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2014-06-18李彬等

经济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基本路径校园文化新媒体

李彬等

摘 要: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着眼新发展特点,确立校园文化建设时代理念;着眼新媒体现状趋势,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综合水平;着眼新媒体功能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领导等,抓住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 校园文化 基本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4-172-03

新媒体是“相对于书信、电话、广播、电影、黑板报等传统媒体而言,依托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都产生重大影响,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也极为深刻。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覆盖面广及交互性强等特点优势,主动作为,把握校园文化建设主动权。

一、适应新媒体发展特点,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理念

信息网络条件下,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着眼新媒体特点,确立与之相宜的时代理念。

1.适应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确立校园文化建设平等传播理念。交互性主要包含即时、互动等含义。新媒体通过手机微博、微信、短信、即时通信、公共论坛和个人页面等,给受众提供双向交流互动的平台,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的发言地位和表达空间。受众不再轻易受主流媒体的引导、暗示,而是通过新媒体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和意见。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个性张扬、思想独立的个体,这些独立的个体又组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群体。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尊重这个基本现实,确立平等传播的观念。在满足技术性条件的前提下,校园文化建设应通过发布信息,设置话题、构建主题论坛、网络调查等形式实现交流互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引导大学生加入互动的讨论和活动中,让大学生平等自由地发表、交换意见,形成多元互动、实时互动和即时互动的局面。互动方式应活泼多样,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习惯,力避简单说教与硬性灌输,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信息传播的效度。如果忽视新媒体的互动性特点,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信息和思想传播模式,校园文化建设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

2.适应新媒体广泛性的特点,确立校园文化建设法治道德理念。新媒体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载体的广泛性和受众的广泛性上。从载体看,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各种新媒体载体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应用十分广泛。从受众看。有网络和手机的地方就有受众,几乎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覆盖到任何地方。新媒体的广泛性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渗透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正是新媒体广泛性的特点,受众越来越张扬个性,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杂陈其中,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喜欢新鲜、刺激的大学生,极易盲目地参与到这种无中心状态的交流之中,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偏离和行为失范。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法治道德观念,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提高分析判断和信息鉴别能力;应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积极了解与新媒体相关的各种法律规定,把握信息转载、发布、评论的尺度与界限,明确正常信息与违法不良信息的区别及法律界定,引导大学生明确正确运用新媒体的法律和道德约束,明确违法有据可查并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道理,引导大学生自觉做到对违法、不良信息不跟帖、不传播、不炒作,以守法、文明、健康的方式正确使用新媒体等。

3.适应新媒体虚拟性的特点,确立校园文化建设客观真实理念。新媒体的虚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交往环境和交往主体的虚拟上。这种虚拟性带来的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模糊,容易造成视觉虚幻,认知错位。特别是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无冕之王的记者”。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地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可以匿名在网上或手机上主动发布信息和观点,一个人就是一个信息源,一部手机(或电脑)就是一部“信息发布机”。一些人出于好奇或某种动机,发布一些不当或不良信息,其道德水准、法制意识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确立客观、真实、理性的观念,发布的信息要真实可靠、理性客观,严禁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应加强信息发布的过滤和审查环节;实行信息发布实名制;对一些网络谣言、不健康及煽动性信息要加强查处力度,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运行等。

二、把握新媒体发展趋势,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水平

新媒体的出现及其发展,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和平台,引发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全面改变,而且客观上也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综合创新发展。

1.把握新媒体数字化、网络化趋势,加快校园文化数字平台建设。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通过国际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卫星网等渠道,利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大众传播媒体形态。”可以说,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新媒体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方向。新媒体作为人类新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已经融入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针对这一现实,加快校园文化数字和网络平台建设。应适当超前规划大学校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大投入,提升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水平;应加强大学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统筹整合和开发利用,提升广大师生使用新媒体的基础平台条件;应加大技术投入和研发力度,也可借助移动、联通和电信等运营平台,开发校园独立的新媒体专用平台,以提升校园文化网络和数字平台建设的质量。

2.把握新媒体碎片化、泛众化趋势,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形式。碎片化”(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其概念界定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1}新媒体时代,数字、网络和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受众作为传播个体,其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加强,碎片化不但让受众群体细分为碎片现象,也引发受众群体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特别微博、微信的兴盛和流行,更是加剧了“碎片化”趋势。新媒体的泛众化是指信息发布平台的多元化。随着微博、微信等客户端走进千家万户,现实生活中不再受等级、地域等束缚的平等的信息发布平台使公民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谁掌握了第一手有价值的信息,谁就有可能在海量信息中获得关注、引导舆论。新媒体的碎片化和泛众化趋势,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以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效。首先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内容为王”是大众传媒竞争的不二法门,内容建设是新媒体建设的中心环节。应加强引导,按照新媒体特有的信息采集、制作、存储、传输的方式方法,大力提高内容生产水平,大力提高内容制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传播形式的适应性,用品类丰富、内容清新、格调健康、使用方便的信息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如创新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等,提升校园精神文化质量。其次,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可通过拓展校园环境文化功能,如提升和拓展学校的建筑、雕塑、学生宿舍等环境文化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及教育功能,生动展现学校建筑组群的风貌,传递厚重历史和人文情怀,激发大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也可通过引领行为文化,以师生员工在从业、为学、休闲娱乐时的具体行为展示,全方位打造契合校园生活的独特品牌。如可通过校园微博直播校园迎新节目、毕业晚会、歌手大赛等,以独具特色的现场感吸引大学生注意;还可以通过“转发有奖”、“公益募捐”、“读万卷书”、“看红色电影”等形式加强大学生的参与的亲近感等。

