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生态需要的满足路径

2014-06-20蓝强

求实 2014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摘 要]生态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生态需要最终通过对生态产品的消费得以实现。生态产品是通过自然界和人类劳动提供用来满足人类生态需要的产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四环节原理,将生态化的原则渗透在各个环节,是解决生态需要满足的基本路径。社会生产过程的四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也就是说,生态需要的满足路径就是生产生态产品,公平分配生态产品,交换和消费生态产品;实现这条路径,我们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满足生态需要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交换方式和消费方式,即采用清洁生产、生态公平、绿色交换和生态消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需要;满足路径;生态产品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4)01-0009-06

[收稿日期]2013-08-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2009JJD720019)。

[作者简介]蓝强(1986-),男,广东梅州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

生态需要最终通过对生态产品的消费得到实现。生态产品是通过自然界和人类劳动提供用来满足人类生态需要的产品,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自然界直接提供的满足人类生态需要的产品如阳光、空气、淡水。二是借助于自然力量的作用,通过人类劳动实践对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而产生的满足人类生态需要的产品。因此,生态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然界提供的生态产品,简称纯自然品;二是通过人类劳动作用于自然界而产生的生态产品,简称人工—自然品。生态需要的满足依赖于社会生产过程的四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社会生产过程的四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四环节原理,将生态化的原则渗透在各个环节,是解决生态需要满足的基本路径。也就是说,满足生态需要的路径就是生产生态产品,公平分配生态产品,交换和消费生态产品。要实现这条路径,我们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满足生态需要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交换方式和消费方式,即采用清洁生产、生态公平、绿色交换和生态消费。

一、满足生态需要的生产方式选择——清洁生产

需要是由生产所产生的,生产是实际的起点,这是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与一切唯心主义需要理论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关于生产与需要的关系,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论述中得到理解。他指出:“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因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 [1](P18)在这里,马克思把消费作为需要,同时指出生产是需要的现实起点。在现实中,生产决定需要,并最终创造出新的需要;而在观念中,需要反作用于生产,并引导和促进生产。掌握马克思的生产与需要的关系,我们就必须意识到:通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从而生产出生态产品,是从生产领域满足人们生态需要的最佳方式。

1.清洁生产的基本界定。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2](P92)。从清洁生产定义可以看出,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应尽可能使用无污染的原材料与绿色能源,并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废料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对产品而言,则是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最终处置过程中,尽可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废物减量化与废物利用是清洁生产的关键。

2.推进清洁生产的措施。

推进清洁生产必须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清洁生产思想,采取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区别对待废料利用和废料减少,加快清洁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等措施。

第一,变废为宝,化害为利。首先,马克思把废料分为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两类。他指出:“我所说的生产排泄物,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废料;消费排泄物则部分地指人的自然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因此,化学工业在小规模生产时损失掉的副产品,制造机器时废弃的但又作为原料进入铁的生产的等等,是生产排泄物。人的自然排泄物和破衣碎布等等,是消费排泄物。” [3](P115)在这里,马克思指出排泄物即废料可以分为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其次,马克思指出废料利用的必要性。他指出:“消费排泄物对农业来说最为重要。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3](P115)在这里,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废料的浪费,提倡充分利用废料。最后,马克思论述了废料利用的条件。马克思说:“这种排泄物必须是大量的,而这只有在大规模的劳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机器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态;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 [3](P115)在这里,马克思指出废料利用的三个条件:一是生产规模庞大,二是机器的改良,三是科学的进步。根据马克思的废料利用的条件,我们在清洁生产的过程中,应该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实行大规模生产,从而实现废料的再利用。

第二,清洁生产必须把废料利用和废料减少区别开来。马克思指出:“应该把这种通过生产排泄物的再利用而造成的节约和由废料的减少而造成的节约区别开来,后一种节约是把生产排泄物减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 [3](P117)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分析与清洁生产定义中提出的“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是一致的。马克思认为,“废料的减少,部分地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质量。” [3](P117)“在生产过程中究竟有多大一部分原料变为废料,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和工具的质量” [3](P117),还取决于“原料本身的质量” [3](P117)。因此,我们必须区分清洁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利用和废料减少,区别对待它们。对于废料利用,我们主要是通过对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来实现。对于废料减少,我们应通过提高机器和工具的质量从而使生产排泄物减到最低限度以及把原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

