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爱:成就花与果的事业
2014-06-10李智兰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德育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但德育工作看起来很空,做起来很不好把握,只有提高其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才能做进学生心灵、触及学生灵魂,德育工作也才能取得实际成效。本文结合近年来教育教学的探究与实践,从真心爱心、激励赏识、理解尊重三个方面,对做好小学德育工作谈了一些感悟和体会,并简要分析了工作中的问题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以期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工作以来,我一直兼任班主任。作为班主任老师,一方面要“教好书”,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增长本领;另一方面更要“育好人”,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让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成才。“育好人”,主要就是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看起来很空,做起来很不好把握,如何提高其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我认为,关键是要倾注老师平等的爱,把德育工作做进学生心坎里,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启发。
一、探究与实践
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方面,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不断探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用真心和爱心浇灌心灵
爱是教育的源泉。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平等的爱,才会亲近老师,也才会乐于听老师的教诲。“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对学生的爱,一定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美国著名电影《热血教师》中,主人公克拉克老师将一个最差的班级教成最好的班级,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最重要的秘诀就是真心关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从不偏袒,激发了学生的动力和活力。
做好德育工作,行动比说教更重要。对学生的真心、爱心,并不是要整天挂在嘴上,而是要融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体现到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学生做操时,微笑地注视他们,会给学生信心;学生文具掉到地上,路过时轻轻拾起放好,学生会心存感激;学生病了,做个家访、给家长打个电话,学生会倍感温暖……只要老师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去亲近学生,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学生,保护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德育工作就能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用激励和赏识温暖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学生各有各的优势和特长,也各有其缺点和不足。而现实中,往往优秀生得到赞扬和赏识多,其他学生则易被忽视。其实,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灵里,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激励和赏识。尤其是看似爱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不时违反班纪班规、惹是生非,其实一方面是在表达心中的情感,另一方面也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对待这类学生更要讲究方式方法,更要倾注爱心和耐心,善于找准他们的长处、发挥好“闪光点”效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赶超先进。有时候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扬的手势,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褒奖,足以让他们找回自信,甚至影响和成就他们一生。
常听人说,现在的孩子赏识教育太多,缺乏挫折教育。但作为老师,还是应以赏识教育和正面引导为主,善于用好激励“棒棒糖”,提升正面引导力,传递强大正能量,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三)用理解和尊重感染心灵
爱是一种理解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爱一定要以理解和尊重为前提。工作中,我一直特别注重理解和尊重学生,乐于与学生用心灵来沟通和交流,也收获了学生对我的尊重和理解,师生关系也比较亲密和融洽。
记得有一年,我时任班级连续出现学生丢钱现象,反响比较大。后来,我暗自排摸,弄清了可疑学生,于是放学后独自私下找他谈心,一番交谈,孩子低头认错。当时我们约定“这件事永远只能我俩知道”,孩子满眼泪花、低头答应,从此班上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气。此后,孩子也活泼开朗起来,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这件事让我深受感触,庆幸自己采取了正确的方式,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并用“约定”的形式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老师的爱。德育工作就是如此,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尊重和机会,他会还你一片蓝天。
二、思考和感悟
正人者,必先正己。做好德育工作,教師首先要为学生树好标杆,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在此基础上,要讲求正确的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重让学生思想受到熏陶、心灵受到震撼,才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要把爱的种子平等地播撒在学生的心田,精心呵护,假以时日,就会开出希望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新形势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作中还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学生层面,“独生”子女时代,孩子们比较娇气和自我,对优良传统和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有待加强;家长层面,部分家长过分宠爱甚至溺爱孩子,对孩子习惯养成不够重视,孩子事情全包办,家校配合打折扣,影响德育教育开展;学校层面,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工作合力和德育科研有待加强,等等。这些不足和困惑,需要在工作中探索创新、有效破解,真正让德育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简介:李智兰,1980年生,女,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三年级语文教师、班主任,中学语文二级教师。
(编辑:陈 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