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龙的本源与起源地的探讨:湖南辰溪

2014-06-08阳国胜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庙溪口龙舟

阳国胜

(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环洞庭湖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许多古地名隐含着上古文明玄机,如史前期“中国第一古城”遗址就发现于澧县“城头山”之下,据考证会同县“连山”竟然与炎帝连山氏首创《连山易》有关。本文提请关注另一个古地名“辰溪”,即湖南辰溪县:“辰”,在古代记时用的十二生肖中表象为龙,辰溪与中华龙的起源有关吗?

一、辰溪地名隐含“龙”的玄机

辰溪古代又称“辰陵”、“辰阳”,地处沅水及其支流辰水(别名“锦江河”)的交汇处,屈原《涉江》所云的“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即其地也。探讨中华龙的起源先得从“辰”字说起。

“辰”字为何与“农”字有关?“农(農)”本由“曲(田)”和“辰”两部分构成,甲骨文写做“”或“”,后一种写法的上部表意为“栽有禾苗的水田”,中部象形“侵食禾苗的硬壳软体动物”,下部像一把利器。可见“农”字原始表意是“铲除侵食禾苗螺蚌类生物”的一种农事活动。

“辰”字为何会与“龙”字结缘?《尔雅》说“龙为鳞虫之长”,可见“龙”即神化了的蛇类。“龙”甲骨文写作“”,金文作“”,都为弯曲的蛇类头顶着尖铲状的农具,表意为冬眠蛇类出蛰之时可启动农耕;蛇类出蛰一般在三月,故三月又称“龙月”。

我们说“辰”字发明与螺蚌类生物有关,正好近年考古部门在辰溪县的松溪口、征溪口、台坎、火马冲、潭湾等沿河地带发现众多的堆积大量螺蚌等骨壳的“贝丘遗址”,年代从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连续下来,并与辰溪境内新石器农耕遗址相衔接。这说明有一支以螺蚌等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古人类在这里世代繁衔,从渔猎走向农耕。

笔者以为,辰溪的“辰”字最初的表义可能是指这一盛产螺蚌河段的专有地名或代指这一特定区域的“辰部落”;这里与沅水交汇的支流称之为“辰水”就是证明——据唐《十道记》记载,至迟在“楚子灭巴”的西周晚期,作为“五溪”之一的辰溪即有其名;若以考古发现“辰砂”(即朱砂)为据,“辰”之地名可上推到7 000年以前。或许是“辰部落”在发明农耕过程中,最早发现和确定了龙(蛇)的出蛰和“三月农时”的对应关系,后人引申之,使“辰”字具有了“龙”和“农”的含义。

二、“中华第一龙”在辰溪出土

有资料表明:考古部门在辰溪县松溪口遗址的高庙下层文化中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生物龙图案——所谓“生物龙”,即形态接近生物原形的龙;与之对应的“人文龙”,即神化了(如长翅飞天)的龙。

湖南知名龙文化学者杨青根据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吴顺东研究员提供的原始材料如是描述[1]53-54:辰溪松溪口的生物龙图案[1]54,如图1,由小石块和蚌壳材料拼塑而成,距地表3米以下,位于由上而下的第11文化层(属于高庙下层文化早期);排列有序的蚌壳95%的为仰置,图案轮廓分明;据发掘出的局部“龙体”、“龙爪”推算,整个龙身长达10多米;而且龙体背负着三角形(三块石头表示)“龙星”,与传说中的“房、心、尾”三星相符。

图1 辰溪松溪口遗址蚌塑龙示意图

图2 澧县丁家岗龙形图案

图3 高庙遗址出土的龙凤牛三象合一“图徽”

可为之佐证的是,在洞庭湖区澧县丁家岗高庙晚期文化类型(汤家岗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活灵活现”的生物龙图案[1]57,如图2;此生物龙同样用小石块和蚌壳等拼塑而成,它和辰溪松溪口的“蚌塑龙”似乎存在着文化传承关系。另外,笔者曾研究认为与辰溪毗邻的洪江高庙遗址早期文化层中出土过龙、凤、牛“三象兼容”炎帝神农氏族图徽[2]151-153,如图3;辰溪松溪口遗址及洪江高庙遗址发掘主持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贺刚教授认为,高庙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獠牙怪兽”图案是“飞龙”(即人文龙),并说将这种符号解读为龙“可以成为定论”[3]266。系列佐证材料表明,杨青先生所认定的辰溪松溪口“生物龙”是可信的。

