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语境下高等传媒教育“共建”现象探析
2014-06-11刘丹凌
刘丹凌
摘要近年来,大批高校正以“共建”方式重构、调整、更新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积极应对全媒体语境下传媒环境复杂化、传媒技术更新、传媒生产变迁以及媒介用户成熟等对高等传媒教育带来的挑战。“校政共建”“校企共建”“校校共建”“校政企共建”等办学模式,将传媒主管部门、传媒业界纳入高等传媒教育体系,开拓了学校教育的视野,延展了传媒教育的内容,有效地实现了教育与业界的对接,是我国高等传媒教育在全媒体时代的积极探索,反映了传媒技术发展与传媒生产变迁对高等传媒教育提出的新诉求及其应对。
关键词全媒体传媒教育共建模式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新传播革命与媒介焦虑》阶段性成果(SWU1409114)。
近年来,大批高校正以“共建”方式重构、调整、更新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积极应对传媒环境复杂化、传媒技术更新、传媒生产变迁以及媒介用户成熟等对传媒教育带来的挑战。敞开校园大门,突破封闭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共建”来深耕传媒教育教学资源,打造全媒体实习实训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拓展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这些成为全媒体语境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新方向。
一、高等传媒教育的4种“共建”模式
以“共建”方式深化高等传媒教育改革,意味着更新传统的传媒人才培养理念,打破高校独立办学的模式,将更广阔的社会资源融入传媒教育教学资源,拓宽人才培养的路径。目前,我国高等传媒教育的“共建”模式主要有4种类型:
一是“校政共建”模式,即高校和政府部门联合办学,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2001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约,双方共建新闻学院,共建内容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政策导向、学生培养等方面。上海市委宣传部不仅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进行引导和监管,而且通过政策保障、人力资源和投入支持等举措为其拓宽办学平台和培养路径。
二是“校企共建”模式,即高校和相关企业,主要是媒体集团介入高等传媒教育,如苏州大学与凤凰卫视共建的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共建的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商学院与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重庆广电集团与重庆工商大学共建的长江传媒学院、重庆师范大学与北京时间碎片新媒体文化有限公司共建的重庆师范大学新媒体学院等。企业介入高等传媒教育,促进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重组,推动传媒教育面向传媒现场、面向社会需求。
三是“校校共建”模式,即不同级别的高校联合办学,比如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签署共建协议,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来拉动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等。
四是“校政企共建”模式,即高校、政府部门、企业联合办学,比如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和湖南广播电视台共建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这种办学模式融合学校、政府部门和传媒产业的优势资源,将职业导向、传媒实践与传媒教育紧密结合。
二、“共建式”高等传媒教育的优势
“共建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融合多项资源和优势,在教学内容拓展、教學方式更新、学生实践平台搭建和个性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能够更好地满足快速发展的传媒行业对复合型传媒新人才的需求。
首先,“共建式”办学有利于高等传媒教育变传统为现代,更新教学培养内容,打造“全时代”教学体系,将最前沿的理论和知识及时纳入大学课堂。教材陈旧、教学内容滞后是困扰高等传媒教育的重要瓶颈。尽管每年有大量新的传媒教材涌入市场,但是真正体现时代特色、包罗传媒发展、务实性强的教材为数甚少。原因有二:其一是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一个“全息化”的媒体社会正在崛起。传媒,特别是新媒体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传播新的资讯、描摹世界图景、提供社会教育途径及娱乐,而且正以毋庸置疑的影响力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形塑新型的传播交往关系、更新生活内容、冲击传统价值观念、建构新的文化及社会集群。要及时跟进快速发展的传媒业,概括、分析并有效解释复杂多元的传媒现象难度较大,短时间内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形成教材则极富挑战性。其二是大量教材仅为应景之作,作者既没有深入新的传媒现场、传媒实践,获取直接的经验数据,更没有针对新传媒实务,尤其是新媒体技术、新传播途径和方式、新传播交往关系(包括传受主体的变迁),以及全媒体采编运作等问题深入归纳、分析和阐释,进行有效的理论提升。往往新瓶装旧酒,简单套用诸如新媒体、全媒体、自媒体之类的概念对陈旧的传媒观念进行包装,对于新的传媒问题和传媒现象仅仅是隔靴搔痒、点到即止,其基本理论和知识构成并没有太多演进。上述状况限制了传媒教育的内容拓展和质量提升,对于资源、师资、实践基地建设滞后的地方高校、专科学校影响更加突出。
“共建式”高等传媒教育兴起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召唤传媒教育内容的及时更新——将行业发展前沿和动态、媒体政策和规范与高等传媒教育内容进行无缝对接,即时将最新的媒体技术与应用、传播途径与传播关系、媒介现象与文化、媒体制度及职业道德要求等内容纳入教学范畴,使高等传媒教育跳出书本教育的窠臼,突破教材陈旧、内容滞后的瓶颈,以教学内容的“全时化”来适应全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知识构成的新诉求。值得注意的是,将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电影等媒体采编技能与运作原理进行分化的传统知识体系已经逐渐脱离全媒体语境,新型传媒实战要求从业者掌握综合性的媒体知识和技能,进行“全景化”的新型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信息形式不仅融合文字、图像、声音,甚至运用360度视频、高仿真三维动画等新表达形式;具备超链接、互动性功能;能够跨越不同媒介,适应手机、电脑、各种平板等终端的播放阅读。这对高等传媒教育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对接业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校政共建”“校企共建”“校政企共建”办学的根本目的都是促使传媒主管部门、传媒业界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传媒教育,使媒介生产反哺媒介教育,为传媒教育注入最新鲜、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而“校校共建”办学则能够有效弥补部分地方性高校、专科学校在资源、师资力量、项目合作等方面不足带来的教学内容滞后问题。
