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转型的「疫苗」
2014-06-14黄润华
黄润华
众所周知,城市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在当前政府对生态环境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生态城市转型与建设成为此后城市规划的重要路径。目前,传统的城市规划,正是由于缺乏前瞻性,造成了城市边建设、边拆迁、边规划的恶性循环,其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已成为各界的共识。在李克强总理强调“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之后,我们必须吸取以前“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监管,改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国内城市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建设在先,规划滞后,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了,生态环境则严重恶化下去了。如今,各界愈发意识到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公共政策,与能源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当前主要的供能方式还是以煤炭为主,使用方法也较传统而且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能源体制本身的缺陷。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的能源消耗也日益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丧失了约80%的城市湿地。随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人们的住房需求也随之增长,这意味着建筑能耗持续上升,包括用电、制冷、供暖等。
虽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但却都没有与之匹配的能源规划,这就很容易出现能源分配不均、分配不足等现象,从而制约城市的发展。
能源规划在新型城镇的发展规划中理应先行。在这方面,一些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在2013年11月21日中欧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提到“构建新型城镇能源体系”的观点,以及新奥集团所研究和实践的能源利用方式,恰恰是我国目前能源规划中缺失的一部分。其中王玉锁提到了“因地制宜用能”的观点,即因地制宜地利用不同类型的资源禀赋,利用不同用户负荷特性的互补性,加强区域能源总体规划,实现城市不同区域用能的协同调配,达到系统能效最优和能源价值的最大化利用。谈及政府,新奥集团也提出了“系统能效牵引”的概念,就是希望发挥地方政府主导权,整合城市供能体系,依托技术创新,对城市进行整体“能源规划”。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而在目前新旧能源交替的现状之下,技术创新或许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可行路径之一。目前国内在能源技术领域方面的探索有很多,例如,新奥集团自主研发的泛能网就可以成为支撑现代能源体系的可行方式。
泛能网是一种将信息网、能源网和物联网高度融合的能源互联网。它能够将多种不同品类的能源进行嫁接、转换,同时进行智能高效的有序配置,最终形成一个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相融合、集中式和分布式互补、供需双向互动、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优化的现代能源体系,通过转变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方式,打造“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区域能源,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泛能网目前已在北京、青岛、上海、常州等多个城市进行应用。
面对城市飞速的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中国的城市规划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现代能源体系来保证现代化建设。无论是技术创新上的尝试,还是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都将改变传统能源体系的现状。
[编辑 陈俊伶]
E-mail: cjl@chinacb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