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治疗干眼症63例
2014-06-15杨琴
杨 琴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武汉430200)
干眼症,亦称为角结膜干燥症,它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的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使得泪膜稳定性降低及眼表的损害,引起眼部的不适及眼表的病变,是眼表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1]。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电子产品的进一步普及,手机电视电脑的高频使用使得被诊断为干眼症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其发病呈年轻化改变,发病率也逐年上升。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也随之增多,因此本文作者就我院中医眼科病房中被诊断为干眼病患者进行了一次临床调查,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11月入住我院中医眼科病房的干眼症患者126例,患者均为双眼患有干眼症,且排除肝肾疾病、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其中,实验组患者共63例,126眼,男24例,女39例;年龄为17~72岁。对照组患者共63例,126眼,男27例,女36例;年龄为20~73岁。实验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症状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s)
注: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P>0.05
组别 n 性别(男/女)年龄(岁)症状(例)眼部干涩 异物感 烧灼感实验组 63 24/39 43.32±9.32 63 60 58对照组 63 27/36 46.32±5.32 63 62 60
1.2 临床诊断标准 干眼症的诊断标准为[2]:①症状且评分≥50,症状包括:眼部干涩、异物感、刺痛感、烧灼感、痒感、流泪、视物模糊畏光、睁眼困难及其他眼部不适症状;②泪液分泌实验:<50mm;③荧光素染色:≥1(角膜分为4个象限,按染色密集的程度可评0~3)。当满足条件①和②③中的任意一项时,即可诊断为干眼症。
1.3 治疗方法 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是:①内服药物加味沙参麦冬汤,每日两次;②将菊花、枸杞子、麦门冬、玄参、薄荷、桑叶等中药煮沸,后以适宜的蒸汽温度熏蒸双眼,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③人工泪液唯地息,每日四次。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是:人工泪液唯地息,每日四次。
1.4 疗效判定 治愈:自觉的不适症状消失,泪液分泌实验>15mm,荧光素染色≤0;好转:自觉的不适症状好转,泪液分泌实验>10mm,荧光素染色<1;自觉的不适症状无改变,泪液分泌实验<10mm,荧光素染色≥1。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当P<0.05为差异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治疗8天后治愈例数为21例,有效例数为32例,无效例数为10例;对照组治疗8天后治愈例数为15例,有效例数为24例,无效例数为24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3 讨论
随着确诊为干眼症的人越来越多,关于干眼症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机构及人员的重视。秦毅等[3]的研究报告示,泪腺功能的障碍,性激素失调,神经调节异常,眼部疾病及外伤,睑板腺功能障碍,环境及其他原因导致了泪腺功能单位的紊乱,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对于干眼症的治疗,叶兴桥[4]的报告研究介绍了目前临床上较为广泛的用法。人工泪液,其主要的功效是代替人体生理产生的泪液成分,补充泪液,使泪膜的稳定性提高,改善患者相关症状,人工泪液联合激素治疗,其效果也得到了肯定;同时免疫抑制剂及类固醇激素,性激素,泪小点栓及封闭,颌下腺移植等药物和手术治疗也可能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中医方面[4-5],对于干眼症则有 “神水将枯”,属 “燥症”的认识,肝肾阴虚,郁热化火,灼津耗液,使泪液生成减少,因此滋肝养肾为主要的治疗原则;其他治疗如盐酸氨溴索,睑板腺局部的物理治疗及联合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
此次对我院干眼症患者的研究工作中,实验组在常规的人工泪液唯地息治疗上加用中药菊花、枸杞子、麦门冬、玄参、薄荷、桑叶等,它们的联合应用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活血化瘀及止痛等功效。而中医的熏蒸可使药液挥发生成的蒸汽直接与眼患部接触,且有一定适宜的温度,具有双重功效。内服中药加味沙参麦冬汤同时辅助了以上两种治疗。
实验组中,总有效率 (治愈率+有效率)为84.1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9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此次治疗有效,且中药熏眼及内服对于缓解及改善患者干眼症状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人工泪眼联合中药的内服和熏眼在临床上是值得推广的。
[1]孙禹,原慧萍,周欣荣,等.原花青素眼用剂型的临床应用及对干眼症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43(3):268-274.
[2]徐志蓉,陈飞,姜发纲,等.干眼患者生命质量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5):724-728.
[3]秦毅,潘志强.干眼的病因、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9):857-863.
[4]叶兴桥.干眼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8):761-762.
[5]李钟睿,张晓梅,刘丽娟,等.中药熏眼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46(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