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2014-06-10余卫东蔡育波刘琼茹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12期
关键词:胸腔积液病理诊断免疫组化

余卫东 蔡育波 刘琼茹等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常规细胞涂片检测,检测患者的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Calretinin、WT-1、CK5/6、Desmin等指标表达,对鉴别诊断肺腺癌和间皮病变的相关免疫标记组化进行筛选。 结果 两组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相比,P<0.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符合率高达96.67%,经过组合性抗体检测发现,间皮病变呈现Calretinin、WT-1、CK5/6、Desmin指标高表达,而肺腺癌则呈现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指标高表达,显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明显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P<0.01)。 结论 在适当的抗体组合下,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肺腺癌和间皮瘤等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非常的病理鉴别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细胞涂片;免疫组化;病理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2-012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ell block slic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applied to pathologic diagnosis of pleural effusion. Methods Selected 60 patients with pleural effusion were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ell block slic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ere used respectively to test and conventional smear test, the testing of patient CK7,CD15,MOC-31,BerEP4, TTF-1,CEA,Calretinin,WT-1, CK5/6, Desmin index expression, such as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skin lesions of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filtered immune markers related to network stations. Results The two positive rate of pleural effusion compared, P<0.05. Cell block section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yping diagnosi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compliance rate of 96.67%, after a combination of antibodies detected, mesothelial lesions showed Calretinin, WT-1, CK5/6, Desmin indicators of high expression the lung cancer was showing CK7, CD15, MOC-31, BerEP4, TTF-1, CEA indicators of high expression, indicating cell block section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smear test(P <0.01). Conclusion The under the appropriate combination of antibody, pleural effusion cells block biopsy combined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detection for such as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mesothelioma pathologica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is very effect,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Pleural effusion; Cell block sections; Smears; Immunohistochemistry; Pathological diagnosis

一直以来,浆膜腔积液的细胞病理学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上,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主要使用细胞涂片法,但是细胞涂片检测的敏感度比较低,仅为50.0%~78.0%[1-3]。这是因为在细胞涂片检测过程中,由于浆膜腔原发性间皮性肿瘤与转移性癌症的细胞形态比较相似,因此很难作为细胞病理鉴别诊断[4,5]。在临床过程中,对间皮性肿瘤与转移性癌症的区分关系到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选择和确定,因此对间皮性肿瘤与转移性癌症进行鉴别诊断的意义非常重大,尤其是对于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瘤的鉴别诊断。为此,为了解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病理诊断方法,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6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研究细胞涂片法与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法对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效能,以寻找对胸腔积液进行病理鉴别诊断的最有效方法,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呼吸内科门诊所接收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0~72岁,平均(47.6±15.7)岁。所有患者送检标本均为胸腔积液,每例患者均进行细胞涂片和细胞块切片制作。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特征加影像学检查均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本研究均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试验意见书。

1.2方法

1.2.1标本制备 所有细胞涂片和细胞块标本均取10 mL,分为3~5个管,使用离心机分离沉渣后制成HE涂片,离心率为3 000 r/min,分离时间为10 min。然后将分离后剩下的沉渣使用试镜纸进行包裹,固定在10%福尔马林中性固定液中,经过常规的处理后制备成细胞蜡块,然后进行细胞连续切片,切片厚度为3~4 μm。所有细胞涂片和细胞块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1.2.2 HE染色标本观察[6] 所有观察过程由两位具有高级职称的病理医生进行观察。根据标本中的细胞形态、黏附性以及核不典型性,如果出现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细胞的弥散性好,无不典型性,比较温和则为良性;如果细胞成团,核具有严重不典型性,细胞形态严重不温和则为恶性;如果细胞弥散,核中-重度不典型性,或者是细胞成团,核中-轻度不典型性则为不能肯定。

1.2.3免疫组化染色标本观察[7] 使用S-P法,Maxvision试剂盒,DAB显色试剂;抗体选择为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Calretinin、WT-1,CK5/6、Desmin。所有操作按照说明书进行。判断标准为:CK7、BerEP4、CEA、MOC-31、CK5/6、Desmin细胞质染色呈棕黄色为阳性,WT-1、TTF-1细胞核呈棕黄色为阳性,Calretinin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均显色为阳性,CD15细胞膜和细胞质染色为阳性。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检测阳性比较

