感受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感受质“平”迁移的现象(把对具体事物平度的感受质迁移到抽象的“平”的概念而不是事物上来,而忽略具体的平的物理量度)。因此,任何抽象概念的获得都被认为是隐喻的过程。(束定芳2013)正如拿“土”和“火”等实物来表示颜色“土黄”、“火红”,是一个“以物喻色”的转换过程,又拿“土黄”、“火红”等颜色词去修饰非土非火的事物,如“火红的日子”,这是一个“以色喻物”的转换过程。(桂永霞2013)又例(2013年3月24日北京晨报):
(9)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
当地时间23日上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阐述中国对当前世界形势的看法和对国际关系的立场主张。习近平指出,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这则隐喻,省略了本体或目标域以及喻词“是”,只阐述喻体或源域“鞋子”的特征以及这个域里“鞋子”、“脚”、“自己试穿”、“合适不合适”等构素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国家领导人)拿这个隐喻来比“国策”域,即把鞋子的特征以及“鞋子”、“脚”、“自己试穿”、“合适不合适”等构素之间的关系(β特征)迁移到了“国策”域。国策域也有相应的四角关系:国策(发展道路)、民众、自主践行、合适不合适。这里发生迁移的不是鞋子域的物理属性,国策不是鞋子,民众也不是脚;这里发生迁移的是一种心理属性或感受质,即自主践行,合适不合适。中国自古有“郑人买履”(拿着尺寸给自己买鞋子而不用自己的脚去试),更有“削足适履”的典故,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习近平(国家领导人)的意向关指使得“自己穿”即“自主践行”的感受质显得特别突出。
如果是针对夫妻或情侣说出“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这话来,则是针对婚姻,即把鞋子的特征以及“鞋子”、“脚”、“自己试穿”、“合适不合适”等构素之间的关系迁移到了“婚姻”域。“婚姻”域也能找到对应的四角关系:婚姻、男女双方、自主践行、合适不合适。中国足球队请个教练来,合适不合适,也可以说“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年轻人找个工作,合适不合适,鞋子穿了才知道;等等。凡是能自主尝试的领域,并且主体能发现合适不合适的领域,都可以使用这个隐喻。这就是感受质的迁移。又如(龚玉苗2013):
(10)老板是鲨鱼。
例(10)中,老板与鲨鱼的物理特征毫无相似之处。认识主体的意向性内容关指把焦点放在鲨鱼的生存环境以及与小鱼类的关系上。鲨鱼吃小鱼是客观的物理属性,但同时也给认识主体造成一种“大鱼吃小鱼或弱肉强食”的心理属性或感受质。这种感受质迁移到“老板”域,在“老板”域中找到老板生存环境与谁靠谁生存的关系,即形成“鲨鱼”和“小鱼”,“老板”和“员工”,“吃”与“被吃”的对应。其实,在现代经济社会,员工更多地靠老板生存,但该隐喻把这一点忽略。因为从“大”与“小”,“强”与“弱”的对应关系上找感受质,“大”的、“强”的感受质自然迁移到“老板”身上。也就是说,感受质的迁移(如“员工是鲨鱼”不是好的隐喻)受到语境信息(如“大”与“小”)的限制(这一点另文再议)。
同时,“鲨鱼”是比“人”低级的动物,拿低级的东西比“人”,“人”就低人一等;且“鲨鱼”吃小鱼在动物世界无可厚非的事实,上升到人类社会就受到人类的生存规则和道德所唾弃。这是意向性态度关指的结果,这种贬损、唾弃的价值取向或态度也是一种感受质,迁移到了老板域。“老板是鲨鱼”是骂语。
5.感受质的分类功能
5.1 物理属性与分类
物理世界或自然世界的分类是按照事物主要的物理属性进行的。如不同类的化学元素是按照其分子原子的排列结构来分类或区分的。事物的物理属性可以还原为事物自身,如把氢氧分子按照水分子结构式排列就还原为水。事物的物理属性也就是事物的内涵内容,用徐盛桓的内涵理论,大体包括四点,也就是四涵项:结构和位置,特征和性能;生成和来源,功能和作用。这四点涵项的分类是一种概括的、抽象的或模糊的分类。这四点涵项之下还有分涵项,分涵项之下还有分支涵项。(徐盛桓2009)物理世界或自然事物的分类是按照事物具有某种同构性(即其某一或某些物理属性或内涵具有相似性或相同性),而其他物理属性或涵项不同而实现的。
