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研究

2014-06-08抗,赵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消极幸福感主观

陈 抗,赵 丹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幸福感理论自上个世纪30年代被提出以后,就逐步成为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被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和研究[1]99。因为幸福感是一种个体主观的内在心理体验,所以在心理学领域一般把主观幸福感看作是测量幸福感的一个函数指标。所谓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依据自定的评价标准,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和情感所作的总体性的评估与心理体验,包括认知和情感两部分[2-4]。在影响主观幸福感因素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和情境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很小,个体的人格因素影响较大。

应对是指个体评价压力源的意义,控制或改变压力情境,缓解由压力引起的情绪反应的认知活动和行为[5-6]。这一过程包括个体面对压力时的一切情绪性、认知性和行为性的活动。应对特质论认为,应对是个体在压力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一贯的、稳定的外部适应行为模式,这种应对方式的选择或采用是个体在压力情境中由其特定的人格因素所决定的,是个体的人格特征在压力反应中的投射。国内学者丁新华等人研究发现,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并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6-7]。其余的大量研究均得出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态度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和热点课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面就是把态度与对行为的预测直接联系起来,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对行为预测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和整体的判断。在对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众多研究中,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为态度与行为之间有直接关系,另一种为其它额外变量和中介变量成为态度和行为的桥梁[8]。如果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的一种内在体验行为来考虑,那么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是否是上述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种关系还是两种关系的结合呢?本研究假设应对方式作为大学生社会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一个中介变量而存在,对大学生社会态度与主观幸福感进行调节或平衡作用。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共6所高校进行调查,发放问卷750份,回收问卷697份,依据统计学标准剔除无效问卷13份,共获得有效问卷684份。

(二)研究工具

采用在参照马皑教授编写的 《社会适应策略问卷》的基础上自编的 《大学生社会态度量表》、解亚宁编制的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9]122-124和改编自Diener等人编制的 《国际大学调查》的 《主观幸福感问卷》[10]三个量表。《大学生社会态度量表》由社会现状、社会未来、社会不公、人际信任、社会归因、相对剥夺感和社会压力七个分量表组成,本研究七个分量表的a系数依次为0.769、0.653、0.700、0.587、0.523、0.679、0.576,整 体 问 卷 的 Cranach's alpha系 数 为0.723。《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二个分量表组成,本次测量中的Cranach's alpha系数为0.765。《主观幸福感问卷》由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分量表组成,其Cran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788、0.776和0.763。

(三)大学生社会态度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由于本研究问卷是在参考马皑教授编写的社会适应策略问卷基础上进行重新编制,所以有必要检验本问卷的结构效度,以便观察本问卷能否进行使用。对编制的问卷先进行小范围的施测,并运用AMO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检验大学生社会态度问卷的7因子模型是否有效。表1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会态度问卷结构效度符合标准,可以使用。

表1 大学生社会态度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的拟合指数

(四)施测过程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当场集中发放、当场收回。全部数据采用SPSS16.0和AMOS17.0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社会态度、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要检验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是否起到中介效应,首先应对三者之间是否显著相关做一分析。假如三者之间相关显著,就预示着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有可能存在中介效应。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态度、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两两相关显著,这一结果预示着应对方式在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可能存在中介效应。结果见表2。

表2 社会态度、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二)大学生社会态度、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回归分析

为了验证应对方式中介效应这一结果,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来进行检验。在社会统计学中,要确定中介变量的调节作用,一般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自变量社会态度必须影响中介变量应对方式;第二,自变量社会态度必须影响因变量主观幸福感;第三,自变量社会态度和中介变量应对方式必须影响因变量主观幸福感。如果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那就表明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在本研究中,由于应对方式问卷评分是由积极应对均分和消极应对均分两个方面构成,两个方面并不能简单的相加或相减来获得应对方式总分,所以在研究中就把应对方式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方面来考虑。

研究结果发现,在回归方程1中,社会态度显著地影响中介变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别解释了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变异的1.6%(F(1,635)=10.501,P=.001)和1.4%(F(1,635)=9.148,P=.003),可以看出个体的社会态度对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回归方程2中,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三个因子的影响也是显著的。社会态度解释了主观幸福感变异的1.4%(F(1,634)=9.167,P=.003)。在回归方程3中,社会态度、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联合解释了主观幸福感变异的18.3%(F(3,632)=47.071,P=.000),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显著地影响了主观幸福感,分别解释了主观幸福感变异的15.9%和1.7%(F(3,632)=47.071,P=.000)。结果可以看出,随着中介变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加入,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变异的解释量随之减少,由原来的1.4%下降到0.7%。