两组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35,P<0.05),见表1。

2.2两组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符合率高达96.67%,经过组合性抗体检测发现,间皮病变呈现Calretinin、WT-1、CK5/6、Desmin指标高表达,而肺腺癌则呈现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指标高表达,显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明显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浆膜腔积液的细胞病理学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的样本采集比较容易,制备比较简单快捷,因此细胞涂片法早已用于病理学检查。但是,传统使用细胞涂片法在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诊断检测中的敏感度比较低,一般仅为50.0%~78.0%[8,9]。这主要是因为在细胞涂片检测过程中,浆膜腔原发性间皮性肿瘤与转移性癌症的细胞形态比较相似,因此很难作为细胞病理鉴别诊断。这种因胸腔积液细胞成分比较复杂而导致的细胞形态的相似性给经HE染色的常规离心涂片用于判断胸腔积液的性质增加了难度[10]。尤其是对于间皮性肿瘤与转移性癌症,其细胞形态非常相似,以致于很难使用单纯的细胞涂片检测将其进行区分。然而在临床过程中,对间皮性肿瘤与转移性癌症的区分关系到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选择和确定,因此对间皮性肿瘤与转移性癌症进行鉴别诊断的意义非常重大,尤其是对于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瘤的鉴别诊断。从本文的分析来看,本组存在14例无法判断胸腔积液是否良性。可以看出,细胞涂片HE染色检测目前还存在诸多不足。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为100%,远高于仅单纯性使用细胞涂片HE染色检测组(P<0.05)。而且,经过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符合率高达96.67%,经过进行组合性抗体检测发现,间皮病变呈现Calretinin、WT-1、CK5/6、Desmin指标高表达,而肺腺癌则呈现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指标高表达,显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明显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P<0.01),说明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无论在病理诊断的敏感性还是特异性上都明显好于细胞涂片HE染色。这主要是因为细胞块分布比较均匀,能够充分保持脱落细胞的实际形态结构,使得在进行鉴别检查时能够清晰地辨别细胞的形态。而细胞涂片则因为分布不均匀,因而容易导致细胞重叠,从而致使细胞的结构不清楚,细胞形态不清晰,非常不利于胸腔积液的病理鉴别检查。尤其是细胞涂片易出现厚薄不匀、数量差异致使容易出现高背景着色,使得临床假阳性检出率增高,导致临床出现误诊。而且细胞涂片由于其阳性表达细胞没有相应的对应标准,因而还增加临床判读的难度。然而,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却拥有细胞涂片所不能具备的优点,比如细胞分布非常均匀、能够有效避免假阳性、其阳性表达易于观察、能够进行对应性的准确判读、标本可以永久性保持、有利于回顾性研究等等。这也是本文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符合率高达96.67%的重要原因。

可见,使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有效避免细胞涂片HE染色带来的高误诊率和高漏诊率。从临床应用经验分析,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判断浆膜腔积液的细胞类型和性质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从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是对胸腔积液进行病理诊断的最优方法。然而,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是,细胞块切片的制定过程非常简单,操作简单易行,标本易于保存,对于我国医疗水平比较低的广大基层医院来说最为实用。endprint

在进行胸腔积液的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的过程中,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临床鉴别诊断抗体组合的选择的依赖也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讲,肺腺癌有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表达,而间皮病变则主要有Calretinin、WT-1、CK5/6、Desmin表达。有临床研究表明,CK7是临床肺腺癌的最敏感的因子。由于这种组合的选择对临床进行肺腺癌和间皮瘤的筛查非常重要,因此一般都将上述因子作为一线抗体进行临床应用,当然还需要结合临床病史、随访资料等进行综合鉴别。

总而言之,在适当的抗体组合下,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诸如肺腺癌和间皮瘤等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非常的病理鉴别诊断效果,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斯向东,李庆. 细胞块切片及免疫组化在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14-115.

[2] 石园,胡沁,周杨,等. 细胞块技术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8):553-554.

[3] 尚士宣,赵晓丹,肖月英.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23(6):514-515.

[4] 侯刚,尹燕,韩丹. 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对肿瘤来源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21):1647-1650.

[5] 毛瑛玉,杨敏,刘冬戈,等. 细胞块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8):547-550.

[6] 梁宜骞,于洪波,郭颖,等. 肺癌特异性小分子肽在胸腔积液脱落细胞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9):687-689.