通过知网查新相关资料,据称“发现中国最早龙图腾”的有:甘肃临洮发现一件龙形图案的彩陶,距今4 000年;湖北黄梅焦墩发现石塑龙图案,距今5 500年;河南濮阳西水坡一墓葬内发现龙、虎图腾,距今6 000年;吉宁省农安县左家山遗址出土的“石刻龙”图案距今7 000年;辽宁查海遗址出土的疑似“堆塑龙”距今7 600年。

据湖南考古研究所报道[4],辰溪“蚌塑龙”所出土的下层文化层年代类比“高庙遗址下层文化早期”约距今7 400年;而后来考古部门对高庙遗址“下层文化早期”年代做出权威结论:“不晚于距今7 800年”[5];2008年在辰溪境内又发掘了“台坎大地”等一批高庙文化遗址,其下层文化亦被认定为“7 800年以前”[6]。由此可推定辰溪“蚌塑龙”年代为距今7 800年,比目前己知年代最早的辽宁查海“石塑龙”还要早出20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龙”。

三、中华龙舟从辰溪“起航”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中华大地到处有龙文化的“影子”。但相对而言,辰溪的龙文化似乎更加厚重,具有“原生地”的特征。譬如辰溪带“龙”字古地名特别多,如“龙生地”、“龙门溪”、“龙阳山”、“天龙冲”、“龙来坪”、“龙头垴”、“龙埠江”、“二龙洞”、“小龙门”等,几乎每个地名背后有一个与龙有关的美丽传说。又如境内与“龙”有关的古庙古庵很多,如“龙王庙”、“龙神庙”、“龙头庵”、“九龙庵”、“龙云寺”、“龙胜观”等不下20处,这些古迹大多重修于明清时期。再如辰溪的“龙灯”、“龙舟”等民间活动总是那样深入人心,经久不衰。

民俗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我们不妨以“龙舟竞渡”为例,追溯辰溪龙文化传承的久远性和连续性。

乾隆《辰州府志》载:每年“五月十三、十四、十五,沅辰水道龙船如箭,锣鼓如雷,观者如潮”。当地人总以为一场龙舟赛胜负与否可决定一个村寨的兴衰。据老人口碑:传统龙舟多为“方头”大船,要求每条船有60人规模:3人坐镇船头挥练指挥,4人撑舵,1人舞腰旗,1人舞尾旗,1人打豉,2人吹唢呐,剩余48人划船。每年龙舟节赛前和赛后,各路龙舟“头人”要到龙头庵、龙神庙等寺庙烧纸祭神,祈祷龙神保佑所在村落无灾无难,五谷丰登(这也许是辰溪龙神寺庙众多的主要原因)。辰溪县旅游局的同志介绍说:电影《血色湘西》中“龙舟赛”就是在辰溪黄溪口依照当地习俗拍摄的,只是其船体没有实际那么大。

《旧唐书·杜亚传》载:“江南风俗,春中有竞渡之戏,方舟前进,以急趋疾者为胜。”这里的“江南”指的就是以辰溪为中心的沅水流域。有这样一个例子做证: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任朗州司马时曾慕名来到“辰阳水泽”看龙舟,并作乐府体《竞渡曲》记录了当时如醉如狂的壮观场面:“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见《全唐诗》卷356-21)——“招屈亭”在今辰溪县城河对岸,后屡经修葺,民国二十四年重修时改为“迎屈亭”。

关于龙舟起源,较普遍的说法认为与拯救或凭吊屈原有关。依据是《隋书?地理志》有载:“屈原五月望日赴汩罗,土人追至洞庭”,乃“为竞渡之戏,迅楫齐驰。”《荆楚岁时记》也说:“人伤其死,故拼命舟楫以拯之。”

这一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古人去拯救或凭吊屈原时不可能临时去制作龙舟;再者,在屈原生前所写《九歌》中已多次提到“龙舟”。如《九歌·东君》一诗就有“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的句子。显然,龙舟的发明早在屈原之前。有专家考证[7]114-133:屈原被楚怀王流放楚辰阳、溆浦一带达三年之久,其《九歌》就是流放其间写成的。这可以将辰溪有龙舟历史上溯到战国以前。

