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二美术素描教学中的“三级跳”

2014-06-09郭娜

成才之路 2014年8期
关键词:三级跳艺考高二

郭娜

对于专业艺考生而言,高二的美术素描教育至关重要。在一整年的教学过程中,会有“三次”内容的转换和拔高,为高三上半年省艺术联考做好准备。

对高一下半学期才开设美术专业课的学校而言,高二上半年一开学所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素描静物深入。

素描静物这类题材虽然是高二上学期就出现的课程,但是近几年湖北省艺术联考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这类题材也是很多艺术家终身选择研究的方向,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系主任刘寿祥老师就是以此题材见长。这门课程安排虽然很早,但是却是非常重要的一课。除此之外,它还对将要到来的色彩静物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说素描静物直接决定着色彩静物的深入程度,对于这一点,每个做专业艺考的老师都很清楚。如何把握画面中最本质的东西,能够以一种更加快捷的方式来展现,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我的体会就是“抓大放小”。

素描静物是由素描几何形体过渡而来。抛去几何形体中单一的质感,静物展示给我们的是物体原始的静态美。很多学生在这一转折期会显得不知所措,完全控制和把握不住,进度有时会陷入僵局。这时候临摹课就会显得非常重要。当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临摹同一作品时,也有着不同方向性的把握。对于差生,把握画面中大的体面关系和简单的空间效果是最为基础的。对于中等生,形体的塑造就开始显示其重要性。他们会把很多注意力放在这个地方。而对于优秀学生,把握物体之间不同的质感成为他们研究的方向。这也显示了对素描静物作品三个层次的把握方向。主要把握大的空间,大的明暗关系,而小的细节,小的局部只起锦上添花的效果。只有抓住这一点,我们学习方向才不会犯错。对于全体学生而言,只要基本到达了第二个层次,我们素描静物的第一轮学习其实就已经基本结束了。接下来的“二级跳”就是在整个高中阶段,素描中对“形”要求最高的一项——素描石膏像的学习。

要说素描石膏像是对“形”要求最严格的一项,可能没有人会有异议。来自古罗马、古希腊的经典石膏像时,是每一位美术爱好者膜拜的对象,并且这种崇拜是世界范围的。尤其一些以写实见长的画家更会无数次细致地研究这些经典石膏,从中获得灵感。所以,我们在临摹这些经典石膏像时,任何一处轻微 “形”的错误都会被很快发现。因为过于经典,所以老师对“形”的要求也会是反复强调,整个作品画下来,“形”也成为了画面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形”更为准确,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训练学生的眼力,就成为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让自己的眼睛像一把尺子一样精准是我们理想的状态。但是班里面总有好、中、差,如何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呢?

首先,我们要研究石膏像“形”的产生过程。对于一个石膏像,一般会有“头”“颈”“肩”“底座”四个部位在一张八开的张上,让学生最为困惑的“头部”,其实只占有巴掌大的一块地。但是很多人感到 “形”很困难,主要原因是“四个大块面”根本就没有放好。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过于关注头部而忽略了余下的三个大块面。而真相是,只要先把这“四个大部位”大概的位置放好,画面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然后,我们再来解决脸部“形”的问题。“千万不要过早地被五官所吸引”是我对学生常说的一句话。等你把大的关系、大的位置安排好,在来关注你所应该关注的。总而言之,做画的顺序很重要。

当画面中只剩下头部的时候,其实问题就简单了。把头发去掉找到四个眼角连线,鼻底的位置,以及口裂线和下巴具体的位置的连线,五官就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再将颧骨找到,咬肌连接上,耳朵位置定出,脸的正侧面就会明确起来;最后把头发简单地进行分块,形就基本呈现出来。这个过程其实并不会像想得那么难,关键是方法得当。