[7] 宋小运,许绍发,刘志东,等. 恶性胸膜间皮瘤术后预后因素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18):1467-1469.

[8] 曹跃华,杨敏,陈隆文,等. 细胞病理学诊断图谱及实验技术[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10-412.

[9] 谢深科,舒千玉,姚军. 细胞块免疫标记在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疗前沿,2011,6(4):73-74.

[10] 唐应成,梁利斌,杨瑞仙,等. 胸腔积液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的病理诊断价值[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 34(15):1568-1571.

(收稿日期:2013-10-18)endprint

在进行胸腔积液的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的过程中,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临床鉴别诊断抗体组合的选择的依赖也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讲,肺腺癌有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表达,而间皮病变则主要有Calretinin、WT-1、CK5/6、Desmin表达。有临床研究表明,CK7是临床肺腺癌的最敏感的因子。由于这种组合的选择对临床进行肺腺癌和间皮瘤的筛查非常重要,因此一般都将上述因子作为一线抗体进行临床应用,当然还需要结合临床病史、随访资料等进行综合鉴别。

总而言之,在适当的抗体组合下,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诸如肺腺癌和间皮瘤等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非常的病理鉴别诊断效果,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斯向东,李庆. 细胞块切片及免疫组化在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14-115.

[2] 石园,胡沁,周杨,等. 细胞块技术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8):553-554.

[3] 尚士宣,赵晓丹,肖月英.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23(6):514-515.

[4] 侯刚,尹燕,韩丹. 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对肿瘤来源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21):1647-1650.

[5] 毛瑛玉,杨敏,刘冬戈,等. 细胞块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8):547-550.

[6] 梁宜骞,于洪波,郭颖,等. 肺癌特异性小分子肽在胸腔积液脱落细胞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9):687-689.

[7] 宋小运,许绍发,刘志东,等. 恶性胸膜间皮瘤术后预后因素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18):1467-1469.

[8] 曹跃华,杨敏,陈隆文,等. 细胞病理学诊断图谱及实验技术[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10-412.

[9] 谢深科,舒千玉,姚军. 细胞块免疫标记在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疗前沿,2011,6(4):73-74.

[10] 唐应成,梁利斌,杨瑞仙,等. 胸腔积液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的病理诊断价值[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 34(15):1568-1571.

(收稿日期:2013-10-18)endprint

在进行胸腔积液的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的过程中,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临床鉴别诊断抗体组合的选择的依赖也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讲,肺腺癌有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表达,而间皮病变则主要有Calretinin、WT-1、CK5/6、Desmin表达。有临床研究表明,CK7是临床肺腺癌的最敏感的因子。由于这种组合的选择对临床进行肺腺癌和间皮瘤的筛查非常重要,因此一般都将上述因子作为一线抗体进行临床应用,当然还需要结合临床病史、随访资料等进行综合鉴别。

总而言之,在适当的抗体组合下,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诸如肺腺癌和间皮瘤等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非常的病理鉴别诊断效果,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斯向东,李庆. 细胞块切片及免疫组化在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14-115.

[2] 石园,胡沁,周杨,等. 细胞块技术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8):553-554.

[3] 尚士宣,赵晓丹,肖月英.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23(6):514-515.

[4] 侯刚,尹燕,韩丹. 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对肿瘤来源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21):1647-1650.

[5] 毛瑛玉,杨敏,刘冬戈,等. 细胞块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8):547-550.

[6] 梁宜骞,于洪波,郭颖,等. 肺癌特异性小分子肽在胸腔积液脱落细胞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9):687-689.

[7] 宋小运,许绍发,刘志东,等. 恶性胸膜间皮瘤术后预后因素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18):1467-1469.

[8] 曹跃华,杨敏,陈隆文,等. 细胞病理学诊断图谱及实验技术[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10-412.

[9] 谢深科,舒千玉,姚军. 细胞块免疫标记在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疗前沿,2011,6(4):73-74.

[10] 唐应成,梁利斌,杨瑞仙,等. 胸腔积液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的病理诊断价值[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 34(15):1568-1571.

(收稿日期:2013-10-18)endprint

猜你喜欢

胸腔积液病理诊断免疫组化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干预要点研究及分析
影响乳腺癌术中冰冻诊断准确性的病理与临床因素研究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核性胸腔积液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中的效果观察
合并胸腔积液的布鲁氏菌病1例临床分析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