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作品中人物名称的意向性探究
——以《蛙》中的人名为例

2014-06-23江西师范大学张春楠

外文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意向性心智相似性

江西师范大学 张春楠

叙事作品中人物名称的意向性探究
——以《蛙》中的人名为例

江西师范大学 张春楠

本文旨在研究叙事作品中人物名称表征的意向性及意向性人名产生的心智过程。本文选取《蛙》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十四个人名对二十八位没有读过该小说的不同年龄、专业、职业和性别的人进行访问,请他们对这些人物可能的性格特征或者命运进行预测。访问结果表明,这些人名大都具有意向性,读者对这些意向性的判断和识解是通过对相似性、相邻性常规关系的运用而获得的;同时,这些意向性人名表征的是文学可能世界中的虚拟存在,对语言的研究要依赖语言产生的心智过程。通过结合意向性结构和戈尔德的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过程,本文将建立文学可能世界中意向性人名产生的心智过程。

意向性;相似性、相邻性常规关系;虚拟存在

1.引言

叙事作品中人物的姓名除了承担人物形象的符号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指示性或象征性意义。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叙述者干预的一种手段,叙述者干预和评论所起到的意识形态作用不容忽视。在心智哲学中,这种意识形态作用体现为语言承载的意向性。

本文选取小说《蛙》(莫言2012)中一些主要人物的名字,对二十八位不同年龄、专业、职业和性别,并且没有阅读过这本小说的人进行采访,请他们根据人物名称对人物的特点或者命运等进行预测,笔者再将采访的结果与小说中的人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这些人名承载的小说作者的意向态度及他们产生的心智过程。

2.实验(过程)介绍

本文选取了十四个人名,分别是“万心、万小跑、肖上唇、肖下唇、袁腮、袁脸、张拳、陈鼻、陈耳、陈眉、郝大手、李手、王肝、王胆”。为了保证受试者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对待此次访问,本文将这十四个人名分为两组,前七个是第一组,后七个是第二组。同时为了避免把人名一次性交给受试者后给受试者带来的混淆和影响,笔者采取了一次给予一个人名,依次进行的方式。这些访问是笔者通过面谈、电话、短信或者QQ分别与受试者一对一进行的,通过笔记、录音等方式把访问记录进行转写整理,以此同小说中的形象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为了保证采访结果的有效性和普遍性,作者选取的访问对象都是年满十八岁的成年人,他们具有不同的年龄、专业和职业,为了确保对比分析的科学性,在将访问结果与小说对比分析的阶段,笔者请教了所在大学文学方向的教授。

3.叙事作品中人名的意向性

“意向性”(intentionality)论题由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布伦塔诺引入现代哲学后,沿着现象学和语言哲学这两条路径不断发展。沿着语言哲学路径进行的意向性理论研究被认为是一种语用观的意向理论,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研究的重点从心理现象转向了日常语言,即以“语言”作为了解人们内心世界的窗口和基底,并用语言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心智哲学的一系列问题。(转引自何爱晶2012)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认为,意向性是确立人脑与外部世界之间联系的关键因素,语言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人的心智是如何将意向性赋予或施加给一些没有意向性实体的,如口语声音、书写符号等,并使这些实体能够起到表征作用。(段开成2004)根据塞尔的表述,意向性具有两大特征:其一是指向性,即根据认知主体的需要和状态指向外部世界的某一事物或状态;其二是表征性,即认知主体对所指向的外部世界的内容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表达这种心理状态的方式。Evans&Green(2006:9)指出,语言的其中一个功能就是代表或表征概念,人们对某物的概念就涵盖了对该物的价值判断和意向态度。

叙事作品与思想价值、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关联,几乎是经典叙事学研究中被完全忽视的问题。然而,不论是叙事文本,还是叙事文本所涵盖的诸多要素,尤其是作为叙事作品讲述者的叙述者,客观上都不可避免地与思想价值、意识形态等产生着某些内在的关联。(谭军强等2011)

