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影响下的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
2014-06-10罗珍会陆静越
罗珍会?陆静越
【摘要】对网络文化和语文教学相对关系的反思,本质也是对认识论的反思。本文从严禁和融合两种常见观点入手,以唯物史观对网络文化的本质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发展的必然性,提出了恢复口述传统的语文教学对策,部分回应了柏拉图之问;针对其技术本质决定的娱乐性,提出了重返生活教育的语文教学对策,回应了奥威尔之问。并对网络文化难题提出了重返传统的希望。
【关键词】网络文化;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般认为,网络文化,狭义上说,是指与互联网相关的人们的交往活动、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我们也早已知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语文教学如何利用网络的积极因素,同时尽量规避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给正常教育教学带来的不良冲击,针对这方面的诸多问题,教育界的同行们尚在困厄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笔者结合自己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经验,针对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在学生中的诸多影响,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求教于方家。
针对网络问题,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派:前者乐观其成,不仅津津乐道于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带来了“突破”,而且早已摩拳擦掌,积极谋划“网络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我们不妨称他们为“融合派”;而另一派则更多来自现实生活,众所周知,过度上网会直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或家长,都知道要牢牢把住网络关,对孩子上网严加防范,甚至彻底杜绝孩子上网隐患,他们是实际生活中的“严禁派”。很难弄清楚有多少理论上的“融合派”一旦回到实际生活中,站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就立即变成了铁杆“严禁派”,但仅仅这一矛盾出现的本身,就足以说明,对于网络文化的思想分歧已势如水火,绝非轻易可以弥合。
其实,网络绝不仅仅是一个新工具那么简单。第一,网络文化的出现有其必然性;第二,网络文化自身具有选择性。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客观实在,对于所承载的文化,具有自然的偏爱和选择。只有认识这两个特点,深入分析,才能看透网络文化的真实本质,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疏导。
首先,严禁派是靠不住的。我们都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进程的主要动力。因此,当网络技术已经融入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之后,再想要屏蔽它就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一个新的文明正在我们生活中出现”。从这个意义来讲,融合派或许有无所作为之嫌,但是严禁派却必将走向失败。如果说严禁只是为了暂时的效果,那么这效果往往意味着将来需要以巨大代价加倍偿还。
严禁派的做法固然行不通,但融合派也同样毫无前途。通过游戏学习,彻底寓教于乐,也许是融合派最诱人的广告之一,可是与其说它是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不如说更像看似富丽堂皇的海市蜃楼。因为技术绝非表面看起来那么死板简单,容易摆布。对此德国技术哲学权威F·拉普也曾指出:
第一,技术过程和对象当然并不总是事实上中立的,例如可能永远找不出高度专门化的军事武器有什么和平用途……第二,技术不仅会产生物力上的副作用,同样还会产生感情和精神上的影响。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所有媒体技术的本质就是娱乐!网络文化作为事实上的“第四媒体”,在娱乐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点和教育教学主要依靠形象思维感悟理解的本质完全抵触。
返回到语文教学的历史来看,相比这些轻松愉快地娱乐,学习无疑就是一种精神领域的艰苦劳动,一项意识世界里的马拉松比赛。唐人卢延安叹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语文教学固然不反对以苦为乐,乐观地看待学习,但是若以为艰苦劳动或许可以被轻松娱乐所替代,这也实在是有缘木求鱼之嫌。而娱乐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能够将声光色等令人眼花缭乱地映像直接诉诸感性。语文教学完全是一种思考训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融合派不仅是没有前途,甚至还有潜在危害,因为它让很多教育者正在放松警惕。
因此,看清了网络文化的娱乐本质,才能阻止它对于语文教学的蚕食。典型例子就是网络文化快速多变的特点,对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消解。在今天的网络文化中,就是贴张特写照片,实在是非常具体,完全没有发挥想象力的必要。长期暴露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学生语文素养怎么会提高。所以奥威尔之问正好揭开了整个媒体时代的核心机密——“即便是终日迷失在娱乐信息的海洋里,也得不到任何严肃思考所需的有用信息。”
然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网络文化已经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承受无比巨大的阻力。可只要转换角度,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还是可以找到相应措施。我们认为:教育除了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帮助他们用知识武装自己,为他们自己的生活做好准备。
其次,客观地来说,网络文化对于语文教学有些影响确实一点不假,但是语文对于网络文化,却具有更重要意义。中国信息技术的旗帜——联想,是靠汉字处理起家;中国唯一的世界级软件是方正的飞腾汉字排版;而打開标准美国制造的微软操作系统,唯一能看到有中国标志的地方——就是微软拼音的版权页——“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开发”。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国人上网人数已经世界第一,汉语必将是互联网使用最多的语言。今天我们的三尺讲台上正在打造的,正是明天网络文化的中国魂。美国科学哲学家尼尔森说:“计算机的目的就是人类的自由。”
综上所述,我们很容易发现,从语文角度来看网络文化,我们从来都不缺乏思想武器,中国古代圣贤对于技术的局限性早有定论,《庄子·天地篇》指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今天我们真正缺乏的是重返传统的清醒头脑。忽视网络文化而无所作为固然不妥,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产物,网络文化肯定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影响,语文教学也应该适当改进。我们一旦认清了网络文化的娱乐本质,就可以有选择地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抵制它对抽象思维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到扬长避短,真正发挥网络的优势,最终让语文教学实现以人为本,体现其人文性的价值内涵。
(编辑:毕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