第三,加快清洁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推动清洁技术开发,建立促进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洁净煤,节约和替代石油,高效节能锅炉和建筑节能技术;推广空调节电技术、绿色照明和高耗能行业能量系统优化技术;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废水资源化和“零”排放技术、中水回用和海水利用技术;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因此,通过清洁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无公害、少污染、低消耗的清洁生产工艺和生态产品,鼓励采用清洁生产方式使用能源和资源,提高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特别鼓励可再生资源、能源的使用:改进原料使用路线,选择使用清洁的纯原料或低污染原料;清洁生产过程中尽可能使用诸如电能、太阳能等无污染和少污染的一次和二次能源;建立闭合生产圈,综合利用二次物料和能源,同时改进产品包装,加强废品回收,减少废物产生 [2](P92-93)。因此,清洁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有利于推进清洁生产过程中的废料的资源化和减量化。

综上所述,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和废物再利用的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的生态需要,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我们必须充分吸收和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清洁生产的思想,采取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区别对待废料利用和废料减少,开发和推广清洁技术的应用等措施,进而推进清洁生产,生产出生态产品,从而在生产领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

二、满足生态需要的分配方式选择——生态公平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中间环节。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与一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在满足生态需要的生产关系路径依赖中,我们必须采取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生态分配公平。

1.生态公平的基本界定。

生态公平是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分配和环境负担的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要求既不能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过度利用自然而损害子孙后代的生存基础,也不能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而不顾当代人对自然的合理需要;代内公平要求在当代社会不同主体之间实现环境利益或环境负担的公正分配。马克思认为,土地是“人类世世代代共同的永久的财产” [3](P918),是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在这里,马克思认为在土地资源分配上要实现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2.推进生态公平的措施。

推进生态分配公平必须采取三方面措施。

第一,构建生态分配公平的协商民主机制。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公平是建立在去除资本对雇佣劳动剥削基础上的,是人、自然与社会的真正和谐统一,是实现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等于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所有制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公平。恩格斯指出:“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不仅会消除生产的现存的人为障碍,而且还会消除生产力和产品的明显的浪费和破坏,这种浪费和破坏在目前是生产的不可分离的伴侣,并且在危机时期达到顶点。此外,这种占有还由于消除了现在的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穷奢极欲的浪费而为全社会节省出大量的生产资料和产品。” [4](P563)按照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只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才能保障一切社会成员对自然资源的公平分配。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不可能通过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后再来构建生态公平原则。因此,从现实出发,建构生态公平首先要考虑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历史和生态环境的差异,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建立起全球生态公平协商民主机制,使各个国家和地区把生态公平作为共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中,不同主体所承担的生态责任的多少需要利益各方进行对话协商。胡锦涛在《在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既反映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水平上的差异,又是未来国际合作得以维系并取得进展的基础。” [5](P1077)在这里,胡锦涛指出,不同的国家对气候变化有共同但有区别的生态责任。

第二,通过政府和市场相结合构建生态公平。各方获取利益的不平衡导致当代生态公平问题的出现。消解人对自然的利益需求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利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去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将公正的市场分配机制纳入到生态公平建设体系中,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将公共的生态产品(如空气、水、土地等)纳入到市场交换体系中,使各种生态产品得到公平分配。二是在市场分配中提高生态的门槛。要通过严格的市场机制对生态产品的分配进行监管,确保生态产品在分配过程中实现公平。三是通过全球合作,进一步确认生态产品的基本价格定位。由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价格定位有不同的期望,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确认市场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兼顾各方利益,运用市场化手段公正地解决好生态产品的价格定位。由于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所以,市场面临无利可求的公共的生态工程时会出现失灵,这就需要政府代表公共利益来解决。应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分配公平中的作用,但市场原则不能替代生态原则,要解决生态公平问题,还需要政府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