叙述者干预在叙事作品的意义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叙述者干预一般通过其对人物、事件,甚至文本本身进行评论的方式来进行。Chatman (1989:248)在其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中指出:“一部彻头彻尾的自我意识小说从开头到结尾,通过其风格,其对于叙述视点的驾驭,通过置于人物身上的名字和语言……向人们传达作者所构建的、以文学传统和成规为背景的虚构世界的意义”。叙述者干预与作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有很多的关联。如《红楼梦》中的“甄英莲”,其谐音是“真应怜”,暗示了该人物的悲惨命运,也传达了作者对其悲悯的态度。还有《红楼梦》中的那二十“清客”。“清客”即依附豪门,取悦主家而少真才实学之人。书中的清客分别名为“詹光、单聘仁、卜固修、胡思来”等。“詹光”即“沾光”,“单聘仁”即“善骗人”,“卜固修”即“不顾羞”,从这些名字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对他们的讽刺之意。

语言是人与思想之间的中介,语言本身并没有意向性,是说话者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意向性赋予了语言。读者通过对语言的解读,可以判断其意向,理解其意义,进而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作者的价值判断和意图。

在《蛙》中,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万心是一名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多年的女医生,其背景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中国农村,她曾经是高密东北乡著名的送子观音,后来成为当地计划生育的基层执行者。在访问中,受访者对万心的普遍推测是“心眼多,洞察力敏锐,心机多,心思缜密,逻辑思维能力强,领导范儿,城府深,想得宽,刚烈,坚强,痛苦”等。这些评价基本上符合小说中人物的发展。由于她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坚持,在抵抗甚至是诅咒面前的坚强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使得她所在公社连续三年没有一例超计划生育。但是晚年的万心充满了负罪感,在一个夜晚听到了蛙鸣,仿佛成千上万的婴儿在哭泣和控诉。这种负罪感和痛楚犹如万箭穿心,让她渴望能死后重生。正如一个受访者猜测的一样,该人物可能是最为复杂的人物也许是最为简单的角色。因为时间不同心境也不同,所以对于该人物很难一言以蔽之,单纯的褒或贬对其都不适用。这也恰是“万”与“心”的结合所带来的效果。

陈眉在小说中是个比较鲜明的人物。以陈眉为例,受访者的预测有“美女;侠女,敢爱敢恨,有柔情似水的一面;温柔善良;没有城府;宽大容忍,母亲;正直;忧伤;行为得体”等。在这些预测中,褒义的有25个,贬义的2个,中性的1个。在小说中,陈眉是个从小就生活在悲剧氛围中的女子,从一出生就遭遇丧母和父亲的歧视。她天生丽质,和姐姐陈耳在东丽玩具厂自食其力,也能抵制诱惑,人格的尊严和女性的容貌美相得益彰。在大火中被毁容后,为了替父还债,她给人“无性代孕”,随后又遭遇“狸猫换太子”的悲剧。为了这个孩子,她仍然勇敢地面对生活。虽然生活待她太过残忍,但是她仍然坚持自我的善良孝顺和清纯。

受访结果表明,受访者对人物的预测基本上与小说中人物的特征或发展相符合,与小说作者构建的人物形象相吻合。由此可见,小说人名作为一种叙述者干预的手段,承载了小说作者的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对小说意义的表征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将在第五节讨论意向性人物名称产生的心智过程。

受访结果还表明,受访者对名字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名字的谐音或者名字的意义来展开的,这是对相似性/相邻性常规关系的运用。

