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小学语文课堂背景资料科学呈现举隅
2014-06-10郑秋霞
郑秋霞
【摘要】读者拥有适宜的背景知识,是阅读得以有效实现的基础。新课程实施后,教师对课程资源的使用逐渐常态化,但课程资源呈现在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中还需要注意实施策略,需要十分关注呈现内容的适切性,呈现数量的适度性,呈现时机的适宜性,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语文素养。
【关键词】背景资料;内容;数量;时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老师们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加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日益普遍和深入,课程资源的获取日益便捷,小学语文课堂上背景资料的呈现可谓是“遍地开花”。
鲁梅哈特也曾经指出:一个读者不能正确理解一篇文章的原因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读者不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二是读者虽然具有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但作者提供的线索不足以激活读者的图式;三是读者自以为读懂了文章,却误解了作者的意思。这三种情况都清楚地告诉我们,读者拥有适宜的背景知识,是阅读得以有效实现的基础。
一、适切:背景资料呈现内容的选择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并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将其恢复或构成意思;强调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需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即输入的信息必须与头脑中的图式相吻合),否则人们将无法理解输入的新信息。
背景材料因其目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对某一知识或难点作阐释、说明,巩固某一能力、方法的,丰富课外知识……怎样选择适切的内容材料呢?在各类文体的教学中,老师们总是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教学,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特色。在这些关键的地方,因文制宜地引入背景资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感悟,突破教学难点,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共鸣。
例如《卖木雕的少年》一文的教学中,抓住“国际友谊”这一主题,依托背景资料,就能升华对黑人少年所说的“我们是朋友”这句简短而又内涵丰富的语言的理解。
[教学片断一]
(1)启发理解“我们是朋友”。
引导质疑:请你读读这句话,想想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拓展资料,理解“朋友”
(图片配数据,师配乐讲述)
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少年所在的国家叫赞比亚,20世纪60年代,中国帮助他们修建通往坦桑尼亚的坦赞铁路。在长达8年的修建中,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亿8千8百万元(988000000元)人民币,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50000)人次,先后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援非医疗队”:近50年来,1.5万(15000)中国的白衣天使为非洲人民解除疾患。
(3)听了这番介绍,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面对中非友誼这一宏大主题,面对学生对国际友谊理解的缺少,笔者及时补充中坦友谊中的一些例子,尤其是强调了一些数字,拉近这一主题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小小的木雕不是简单的礼物,而是承载着友谊的桥梁。
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呈现的内容要精当,要恰到好处,教师在选择背景资料的内容时,一定要思考:缺少背景内容是否会影响读者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因此,只有在读者“不愤不发”的状态下,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入,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适度:背景资料呈现数量的选择
教师课程意识的增强,为课程资料的选择提供了保障,但是,目前的背景资料呈现上还存在着一哄而上、拓展无度的现象。有些课堂上,忽视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而过多过早补充内容,结果导致一堂课下来,学生连课文中的句子都没有读熟;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理解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任意引用各类资料,甚至在一些“公开课”上,还出现“为引用而引用”的现象。
有些文章,在不提供背景资料的情况下,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读懂,那就不宜呈现背景资料,以避免学生带着“标签”去体会文章,导致个性化阅读体验的缺失。而有些背景资料引用要充分,引导学生在原有感悟的基础上,借助资料,进一步思考,或深入,或修正,或补充自己原有的理解、感悟,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新的阅读或研究的主题。
例如《祖父的园子》一课的教学,学完了全文后,再来交流、了解萧红的身世,介绍《呼兰河传》这本书,然后引导学生回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祖父,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学生便能深入领会了。
[教学片断二]
(1)学完了课文,你还想说祖父的园子是怎样的园子?
小组合作讨论后,交流汇报,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呈现以下背景资料:
①课文《祖父的园子》就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在这部作品的结尾处,可以看到作者满怀深情地提及自己的祖父:
“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②补充:作者小时候虽然出生于富裕之家,但不得宠爱,一直由爷爷抚养长大,童年一直是和爷爷度过的,园子是她去得最多的地方。当她和爷爷在园子里时,她是幸福、自由、快乐的。
看似学完了课文,教师巧设话题,让学生继续对文本的探究,因为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学生一般不会关注,而又和文本的联系十分紧密,呈现比较丰富的背景资料,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启发学生站在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文本,体会思想感情,并激起学生进一步阅读原著,研究作家的兴趣,意犹未尽的语文课堂才是发展性的课堂。而如果此时,再引用一些名家对萧红的评价,甚至讲解鲁迅先生对萧红文学生涯的提携,则属于典型的“画蛇添足”。
三、适宜:背景资料呈现时机的选择
一位老师执教《草原》,以一组优美的草原风光图导入,欣赏后引导学生交流:同学们,这是哪里?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眼前的风光?今天,我们要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西部,去欣赏草原的独特美景。
这位老师显然在背景资料的呈现时机上把握不当,画面较之于文字,总是显得不够丰富,老舍先生初入草原,不仅用眼,更是全身心地在领略这番美景,并将自己独特的感受融于景物的描写之中。学习课文时,虽然大部分孩子没有去过草原,但完全可以透过文字,对一碧千里的草原、线条柔美的小丘、陶醉其中的骏马和大牛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对文字形象性的感悟。在品读、体会的基础上,再出示与老舍的精笔细描所对应的画面,通过自我想象的画面与图片的对比中深化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笔者在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有一个重要的名词——“租界”,这是集中体现当年“中华不振”的地方,也是少年周恩来立下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直接缘由,所以在初读课文之后,便引入了故事的背景。
[教学片断三]
(1)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的大意。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的旧中国,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十分久远了,让我们回到那个年代去看一看吧!
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光——
出示一组背景资料、图片,配乐《江河水》,师讲述:
①1895年,清政府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屬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②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等11国代表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50000000(4亿5千万)两白银,在北京划定使馆界……
③(出示时局图)当时,俄国、日本、英国、美国、法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竟在中国的土地上划定了三十多个租界。(板书:租界)
(2)你知道什么是租界吗?
学生交流后,师:来看几张图片吧!(出示4张图片,配乐)
(3)(四张图片定格在一页)同学们,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引导学生深入读文之前,运用多媒体手段,在悲凉的二胡音乐声中,在一组图片的展示,一段历史的介绍之中,把学生的目光与思维带回那个年代,然后展开讨论,学生充分体会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试教中,我也曾将背景资料的引入放在学习故事后面,学生的课堂情绪表现则迥然不同。
从教学实践中,我明显地体会到:背景资料内容的有效选择,呈现时机的把握,呈现资料的丰富与否,收到的效果有时候会大相径庭。呈现资料的着眼点应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本语文素养。让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选择背景资料时,做一个智慧的“雪中送炭”者吧!
(编辑: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