第三,在科技创新和人文关怀的联结上谋求生态公平。马克思说:“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1](P188)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邓小平同志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因此,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由于人类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忽视了自然界的规律,才使得生态问题更加严重,更使得生态公平成为难题。我们必须从科技创新中寻找解决生态公平问题的路径。当代中国想要有效地避免经济发展对生态公平造成伤害,就必须从根本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一条依靠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关键要看科技创新是否具有人文关怀。在现实中,并不是科技发展就能使生态不公的问题迎刃而解。1892年,恩格斯在致友人信中指出:“所有已经或者正在经历这种过程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况。地力耗损——如在美国;森林消失——如在英国和法国,目前在德国和美国也是如此;气候改变、江河淤浅在俄国大概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厉害。” [6](P627)在这里,恩格斯对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的生态问题充满担忧。显然,科技创新不能离开制度和人文的约束,否则可能会导致生态不公甚至生态危机。对此,保持清醒的科技生态观是必要的。解决生态公平不仅需要科学技术,更需要人文关怀。只有把科技创新和人文关怀联接起来,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公平。

综上所述,我们应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生态公平的思想从而推进生态公平。从长远来看,通过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社会所有制,从根本上实现符合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生态公平,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从现实来看,必须采取构建生态分配公平的协商民主机制,通过政府和市场相结合构建生态公平,在科技创新和人文关怀的联结点上谋求生态公平等措施,促进生态产品公平分配,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

三、满足生态需要的交换方式选择——绿色交换

交换是社会再生产的中间环节。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表现在:当交换的范围扩大、交换顺畅时,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当交换进程受阻、交换渠道不畅时,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在满足生态需要的交换方式选择中,我们必须对生态产品采取绿色交换,这样才能促进清洁生产和生态消费。

1.绿色交换的基本界定。

交换包括劳动的交换和劳动产品的交换。劳动的交换直接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劳动产品的交换又分为直接的物物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交换即商品流通。通常讲的交换是狭义的交换,也就是商品交换。绿色交换是指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的生态产品流通活动。绿色交换不仅包括生态产品流通中减少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的一次交换,而且也包括消费完后的废物再利用的二次交换。

2. 推进绿色交换的措施。

推进绿色交换,必须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面着手。政府应加强绿色交换的制度建设;企业应推进绿色交换的良性循环;消费者应增强生态意识及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应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绿色交换。

第一,政府应加强绿色交换的制度建设。制度是绿色交换的保障,政府必须加强绿色交换制度建设从而保证生态产品在交换过程中资源消耗减少和生态环境不受损害。在考核制度方面,把绿色标志制度和绿色GDP纳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指标,从而规范绿色交换行为,杜绝假冒伪劣生态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维护生态产品的整体形象。在保护制度方面,建立保护绿色交换的政策法规制度,把交换和保护生态环境纳入法制化轨道,要依据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制定有助于绿色交换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在激励制度方面,要对绿色交换做出贡献的企业给予优惠待遇和优先发展的机会,按照经济效益换社会效益的原则给予经济补偿或物质奖励。在监管制度方面,要加强对绿色交换的监管,健全在交换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第二,企业应推进绿色交换的良性循坏。企业作为绿色交换的微观活动主体,其活力和能力最终决定绿色交换的规模、水平和效果。首先,企业要研究生态产品的市场需求,运用现代化的流通手段和方式,在交换中保证生态产品的质量。目前,制约生态产品销售的除价格较高因素外,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产品的质量,亦即消费者除关心商品价格外,更为关心的是在适当的高价下能否购买到真正的生态产品。其次,企业应依靠科学技术确保在绿色交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润,完全忽视在交换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从而造成了环境污染,损害了人们的生态权益。因此,企业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必须树立生态意识,承担生态责任,推进绿色交换的无污染化。最后,企业要创新绿色交换的管理模式和流通模式,确保绿色交换高效畅通。只有保证绿色交换的高效进行,才能保证生态产品的质量及产品能够更快地被消费,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因此,企业应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对交换的管理模式和流通模式的创新,保证绿色交换更加高效,更加顺畅。

第三,消费者应增强生态意识以及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从而推进绿色交换。一方面,消费者必须加强自身的生态环境教育,从而增强生态意识。生态环境教育就是要教育消费者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就是要教育消费者生态资源观念,优化生态环境资源的配置,实现在绿色交换过程中资源不浪费;就是要教育消费者转变消费行为模式,崇尚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只有通过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使生态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使消费者知晓生态环境对于自身、社会与国家的重要性,才能促使消费者进行绿色交换。另一方面,消费者应加强对企业在绿色交换过程中行为的监督。消费者是绿色交换的参与者,因此,消费者在参与绿色交换的过程中要对企业进行监督。如果一些企业违反了绿色交换的制度,造成在交换过程中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那么,消费者应该向相关的环保部门举报,环保部门对违反绿色交换制度的企业应予以应有的处罚。