4.相似性/相邻性常规关系

Schmid的房子实验表明,人们认识物体时分两个步骤:首先是完形感知或整体感知(gestal perception or holistic perception),然后把物体分解成属性。完形感知是通过事物的邻近性、相似性、封闭性和连续性对事物的整体加以感知的。(Ungerer&Schmid 2008:35-36)徐盛桓(2009)指出:“隐喻依据的是事物的相似性,转喻依据的是事物的相邻性。隐喻和转喻又是人们的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所以无论从完形感知范畴化的角度还是从隐喻转喻的角度认识,相似性和相邻性都是人们对事物进行认识和划分的依据,是人们对事物的两种根本的认知方式”。

“常规关系”是列文森(Levinson)提出的会话含义推导机制中的信息原则的一个概念。徐盛桓(2004)指出,在语用推理过程中,人们往往是通过找出最为特定的理解来扩展说话人话语的信息内容,直到理解了真正意图为止。语用者会认定句中所谈的对象和事件之间构成常规关系,除非这与已确认的情况不相符或说话人违反了最小极限化原则,用了冗长的表达形式。

常规关系是两个事物之间自身的关系,经人们的感知内化为一种认知框架,成为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徐盛桓2006)相似性和相邻性是人们对事物进行认识和划分的依据,是人们对事物的两种根本的认知方式。常规关系又是两事物之间自身的关系,所以在一个更加抽象的程度上,常规关系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相邻性关系。

在受访者对小说人物的预测中,他们都是基于人名所具有的相似性/相邻性常规关系展开的。例如,“万心”与“万箭穿心”具有相邻关系,由此推断该人物的内心痛苦,这正是其晚年的心理写照;“万心”与“一万种心思”具有表达及语义上的相近关系,由此推断该人物“心思缜密、心眼多、心机多”,这是其在工作中的一个明显特征。“万心”—“一万种心思”—“洞察力敏锐”—“逻辑思维强”,因为心思缜密,所以洞察力敏锐,所以逻辑思维能力强,这是因与果的相近关系,是依据因果常规关系进行的推论。“郝大手”与“好大手”,根据语音的相似性,有人会预测他能做事,手工很好,憨厚老实,像爹一样的人物。“王胆”与“亡胆”,根据语音的相似性及大脑中的“胆”的图式,人们推测该人物是个有胆识、勇敢的人。因为有胆识、勇敢,所以往往做事更有远见。人们对“拳”的印象往往与暴力相关,所以受访者对“张拳”的猜测多为“有暴力倾向,用武力解决一切,粗鲁,脾气火爆,意气用事”等。这些虽是受访者对人物的猜测,但是猜测的结果与小说中的人物发展颇为吻合。

由此可见,受访者根据人名所进行的语用推理更多的是基于“相似性/相邻性常规关系”。相似性/相邻性常规关系是条语用规则,该规则不仅存在于读者脑中,也植根于创作者脑中,正是基于对该关系的把握,创作者才创作出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名称并且相信读者能够理解这些人物名称所承载的意向性。

5.可能世界与虚拟存在

可能世界的通俗定义是指世界可能的存在方式,是我们假设过去事态、预测未来事态、制定行动方案的思维工具。文学可能世界是众多的可能世界中的一个,是作者所构建的一个虚构世界。叙事虚构作为一个文本符号系统,编码一个可能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替代,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被引入到一个虚构世界。(张新军2011:12-13)

可能世界的构成要素有个体(individual,亦称实体、客体)和属性(attribute)。个体是指存在于可能世界中的物品、人物、事件、概念等物理的或抽象的实体。属性是个体在世界中所体现的特征或关系。譬如,在祥林嫂的话语所构建的可能世界中,“阿毛”是该世界的个体,其属性可以描述为“活着”、“两三岁”等。(张新军2011:20)

文学可能世界是作者所构建的虚构世界。这一虚构的过程也是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过程。戈尔德对其这样描述:首先是将空间的数据(对外部世界的知觉信息)翻译成时间秩序(语言),然后将来自实践域的信息转换成空间域进行储存编码,回忆检索就是将之转换回时间域。我们得到如下序列:感官经验(空间)→语言(时间)→储存(空间)→回想(时间),构成一个嵌套循环的运算系列。(张新军2011:59)

