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速度与耐力训练方法的改进
2014-06-10邵中平
邵中平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5-000-01
摘 要 我国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训练一直都是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速度如何得到长时间的保持,这一直都是个难题。本文通过交换训练法,代替了原来的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这种改变使运动员的肌肉接受的刺激不断变化,肌肉不易产生疲劳,而且方法、环境、速度等的变化也使机体的适应能力增强,进而使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短距离速度滑冰 速度 耐力
我国短距离速滑选手普遍拥有很好的启动和加速能力,但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却很差,因此速度和耐力的脱节是造成我国运动员前程优于后程的主要原因。
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耐力是指有机体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速度滑冰是典型的体能类项目,身体能力的训练一直是速滑运动员重要的训练任务和内容,速度耐力是该项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能力。
一、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的教练员在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认为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虽然是以无氧供能为主,无氧能力才是关键,但有氧能力是基础,而且有氧能力好的运动员体能恢复的快。严力等人也通过研究发现,长时间低强度低乳酸的有氧耐力训练,可以促进运动员机体内线粒数量和体积的增长,可以增加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机体的有氧恢复能力,延缓酸环境的出现。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速滑教练员都特别重视有氧耐力训练,在全年的训练计划中都占有很大比例,例如自行车、跑步、滑板、各种模仿动作等,冰上的慢滑6圈、8圈、10圈等,并在训练中严格控制心率和血乳酸的浓度,心率在140-160次/分,乳酸浓度在6mmol/L以内。近年来,我国短距离速度滑冰水平迅速提高,这与增加了有氧耐力训练的比例有关。但是任何事情都会有两面性,不是所有的都是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有些方法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会起到相应的效果,如果前提条件改变那么结果也就改变了。速度滑冰的训练方法无论怎样变化,短距离滑冰都离不开对速度的极度要求,保持住速度才是最终的目的。虽然有氧耐力训练有助于体能的快速恢复,但是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耐力训练对机体的慢肌纤维发展更为有利,对快肌纤维相对刺激较少,造成快肌向慢肌的转变,降低了肌肉的收缩速度以及最大力量,使肌肉快速收缩的能力下降,阻碍技术的提高,这对短距离选手来说反而不利。那么如何训练才能使运动员的既能拥有很好的耐力水平,同时又能很好地保持速度呢?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怎样才能同时得到解决而又不互相抑制呢?
二、训练优化与改进
通过对我国速滑运动员上冰期的观察发现,我国国家队的训练无论在上冰初期和竞赛期,以改进技术和发展冰上专项有氧能力的慢滑练习始终占有很大的比重。训练内容安排是合理的,但量过于偏多,短距离运动员更多的是注重神经肌肉的调节,保持神经肌肉的高度灵敏性,能够快速、准确的做出反应,而过多的重复内容会让人的神经易产生麻木、反应慢等现象,反而不利于短距离选手的发展,尤其在赛前,更适宜少而精的练习。所以在训练中我们改變了速度和耐力训练的原有模式,在训练中把速度和耐力训练相结合,采用变化训练法来进行速度和耐力的训练。
变换训练法是指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变换练习的内容、运动负荷、动作的组合以及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等而进行训练的方法。
变换训练法的主要特点在于练习的条件、形式可以根据训练的任务加以变换,因此比较灵活、机动,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训练中出现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提高训练效果。采用变换练习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变换练习法所变换的因素一般有练习的形式、练习的时间、练习的次数、练习的条件、间歇的时间、方式与负荷等。以上因素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就会由于这一因素的变化对运动员机体造成负荷刺激的变化。因而变换练习法的核心是变换运动负荷。变换运动负荷的形式一般有三种:一种是不断增加负荷,一种是不断减少负荷,第三种是负荷时增时减。在实际练习中究竟采用哪一种形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要加大对机体的刺激,就要增加负荷。如要提高机体对负荷刺激的适应能力,就应注意负荷的变化,时增时减。“法特莱克法”是变换练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可以理解是一种由持续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综合而成的组合练习法。其特点是在各种变换的外界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持续、变速的跑的练习,时间长达1-2h,自我调节强度,有节奏地变化。如在草地、树林、小丘、小径等自然条件下,把快慢间歇跑、重复跑、加速跑和走等方法不规则地混合起来练习。
三、结论
虽然变换练习不是新的方法,但是在我国的速度滑冰中应用并不是很广泛。现在我们把变换练习贯穿在速度练习、耐力练习和冰上的技战术练习中,改变了原来的匀速训练方法.通过变换练习使运动员以前依赖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提高速度耐力所造成的擅长“中速滑行”现象得到改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乳酸和心率产生大范围的波动,使神经和肌肉接受得刺激不断变化,其目的是让IIa 快肌长期得到有效的重复训练,但又不至于引起机体的过度疲劳。更有助于训练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小平,梁林花.我国速滑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J].冰雪运动.2003(3):1-3.
[2] 陈月亮,王旋,赵玉华.我国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特征[J].山东体育学报.2009.25(10):76-79.
[3] 陈月亮,李洪志.我国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特征[J].冰雪运动.2009.3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