当基本形定得差不多的时候,明暗调子反而显得简单了很多。对画面整体亮面和暗面的区分,是最基础的。而丰富的灰调子的把握更多是要建立在对头骨的理解基础上。如果说最初所定的位置只是一种感觉,那么随着后期的深入就要加强对结构的理解,这个就显示了学生自身理解力的差距和把握画面能力的区别。而对于普通高中生来说,如果能将一幅画面的前奏把握好,其实就已经将问题的大部分解决了,最终画面效果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并不想追求一样的艺术风格,理想中的画面效果应该是多样性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这也是艺术自身所具有的魅力。相同的物体,不同的人,不同的眼睛,不同的感受,最终产生作品不同的效果。

有了石膏像作为基础,人头像作为“第三阶”显得轻松了许多。头像对于我个人而言,是我最为钟爱的项目。因为,在欣赏头像作品中,我们能试图读到画家本身画这幅作品的心情。这也体现作者对画面对象本身的一种关注度。是那双迷人的大眼睛,还是坚毅的嘴唇以及那种对生活略显麻木的神情吸引着作者本身。虽然有的老师会说,高二的美术生能懂什么,能把五官摆正进行简单塑造,解决大的明暗调子就可以。他们说得也没有错,高二的学生能解决以上的问题,真的已经很不错了。在这个对艺术喜欢用“量化”进行考核的年代,真的已经很不错。但是,我们的艺术生所应该具有的修养和品位呢?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凌驾于政治和经济之上,是因为他的“神圣性”。他是艺术家从心里自发产生的一种感受,并不受物质和利益的诱惑。同时他也是真诚的,是用艺术家的生命所书写的。

就我自己而言,虽然凭着“一己之力”不能改变当今中国的艺考速成教育。但是对于自己的班级,画头像的第一课却异于别的老师,要求大家在一起 “读画”。读画的主要对象是经典的大师作品,从作品中体会大师画这幅作品的心境,以及异于普通人的视觉角度和表现手法。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不是有些浪费时间?但是我觉得我们所做的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是为了高三,如果高二的学习不那么功利,我想高三最后的冲刺拔高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情。你已经把学生的眼界抬得很高并摆在那里,他的意识水平,艺术修养就会比普通的高中生要高。在后期的体现综合素质的作品中他的艺术感觉就会很好。关于如何培养高分学生,很多老师会觉得吃力和困惑,好像能讲的都讲了,为什么还是没有得高分。其实,眼光就是很重要的一项。一个人只有眼光高才会有可能手头功夫高。

接下来的头像基础训练反而要求我们传统一点。对于需要记忆的一些头骨名称,以及面部肌肉组织,我们应该熟记于心。对于学生,要求先记忆再理解,才不会无所适从。而只有当学生画结构素描骨骼结构基本没有问题时,我们才能开始谈及塑造。当前面的铺垫如果做得已经很好了,到这一步的时候,反而简单。虽然最终的画面效果可能要到高三才完全看出来,对于高二学生而言,解决了这些问题已足矣。

有人说,高二专业好坏似乎是高三艺考奏鸣曲的序曲,它直接暗示着学生未来的艺考成绩的好坏。我对此只能同意一部分。它只是代表了一部分这样的学生;还有一部分也许高二画面效果只是中规中矩,高三却异军突起,高考成绩一鸣惊人。因此,我对高二的评价是:永远要明白高二的作用。高二是对高一的延伸,是对高三的承接。最终画面的效果都来自高三。而在高二这一年,让我们抛开作品中华丽的艺术效果潜心研究画面中最基础、也最为纯粹的东西吧。而这也就是高二的意义。

(湖北十堰市车城高中美术组)

猜你喜欢

三级跳艺考高二
我的艺考之路:播音,想说爱你不容易
Creative Cram
2017.2新高考高二英语配送练习参考答案
女乡贤的人生“三级跳”
2016.11新高考高二英语配送练习参考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中国“三级跳”摘金获赞
2014.1~2新高考高二数学必修系列配送练习参考答案
艺考“不易”,应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