辰溪县境西南有个龙泉岩建制乡,据《辰溪县地名志》,“龙泉岩”原名“龙船岩”,其得名源于当地一块刻画有龙舟图和神秘古文字的岩石。此石自然生成于乡政府所在地一个叫“凉湾”岩山上,1972年当地修水库取石料时被撬了下来,近年修市场被埋入废墟。据辰溪县司法局退休干部谢伯胜回忆说:此石长约1.5米,宽约1米,上半部的龙舟图形如弯月,船头有环绕的饰龙纹;下方有六个方格,其内各有一字,字体类似甲骨文但比甲骨文形态更原始,多少年来这六个古字谁也不认得。如果所述是实,以“龙船石”古文字为据,辰溪有龙舟的历史应该不晚于殷商。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笔者在辰溪征溪口遗址(与出土“蚌塑龙”的松溪口相距5公里)出土的一件褐色陶钵上发现有龙舟图案[4](见图4)。图案刻划的是一组竞渡状的方头龙舟,船体宽大、豪华,可见其上“人头趱动”。说其“难以置信”,是因为据考古《简报》此陶钵年代距今6 800年,而且此“图案”与辰溪的现代龙舟形貌相符。在六七千年前的石器时代用石刀、石斧是否可以制作出“豪华龙舟”?有报道称,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距今8 000年的“独木舟”实物[8],“豪华龙舟”可能是独木龙舟的一种艺术夸张。

如果笔者对辰溪征溪口遗址的龙舟图案的判断准确,可将中国有龙舟的历史上推4 000多年;如果以“龙船岩”古迹为据,可将中国有龙舟的历史上推近千年;如果仅以屈原生前所作《九歌》为据,“沅辰”有龙舟的历史也是史书记载最早的。

图4 辰溪征溪口出土的龙舟竞渡图

再从民俗角度考察:全国其他地方都把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或“端阳”)定为“龙舟竞渡”活动日;而辰溪及周边溆浦、沅陵一带则有“小端午”(即五月初五)和“大端午”(即五月十五)之分,历史上其“龙舟竞渡”要从“小端午”延续到“大端午”,10天不间断,且“大端午”更隆重。再者,全国其他地方的“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据怀化学院王文明教授调查,辰溪一带则是为了纪念盘古(一说“盘瓠”)。辰溪一带这种独树一帜的龙舟竞渡习俗显然包含着更古老、更远久的文化元素。

上述系列证据表明:中华龙舟是从辰溪“起航”的!

四、辰溪天生一块龙的“乐土”

如前所论,龙的生物原型就是蛇。是什么蛇?杨青先生从民俗学、生物学和宗教学诸方面考证,认为是一种比蟒蛇更大的蛇类,即“南蛇”[1]85-105。

《本草纲目》第四十三卷记载:南蛇,又称“蚺蛇”、“埋头蛇”,因常见于南岭而得名;此蛇“既洪且长”,“大者长数丈,径四五尺”,春夏伏于洞口或山林间,司机“吞鹿及山马”,“鹿消尽,腹中骨可破鳞而出”。此蛇因体大而“行动迂缓”,“性难死”,但人“满头插花”擒之,它“注目不动”,可“逼而断其首”。“土人截其肉作脍”,视为“珍味”。

据《辰溪县志》第877页记载:上世纪七十年代其境内接连出现两桩“奇闻异事”:一是1976年9月的一天下午,龙泉岩乡搞潭溪里“突然一股砂石呈柱状冲起,约10余米高,而后散落”;二是1978年7、8月间,龙泉岩、石马湾一带“间或有排球大小火球从田野、溪河里腾空而起”,至“10余米高”后“自行熄灭”,“火球呈红色,无光芒”。如此“奇闻异事”在笔者看来正是“龙”即南蛇在显露行踪,其证据和理由如下:

据民间传说,南蛇有“喷砂”的习性。也是1976年(这一年正好是“丙辰”龙年),会同县连山乡一河湾处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喷砂”情况(喷出带砂的“水柱”),后有人发现该河湾处有“水桶粗”的大蛇出没,附近有贯通阴河的洞穴。如此大蛇当然是南蛇了。神秘“火球”的出现,笔者以为也是南蛇的“杰作”。秋夏夜一些古坟山有时“冒鬼火”,科学证实那是墓内尸骨腐化产生“磷化氢”气体外泄所致,此气常温下可以自燃。同理,南蛇消化大型动物后腹腔内也可能产生类似气体,而蛇之吐气因口形的张合可使吐出的气体成团状,所以自燃后会变成“火球”。可为之佐证的是,据新华网转《曼谷邮报》[9]报道,泰国北部湄公河流域每年的九、十月间都会有“数百个红色的火球从河面腾空而起,直入云霄,吸引大批人群前往观看”;报道称科学家对此困惑不解,而当地居民则普遍认为“火球”是盘踞此间的一条大蛇吐出来的。

