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赏析,提炼秘妙

2014-06-16吕国飞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年6期
关键词:原文中改动原文

吕国飞

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不少已经过编者的改动。以五年级上册为例,共收单篇课文28篇,其中16篇改动过,占50%以上。改动的课文一般有三种情形:①对原文中个别词句进行改动;②在原文基础上增加内容;③删减原文中的部分内容。课文的改动是一种极好的课程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引领学生站在语文学习的视角,透过课文与原文比较解读,对改动之处作赏析、品评,超越教材,从而领会文本秘妙。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的做法。

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是林海音的《窃读记》,原文有近三千字,删改后只剩八百多字,课文较原文显得紧凑,中心突出。然而,删改幅度这么大,难免有删改得不恰当的地方,这对教学此文和学生理解文本会有一定影响,但通过课文与原文的对比却也能得到一些文本的秘妙。

【案例呈现】

一、删改篇章,感知谋篇布局

1.出示学习任务

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份林海音的《窃读记》(原文),并出示学习任务。

①学习课文后,从原文中寻找课文中不易理解的问题答案。

问题一:“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我”为什么要“踮起脚尖挤呢”,这样不正好顶着大人的胳膊了吗?

问题二:“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为什么要惧怕呢?

②比较课文与原文,课文删改了哪些地方,用“_____”在原文中画出删除处,用“·”点出改动处,用“▲”在课文中标出增加处。

③评价改动后的效果,你认为语言、篇章结构等删改得成功与不合理之处,谈谈想法。

2.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后进行课堂交流

师:为什么“我”要踮着脚尖挤呢?从原文中寻找到答案了吗?

生:我从这些句子中找到了答案:“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作者是要钻过顾客和书柜之间的夹缝。

师:一个踮,一个钻,多么准确生动的描写,原来是为过夹缝。那“我”又为什么惧怕呢?

生:“我”看书的时候,店老板过来问:“你到底买不买?”并且冷笑着说:“不是一回了!”“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因为店老板的这种态度,使“我”在看书时,害怕店老板责问“我”只看不买书。

师:众目睽睽之下,“我”被老板如此指责,当然十分难堪。这一段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我”惧怕的缘由。有了这样的遭遇,使得“我”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如此,才会有作者读书时快乐又惧怕的心情。课文删去这一段,使得文中的“惧怕”显得苍白无力!另一个原因,找找看。

生:从那个外国女诗人的小诗中也可以看出,“我”因为穷,只能无奈地去免费窃读。

师:但“我”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你认为这一段删得合理吗?

生:我觉得可以删。因为作者在被老板指责后,“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这个仇恨情感有点夸张了。

师:你认为可以删掉这个情节,因为以老板的态度才能突出“我”惧怕的原因。

生:对。

师:更何况,不易宣扬——

生:“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

师:这种情感,课文删去此段,难免显得有些生硬,但这样处理对文章没有太大影响,使文章更为简洁。

师:如此大幅度删节后的课文,如果搬上舞台,你看到的是——

生:一个热爱读书的“我”。

师:如果把原文搬上舞台,你看到的是——

生:一个热爱读书的“我”,还有一个态度不怎么样的店老板和一位关心“我”阅读的店员。

师:你喜欢哪一个舞台?

生:我喜欢课文,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生:我喜欢原文,鲜花需要绿叶衬,有了这些店老板和店员的衬托,更显出“我”热爱阅读,也显出了人间的善。

师:因为情节不同,课文的结尾自然不同。我们一起来欣赏两个结尾。读——

生读:我低着头走出书店……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我低着头走出去……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师:怎么理解这两个迥异的结尾?

生:课文集中笔墨写了“我”读书,结尾自然是“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而原文花了一定笔墨描写了善良的店员,让“我”感受到了爱。结尾是“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师:找出对应的“在爱里长大”的文字。读一读。

生读: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师:生活在作者笔下十分美妙!可爱善良的店员,与之前的老板对比,生活百态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不同的着眼点,呈现不同的结尾,删改文章,也是不容易的,需要好好斟酌。一篇文章,内容的互相关照,前后的互相照应,是非常重要的。

二、字斟句酌,体味表情达意

师:了解了作者窃读的原因,我们来感受一下课文与原文描写作者窃读的文字。(生读)

原文: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课文: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比较一下,哪句话更能让人体会到“我”窃读的滋味?endprint

生:原文中的句子更倾向于作者爱读书,“瘦狼”突出饥饿,非常想“吃”书,“我”是如饥似渴、狼吞虎咽。饿狼,突出“凶狠”,“饥饿的瘦狼”比“一匹饿狼”更贴切,读起来也舒畅。

