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枣品质的综合评价

2014-06-08陈文涛袁德义张日清韩志强黄春元段练

关键词:冬枣鲜食单果

陈文涛,袁德义*,张日清,韩志强,黄春元,段练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04;2.衡阳市林业局,湖南 衡阳421000)

枣(Zizyphus jujuba Mill.)是中国第一大干果树种,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99%[1]。鲜食枣具有果实肉质脆、汁液多、味甜或酸甜、风味独特等优点。南方光、热充足,可以实现鲜食枣一年多熟生产[2]。南方枣业生产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良种数量少、现有良种性状存在缺陷、品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子分析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始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综合因子,是一种常用于对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多元统计方法。有学者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辣椒的耐盐性[3]和主要表型性状[4]、甘蔗的经济性状[5]、黄瓜的数量性状遗传[6]和冬枣的优良单株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7],也有学者利用多维空间、多维向量综合评定的数学模型[8]、灰色关联分析[9]和主成分分析方法[10]对鲜食枣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前叙评价方法中,前2种方法都需要对不同性状指标赋予权重,人为干扰因素较大。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类似,它重在解释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经过提取因子的矩阵旋转,使潜在因子的实际意义更加明确[11–13]。目前,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鲜食枣品质性状的研究尚少。笔者以衡阳地区14个当地及引栽优良鲜食枣品种为试材,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鲜食枣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进而对鲜食枣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该地区鲜食枣品种的选择、优良品种选育及鲜食枣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鸡蛋枣、早脆王、梨枣、特早4号、糖枣、玉泉8号、沾化冬枣、苹果冬枣、大果冬枣、脆枣、芒果冬枣、蜜枣、金丝蜜枣、金丝4号(分别编号为1、2、3、4、5、6、7、8、9、10、11、12、13、14)采自衡阳市衡南县向阳镇向阳苗圃。

1.2 方 法

于衡阳市衡南县向阳镇向阳苗圃分批随机采集鲜食枣果实。在 14个品种鲜食枣树体中上部的东、南、西、北各采集果实60个,单株为1个试验小区,重复3次。将采集到的果实置于冰盒,迅速带回实验室于 4 ℃冰箱中贮藏。第一批于 2012年8月10日采摘,于8月12—13日测定果实品质;第二批于2012年9月4日采摘,于9月5—7日测定果实品质。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测定单果质量(g)、果实整齐度、果实硬度(N/cm2)、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mg/(100 g))、糖酸比和果实口感 (分别用 X1、X2、X3、X4、X5、X6、X7、X8、X9和 X10表示)。单果质量用电子天平(精度0.01)测定;果实整齐度参照文献[14]的方法测定;果实硬度用果实硬度计(日本竹村产品,型号为FHR–5)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WYT–I糖度计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用指示剂滴定法测定[15];可溶性糖含量由蒽酮比色法测定;V–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比色法测定[16]。

果实口感测定方法:先测定果肉质地、果肉粗细、果肉汁液指标,分为好(5分)、较好(4分)、一般(3分)、差(2分)和较差(1分)5个等级,请5名专业人员按文献[17]的方法品尝,评定记分,结果取平均值。

1.4 数据处理

在因子分析前,用隶属函数法对数据进行转化:正相关指标(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果实口感)依据公式 (1)进行转化,负相关指标(果实整齐度)依据公式(2)进行转化。使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品种的公因子分值 Fjn。综合分值Dn以相应公因子的贡献率Ej为权重,由公式(3)计算得到。

式中:Uin和U'in分别为第n个样品第i个指标的原始数据经转化后的隶属函数值;Xin指第 n个样品第 i 个指标的原始测定结果;Ximax和 Ximin分别指样品组中第i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Dn为由因子分析法得到的各样品果实品质的综合分值;Fjn为第n个样品第j个特征值>1的公因子的分值;m为特征值>1的公因子的个数;Ej为第j个公因子的贡献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鲜食枣的主要品质性状

由表1可见,14个品种的鲜食枣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达56.28%,最大单果质量为27.92 g,最小单果质量为5.93 g,平均14.66 g;果实整齐度、果实硬度和糖酸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31.43%、26.69%和26.87%;可食率变异系数最小,为0.87%;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果实口感的变异系数为7%~22%。

表1 各品种鲜食枣果实的主要品质性状Table 1 Major mean quality traits in fruit of fresh edible jujube

