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还应把握编者的文化视角

2014-06-16陆信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年6期
关键词:天游峰编者原文

陆信

由于种种原因,编者在编写小学教材的过程中,对选入的文章作必要的修改是常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发现,除了部分古诗词等特定文学形式基本忠实于原文外,大部分文章在选入教材时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改动。一般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目光定位于入选教材的选文,很少追溯原作。事实上,将选文与原作进行对照阅读,引导学生分析探讨编者改编的原因和动机,学生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对文本内涵会有更深刻的领悟,对文本的独特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来谈一谈教学过程中选文与原作对照阅读的部分教学环节,揭示这一过程的价值所在。

一、课题与原题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著名作家章武的作品,原文题目为《扫径翁》,选入教材时更换了题目。看似无关紧要的换题,其实折射出编者深刻的用意。笔者在对照阅读时作了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大家或许不知道,这篇课文原来的题目不叫《天游峰的扫路人》,叫《扫径翁》。比较这两个题目,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好?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好,因为这个题目告诉我们扫路人工作的地点在天游峰,比较具体,“扫径翁”表达得不确切。

生:我也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好,一看“天游峰”这个名字就想到是座高山,能在这座山上扫路肯定不是一般的人,这个题目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而“扫径翁”就显得很一般,很普通。

生:“扫径翁”就是扫路的老头,题目看不出扫什么路,还有,“径”和“翁”是古人说的话,我们小孩子理解起来有点难度,不如“天游峰的扫路人”容易理解。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就是基于以上的考虑,编者在选编课文时把题目改成了“天游峰的扫路人”。

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篇好文章,题目的拟定至关重要。好的课题不但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耐人寻味,引人入胜,这是课题在课文教学中独特的价值体现。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课题和原题作了比较分析,以此探讨课题蕴含的丰富内涵,这也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拟题的过程。

二、课文与原文

原文在选入教材时,编者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了增补、删改、修饰、整合等。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天游峰的扫路人》与原文《扫径翁》正文部分有多个不同之处。

1.景色描写——舍之有据

原文的第4自然段有一百多字的关于天游峰傍晚景色的描写。

举头仰望,只见白天里温柔娇媚的群峰全都披上黑色的斗篷,变得严峻起来,甚至还威含着一股逼人的气势。夜雾从幽谷中氤氲升腾。不知名的白色野花在昏暗中斑驳闪光。九曲溪在脚下潺潺作响。溪畔的“伏虎矶”后,蹲着一座小小的平房,可是门窗禁闭,不见灯火。一切,都显得朦胧而又神秘。

对于编者舍弃的这段文字,笔者在对照阅读时作了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以上是原文关于天游峰景色的描写,在选入教材时编者作了删除。你认为该不该删除?说说你的理由。

生:应该删除。从前两段文字可以得知,天游峰最大的特点是险和高,为展示扫路人自强不息、乐观豁达的精神作了很好的铺垫。至于天游峰的景色到底怎样,并不是最主要的内容。

生:不该删除。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天游峰傍晚时的景色,而扫路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

生:我觉得还是删除的好。一是因为这里的景色描写无关紧要;二是这段文字理解起来有难度。再说,课文已经很长了,再加上这些文字,读起来很费力,所以还是删除的好。

师:同学们分析得头头是道,快成文学评论家了。老师也认为这段文字应该删除,删除以后,文章的层次更加清晰,中心也更加明确了。

仅就这段天游峰景色描写的语句来说,如果入选的是中学课本,本着忠实原文的旨意,完全可以保留。现在入选的是小学课本,由于字词教学、篇幅、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段文字还是删除为好。由此可见,编者在这段文字的处理上作了更为周全的思考。这样的对比阅读,从小学生的学情和阅读视野出发,考量了他们对文本的感知需要和能力。

2.对话描写——弃之有道

对话描写是本文的传神之处。《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作者与老人的第一次对话只有两句:

“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这两句对话基本忠实于原文。而原文在此之前还有四句:

“请问老同志贵姓?”

“不敢,免贵姓屈,屈原的屈,河南商丘人。”

“您老在这儿很久了吧?”

“不算久,不算久,文革十年,这里人迹罕见,荒山野岭,何须我来扫路呢!”

关于这段删掉的对话,笔者在对照阅读时作了如下设计。

师:从课文里我们并不知道老人姓什么,哪里人,为什么来这里。从原文里我们可以得到这些信息,编者为什么要删除这几句对话呢?

生:姓什么、哪里人不是最主要的内容,所以可以舍弃。

生:我从“这里人迹罕见,荒山野岭,何须我来扫路呢”读出了老人对这样的生活不太满意,有抱怨的味道。这与后面的“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相违背,所以还是删除的好。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思考得也很深入,说得都有道理。

在选入课本之前,我们阅读的文本只能算是“一般性阅读材料”,而入选课文,其角色即转变为“教材文本”,即“教科书”。教科书意味着规范和权威,它是一种文化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由此可见,教材将扫路人的精神品质作了艺术的提升,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endprint

3.道出原委——改之有理

在课文作者与扫路人的第二次对话中,老人说出了不愿退休的原因,原文和课文是稍有区别的。

【原文】 照说,我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吃的是公家的大米和自家种的青菜,空气好,又有茶喝,白天花鸟作伴,夜晚九曲弹琴,无牵无挂,无忧无虑,无病无灾,神仙过的日子,能走吗!

【课文】 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这段文字,笔者在对照阅读时作了如下设计。

师:这两段文字,你觉得哪段更好一些?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原文好。因为“无牵无挂、无忧无虑、无病无灾”这几个ABAC式的词组用得好,体现老人生活很自由。

生:我认为课文好。对比一下,原文和课文的区别“吃的是公家的大米和自家种的青菜”与“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体现老人自食其力、自强不息。

生:我也认为课文好。原文和课文都能看出老人对生活很满足,不想走,但原文老人的生活是国家给的,而课文老人的生活是自己争取的。所以课文里的老人更加坚强,他的人生态度更加乐观。

师: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改动,同学们看出了那么多深刻的道理,了不起!

这段对话根本的区别在于吃的大米是“公家的”还是“自己种的”。或许“公家的”更符合事实,“自己种的”有编者人为的、理想化的色彩。文学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作为教科书里的文学作品,承载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使命。这段文字的改动,不仅揭开了老人不愿退休的原因,更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老人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鲜明个性和人格魅力跃然纸上。

三、作者与读者

综观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教科书,大多数文学作品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小学阶段的课文改动尤为普遍。这里涉及作者的写作与读者的阅读两个层面的问题。由于小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人生阅历不够丰富,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入选教材的课文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主旨与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作必要的改编。作者章武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地点、心境决定了他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而读者与作者角色的差异,决定了两者不可能有相同的身心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所以,在作者与读者之间,需要编者这一桥梁角色,将两者联系起来。

从《扫径翁》到《天游峰的扫路人》,不仅是题目的更改,从1333字到754字,不仅是字数的删减,更是从材料选择、言语表达、主旨深化等角度作了脱胎换骨的改编,从而把一般意义上的阅读素材上升为文质兼美的教材。课堂上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原文对照阅读,可以让学生从编者的文化视野领悟教材独特的文本价值,经历一篇好教材如何产生的过程。语文教师不妨做个教学的有心人,只要勤于比较,善于观察,精心设计,课堂上引导学生咀嚼文本,揣摩语言,一定能在课文与原文之间发现更有营养价值的东西。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南闸中心小学 214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天游峰编者原文
文化遗踪
武夷山归来
点评曹海永老师的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学散记
理解课文的小妙招:比较
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