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4-06-10葛月萍陈扬波房海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12期
关键词:肠内营养围术期护理效果

葛月萍 陈扬波 房海娟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共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营养指标: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 肠功能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 并发症: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伤口感染、腹痛、腹胀、 静脉炎。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P、Alb、H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TP、Alb、Hb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组间及组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及静脉炎,对照组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围术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干预、营养管护理、消化道护理等,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 胃癌全胃切除术;肠内营养;围术期;护理效果;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R73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2-010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care for gastric cancer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perioperativ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3 in our hospital, 56 cases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had no other history of digestive diseases,no history of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eases, heart, liver, kidney function was normal.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8 cases in each group. Perioperative control routine car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wo groups of the observed indicators:nutrition indicators:serum total protein(TP), albumin(Alb), hemoglobin(Hb);Bowel function index:bowel sounds recovery time,flatus;complications:anastomotic fistula , pulmonary infection, wound infection, abdominal pain, bloating, phlebiti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P, Alb, Hb of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 and the TP, Alb, Hb levels of observation group in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Bowel sounds and recovery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flatus were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P<0.05). Observation group had no pulmonary infection, wound infection and phlebitis,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wound infection,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7.1%,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Gastric cancer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perioperative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and comprehensive care interventions such a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 feeding tube care, gastrointestinal car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bowel func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the disease.endprint

[Key words] Gastric total gastrectomy;Enteral nutrition;Perioperative;Care effect; Complications

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创伤大,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饮食恢复晚,进一步导致机体处于高度营养不良状态[1]。充分的营养支持包括予足够的热能、蛋白质、电解质和维生素等,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恢复机体功能的主要手段[2]。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对患者术后较快恢复并进食、解除饥饿感、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同时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护理、营养管护理、消化道护理等对于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及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共56例,无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史,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史,心、肝、肾功能正常, 术前未行放化疗。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胃癌发病部位、TNM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应用一次性吻合器行食管-空肠Roux-en-Y重建。对照组术后予常规胃肠持续减压和肠外营养治疗,禁食;观察组术后1 d按照每2小时一次通过术前安置的胃空肠营养管予20 mL的温水缓慢注入,术后2 d适当加量,同时分次注入10 g肠内营养粉加100 mL水稀释液,连续注入7 d。

1.3 观察指标

营养指标: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肠功能指标: 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伤口感染、腹痛、腹胀、静脉炎。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软件,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P、Alb、Hb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7天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TP、Alb、Hb。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P、Alb、H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TP、Alb、Hb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组间及组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7 d后观察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术前、术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肠内营养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生理和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取得其配合。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以及大便次数、量和性质,如出现不适时应耐心向患者解释,给其安慰并积极予以处理。

3.2 肠内营养液的合理配置、输入及温度控制

肠内营养液主要使用能全力,能促进胃肠蠕动,利于营养吸收,还可促进小肠、结肠黏膜和细胞生长。输入液的量需从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本组中5例患者因输注速度过快出现腹胀,经减慢滴注后缓解。过低温度可导致肠黏膜痉挛,引起患者呃逆、腹痛、腹泻。采用复尔凯调温器将温度控制在35℃~37℃,如无加温器则用热水袋将输注管加温[4]。

3.3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胃肠道反应,轻度胃肠不适者减慢输注速度,注意肠内营养液的温度,末端予加温;症状严重者停止输入,并对症处理。床头抬高15°~30°,输入浓度、速度、容量等逐渐加大,及时检查营养管管端的位置,经常检查胃潴留情况,以便早发现、早处理。严密监测血糖及电解质情况[5]。

3.4营养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营养管,做好标记,每天检查固定于鼻部的胶布。保持营养管通畅,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均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0~30 mL冲管[6]。输注过程中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水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和急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一般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逐渐经口腔进食,如无不适,进食2~3 d后即可拔除营养管。

3.5并发症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肛门排便、排气情况,有无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处理。