在戈尔德所描述的将感官经验转换为回想的过程中,感官经验就是以虚拟的意象存在于话语之前的阶段,是象征性内容,是概念化转化为语码化之前在心智中储存的形式。这就是语言研究中的虚拟存在。徐盛桓指出,所谓虚拟存在,指的是在心智活动中以象征、意象为主要形式体现出来的“存在”。语言活动总是同人们的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对语言活动解释的维度依赖人的心智活动。(徐盛桓2012)

在文学可能世界中,这样的虚拟存在表现为作者所构建的人物意象。这些人物在小说世界中栩栩如生,但是在真实世界中并不存在,或者只是作为其在思维加工之前的原型而存在,与小说中的意象具有某种相似性。用范畴化的理论解释,即可能世界的意象与现实中的意象同属于一个范畴,具有某种家族相似性。

对文本世界的识解,也即通过语言符号探究其表征的虚拟存在及该虚拟存在所承载的意义和内容。在该过程中,读者尽量地遵循对现实世界的表征。这就是瑞恩所谓的“最小偏离原则”(principle of minimal departure),即我们将所知道的关于现实的一切投射到文本世界上,并只有在文本命令时才做些调整。……我们对新经验的把握以及对叙事文本的理解,取决于是否能激活我们先前的相关知识。(张新军2011:64)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能够识解文学世界中的虚拟存在,因为这些虚拟存在是被人的心理活动设定后,在意图及理由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带有目标性的个体。也即心智活动中的虚拟存在,承载了作者的意向态度、观念及道德原则。这些虚拟意象又能够激活读者相关的知识,根据相似性/相邻性常规关系,读者就能解读这些意象。语言是思想的传媒,所以小说人名往往是识解小说意象及小说主旨的窗口。结合戈尔德所描述的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加工过程及徐盛桓、廖巧云(2013)建立的意向性结构,我们可以构建文学可能世界中意向性小说人名产生的心智过程。以《蛙》中的“万心”为例,该过程图示如下:

6.结语

本文以叙事作品《蛙》中的人名为例,探究了叙事作品中人名承载的意向性以及这些意向性人名产生的心智过程。研究发现,相似性/相邻性常规关系是作品创作者与读者共同遵守的语用原则,正是基于这个原则,意向性人名得以产生并被识解。叙事作品往往构建一个虚构的文学可能世界,它是作者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的产物就是一个个虚拟的存在转化成的文字,并吸引读者进入这个虚构的世界,进而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意义。这些虚拟的存在处于语码化之前的概念化阶段,对语言的研究必然要关注这些虚拟存在,关注它们转化为语码化的过程和它们承载的意向性。

Chatman,S.1989.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Evans,V.&M.Green.2006.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England: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Ungerer,F.&H.J.Schmid.2008.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段开成.2004.舍尔的意向性理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3):8-11.

何爱晶.2012.恩施方言歇后语研究——心智哲学视域下[J].外国语文(1):64-68.

莫 言.2012.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谭军强等.2011.审美文化叙事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徐盛桓.2004.成语的生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1):42-51.

徐盛桓.2006.常规推理与“格赖斯循环”的消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3):163-170.

徐盛桓.2009.外延内涵传承说——转喻机理新论[J].外国语(3):2-9.

徐盛桓.2012.关注虚拟存在——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一条方法论原则[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29-134.

徐盛桓,廖巧云.2013.意向性解释视域下的隐喻[J].外语教学(1):1-6.

张新军.2011.可能世界叙事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马应聪)

通讯地址:330027 江西省南昌市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H043

A

2095-5723(2014)04-0014-05

2014-01-27

猜你喜欢

意向性心智相似性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意向性运动干预影响局部脑缺血大鼠GLUA2和N-cadherin表达的影响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简论诗创作的意向性)
“选择中国共产党”何以成为群众集体意向性——读《井冈山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