3.把握新媒体即时化、个性化趋势,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特色。与传统媒体比较,新媒体的最大优点是能实时即时获取最新信息。如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馈,信息收发双方可以进行即时交流。同时,由于技术原因,以往媒体面对的大众化的人群,新媒体使用者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尽情活动,表现出个性化特色。新媒体环境下,以往被忽视甚至被损害的每个个体的个性价值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和关注。目前的技术还在将这种个性化不断推向深入。新媒体的即时化、个性化发展,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内涵建设,强调特色和适用性。校园文化建设应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感受,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方法设置独具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风格,如理工科学校,校园文化应突出“理”味,文科类学校可突出浓重的“文”化氛围,信息技术类学校可突出“信息”特色等,以此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还应根据大学生发布信息、表达观点诉求等内在心理需要,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等。

三、发挥新媒体功能作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信息网络条件下,新媒体的功能作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应发挥新媒体的正向功能,强化校园文化的组织领导,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效益。

1.发挥新媒体舆论宣传作用,强化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培养。新媒体可以融文字、图像、动画、声音以及模拟现实环境于一体,凭借技术的先天优势、多元的传媒形态,以及超时空、数字化的虚拟传播方式,超越地域界限,促进全球范围内先进思想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播和相互融合,具有强大的舆论宣传作用,特别新媒体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载体和新工具。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样,海量信息观点更加繁杂,人们对信息的了解、接受日益复杂化和多角度化,同时,大量腐朽思想,如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以及西方意识形态的反动信息进入网络,严重影响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不利于人们对知识的正常吸收和选择。处于新媒体环境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培育,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要是弘扬主旋律,通过大量正面、客观、权威的信息发布进行引导,使新媒体上有正面声音和正向能量;应加强校园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加大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传递美好情感、守护道德良知,把校园文化作为建设主流价值观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应通过开设新闻宣传专栏,强调正面宣传舆论引导,在舆论的多元多样多变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认同等。

2.发挥新媒体便捷服务功能,强化校园文化功能服务区建设。新媒体的先进技术,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服务潜能,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多方面的便捷服务。异常便利且廉价的服务,也是人们喜爱新媒体的重要原因。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应大力拓展新媒体服务功能,善于将宣传指导与提供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寓宣传指导于便捷贴心的服务之中。一是提供学习求知服务。要努力汇聚、融合、盘活方方面面的学习资源,使新媒体成为创建学习型校园的有效平台。二是娱乐休闲服务。要在“量”和“质”上同时下功夫,既要丰富多彩吸引人,又要健康向上教化人。三是日常生活服务。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新政要务、政策法规,校内生活服务、教室使用、课程公开、研讨信息等等,凡能公开的,应尽可能上网,并及时更新,提供大学生查询,使新媒体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帮手。

3.发挥新媒体心理缓释功能,强化校园文化的心理疏解作用。网络对传统大学校园文化最直接的冲击就是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人际交往虚拟化、“空心化”、“碎片化”,导致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简单化,人际交往能力退化,产生“公众焦虑”问题。“公众焦虑”是指在大规模社会经济转型中,大多数人感到压力、压抑、不满、担忧等,普遍具有不安全感、不确定感和无助感的社会心理状态。大学校园不是真空,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交友等方面面临激烈竞争,同样存在心理焦虑问题。而新媒体环境下,通过信息互动和情感交流,加之提供匿名式的论坛、话题互动等互助式的教育和心理咨询平台,使新媒体具备一定的心理缓释和社会引导功能。这种功能主要表现在发现公众心理危机征兆;满足公众信息需求;引导公众情绪等。因而,新媒体环境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还应着眼新媒体的心理引导和缓释功能,大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心理疏解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大力传播社会科学知识,以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哲理思想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明晰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以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判断校正过高的角色预期,缓解进入社会前的心理焦虑;校园文化建设应建好网上心理咨询平台,提供高水平心理指导,并提供丰富的心理问题大家谈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校园文化还应传播高尚的道德规范,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感,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为大学生筑牢心理防火墙等。

(本文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碎片化见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

1580892.htm.

参考文献:

[1] 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2(6)

[2] 蔡惠福,陈飞.对军队新媒体建设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军队政治工作,2012(6)

[3] 李勇.积极运用自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2(10)

[4] 宋举洋.新媒体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J].政工学刊,2010(9)

[5] 陶维之.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6] 林伟荦.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思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8)

[7] 周梦媛 张圣荣.“公众焦虑”与“引导失灵”——论媒体社会心理引导功能的弱化与重构[EB/OL].(2013-5-16).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3-05/16/c_124722368.htm.

[8] 顾永兴,周咏樨.对新媒体环境下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2(4)

(作者简介:李彬,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科教研室副教授;吴一敏、朱志,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科教研室讲师 河南郑州 450001)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基本路径校园文化新媒体
学校文化建构的基本路径与内在机理
马克思主义如何紧紧抓住意识形态话语权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