其次,“共建式”办学有利于高等传媒教育变封闭为开放,拓展教学眼界,将封闭的教学向鲜活、生动的传媒现场开放,将媒体实战纳入常规教学当中。尽管我国高等传媒教育一直强调新闻传播学科的实践性特色,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仍然存在巨大裂缝。多数高校至今仍沿用“3.5+0.5”培养模式(即3.5年的校园学习,外加0.5年的专业实习),目的是通过半年的专业实习让学生完成从理论学习者到传媒“熟手”的转化。然而,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往往是割裂的,3.5年的校园学习主要囿于课本和专职教师的知识结构,且大量专职教师缺乏媒体实战经验,这严重影响学生与传媒实务界的直接联系和有效对接,也使学生很难在短短的6个月内适应和真正投入传媒工作。
正如学者吴廷俊、王大丽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大学新闻教育存在严重的‘两脱离现象,一是与新闻实践严重脱离,二是与信息时代严重脱离,既不能令学生满意,又不能令新闻业界满意。”[1]我国高等传媒教育往往以课堂教育为主,辅以少量的课堂实验和社会实践,并且因循传统的学科划分和课堂内容。这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考查,对于学生的科技能力和传媒实战能力有所忽视。“脱离新闻实践”与“脱离信息时代”互为因果,严重影响高等传媒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政府、传媒集团等外在力量对传媒教育的介入,其实质是打开高校封闭的“庭院式”教育之大门,拓展教育教学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将传媒现场转化为教学现场,让学生在实战中应用和消化课堂学习的理论和知识,获取最直接的传媒经验和技能,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沟壑,突破课堂与传媒一線背离的困境。
再次,“共建式”办学有利于促进高等传媒教育培养方式的更新,变整齐划一的集体性教学为针对性强、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提升培养质量。“共建”式办学为高等传媒教育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尤其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打造上功用突出。政府、传媒集团的参与,创造了更多机会将传媒工作的一线转换成学生的“实训课堂”。而这种“课堂”不是“一对多”的集体式教育和训练,而是“一对一”“一对少”的“学徒式”培养和指导。师父能够针对每一个学徒的专业背景、知识储备、技术技能、人文素养、操作性问题等进行手把手的教授,通过“传帮带”使其得到针对性强、激发其潜能的个性化指导和培养,学习效果更佳、上手速度更快、提升空间更大。
“学徒式”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来也是欧美发达国家传媒教育的传统。美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尽管强调通过人文精神来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自由主义精神,[2]但并没有将学校教育与“学徒式培养”完全对立。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都十分重视对传媒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19世纪后半期,随着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也进一步渗透传媒教育领域,表现为“首先是强调新闻教育的内容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其次是强调新闻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3]黄鹂博士将这种培养特征概括为“职业化”取向,[4]即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实务技能的训练,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尽快地满足实践工作的需要,这种通过搭建实习基地,师父带徒弟式的“传帮带”培养模式成为美国传媒教育的典型经验。英国高等传媒教育也一直延续学徒制培养模式,将技能培训放在首位。
“共建式”办学深化并优化了传统的“学徒式”培养模式,将课堂教学与“传帮带”紧密结合,将人文教育和技能培训放在同一高度,适应了现代传媒工作对人才的诉求。
第四,“共建式”办学将单一的职业教师团队转变成由专业教师和业界精英构成的“双师型”师资团队,拓展了学生实战训练的平台;同时也为媒体单位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及人才储备提供了便利。一方面,通过“共建”,高等传媒教育的师资团队得到有效的补充,大量业界精英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实习及毕业设计指导的培养工作中,并且促成了一种新型的“定向培养机制”,能够稳定、有序、高效地为政府部门、传媒单位、企业等输送“针对性”人才。实现媒体的人才诉求与学生的个人职业定位整合是政府、传媒单位等参与“共建”办学的目的之一。很多机构、部门、单位介入高校传媒教育也是在进行人才选拔、储备和定制。他们往往在教学、实训的过程当中,选拔专业素养、职业取向对口的学生进行专项实习和培训,并在其毕业后接收为正式员工,缩短学生从“生手”到“熟手”的职业成长道路。
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的传媒专业也是传媒业界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回炉培训”,以及项目合作的重要资源。对高等传媒教育的介入为员工的学历提升、新知识及技能获取提供了优先和便捷的路径。另外,校政企的零距离接触,有利于产学研的深度结合——在校政企等多方力量的合作中,许多传媒新现象、新问题能够以第一速度进入科学研究的视野;研究团队也能够整合学界、业界的优势力量,催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迅速转化为传媒教学内容和传媒生产力。
结语
“校政共建”“校企共建”“校校共建”“校政企共建”等办学模式,将传媒主管部门、传媒业界纳入高等传媒教育体系,开拓了学校教育的视野,延展了传媒教育的内容,有效地实现了教育与业界的对接,是我国高等传媒教育在全媒体时代的积极探索,反映了传媒技术发展与传媒生产变迁对高等传媒教育提出的新诉求及其应对。
参考文献:
[1] 吴廷俊,王大丽. 从内容调整到制度创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出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7):150.
[2] [3] 辛欣. 美国新闻教育思想的源流与发展[J]. 现代传播,2012(2):120,121.
[4] 黄鹂. 论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D]. 华中科技大学,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