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媒体灾难性新闻报道的一些思考

2014-06-21赵越

山东青年 2014年5期
关键词:透明化灾难性灾难

赵越

摘 要:

灾难性事件因其自身特点,备受社会关注,能否做好灾难事件的报道是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挑战和考验。本文拟从灾难报道公开化透明化这一过程的原因、过度公开化透明化后带来的弊端以及中国媒体在现如今的灾难报道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三个角度出发,层层递进,旨在为今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指明方向。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公开化透明化;马航;报道重心转移 灾难新闻因为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波及范围广等特点,历来是新闻报道关注的重点。好的新闻报道可能给受众提供及时客观公正的信息,而模糊的甚至是不实的新闻报道不仅仅会误导受众,还会给营救行为带来错误的指导,延误救援时间。

一、灾难性新闻报道更加的公开透明的原因分析

现在的灾难性报道更加的公开、透明,能及时跟进和受众分享事件的进展,这对于媒体来说是进步的。这种公开透明的报道究其根源是政府政策的及时和公开。尤其是跟十年前那场全民性恐慌灾害“非典”相比较,2002年11月,中国广州佛山出现第一例“非典”病例,但广东政府在获悉情况之后,并没有对“非典”疫情予以重视并告知市民,而是采取封锁消息的习惯性做法,致使公众对“非典”毫不知情。近几年,政府信息公开逐渐的及时化、透明化,政府和公民的关系,特别是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应该努力创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局面,让民众充分了解并且参与解决危机。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政府政策放开了,媒体自然也就敢充分报道了。

其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媒体占据领导核心地位,多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出生意,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的诞生,更加方便了信息的传播,如果说以前都是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为导向,传统媒体报道什么网络上舆论就讨论什么,那么现在却是完全颠覆了,一般的信息总是先在网络上被曝出来,所以现在是网络上有什么信息传统媒体就报道什么。而且,随着媒介之间的融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都有了自己的微博客户端、微信客户端,也能够在网上及时的发布消息。2014年三月可谓是多事之秋,先是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两周之后,马来西亚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先是失联,后马来西亚政府宣布飞机上的乘客无一幸免。在这些重大灾难事件的背后,媒体迅速的做出反应,应对灾难事件的反应能力比以往更加的迅速,以后者为例,MH370原定于3月8号6点30分抵达北京,仅仅在两个小时后,《微天下》的微博发布消息:一架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航班失去联系,载有239人。十分钟内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也相继发出了飞机失联的消息。随后大量的跟进报道涌来,各种方面的细节也被披露,包括飞机上有些什么样的人,有两名婴儿,发现登记的护照名字的人却没有在飞机上等等。

二、灾难性报道过度公开透明化产生的弊端

并不是说这种信息的公开透明就完全是好的,过度公开透明的弊端首先表现在,过多的信息报道会引起社会恐慌。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发生后,有媒体发出了很多血腥残暴的现场图片,对现场细节描写过多,纯粹报道现场有多惨烈、凶犯有多凶残,容易向社会传递负面的不良情绪,引起巨大的社会恐慌,社会上人人自危,以至于不敢出门上街,这些残暴的现场画面和图片的高透明度公开造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们呼吁不管是媒体还是个人在传播的时候都应该站在受众心理接受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

其次,信息过于公开透明的渲染报道会造成谣言的传播。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发言的权利,但是人云亦云、三人成虎这种事也时有发生,极易造成谣言的传播。

三、中国媒体灾难性报道中存在的几个实质性问题

现如今,中国媒体对于灾难性报道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表现在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新闻评论仍然不够到位。麦库姆斯和肖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指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在灾难性报道中,这种引导更加必要,在马航失事的报道过程中,报纸中没有看到任何有感染力的时评,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评论员部分也只是浅尝辄止,像很多著名的时评人想说的话说不了,造成了马航“罗生门”现象。

其二,灾难报道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媒体过分的悲情报道,适度的悲情报道可以将真实客观的场景展现给受众,引起受众的同情,形成引导作用,但过度的悲情传播就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比如地震灾害中重复播放惨烈的地震场面,让遇难者的家属一遍遍的讲述伤痛的经历,甚至为了采访影响现场救援,不仅对受灾群众带来二次伤害,也会给受众带来心理负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中重点容易跑偏。当代新闻的竞争重心早已经后移,从第一时间的报道向第一时间的解读、解释与整合转向,这考验着媒体全方位的信息情报搜集、整合、研判以及分析的能力。还是以马航失事为例,中国媒体在统筹专家智库、情报部门等相关技术资源方面无所适从,更没有专家型记者的专业信息处理,因此,当我们的主流媒体或在家里滥情抒怀、或在发布现场冷血拍摄、或整装待发搜救之路的时候,西方很多媒体已经在调动自己的报道团队对事件的诸多问题进行专业分析和解读,这就给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国内一些主流媒体反复祈祷奇迹的过程中,西方媒体的分析却在明确的试图回答大家关注的问题。相比之下,中国媒体的权威自然会大打折扣。

总之,灾难性事件报道是众多报道中具有典型特征的一类报道,它的破坏性和影响性不仅仅影响到整个国家,还会影响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声望。因此,我们的媒体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责任重大,只有正确的肩负起这些责任,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在推进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浅谈灾难事件报道中新闻评论的重要性》;刘培培;2011.8;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电视报道的特点》;郭爽,李琳;2013.12;广电视听;.

[3]《灾难新闻报道的问题和对策》;魏艺;2014.1;传媒研究;.

[4]《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浅析灾难新闻报道》;唐薇薇;2014.1;新闻经纬。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00)

猜你喜欢

透明化灾难性灾难
雷击灾难
科学家说地球变暖速度比以前认为的要快,而避免灾难性后果的窗口期即将结束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综合发力 化解灾难性医疗风险
中国媒体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改进与不足
奉玮:信息透明化是“互联网+”的核心逻辑
灾难不是“假想敌”
透明化会改善治理吗?
加分“瘦身”,高招还应透明化
灾难性的威胁:抗生素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