如“树”的分类,是按照其基本内涵或结构(树干、树根、树枝、树叶等)来分的。首先,凡是具有相同结构(树干、树根、树枝等)的植物都被称作“树”;然后,其基本结构的涵项与涵项之间,如树干与树干、树根与树根、树枝与树枝之间的差异,把杨树和柳树或松树区别开来,并在杨树的内部分成小类等等。此外,“树”之上为“植物”,植物之上为“生物”,生物之上为“物质”。这是一个呈阶梯状的类层级关系。
分类一般是按照内涵的某一特征为同构成分来分的。“树”的内涵除了“树叶”、“树根”等外形特征外,还有来源(“历史”、“生长地”)、特征(“生长速度和周期”)、生成(“培育技术”)、“用途”等因素。如按树叶来分,可分为“阔叶树”和“针叶树”;按地域来分,可分为“寒带树”,“热带树”等;按历史来分,可分为“原始树”和“人工树”;按用途来分,可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等。分类逻辑在外延(对象)和内涵(构成)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分类结构这种“阶梯状”和“交互状”的模式(桂永霞2013),是人类对于物理世界的认知结构或分类结构。
事物的物理属性具有分类功能。任何事物具有同构性物理属性,则可以聚为一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类和群,即具有某种同构性成分的所有成员的集合。
5.2 感受质的分类功能
事物的物理属性具有分类功能。事物的心理属性或感受质也具有分类功能。类,即具有某种或某些同构性成分的所有成员的集合。这种同构性成分,可以是物理属性,也可以是心理属性或感受质。
上述例(1)到例(10)各例都可以看到感受质(β特征)的分类作用。例(1)拿“丝织品”来比“水面”,就是打破二者原来的界域,而把二者聚为同类,因为它们享有同构性成分,即“平”、“细腻”、“飘动”的感受质。这种“平”、“细腻”、“飘动”的感受质即为β特征,在“水”域中之前或者有,或者是隐蔽的未被激活的,或者是从“丝织品”域迁移过来的,但是一旦“水”域也具有了这种感受质后,二者就因为具备了“同构性”而成为同一类的事物。这就是隐喻的功能。隐喻是打破物理世界按照物质属性分类的格局,而按照心理属性或感受质重新类聚的结果。
如前面所说的桌面、水面、海面、平原、縠、玉、琼、镜等事物有相同或相似的感受质“平”而可以构成同一个类,它们都是这个类的外延。再有,汉语里“葱花”、“鱼花”、“豆花”、“天花”等到底是隐喻的说法,还是人们把切成小段或小片或碎末的葱与花瓣或花粒等看成是属于同一个范畴或类的事物,在隐喻研究界还没有定论。汉语的构词法是很特殊的一种现象,汉字的形成也很特殊,如“门楣”的“楣”(门框上的横木)字,从“眉”,也同“mei”音,还有“湄”(据《说文》指水草交接的地方),也从“眉”,同“mei”音。(蒋国学2003)“楣”与“湄”是根据人体部位“眉”隐喻得来的,还是古人根本就认为“楣”与“湄”在门面结构或水域中所占物理位置与“眉”在人的面部结构中所占物理位置相似或相同,进而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范畴或类,成为很有趣的问题。这种现象在隐喻界被称之为“石喻”,即不再是隐喻的隐喻。但我们在此看到的是,不同的事物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属性或感受质而构成同一个类,并在语言中固定下来,不再认为是隐喻。
英语里也有这种石喻现象。Lakoff&Johnson (1980)以Argument is war为例,从这个隐喻出发,派生出许多表达式。如: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你的论点是可以击败的或不可防御的),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他攻击了我论证中的每一个薄弱环节),His criticism was right on target(他的批评恰好中的)。(赵艳芳1995)这里indefensible(可以击败的、不可防御的)、attacked(攻击)、target(靶子)都是“战争”领域或范畴的词汇,拿来描述“辩论或争论”,这些到底是隐喻的用法,还是“战争”与“辩论或争论”被认为是同一个范畴或类?汉语里“战争”与“争论”同一个“争”字,“枪战/肉搏战”与“舌战”同一个“战”字,它们更多属于同一个范畴。“枪战/肉搏战”、“舌战”同类与“杨树”、“柳树”同类一样,它们具有某种同构性,即拥有或共享该类很多共同的心理属性或感受质。例如(王文斌2007b):
