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的隐性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2014-06-11焦敏
焦敏
摘 要:通常对于中学生物课程来说,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显性课程展开的,其实隐性课程对于中学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对其予以重视。论文从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内容着手分析,了解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都是其重要内容,从校园、制度、教师、管理方式等角度探寻相关的教学措施,进一步突出了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生物 隐性课程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23-01
在进行中学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显性的生物教材课程外,还应该注重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展开,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顺利的完成生物教学目标,更好的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1]。
1 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内容
通常情况下,隐性课程主要是关于思想道德、政治、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等内容,所以中学生物所开展的隐性课程内容也不外是。
1.1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
世界观的培养,主要是为了确定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是最本质的,因为它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定具有重要的影响[2]。中学是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最佳时期,教会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法去全面看世界,克服主观片面性,对他们的学习工作以及对生物界的进一步认识都有帮助,还能促进世界观的培养。而且生物重点在于研究生命现象与规律,稳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必要的,更需要严谨的敬业态度,这是培养革命人生观、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对于中学生物来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隐性课程的一个重点内容。
1.2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在中学生物隐性课程教学过程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内容。身为中国人,培养对自己祖国热爱的爱国主义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学生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责任,更要进一步认清历史责任,弘扬爱国主义,用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去维护国家,捍卫民族。同时还要将自己融入群体中,用自身言语行动去实现集体主义,面对当今社会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食品缺乏、大气污染等各种问题,才更能体现出当代中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1.3 社会公德培养
社会公德就是一种行为习惯,一般是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统一形成的调节生活的行为和风尚习惯,如热爱学习、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爱护生物等都是社会公德的体现。由此可见,社会公德在日常表现多为生活小事,但是却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慎独”才是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在人们不知道的情况下,依然不弄虚作假。从中学生物隐性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能够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道德行为起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2 中学生物隐性课程教学策略分析
2.1 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对学生开展隐性课程教学,首先要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用学生周围的环境文化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如在校园大量种植花草树木,打造有益于学习的幽静环境,在校园、教室等地方张贴孔子画像、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从文化上展开隐性课程的潜在教育。在这样的校园人文环境下,展开中学生物隐性课程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创建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
中学学校管理制度对于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学校人文环境的塑造等都有积极作用,主要是用于管理整个学校[4]。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因此,大多中学校园都制定了如《中学生手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用于对学校进行良好的管理。这些制度对于学校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时,没有让学校的主体学生参与整个制定过程,学校以规范性和科学性为主,忽略了制度颁布后的可行性。所以,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的规章制度,更利于学生学习习惯、态度的培养。
同时,在制定学校规章管理制度时,还应该将隐性课程教学内容纳入考量,将中学生物隐性课程内容,如科学的世界觀、革命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社会公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都用不同的方式在各个校园规章制度中有所体现,为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教学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2.3 教学管理方式灵活多样
中学生物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与人类社会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它在日常生活中各处都有一定的体现,如平常关注的医疗保健,环境保护,饮食生活习惯等。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办黑板报,开展专家讲座,社会调查等各种活动,加强学生对生物隐性课程的参与,《某校园植物物种的调查和统计》以及《中学生高度近视比例调查分析》等都是学生参与的学校举办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观察能力。通过这些对于中学生来说有趣灵活的活动参与,不仅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能力培养,还大大的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顺利开展,共同完成国家大纲上的中学生物教学目标。
2.4 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学校中,教师对于学生来讲除了知识讲授的学者外,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正如加里宁曾经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种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5]。”可见,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在平时更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作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从日常生活细节上对学生产生影响,有利于学生志向、理想、情操等正确形成。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成长足够关注,从内心深处热爱学生,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共同促进中学生物隐性课程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中学生物隐性课程既是独立课程,又与显性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中学生物课程中,开展隐性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黄建康.说说生物学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J].河南:快乐阅读(中旬刊),2012(1):58.
[2] 吕惠娟.浅论中学生物的隐性课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1):101,104.
[3] 苏秋红.中学生物的隐性课程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1(8):192-193.
[4] 张美枝.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初探[J].中国科技博览,2010(14):187.
[5] 李新芳,龚大洁.论中学生物课隐性课程的开设与实施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51-15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