从上述回归方程的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当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变量出现时,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贡献率由1.4%下降到 0.7%,标准回归 系 数 由 0.119下 降 到0.084。因此,尽管在回归方程3中,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仍有显著的影响,但这些影响中下降的预测贡献率则是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中介变量所引起的,从而验证了应对方式是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中介因素,最终研究结果显示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中起中介效应的结论,研究采用AMOS17.0软件对这一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验证。分别以大学生的社会态度为自变量,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为中介变量进行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检验。

表3 积极应对的直接效应

表4 积极应对的间接效应

表5 积极应对的总效应

表6 消极应对的直接效应

表7 消极应对的间接效应

表8 消极应对的总效应

由表3、4、5可知,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主观幸福感、积极应对影响的直接效果分别为0.128、0.119,积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直接效果为0.386,大学生社会态度通过积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间接效果为0.049(0.128*0.386),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总效果为0.168(0.119+0.049)。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直接效果0.128大于大学生社会态度通过积极应对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间接效果0.049,表明积极应对这个中介变量在社会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影响力,并起到间接作用的效果。由表6、7、8可知,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消极应对影响的直接效果分别为0.119、0.119,消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直接效果为-0.086,社会态度通过消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间接效果为-0.0102(0.119*-0.086),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总效果为0.109(0.119-0.0102)。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直接效果0.119大于社会态度通过消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间接效果-0.0102,表明消极应对这个中介变量在社会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影响力,并起到间接作用的效果。

三、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会态度、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相关关系。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积极应对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消极应对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控制应对方式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其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贡献率为1.4%。当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中介变量加入社会态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时,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主观幸福感的预测贡献率和标准回归系数均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一结果表明应对方式在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由于其直接影响值大于间接影响值,表明应对方式在社会态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只是部分中介作用,而不是完全中介作用。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个事实:幸福感是个体内在的心理感受,较多地受个体内部心理因素或人格因素的影响[2-4]。整个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因素而言,社会态度只是个体对社会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的倾向。这种倾向仅仅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的倾向和心理准备状态,并不能直接决定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程度的高低,只能影响个体体验幸福感程度的高低,同时也会受到个体自身特质的协同影响;而应对方式是个体在长久地应对和解决外在问题时所形成的一种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相对于个体社会态度而言,更接近于个体的人格特质,因此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大。因此在对大学生社会态度培育和引导的同时,也要深刻关注大学生对人对事的应对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应对方式来处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复杂事件,只有如此,才能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和质量。

四、结论与建议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社会态度、主观幸福感、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变量之间两两相关显著;(2)大学生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且为正向影响;(3)在大学生社会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应对方式起着部分中介效应。

依据上述研究结果,要确保大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社会态度和应对方式,真正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和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实施:第一,政府方面。政府应发挥主体功能优势,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努力保障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同时,在政策方面上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倾斜力度来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创业问题,使大学生真正地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确保大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社会态度。第二,学校教育方面。首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来审视和解决现实问题,以此提升其理性认识,形成个体智慧;其次,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塑造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态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再次,要充分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第三,大学生自身方面。正确认识和评估自身需要,要有个人需要服从社会需要的意识。同时,大学生也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更新,努力塑造和提升自身的价值观。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引导大学生构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学习一些应对技巧和策略,以此提升其应对策略水平。帮助大学生分析自己应对策略的优缺点,改进自身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和应对策略,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防御方式的训练,以提高大学生应对的有效性和获益性。

总之,只有培育大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态度,提高其应对策略水平,形成一种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才能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让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陈抗.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0.

[3]陈抗.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5):140-144.

[4]陈抗,张英彦.大学生孤独感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4):172-176.

[5]王晓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7.

[6]张宁.西安地区硕士研究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4.

[7]王极盛,丁新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1181-1182.

[8]张红涛,王二平.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63-168.

[9]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0]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2006,(3):60-64.

猜你喜欢

消极幸福感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