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2014-06-19华松苗

时代金融 2014年15期
关键词:收入分配经济

华松苗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剧烈的转轨时期,这个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高速期,也是社会矛盾激发的突发期。这一时期,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公平与效率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关系。鉴于此,本文立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对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平与效率 收入分配 经济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切都来源于经济发展的高效率。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突出。在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已是一个不争的话题。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贫富差距的指标,根据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基尼系数小于0.2,这个国家贫富差距非常小;当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时,这个国家贫富相对平均;这个数值在0.3~0.4,表明这个国家贫富差距相对合理;当这个数值大于0.4时,表明这个国家贫富差距已经非常大,急需进行调整。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一直超过0.4的警戒线,表明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状况令人担心。党和国家采取了诸多措施,来保障经济发展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例如城乡居民养老体制改革、取消农业税、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等措施,让人民切实感受到政府在推进社会公平上的不遗余力,我国贫富差距问题也得到一定的缓解,但由于贫富差距过大的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仍然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显示贫富差距仍然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顽疾所在。

二、解决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措施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二元体制

当前经济领域的不公平显现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201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695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为8896元,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的三倍左右,这一巨大差距的背后是城乡发展的不平等,其中户籍制度是广为诟病的阻碍农村发展的原因之一。时至今日,户口已经不再和人民吃饭穿衣联系在一起,户口的功能在弱化,但仍像一堵无形的墙,阻碍着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平等就业。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农民工进城后从事繁重而辛苦的劳动,但却由于户口问题不能享受平等的就业环境,经常遭受“同工不同酬”的对待,城市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资源也没有惠及到农民工身上。因此,我们要逐渐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最后形成中国公民在境内享有同等待遇的统一的户口。目前户籍制度从高层表态,到国家层面政策制定,再到各地陆续出台破冰新政,中国户籍改革正蓄势待发,或将进入全面改革阶段。同时,尽快出台《农民工权益法》、《反就业歧视法》等相关的法律政策,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通过建立统一、平等、开放的劳动力市场,让所有的人都能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获得与自己知识、能力、付出等相匹配的收入,提升整个社会的公平感和幸福感。

(二)破行政性垄断,鼓励充分竞争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垄断是正常的现象,垄断并不一定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垄断有多种类型。一是自然垄断,凭借天然的自然优势获得特殊的资源,从而具备了市场上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例如茅台酒。一种是技术垄断,发明人通过努力发明独创的技术,通过申请专利实现了对该领域的垄断。第三种垄断是行政垄断,也是最为大家诟病的垄断,是通过行政手段来限制其他企业进入,从而在一些基础行业形成了国有企业垄断的局面,行政垄断带来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由于行政垄断造成的整个社会福利损失,高达一万亿元。行政垄断也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差距,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一些竞争性行业中,如建筑、餐饮、零售、制造业中,从业者收入增长缓慢,而在电力、石油、银行、电信等行政垄断行业中,其劳动报酬远远超过其他行业,这种收入差距不是来自于生产技术和和管理能力,而是依靠垄断地位形成的,对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带来巨大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遭到相当程度的削弱和破坏。为此,政府要对涉嫌违宪设立行政垄断的立法进行清理、审查,撤销现有的由行政部门设立的行政性垄断的各种行政文件。同时逐渐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竞争,优胜劣汰,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对依然实行垄断的国企,要加大红利上缴的比重,规范其职工工资水平,让国企改革的成果惠及到每个人身上。

(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们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的一项措施。每年“两会”前,各大门户网站对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调查显示,和社会保障有关的议题占50%多的比重,甚至超过了反腐败,说明社会保障制度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首先,在养老保险问题上,公务员和广大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却能在退休后领取远多于企业的养老保险金,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也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民对此意见很大。因此,我国一直在进行养老保险的试点和改革,目前,已经逐步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也正在稳步推进,实现城乡之间、企业和政府机关之间的养老保险平等。其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护网”,为了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政府要不断提高最低生活补助标准,一些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的地方,可以通过转移支付来获得资金。最后,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规定了劳动者的能够获得的最低劳动报酬,是保证人们基本劳动权益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此外,在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要逐步拓展覆盖面,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体、城市务工群体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

(四)收制度、维护社会公平

首先,继续完善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制被认为是调节收入差距的一大利器,据统计,我国90%的个人所得税是工薪阶层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调整到3500元之后,工薪阶层缴纳比例降低到50%左右,但与国外个税主要由高收入者缴纳相比,我国个税公平性被广泛质疑。尽管税法规定年收入超过12万的高收入者要主动进行纳税申报,但我国缺乏严格收入申报制度,高收入者收入来源多、隐蔽性强,税收监管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监督,造成了低收入者补贴高收入者的不公平局面。今后我们应该完善收入统计和申报制度,让个税真正发挥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其次,调节征税方式。目前以个人为主的征税方式忽视了家庭收入的差距,如果个人收入比较高,但家庭负担重,对其征收高税收显得不公平,因此我们要逐步实行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征税。最后,逐步完善遗产税和财产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开通了遗产税和财产税,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人死后所留财产征收的一种税,遗产税的征收可以有效缩小收入差距的问题;财产税是为了避免财产所有人通过将财产赠与亲朋好友逃避遗产税而征收的一种税。实践证明征收这两种税不仅限制一些人通过继承财产好逸恶劳,同时避免个人财富过于集中。

三、结语

总之,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在过去以“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发展模式下,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明显,成为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大毒瘤。作为执政党,要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实处,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从转换政府职能、加大保障力度、打破行政垄断、改革税收体制等方面入手,在重视效率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公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朝晖.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义原则.毛泽东等小平理论研究,2006.

[2]魏杰,谭伟.基尼系数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碰撞.新华月报,2006,4.

[3]张小平.王迎春.转型期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于国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3).

猜你喜欢

收入分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就业、收入分配、住房保障问题思考
调节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政策建议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收入分配问题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