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及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启示
2014-06-11王晶
王晶
摘 要:本文探讨了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教育思想如“生活教育理论”、“平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以及运用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思想,以对当今信息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建议,并为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活教育 平民教育 乡村教育 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88-01
1 生活教育论引领信息技术“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师从美国大教育家杜威先生,并将其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引入中国。他深入了解中国的现实状况,发展了杜威的教育理论。他强调:“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进而又提出与此相联系的“社会即学校”,将整个社会看成是教育的场所、环境。是将笼中的小鸟放飞回到天空中去,使它任意翱翔、自由发展;是把学校的一切都伸张到自然、社会中去,使学生的成长适合社会的需求。同时他又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要求,即“教学做合一”,打破了旧中国重教太过的“教授法”的历史,转向重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学、做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然而这里的做有其特定的含义,是指“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无所用心,受人制裁,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愚弄无知,成了高等游民,以致造成了“劳心者制人,劳力者治于人”,这都不能算真正的做。
在信息技术现实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掌握知识仍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新的课程体系中提出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恰恰迎合了这一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学做合一”不仅要求教师要系统的教,学生要系统的学,还要求学生亲自接触计算机,接触网络,接触社会生活,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去感知、搜索、查找并获得信息,再根据所获的信息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达到亲自解决问题的目的。
2 平民教育思想指导信息技术的目标确定——大众信息素养提高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急剧变革,各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争相兴起。中国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把教育和救国联系起来,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次平民教育浪潮。
1917年8月,陶行知先生与朱经农经过紧张奋战,合编了《平民千字课》。这本书唤醒了中国千百万落后的大众,是“普及教育的先声”。
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陶行知先生从自己的儿子身上得到经验,提出连环教学法。识字的人无论其年龄大小都可以教不识字的人。这种连环教学法使得一家、一店、一庙都成了教学单位,同时奠定了平民教育的基础。除此之外,通过设立“平民读书处”、“平民学校”和“平民问字处”满足了平民读书识字的需求,平民教育旨在“处处读书,人人明理”,“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平民教育的理念为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当今社会,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职场打拼的人亦或是在家劳作的工人、农民、企业家,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同时网络犯罪、网络受骗的案例越来越多,唯独提高大众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信息素养,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受骗,最大程度避免网络犯罪,才能保持干净的网络环境。
(1)一本适用于大众的新时代《大众信息技术》有待于编撰,市场上的信息技术教材绝大部分是面向中小学生以及教师,而适合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农民的书籍却少之又少,严重阻碍了大众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因此一本适应现时代社会发展,适用于平民大众的《大众信息技术》有待于编撰,以此来提高全民族的信息技术能力。
(2)“信息技术培训处”——现时代,各广播电视大学及各高等院校开办的远程教育培训面对的对象大部分是职业上需要继续进修的在职人员,他们一般都就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物质经济条件来接受远程教育的在职培训。然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使得平民百姓的信息技术的培训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一种信息技术培训机构迫切要求建立,以此满足平民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
(3)“连环教学法”的继续应用。全社会应该加大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宣传,鼓励人人成为信息技术学习的教师,尤其是当代的高中生、初中生甚至是小学生都要大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传播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以此影响他们的家人,影响身边的人。
3 民主教育促进信息技术创新改革
陶行知先生提倡民主的教育,反对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解放学生的思想,解除学生心中的围墙,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更加自由。要做到这些,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充分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即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民主教育的思想。在信息技术课堂,努力营造民主的氛围,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他们的思想,解放他们的双手,鼓励他们积极创作,主动解决问题。
(2)鼓励开设适合在校生信息素养提高的校本课程。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时间少,任务重,单靠一周一课的时间,难以满足部分学生深入的需求,如创新作品的创作等,迫切需要开设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旨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校本课程,一方面为深入学习信息技术提供充分的时间,另一方面要丰富校园文化。
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探讨,以期对当今的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增添一份民族的基础力量,为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提供几点建议。中国信息技术正处于分娩、蜕变前的阵痛,只有将其真正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从中国历史中吸取理论基础,才能获得新生,破茧成碟。
(日照第一中学,山东 日照 276826)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袁振国,张癸.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