4 讨论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多采取手术治疗,如全胃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等。全胃切除术术后因失去胃的正常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且重建的消化道难以恢复胃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术后营养障碍成为临床医师所面临的一道难题[7-9]。另外,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手术创伤大,对机体各系统均有影响,术后的营养支持能满足术后机体高分解代谢过程中对能量和蛋白质增加的需求,维持内脏的蛋白质含量,减少营养物质的丢失,维持机体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因此,需要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以及促进患者机体的早日康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0-12]。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刺激小肠上段特定细胞分泌血浆胃动素,刺激肠道细胞生理肌电活动和肠道机械运动,进而促进胃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新近研究表明,肠内营养有利于保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其机制可能为肠内营养通过食物刺激肠道交感、副交感神经及肠道黏膜的表皮细胞,致局部释放各种神经递质、血管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使肠黏膜不因缺乏这些物质而萎缩。有研究指出早期肠内营养可纠正胃肠癌患者术后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状态,促进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13]。在营养指标观察方面,血红蛋白、白蛋白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的营养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TP、Alb、Hb治疗后分别为 (78.64±8.36)g/L、(36.72±6.14) g/L、(115.12±18.75) g/L,分别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说明肠内营养能有效地维持和改善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有研究证明:胃肠道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最好途径,肠内营养符合生理状态,能维护肠黏膜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14]。腹部手术后,胃的功能于术后1~2 d恢复正常,大肠的功能于术后3~5 d恢复正常,而小肠的蠕动、消化、吸收功能在开腹术后几小时即恢复正常。本研究表3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52.8±6.9)h、(48.1±7.3)h,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提示早期经肠内营养能促进患者的肠功能恢复,可能与肠内营养支持能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增加门静脉血流量、维持与改善肠黏膜屏障的功能,从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关。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全切术后不但能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促进肛门排气、排便,而且对并发症的预防(如吻合口瘘、肠梗阻、感染等)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绕过吻合口或瘘口进行肠内营养,因而促进瘘口的愈合。本研究表4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达7.1%,明显低于对照组25%(P<0.05)。与何晓兰等[15]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同时我们在治疗期间实施系统的、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护理、营养管的护理、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及温度方面的护理、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使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恶心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明显改善了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了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endprint

综上,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围术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干预、营养管护理、消化道护理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曾剑锋,袁小,王修健.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47-48.

[2] 汪军.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12A):123.

[3] 张亚冰.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 重庆医学,2011,40(16):1579—1581.

[4] 林木青,江四平,余强,等. 早期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6):159-160.

[5] 赖裕红. 肠外营养和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营养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42-143.

[6] 程林江. 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00-101.

[7] 高春,李忠鹏,刘震. 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1):744-746.

[8] 王晨光,傅芬兰,张鹏程,等. 伞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的临床研究[J]. 东南国防医药,2013,15(1):30-32. [9] 王积庆,何新.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疗效评估[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8):68.

[10] 梁平.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A):34-35.

[11] 吴惠慈,何书为,林中满.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262-263.

[12] 陈伟文,姚志敷. 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9):21-22.

[13] 王开军.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2):1616-1617.

[14] 刘雪芹. 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2011,9(7):1729-1730.

[15] 何晓兰,周雪玲,陈桂丽. 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3):31-32.

(收稿日期:2013-11-28)endprint

综上,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围术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干预、营养管护理、消化道护理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曾剑锋,袁小,王修健.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47-48.

[2] 汪军.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12A):123.

[3] 张亚冰.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 重庆医学,2011,40(16):1579—1581.

[4] 林木青,江四平,余强,等. 早期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6):159-160.

[5] 赖裕红. 肠外营养和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营养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42-143.

[6] 程林江. 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00-101.

[7] 高春,李忠鹏,刘震. 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1):744-746.

[8] 王晨光,傅芬兰,张鹏程,等. 伞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的临床研究[J]. 东南国防医药,2013,15(1):30-32. [9] 王积庆,何新.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疗效评估[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8):68.

[10] 梁平.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A):34-35.

[11] 吴惠慈,何书为,林中满.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262-263.

[12] 陈伟文,姚志敷. 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9):21-22.

[13] 王开军.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2):1616-1617.

[14] 刘雪芹. 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2011,9(7):1729-1730.

[15] 何晓兰,周雪玲,陈桂丽. 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3):31-32.

(收稿日期:2013-11-28)endprint

综上,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围术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干预、营养管护理、消化道护理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曾剑锋,袁小,王修健.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47-48.

[2] 汪军.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12A):123.

[3] 张亚冰.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 重庆医学,2011,40(16):1579—1581.

[4] 林木青,江四平,余强,等. 早期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6):159-160.

[5] 赖裕红. 肠外营养和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营养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42-143.

[6] 程林江. 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00-101.

[7] 高春,李忠鹏,刘震. 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1):744-746.

[8] 王晨光,傅芬兰,张鹏程,等. 伞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的临床研究[J]. 东南国防医药,2013,15(1):30-32. [9] 王积庆,何新.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疗效评估[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8):68.

[10] 梁平.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A):34-35.

[11] 吴惠慈,何书为,林中满.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262-263.

[12] 陈伟文,姚志敷. 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9):21-22.

[13] 王开军.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2):1616-1617.

[14] 刘雪芹. 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2011,9(7):1729-1730.

[15] 何晓兰,周雪玲,陈桂丽. 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3):31-32.

(收稿日期:2013-1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肠内营养围术期护理效果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给药方式比较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