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神经束内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
2014-06-20牟艳云刘洪泉
牟艳云 刘洪泉
阿霉素神经束内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
牟艳云 刘洪泉
目的 总结本院口腔科近5年来应用阿霉素进行三叉神经外周束内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00例疗效观察。方法 通过对2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末梢神经束内注射0.5%阿霉素,随访3个月~5年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200例患者在注射后24~48 h后疼痛停止, 其中41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0%。结论 阿霉素外周神经束内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疗效可靠, 无严重并发症存在, 可反复注射应用。
阿霉素;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应用研究;注射治疗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是口腔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 临床上表现为单侧面部出现刀割样疼痛, 反复发作的, 时间短暂而剧烈疼痛, 并以此为临床特征的面部疾病,剧烈的颜面疼痛出现,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丧失工作及劳动能力。目前临床上采用治疗方法有三叉神经末梢神经封闭, 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 三叉神经末梢支撕脱术, 脑内微血管减压术等诸多治疗方法[1]。作者近五年来来, 应用阿霉素进行三叉神经末梢支束内注射, 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00例, 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作者认为应用此种方法简单易操作, 并发症少, 安全系数大, 治疗效果好, 临床推广价值高,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选择口腔科门诊三叉神经痛患者200例, 病情表现为上颌支疼痛或上颌支, 下颌支疼痛患者(男性96例, 女性104例), 发病年龄为34~81岁, 患病时间3个月~20年不等, 第Ⅰ支疼痛16例患者, 第Ⅱ支疼痛89例患者, 第Ⅲ支疼痛78例患者, 第Ⅱ与第Ⅲ支均疼痛有7例患者。常规进行CT或MRI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患者。
1.2 治疗方法 诊断与治疗过程包括定性检查, 根据有关病史及临床检查(口腔全景片, 颅脑CT)确定患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其次根据检查了解所患分支及部位必要时进行局部麻醉下进行, 以便明确诊断。在确定无手术禁忌后, 根据三叉神经疼痛的患病部位不同, 采取局部切开暴露患支末梢神经干的方法, 直视下注射到末梢神经干内0.5%阿霉素0.3~0.5ml, 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 伤口缝合及加压包扎的治疗方法处理[2]。1.3 疗效评价方法 随访并登记所有患者情况进行追踪,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或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分析, 疼痛程度0~10表示强度, 0表示无痛,10 时则最痛, 注射药物后进行记录。专科医生和患者共同评价, 根据疼痛缓解度的记录分析:0度,未缓解;1度, 轻度缓解;2度, 中度缓解;3度, 明显缓解;4度, 完全缓解。镇痛效果评价方法如下:显效率为完全缓解率 +明显缓解率;无效率为未缓解率 +轻度缓解率的方式记录[3]。
2 结果
随访到全部患者200例, 经过治疗后出现面部肿胀及麻木感, 检查出现局部感觉降低。其中182例疼痛缓解, 疼痛缓解率为90%。部分患者出现开口困难, 经过治疗后恢复正常。在随访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有复发表现需要再做相应处理。
3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我国发病率50~100/10万人口中,因单侧面部剧烈的疼痛, 因此患者治疗的迫切性较高, 由于其发病原因不明, 临床上在临床上治疗中常常采取口服药物治疗, 封闭治疗, 末梢神经手术, 温控射频热凝, 开颅微血管减压术等破坏性手术治疗[4]。
阿霉素是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作用是达到自由基与细胞膜的磷脂结合后抑制线粒体氧化酶ATP的合成的目的, 起到抑制细胞代谢的作用[1-3]。临床上根据阿霉素轴浆逆流特性,当阿霉素注射在外周神经干或神经末梢经时, 阿霉素则轴突逆行向上转运到三叉神经节细胞内, 起到杀伤感觉神经元作用。作者利用阿霉素的轴浆逆流运输特性和细胞毒性特性,进行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目的, 取得较可靠的临床治疗效果[5]。西安医科大学张引成教授自1989年应用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 应用手术切开暴露三叉神经干准确在神经干内注射阿霉素, 临床上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 应用阿霉素注射到末梢神经时, 药物作用于神经细胞即刻并不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坏死, 而是在三叉神经周围支注射阿霉素后, 阿霉素的延迟作用于感觉神经元内, 通过1周左右时间达到末梢神经细胞亚急性变性, 最终导致脑干三叉神经感觉核支配区的初级传入神经纤维变性, 从而达到痛觉消失的目的。在临床应用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出现时疼痛时, 应该排除药物刺激所导致疼痛因素, 因为注射后的疼痛反应是确实存在的, 不应一概认为是治疗无效的表现。因为药物起效本身就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待神经细胞变性死亡后才可达到完全止痛效果。 阿霉素局部应用由于刺激较大, 注射后可以出现局部组织肿胀疼痛, 通过应用地塞米松防止局部出现肿胀反应[6]。