(11)男人如山
有一种男人,如珠穆朗玛,给人高山仰止的感觉。
有一种男人,如同那连绵厚重的太行山脉,气象万千,内涵丰富。只要你有时间去发现,他们也有“云横秦岭”的险峻,也有“红叶香山”的秀丽,就像大兴安岭的林海,历经风霜刀剑的折磨,依然郁郁葱葱,安然故我。让人一走进去,就再也不想出来,因为里面有终其一生都看也看不完的景致,取也取不完的珍宝。
也有一种男人,就像那家乡屋后的小山,虽不是高大险峻,却也温和、质朴,乍看不怎么出奇,可如果哪一天他离开了,心里却会时时想起他来。
例(11)中不同的山,不同的风景,是意向性关指“山”不同方面的物理属性使然,然后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或感受质,根据不同的感受质把山分成不同的类型;同时不同类型的山关指不同的男人具有不同的气质与性情,这就是“意向性关指”。珠穆朗玛属性万千,独取其“高”,而不取其冰寒冷峻,这就是“意向性关指”,或称“意向性选择”。屋后的小山也“气象万千”,也“有红叶香山的秀丽”,也历经春夏秋冬“风霜刀剑的折磨,依然郁郁葱葱,安然故我”,但独取其不险峻而温和与质朴,其他一概忽略。
这里,把山分成三类,从珠穆朗玛,到太行山脉,再到屋后的小山,任何山都气象万千,但分类的标准或“意向性关指”的核心内容是山的“高度”。这是一种所有的山都具备的感受质,这种感受质把“山”和其他事物(如海洋、平原等)区别开来;也是这种感受质即“高度”,迁移到“男人”域,把“山”和“男人”聚成同类,具有了可比性。因此,不同类型的“山”连同它的高度和不同类型的风景之感受质迁移到“男人”域,“男人”就具有了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气质与性情。
人类的心智认知或思维品质,能够在众多的事物中获得抽象的、共性的或同构性的感受质如“高”、“平”等,这是一种归纳推理的过程。同时又可以拿这种抽象的、共性的或同构性的感受质去囊括、涵盖其他的事物,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过程。在归纳与演绎的过程中,人类的想象与思维往往会打破物理世界分类的界域,将事物或现象重新分类,如把“山”和“男人”归为同类。“山”和“男人”在物理世界因为不具备“生命特征”的同构性而不是同类;但是,因为它们具备“矗立的高度”,“不同的性情或景观”等同构性感受质,而被视为同类,其他不同的感受质则被忽略。
在隐喻中,感受质(β特征)从源域(Y)迁移到目标域(X)。在人类的心智计算过程中,是先发生迁移,然后X和Y是同类;还是X和Y先被聚为同类,然后再发生迁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另文再议)。
6.隐喻的类比公式
感受质的迁移与分类特征使隐喻的制造和理解成为可能。从施喻者角度讲,一般是施喻者有先知先觉,发现了两个不同的域中有某种相同的感受质(β特征),或者发现了一个域的土壤和环境可以或适合把另一个域里的感受质(β特征)迁移过来,然后二者就具有了同构性,再然后把它们构成隐喻。从受喻者角度讲,一般是在隐喻的框架内,既已认定二者是同类,然后通过类比寻找二者之间的同构性感受质(β特征)(至于具备了同构性的两个域,是否构成隐喻新意的问题,另文再议)。
6.1 类比公式一(王文斌2007b)
如果X和Y是隐喻,则二者是同类(具有同构性)
因为源域Y有感受质a,
所以目标域X有感受质a,
同时X和Y其他方面的感受质(如b、c、d等)为隐性部分(忽略不计)。在某种语境关联的情况下,其他感受质(b、c、d等)也可以被认为是相似或相同的。
如前文例(2)的“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就可做如下分析:
如果X(洞庭湖水)和Y(玉鉴琼田)是隐喻,则二者是同类(具有同构性)
因为源域Y(玉鉴琼田)有感受质a:平,细腻,透明
所以目标域X(洞庭湖水)有感受质a:平,细腻,透明
同时X和Y其他方面的感受质(如b、c、d等)为隐性部分(忽略不计)
又如(王文斌2007a):
(12)友情是一盏冬夜的明灯。
如果X(友情)和Y(明灯)是隐喻,则二者是同类(具有同构性)
因为源域Y(明灯)有感受质a:带来光明,使人走过黑暗的冬夜
