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如何增强新闻图片传播效果
2014-06-13张颖
张颖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们对于新闻图片的接收更加便利。图片在新闻传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增强新闻图片传播的效果是目前传媒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于全媒体时代的社会背景以及手机传播媒介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针对增强新闻图片传播效果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全媒体 新闻图片 手机媒介
全媒体背景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图片数量十分巨大,而其来源范围也较广,传统的报纸、电视、杂志等已经不再是新闻图片的主流载体,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个网络新闻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由于网络的特点,其可以承载的图片量较大,受众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片,如何增强新闻图片的传播效果,让新闻图片更加吸引受众,最终实现图片的广泛传播是目前新闻从业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全媒体时代的社会背景
截止2013年12月,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了6亿,而使用手机这一媒介完成移动上网的用户数量同样较从前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达到了5亿。目前阶段手机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打电话以及发短信,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以及传播媒介。在新媒体首次出现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新媒体的出现势必会取代传统媒体。依据目前的情况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媒体,只是填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之处,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了当前的全媒体时代。
在目前全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出现了一些从前不具备的特点。首先,在全媒体时代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不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是受众能将信息进行二次传播,而传播者同样能作为信息的反馈者。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当前传播媒介形式多种多样并且传播媒介同时充当了传播要素。其次,目前由于信息传播媒介的普及,人们能够接触到的消息是多种多样的。毫不夸张的说,目前人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当下这个时代,大部分公众拥有信息传播媒介,这种情况就会造成信息的传播量呈几何态势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信息爆炸使得大量无用信息侵占了人们的信息来源,人们接触到的有用信息量较少。最后,新闻传播效果呈现出两个极端。在全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大都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在此种情况下,公众关注度较高的信息自然会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推上“头条”,而公众关注较低的消息则会被不断出现的新信息所掩盖,所以最终能被大部分公众所熟知的只有极小部分的新闻信息。
二、全媒体时代下手机媒介的图片传播
1、手机传播媒介的发展
手机传播媒介是在通信手段以及手机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出现的。中国移动通信在2000年利用GSM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接完成了一项手机WAP业务,这是手机作为传播媒介的初次出现。手机传播媒介由于其特殊性能可以有效满足不同人群的具体需求,让人们自行订阅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所以在目前有着十分良好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也使得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传播体系产生了明显变化。当前受众能够根据自身喜好进行各类信息的订制,这种方式能让受众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改变了以往信息生产者的主动地位,更符合目前的“人性化”思想。
2、手机传播媒介的特点
以手机报纸业务推送新闻图片为例。
(1)在此项业务中,受众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订阅不同种类的手机报纸业务,此项业务只需要通过打电话以及发短信等方式即可实现,而后就会利用通信网络进行手机报纸业务的推送,并且用户能够根据自身具体需求选择其某一部分的内容,在信息推送的过程中用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
(2)在GPRS网络覆盖的地区,手机传播媒介中的各项业务都能进行实时的推送,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影响。在手机制作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已经能够实现手机端实时收发新闻信息,最近几年兴起的“新浪微博”已经成为重大新闻事件的图片以及文字甚至视频信息首发地,其中无一例外使用的传播媒介都是手机。
(3)目前许多新闻网站页面都设置有读者评论部分,受众能够针对某条新闻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单向的,甚至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中完全是传播者实施信息的单向传输,无法接受受众的反馈。而目前大多数图片在手机媒介中的传播能有效形成受众反馈,让群众对图片传播的兴趣更加强烈。