当前流行的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研究, 达不到从根本上解决疼痛问题, 因此, 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目前采用一定顺序的治疗原则, 首先采取保守药物治疗, 服用卡马西平(得利多)在长期口服后会出现一定的毒副作用, 例如头晕, 乏力, 恶心等, 有的甚至发生中毒性肝炎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情况, 所以卡马西平不能长期服用, 因其对三叉神经痛止痛效果具有特异性, 因此可供临床诊断时参考,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 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一要有效, 二要创伤小。虽然三叉神经感觉根微血管减压术目前很盛行, 但开颅带来的危险性远比这几种治疗方法要大的多, 况且其复发率在18%~39%之间[7]。在临床上选择手术方法时就要根据从简入繁, 以最小的创伤给患者带来最好的治疗效果。所以, 作者推荐手术治疗时, 首先考虑颌骨病灶刮治术, 该方法简单, 风险小, 复发率低, 而且复发后还可手术, 但是由于病理性骨腔的定位较困难, 所以末梢神经高位切断术对于找不到病灶或者反复发作的患者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当注入阿霉素后发现疼痛马上消失, 说明阿霉素的注入对神经的传导功能立即起阻断作用,肉眼可见注入药物的神经干局部变粗并且暗红色改变, 这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中也起一定作用[8,9]。
目前临床药理学一般认为阿霉素总量不宜超过450~550 mg/m2, 否则引起严重的心脏毒性。应用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总量在10 mg以内, 远远低于常规允许量, 所以本组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该药物在口腔科临床应用是安全可靠的。根据最新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研究资料, 临床上还不能达到从根本上解决疼痛问题, 为此要求临床医生, 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可采用一循序渐进的治疗原则, 提倡首先保守药物治疗, 在保守治疗无效时, 即采用手术治疗, 应用手术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一要有效, 二要创伤小。作者近几年来应用本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达到了治疗效果好的目的, 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安全, 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10]。不过, 此法远期效果如何还有待于长期观察评价。
[1] 马洪.颌骨病理性骨腔刮治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贵州医药,1999,23(4):296-297.
[2] 郭瑶.颌骨骨腔清除术治疗三叉神经痛90例临床疗效观察.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6,21(4):391-393.
[3] 陈士义.采用窦内、翼下颌手术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0,6(3):474-475.
[4] 姜晓钟.口内径路神经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Ⅱ、Ⅲ支(174例报告)及治疗与复发关系探讨.口腔医学,1999,19(1):21-22.[5] Allende R, Teja S, Alleyne CH Jr.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 Neurology,2001,57(6):1903-1905.
[6] 楚胜华,袁先厚,胡萍,等.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1062-1064.
[7] 唐西清,曹放云,梁永强,等.下牙槽神经、舌神经于注射阿霉素联合颊神经撕脱治疗第111支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4(2):117-119.
[8] 李家伟,张改惠,胡永升.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初步分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20(6):782.
[9] 许小燕,张永福.阿霉素神经干内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85例临床分析.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11(2):158-160.
[10] 刘刚,刘洪泉.阿霉素神经干内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54例临床观察.中国综合临床杂志,2014,30(1):33-34.
253600 山东省临邑县人民医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