生:我有不同意见。课文句子更口语化,简洁。“狼”瘦不瘦无所谓,只要是“饿狼”就非常贪婪。

师:两者各有千秋。

生:课文是“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但原文是“我趁着漫步给脑子一个思索的机会: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这句话不能删,书中未知的结局引起“我”的好奇,体现迫切想读书的心情。

师:留下这句话,老师也十分好奇,我也想看林海音阅读着的这本书了。

原文: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我再在这家书店站下去的话,我便要知趣地放下书……

课文: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

生:课文把“便要”改成了“会”,我认为,“便要”能让人感觉到“我”是心不甘情不愿放下书的,“我”是在窃读;而“会”没有这个味道。

师:你认为应保留“便要”,它更能令人体味“窃读”之窃。

生:文章开头写出了“我”去读书的迫切。但课文把原文的“三阳春”改为“饭店”,还有书看完后,想到三阳春吃碗热热的排骨大面,课文把原文的“排骨大面”改为“面条”。我喜欢“三阳春”的“排骨大面”,这样非常形象地写出一个饭店,一碗面条,很有生活气息。

师:看到“三阳春”、看到“排骨大面”流的口水肯定会比看到“饭店、面条”要多。这就是化抽象为形象,文学味道、生活气息浓厚。比如我们写“早上,我吃了一点粥和馒头”比“我吃了早饭”,更让人浮想,会看到热腾腾的粥,白胖胖的馒头……说到这一段,老师觉得这一段中有个动词改动比较有意思,“支持”与“支撑”。你们怎么看这个改动?

生:作者站累了,为使另一条腿不倒下来,用另一条腿站立,支撑的是身体的重心。

生:一条腿支持另一条,不知怎么理解,感觉是两条腿互相顶着。

师:两位同学理解得到位,课文“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比原文“用一条腿支持另一条”易理解。

生:课文“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把原著中的“默默”改成了“依依不舍”。“依依不舍”表达了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感。

生:我认为“默默”中包含了我读书的“不舍、无奈”,让读者有想象的空间。

师: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反思】

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他把“比较”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确实,将课文与原文进行对比阅读赏析,不失为提炼文本秘妙的好方法。

一、对比赏析,领悟写作秘妙

有些语言单独地存在,看不出奥妙。如果引导学生进行课文与原文的对比、评析,会发现其中的无限“玄机”。因为原文中的删改既是语言学习的好材料,可以作为习作修改的典范,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正误,提供修改依据;也让学生在今后品读文章时,多一些理性的思考,领悟写作的规律。如原文中,作者刻画的不仅仅是一个爱阅读的“我”,更是有一个善良的店员,两者衔接紧密,突出结尾的点睛之笔:“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而课文重点突出的是一个爱阅读的“我”,结尾自然归结至“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的增删、情节的铺垫中学习作者构段谋篇点睛的方法。再如原文中的“三阳春”“排骨大面”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词,字里行间蕴含着感情色彩,易牵引读者的触觉视觉来感受生活。在这一切的比对中,能让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找出如课文抽象的缺陷,从而透过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篇章道出感情。通过两文比较阅读,自然而然把文本“指向写作”,帮助学生领悟写作的秘妙。

二、比较赏析,增强语感培养

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灵敏感觉。有时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时常通过对课文与原文的比较辨析,看看换词删词后语意的变化,学生逐渐地会形成较强的语感,即使不可言传的意味,他也能说得清道得明了。如案例中“支撑”与“支持”都是动词,都有用力撑持或勉强维持的意思;区别是“支撑”的对象一般是指具体的东西,“支持”的对象指对精力、体力或生活等的撑持。课文“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意为腿支撑着的是人体站立重心;原文“一条腿支持另一条”意为腿与腿互相撑持。只见原文的话似乎用“支持”也合理;但一经与课文比较,会发现编者此处的修改十分合理。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原文进行比较辨析,体会作者和编者的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上的精妙之处,能增强语感培养。

三、比照赏析,加深文本理解

未见原文,学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为课文毫无瑕疵。比照原文后,有时他们会豁然开朗,会有新的发现:或理解更深入,或体悟更真切,或感觉更丰厚。这样,对文本的理解就不会只浮于表层。如对“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和“也很惧怕”的理解,乍一看课文,文通字顺,无懈可击,但一旦有惑,又无从理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原文、比较课文,与编者、作者深入对话后,许多疑问迎刃而解。

对课文与原文进行对比赏析,需要教师站在语文的角度,智慧地点拨学生鉴赏、评析,注意文本的双向比较、互补,不盲从,不“偏读”,真正地从比较阅读中提炼文本的秘妙,感悟、把握、领会文本的秘妙,即深刻理解王国维所指出的“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的语文现象。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中心小学 312037)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文中改动原文
鸵鸟
咪咪(节选)
导数的应用之局部不等式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