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得深一些,读得透一点

2014-06-16陆文红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年6期
关键词:巨人小男孩文字

陆文红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常常把内容或者形式相近、相关的句段或文章,让学生进行比较式阅读,启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深入的体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中,加深理解,归纳概括,学会鉴赏评价。从已有的实践来看,比较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对于思维能力的锻炼也不无裨益。从何处比?怎么比?为什么比?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妨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细品字词,在句子比较中提升咬文嚼字的能力

带领学生品味课文中用词的精妙之处通常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单纯地让学生通过对文本中关键语言的咀嚼来把握文章主旨,学生的体会往往会显得空洞,或者感到没有头绪。在品味的关键处,以“比较”搭建一座促进学生理解的平台,通过比一比,学生就明白了。比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一课,教师出示这样两句话让学生比较体会“烧”字的妙处。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红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读一读,并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交流,有的说句子中已经有红彤彤了,不能再用“红”,否则重复了;有的说用“烧”字点题,课题就是“火烧云”;还有的说“烧”和后面“着了火”对应起来了。学生们从各个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随后教师指导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文字背后的画面。最后教师小结道:是呀,一个“烧”字很普通,但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红彤彤的云从西到东一路“烧”过来的情景,画面是那样富有动感。通过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感受。

其实比较只是教学的支架、手段,目的是为了深究细品,感受用字用词的精准适宜,提高咬文嚼字的能力,同时在比较中也能增强具体形象思维,在语言的领悟中带来智力的发展。

二、涵泳意蕴,在段落比较中锤炼感受语言的能力

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去感悟语言文字,有感有悟,感悟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对于意蕴丰富的文字段落,如果单一地就文本的文字去悟、品、读,也可以让学生有较深的体会,但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文,作者萧红的语言风格独特,以拟人、排比等手法,把一个自由的园子写活了。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在整体了解了文字的意思之后,笔者出示:

倭瓜挺着个圆鼓鼓的大肚子,真可爱。绿油油的黄瓜,顶着一朵黄灿灿的小花,展示自己苗条的身材。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件金色的新衣,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黄的牙齿。

笔者启发引导学生:这段文字写得多美啊,也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什么作者不这样写呢?两段文字一比较,显而易见,原文要突出作者的心是自由的,这是一座“自由的园子”。比较完,再来读读 “愿意……就……”这一组排比句,更能感受到文字背后作家的情感,感受到“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和文章的情感表达是相契合的。这么一比较,学生不仅能更深地理解本文的主旨,还能从中明白一些文章的表达方法,言意兼得。

三、分析比较,在文章异同中练就思辨赏析的能力

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关联的文章加以对照,比较异同,可以帮助学生更便捷、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特点,在比较中,学生从表层的内容理解走向深层的阅读思维,提升了思辨力、反思评价能力、对文本的鉴赏能力,有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改编自王尔德的童话《自私的巨人》,但是教材在关键细节的处理上对原作进行了较大的删改,如以下这一段。

【课文】“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原作】巨人轻轻地走下楼,悄悄地打开前门,走到花园里。但是孩子们一看他,就都吓得逃走了,花园再次回到了冬天。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看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上的鲜花一下都开了,鸟儿们也飞来唱起歌。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他的脸。其他孩子看见巨人不再那么凶恶,纷纷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孩子们来了。

这一部分是巨人从冷酷、自私、孤独,到懂得分享、乐于付出的转变节点,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文章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比较:因为前文没有任何交代,课文中小男孩的出现多少显得有些不自然;其次他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让人觉得神奇神秘,小男孩越“神”就越冲淡文章“分享带来幸福”这一中心,巨人的转变也就不如原作那样水到渠成。原作则在情节设置上和对巨人转变的表述上,更加自然。

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和原作进行比较时,无须头头是道,条分缕析。其实,这时候的比较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带给学生的是阅读视野的开阔,知道选入教材的文章不都是十全十美的,可以和原作对照着读读;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学会质疑、敢于质疑;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比较阅读仅仅是教学过程中值得一用的高效的方法,巧用比较,让学生想得深一些,读得透一点。为什么比较?在哪里比较?如何比较?对于每一篇具体的阅读文本,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仔细思量,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清晰比较阅读的目的,认真设计比较的点,才能保证比较阅读的质量,体现其有效高质的价值,让学生不仅仅从这种方法中受益,还逐步学会使用这种方法,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提升其语文阅读的思维品质,实现有深度的阅读,那就更好了。

(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 215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巨人小男孩文字
扶起小男孩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小男孩
国内
梦中的文字
谁救了比丘国里的小男孩
直立的石巨人
种出来的“逍遥居”
Ten Little Indian Boys十个印第安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