(4)手机目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手机的外形更美观,功能更齐全,性能更优越,携带更方便。统计数据表明,到2013年3月份为止,我国共拥有11.46亿手机用户,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目前市场上的部分传统纸质媒体甚至停止了纸质版的发售而专门进行电子版在手机客户端中的推送,足以说明当前全媒体时代社会背景下手机这一传播媒介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在此种社会背景下,新闻图片想要在手机媒介中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就需要新闻图片自身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同时其内容需要是大众普遍感兴趣的。在自身具有较大新闻价值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新鲜性或者趣味性就能很轻易的实现大范围的传播。
三、如何增强全媒体时代新闻图片的传播效果
1、增强新闻图片传播效果需要采取的措施
(1)增强新闻图片感染力。新闻图片表达的只是新闻事件过程中的一瞬间,由于这一特点使得其与视频、音频等新闻信息比起来更具有局限性,无法让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完整经过有直观的了解,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捕捉影像时需要对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选取受众最想了解的部分进行拍摄。通常情况下新闻摄影作品需要将新闻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瞬间捕捉到,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并让受众能够一眼看出新闻事件的要点所在。从实践经验可知,当受众面对一些平常的、普遍的图片时不会有太大的兴趣,而当其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陌生的对象时则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作品的感染力指的是在受众看到一幅新闻图片时能对此事件产生强烈的印象并在其心中自然产生一种观点,不会产生过多的主观臆想造成新闻失实。图片的局限性造成其能传达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在一幅图片中尽可能传达出更多的信息是新闻摄影记者需要做到的,而一幅图片中传达出的信息量越大其新闻价值也就越高。所以新闻图片的感染力越强,其获得广泛传播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前我国互联网中普遍使用一种主动的信息获取方式,例如目前用户手机端中存在的贴吧、微博等应用中的“关注”这一功能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很少遇见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感兴趣的内容。新闻图片在传播过程中就需要努力做到让大多数人都感兴趣,通过大多数人的“转播”完成新闻图片的广泛传播。想让大多数人都感兴趣就需要对自身图片的质量有所要求,让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也就是视觉冲击效果。但是能够对人们产生视觉冲击的新闻图片不一定是积极的、向上的,这就需要新闻从业者在拍摄过程中能够自律,通过正面的拍摄手法,例如视角的独特性、表达的创造性等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而不是利用色情、低俗等内容博眼球,违背新闻摄影职业道德。
(2)拍摄过程中以人为本。情感是最能深入人心的部分,在新闻图片拍摄过程中倾注作者的情感是创作出好作品的前提,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成为了新闻图片创作中的一项重要因素。纵观目前的新闻摄影获奖作品,无一不是表达了自身或是他人情感的好作品,其中最负盛名同时也是传播最为广泛的当数解海龙拍摄的《我要上学》系列作品中的《大眼睛的希望》那张图片,图中女孩的眼睛大而明亮,同时充满了不屈与倔强,对受众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在新闻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新闻工作者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用平等以及平和的心态去描述一项新闻事件,在图片拍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对于当事人以及受众的尊重,让新闻摄影作品更积极、更健康,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2、新闻图片拍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首先,应当兼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目前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就是人们普遍倾向于从互联网中获取各项信息,随之也产生了大量的新闻门户网站,例如网易、搜狐等,这类网站中多数提供的是视频资料,同时也有大量的新闻图片资料。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在拍摄过程中不仅应当让自身的作品适用于传统媒体,例如报刊、杂志等,同样也要适用于新媒体,保证新闻图片的传播性。其次,目前手机传播媒介能够十分方便的实现视频的播放,所以在拍摄新闻图片的同时也应当重视新闻事件视频影像资料的收集,让受众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深入的了解。
总之,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在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传统的报纸以及杂志市场将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冲击。但是其自身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手机上网接收图片信息会耗费大量的流量资源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未来发展前景将会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①刘学英、苏浩军,《也谈全媒体时代新闻图片的生产与经营》[J].《中国记者》,2010(9)
②常海龙,《全媒体时代如何增强新闻图片传播效果——手机媒介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18)
③郎悦,《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J].《大观周刊》,2012(28)
④吴澄、吴晓明,《新媒体新闻的演变与社会舆情表达》[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⑤韩孟羽,《消费主义视野下新闻图片的传播变化》[J].《青年记者》,2013(26)
⑥范芸芸,《墨守或创新:全媒体时代手机报的生存之道》[J].《今传媒》,2011(4)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级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