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菜共生 高产高效

2014-06-09赵武强

科学种养 2014年4期
关键词:土桥陈辉鱼菜

赵武强

在重庆市铜梁县土桥镇高坡村的一大片鱼塘里,渔场业主正指挥着工人采收蕹菜(又名藤菜、空心菜)。鱼塘里一字儿排开的长方形浮筐网箱里的蕹菜长得格外青翠,塘里的水也格外清澈。“铜梁的鱼菜共生项目从2011年开始示范,主要安排在土桥、侣俸、少云、平滩等几个养鱼大镇,2013年全县推广到了两千多亩,亩收入突破2000元,前不久,这一科技项目通过了县级验收,10月份接受市级验收。”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陈辉向笔者介绍说。

据了解,铜梁县过去不少鱼塘因施用有机和无机饵料,加上鱼的排泄物积累,导致塘水过肥,水中产生大量的氨氮,到了夏秋时节,这些有机、无机物在水里发酵,很容易导致返池死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铜梁县水产技术部门从2010年开始,在土桥镇试点“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即将池塘养鱼与水生蔬菜无土栽培相结合,水中养鱼,水面种菜,以水培蔬菜吸收水中有机物质来改善鱼类养殖产生的微生物富集现象,形成良性的循环生态系统。这样既净化了水质,又减少了渔业生产成本。

“在鱼塘里种植蔬菜,不仅能生产出纯天然的绿色蔬菜,还能净化鱼塘水质,有效解决了过去鱼塘因水质过肥而出现的死鱼现象。”陈辉介绍说。

据侣俸镇永乐渔场业主周良云介绍,以前鱼塘水中氨氮含量严重超标,需要很多药物才能降低氨氮的浓度。实施鱼菜共生项目后,塘水清澈了,还少用很多调节水质的药,鱼的亩产也提高10%以上。

在侣俸镇永乐村,浮筐在鱼塘的中间排成一行。浮筐四周是用PVC管做成的长方形框架,框架的中间铺有两层塑料网,下面一张网眼较密,上面一张较稀,蕹菜和芹菜种苗插在网眼中。

据了解,每个浮筐的成本近两百元,使用年限在3年以上。水质较肥的,每个网箱可生产鲜菜200千克,当年不但可收回成本,而且可亩赚一千元以上,以后的年收入都在两千元以上。

“水面上设置的浮筐每个面积在4平方米左右,水生蔬菜的种植面积以占总水面的10%为宜。从这几年的试种效果来看,这样的比例比较合适。因为放置密度过大,会影响水体对光照、氧气和热量的吸收,不利于水中微生物的生长。”陈辉介绍说。

在土桥镇高桥渔场,浮筐网箱的框架材料是农村司空见惯的竹子,方形框架中是一张张细密的网。“这些网箱是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成本很低,只有几十元,材料也容易找到。”业主雷开荣说。

陈辉强调说:“不论是用PVC管做成浮筐的框,还是用竹料做浮筐的框,每个浮筐的面积最好4平方米,这样浮力足够,即便在蕹菜长大后,整个网箱依然能稳稳当当地漂浮在水面上。如果浮筐太大,就会影响浮力和采摘操作,也不利于蔬菜生长,因为蔬菜也需要光照和热量。”

此外,水生蔬菜成熟后要及时采摘,以利于下茬生长;如果采收不及时,将会烂根。

(作者联系地址:重庆铜梁县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 邮编:402560)

猜你喜欢

土桥陈辉鱼菜
鱼菜共生复合系统研究进展
革命烈士和诗人陈辉
Superconductivity and unconventional density waves in vanadium-based kagome materials AV3Sb5
“鱼菜共生”山区帆布池绿色低碳养鱼技术
Kinetic theory of Jeans’gravitational instability in millicharged dark matter system
蔬菜喝“鱼汤” 笑当好“棚友”——“鱼菜共生”循环农业项目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太原晋源区“鱼菜混养”模式加快推广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Fractional-Order Delayed Memristive Chaotic System with Uncertainty and Disturbance∗
“先送一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