由此,政府通过加强绿色交换的制度建设从而保障绿色交换顺利进行;企业和消费者参与绿色交换而且保证生态产品在交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三者共同推进生态产品的绿色交换,从而在交换领域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

四、满足生态需要的消费方式选择——生态消费

消费是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枢纽,是社会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主要表现为:只有生产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整个社会的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消费是生产发展的推动力;只有消费的不断增长,才能创造出新的更多的生产的动力和目的,反之,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因此,在满足生态需要的消费方式选择中,我们必须采取生态消费。

1.生态消费的基本界定。

马克思主义没有使用过“生态消费”这个概念,但是马克思很早就注意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加剧,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也正是人类大规模地无止境地破坏自然环境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人与自然关系来论述生态消费的思想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3](P928)“最适合于人类的本性”强调根据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合理需要进行消费,一方面要求消费的欲望统一于合理的物质、精神、生态需要的满足;另一方面要求摆脱消费异化,实现人的生存价值的回归。“消耗最小的力量”强调合理使用和配置资源,从而达到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消费的内涵可以界定为: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符合人的本性的前提下,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通过“消耗最小的力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变换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2.推进生态消费的措施。

过度性和挥霍性的消费不仅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的思想,形成推进生态消费的有效措施。

第一,合理消费。消费不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尤其是不能脱离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水资源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二,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在这种严峻的国情之下,我们必须采取与国情相适应的合理消费。马克思的“最合适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是指在合理地满足人自身生存的基本的物质需要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精神和生态方面的需要,使人在合理消费的活动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面对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国情,我们必须量力而行,将生产、积累和消费统筹起来考虑,使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合理互动。

第二,适度消费。马克思的“最小的力量”、“最合适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表达了适度消费的内在要求,使消费需求在本质上回到消费的本真含义,基于真实的需求,对过度的需求保持理性的态度。消费有质和量两方面的规定,应该把消费的质和量统一起来。要做到适度消费,最重要的是改变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从而使人类能够在活动中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还要避免用量的假象来掩盖质的差异的做法。如果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那么,即使贫困者的收入再提高,也难以保证稳定。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消费上的量的增长往往掩盖了消费上质的差距。“这里,我们不应看到同质居住空间上量的递增,而应透过这些数据,看到与所寻求的财富的质相联系的社会差别” [7](P44)。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才能防范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消费。

第三,节约消费。马克思所说的“靠消耗最小的力量”既有适度消费的意蕴,也有节约消费的意蕴。这里要求人类的消费必须理性地维持在最小量的范围内,即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限度,从而更好地维持生态平衡和合理地进行物质变换。奢侈的消费有负面的影响,并“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 [8](P579),也就是使人以衣食住行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自然条件。能源资源的数量和环境的污染容量具有有限性,因此,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取之有节,用之有度”的传统美德,把消费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范围内,以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第四,协调消费。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推进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发展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生态需要,当前需要和未来需要相协调,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注重物质需要而忽视了精神需要和生态需要,也不能只注重当前的需要而忽视了未来需要。要做到协调消费,最重要的是消除消费异化。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深刻剖析和批判,揭示了消费异化的真正根源。首先,消费异化源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异化劳动。其次,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是导致消费异化的真正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是受利润动机支配的,其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价值和基本需要,而是为了实现剩余价值和利润。最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消费异化的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不仅使资本家不断地追逐剩余价值,导致劳动异化,进而导致消费异化。因此,要真正做到协调消费,就必须消灭私有制。

满足生态需要的最佳消费方式是生态消费,对生态产品进行生态消费,就要做到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节约消费和协调消费,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四环节原理,将生态化的原则渗透到各个环节,是解决生态需要满足的路径。这要求我们做到以清洁生产的生产方式生产出生态产品,然后对生态产品进行公平分配和绿色交换,保证最终对生态产品进行生态消费,这四环节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保证每一环节的顺利进行,才能最终确保人们生态需要的满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王家芬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
警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隐性”误区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王晓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整体性研究视野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