所以目标域X(友情)有感受质a:带来光明,使人走过黑暗的日子
同时X和Y其他方面的感受质(如b、c、d等)为隐性部分(忽略不计)。在某种语境关联的情况下,其他感受质(b、c、d等)也可以被认为是相似或相同的。如,“人生受到挫折的时候”与“冬夜”的感受质有相似之处,前者需要友情的慰藉与力量,后者需要明灯的指引。其他方面的属性被忽略。
人类的心智就有一种关注某一或某些属性或感受质(忽略其他属性或感受质)的功能,并通过类比,把在源域中关注的某种感受质迁移到目标域。人类的心智具有这种“意向性关指”和“把感受质迁移”的功能,这两种功能使隐喻成为可能。
6.2 类比选择公式二(王文斌2007b):
如果X和Y是隐喻,则二者是同类(具有同构性)
假设源域Y有若干属性或构素a、b、c、d、e
目标域X有若干属性或构素a、b、c、z
所以,X域有属性或构素d&/or e
同时X和Y其他方面的感受质为隐性部分(忽略不计)。在某种语境关联的情况下,其他感受质(b、c、d等)也可以被认为是相似或相同的。
如前文例(10)的“老板是鲨鱼”就可做如下分析:
如果X(老板)和Y(鲨鱼)是隐喻,则二者是同类(具有同构性)
假设源域Y(鲨鱼)有若干属性或感受质:a)动物;b)生活在水域;c)谋生;d)比某些鱼类大;e)吃小鱼
目标域X(老板)有若干属性或感受质:a)动物(人);b)生活在经济社会;c)谋生;d)比其他人群(员工)强;e)与员工互利互为生存;f)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所以,X(老板)域有属性或构素:e)吃员工
经过类比推理,X(老板)域有了“吃员工”的感受质,“老板吃员工”构成“老板是鲨鱼”的隐喻意义或引申意义。
隐喻类比两个公式的推理演示,本文从略,另文再议。类比的过程就是发现相同感受质或迁移某种或某些感受质的过程。这两个类比推理公式的前提是:隐喻的两个域是同类(即具有某种同构性),它们具有某种同构成分。这种同构成分,目标域或许本来就有,或许是隐蔽的未被激活的,或许是从源域迁移过来(β特征)的。这种同构成分不是事物的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心理属性或称感受质。因此,隐喻是打破物理世界固有的界域,按照心理属性或感受质重新分类的结果。
7.总结
本文将徐盛桓有关隐喻的外延内涵传承说的过程拆分为或提出“迁移”和“分类”两个概念,并将从源域提取β特征,构成新类W,再传给目标域的β特征定义为感受质。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事物的物理属性、心理属性、感受质、意向性关指等概念,提出了感受质具有迁移性和分类的作用的观点。
事物的物理属性作用于人的心理产生的感受,称为心理属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或普遍的感受或心理属性,称为感受质。感受质是可以迁移的,卡通片人物、外星人以及星球大战的武器、情节等都与地球上的人与物相似,人类的想象整体上跳不出已知事物的框架,就是有力的理据。感受质具有分类作用,人类的抽象思维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感受质的迁移与分类特征使隐喻的制造和理解成为可能。从施喻者角度讲,一般是施喻者有先知先觉,发现了两个不同的域中有某种相同的感受质,或者发现了一个域的土壤和环境可以或适合把另一个域里的感受质迁移过来,然后二者就具有了同构性,再然后把它们构成隐喻。从受喻者角度讲,一般是在隐喻的框架内,既已认定二者是同类,然后通过类比寻找二者之间的同构性感受质,或者进行迁移。
隐喻是打破物理世界按照物质属性分类的界域,而按照心理属性或感受质重新类聚的结果。隐喻的本质是把两个不同的类或事物视为同类而进行类比。隐喻的两个类比推理公式就是感受质迁移的方式或过程。
注:本文在成文过程中,徐盛桓教授给予了悉心指导,提出了宝贵的观点和建议。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Bazeley,P.&L.Kemp.2012.Mosaics,triangles,and DNA:Metaphors for integrated analysis in mixed methods research[J].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6):55-72.