如此粗俗、笨重的南蛇,怎么会演变成可“飞天入地”的龙?杨青先生没有深入研究。笔者以为,龙的产生或许源于古人的一种错觉:打雷下雨会产生雷电,此时出洞活动的蛇类、特别是大蛇常常会遭到雷击(可能蛇类带有与积雨云相反“正电荷”),古人很可能是把由此产生的闪电想像成了蛇的化身即龙。所以古人崇拜的“金龙”既像一瞬即逝的长长的闪电,又保持了蛇的基本体形;所以在古人发明的反映农事季节的“八卦图”中,龙代表着“雷卦”即“震卦”。王充《论衡·龙虚篇》也说:“雷龙同类,感气相致”,又说“蛟龙见而雨至,云雨至则雷击”。正因为南蛇个体最大最容易招致雷击,古人便朴素地认为闪电是由南蛇变来的;也正因为南蛇最大而又有益于人类,使古人产生敬畏心理进而形成原始的龙崇拜。

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作为龙之母体的南蛇,在辰溪及周边广大地区可能不复存在。但不管笔者对“奇闻异事”的推断是否正确,我们应该相信《本草纲目》有关南蛇的记载,我们更应该相信上古时期辰溪一带的南蛇不是稀有之物。

从上述情况判断,南蛇生存、繁衍的环境要有较高年温度、丰厚的森林和濒临水面的洞穴群。古之辰溪更合。“入溆浦余回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犭穴之所居”,这是屈原“夜宿辰阳”《涉江》所见的情形——古之“溆浦”不是指后来的溆浦县,仅指溆水汇入沅水处的“大江口”一带,《康熙字典》引《风土记》云:“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有研究表明[10]距今五六千年前,中国的年平均气温要比现在高2度以上。据此推测那时候沅水流域的气候相当于今云南、泰国一带,鹿、山马等动物会更多,河水常年流量也会更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辰溪主体属于石灰岩地貌,沿河地带遍布溶洞,多有阴河,天生一块龙(南蛇)的“乐土”。

确切地说中华龙是一个人文符号,代表着上古农事历法的开端。辰溪上古有南蛇存在只是有了生物原型,中华龙的诞生还需要一个必要条件,即当时社会发展对农事历法有着客观的要求。

图5 辰溪松溪口遗址出土的“双凤朝禾”图案

考古证实,以距今6 700—7 800年的高庙文化遗存为据,包括辰溪在内的沅水流域虽然总体还处于渔猎经济时代,但已明显表现出农耕的萌芽。如考古在辰溪松溪口和洪江高庙遗址的高庙下层文化层出土的磨盘和石棒上提取到古人食用高粱和薏苡的证据[3]106;在辰溪松溪口遗址高庙下层文化中出土一件“A型白陶簋”,其上刻划有“双鸟从禾”图案(见图5),此图印证了上古“象耕鸟耘”的存在;在周边县市的高庙文化遗址的中早期文化层中,溆浦枫香坪遗址出土过收割用“蚌镰”,鹤城荆坪遗址出土过“石镰”,新晃大洞坪遗址还出土过“稻谷壳碳化物”等[11]。这“满天星斗”的农耕证据,昭示着原始农事历法的形成。中华龙诞生于以辰溪为中心的沅水流域,我们不应该感到意外。

辰溪是一把揭秘中华龙的“钥匙”:其境内发现了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龙形图案,具有相应的中华龙诞生的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并有源远流长的龙舟竞渡等龙崇拜文化传承至今,理应是中华龙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致谢:本文在修改过程中得到中国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震中教授和怀化学院王文明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杨青.洞庭湖区的龙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阳国胜.华夏共连山——炎帝故里与神农文化源流考[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3]贺刚.湘西史前遗存与中国古史传说[M].长沙:岳麓书社,2013.

[4]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辰溪征溪口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1,(6):20.

[5]李政,孙秀丽等.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N].中国文物报,2006-05-10.

[6]卢峰仙隐.湖南辰溪大氵伏潭电站淹没区考古获重要收获[N].中国文物报,2008-9-1.

[7]舒新宇.破解屈原溆浦之谜[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8]何志标.跨湖桥独木舟对探索船文化发端的意义[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3.

[9]新华网·科技频道:泰国科学家将对湄公河“火球”现象展开研究[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03-04-14.

[10]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气候迁变的研究[N].人民日报,1973-06-19.

[11]舒向今.从出土文化看沅水流域先民发展[A].刘冰清等:盘古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高庙溪口龙舟
屈原 端午 龙舟
雨花·艺术 崔海作品
高庙文化与湘西地区文化自信
西浦廿题之聚仙亭
龙舟
《金娃——龙舟》
关于宣州区溪口镇茶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思考
内蒙古阿巴嘎旗宝力高庙组地层划分及年代探讨
高庙遗址高庙文化图案太阳大气光象内涵图解
神鸟造型的太阳大气光象内涵图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