Churchland,P.2004.Knowing qualia:A reply to Jackson(with postscript 1997)[A].P.Ludlow,Y.Nagasawa&D.Stoljar(eds.).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C].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63-178.
Cornelissen,J.P.2006.Making sense of theory construction:Metaphor and disciplined imagination[J].Organization Studies27:1579-1597.
Davidson,D.1970.Mental events[A].L.Foster&J.W.Swanson(eds.).Experience and Theory[C].Amher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79-101.
Husserl,E.1969.Formal and Transcendental Logic[M].D.Cairns(trans.).The Hugue:Nijhoff.
Jackson,F.1982.Epiphenomenal qualia[J].Philosophical Quarterly(32):127-136.
Lakoff,G.&M.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earle,J.1983.Intentional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龚玉苗.2013.隐喻和明喻异质论的认知解读[J].外语教学(1):37-41.
桂诗春.2005.外语教学的认知基础[J].外语教学与研究(4):243-249.
桂永霞.2012.语言的模糊性与(红)颜色及其隐喻[J].三峡大学学报(5):107-110.
桂永霞.2013.隐喻:“同质重合选择”和“异质同化选择”——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的研究[J].中国外语(5):44 -52.
何晓炜.2009.双及物结构的语义表达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18-23.
蒋国学.2003.隐喻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59-62.
雷 卿.2012.语言表征的感知基础——心智哲学视角[J].现代外语(4):346-352.
郦全民.2006.计算与实在——当代计算主义思潮剖析[J].哲学研究(3):82-89.
廖巧云,徐盛桓.2012.心智怎样计算隐喻[J].外国语(2):46-52.
束定芳.2013.从隐喻研究看认知语言学、修辞学和语用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43-50.
孙晓霞,成晓光.2012.心智哲学的演化和语言研究的取向[J].外语教学(1):19-22.
王文斌.2007a.论隐喻构建的主体自洽[J].外语教学(1):5-10.
王文斌.2007b.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J].外语与外语教学(4):13-17.
文庭孝等.2009.论信息概念的演变及其对信息科学发展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3):10-15.
吴松初.2010.意向性的语言转述[J].现代外语(4):339-345.
徐盛桓.2006.话语理解的意向性解释[J].中国外语(4):33-37.
徐盛桓.2008.隐喻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3):1-7.
徐盛桓.2009.外延内涵传承说——转喻机理新论[J].外国语(3):2-9.
徐盛桓.2012a.心智如何形成句子表达式?[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1-8.
徐盛桓.2012b.从“事件”到“用例事件”[J].河南大学学报(4):137-144.
徐盛桓.2013a.再论隐喻的计算解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4):27-31.
徐盛桓.2013b.意向的认识论意义——从语言运用的视角看[J].外语教学与研究(2):15-25.
徐盛桓,陈兰香.2010.感受质与感受意[J].现代外语(4):331-335.
徐盛桓,廖巧云.2013.意向性解释视域下的隐喻[J].外语教学(1):1-6.
赵艳芳.1995.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价[J].外语教学与研究(3):67-7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责任编辑 马应聪)
通讯地址: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H043
A
2095-5723(2014)04-0035-10
201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