2.2 各品质性状间的简单相关关系

果实整齐度是一个负向性指标,即果实整齐度越小,果实越整齐[14]。由表2可知,单果质量与果实整齐度呈正相关,说明单果质量越大,果实越不整齐。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单果质量与果实硬度呈负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单果质量大的品种,果肉疏松,硬度较低。果实整齐度与果实口感、可溶性糖与糖酸比的负相关系数较高,表明这些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由于性状间存在相关性,若直接利用品质性状指标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将会导致信息重叠,评价结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表2 鲜食枣品质性状间的相关系数Table 2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mong fruit quality traits of fresh edible jujube

2.3 供试鲜食枣主要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

对表1中的数据用隶属函数转化后进行因子分析,10项指标中前 4个公因子(特征根>1)的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和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法[18]获得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3。前4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2.85%,说明前4个公因子能够代表10项性状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基本符合分析要求。数据经旋转后,各因子中的载荷值趋于两极化,各因子具有较明显的生物学意义。由各特征向量值可知,决定第1公因子大小的主要是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称为果实风味因子,其方差贡献率为26.338%;第 2公因子中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载荷值较大,称为果实营养及贮藏因子,其方差贡献率为23.273%;第3公因子中单果质量、果实整齐度和果实口感的载荷值较大,称为果实外观及口感因子,其方差贡献率为20.865%;第4公因子中可食率和V–C含量的载荷值较大,称为果实的V–C含量及可食率因子,其方差贡献率为12.374%。

表3 前4个公因子相关阵的特征向量Table 3 Eigenvectors of corresponding matrix of 4 factors

2.4 供试鲜食枣主要品质性状的公因子得分和综合评价

以第1公因子的评价分值为横坐标,分别以第2公因子和第3公因子的评价分值为纵坐标绘制的散点图(图1和图2),可以直观地揭示各鲜食枣品质的分布状况。依照鲜食枣品质的评选标准,第1公因子(果实风味因子)、第2公因子(果实营养及贮藏因子)和第3公因子(果实外观及口感因子)的评价分值越高越好。对第1公因子的评价分值进行比较(图1、图2),编号为7、14、9鲜食枣的较高,编号为8、2、11鲜食枣的第1公因子的评价分值低于前者,但相对于其余鲜食枣的较高;对第2公因子的评价分值进行比较(图1),编号为14、5、1、12、13的较高;对第3公因子的评价分值进行比较,编号为10、4、7、13、14的较高,编号为9、6、5的低于前者,但相对于其余鲜食枣的较高。

图1 14个品种鲜食枣第1、第2公因子的二维排序结果Fig. 1 2D sorting scatter plot for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factors of 14 fresh edible jujubes in south China

图2 14个品种鲜食枣第1、第3公因子的二维排序结果Fig. 2 2D sorting scatter plot for the first and the third factors of 14 fresh edible jujubes in south China

图1、图2揭示了前3项品质因子中各品种鲜食枣的分布情况。由于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不同,所以,在进行综合评分时应协调好各公因子之间的侧重关系。以公因子贡献率为权重,用公式(3)计算出的各品种鲜食枣的综合评价分值表现为金丝 4号(14)、沾化冬枣(7)、脆枣(10)、大果冬枣(9)、金丝蜜枣(13)、糖枣(5)、鸡蛋枣(1)、苹果冬枣(8)、早脆王(2)、芒果冬枣(11)、玉泉8号(6)、特早4号(4)、蜜枣(12)、梨枣(3)依次减小。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因子分析,将14个品种鲜食枣的10项果实性状指标转化成4个公因子。这4个公因子提供了所有原始性状82.85%的信息。按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果实风味因子、果实营养及贮藏因子、果实外观及口感因子、V–C含量及可食率因子。各公因子是综合的和相互独立的指标,避免了信息的重复干扰。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金丝4号、沾化冬枣、脆枣、大果冬枣、金丝蜜枣、糖枣、鸡蛋枣、苹果冬枣、早脆王、芒果冬枣、玉泉8号、特早4号、蜜枣和梨枣品质的综合评价分值依次减小。该结果与各品种品质的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因子分析法在鲜食枣品质性状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鲜食枣品质性状间的关系复杂,有些品质性状仍难以通过数据量化处理和评价。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鲜食枣品质,对评价指标的筛选、测定、简化、赋值等还有待深入研究。

[1]刘孟军.中国枣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4.

[2]夏树让.关于海南设施红枣育苗、观光、出口的思考[J].中国蔬菜,2009(6):4–6.

[3]李晓芬,尚庆茂,张志刚,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辣椒品种耐盐性评价中的应用[J].园艺学报,2008,35(3):351–356.

[4]陈学军,方荣,缪南生,等.辣椒属栽培种主要表型性状的因子分析[J].中国蔬菜,2009(2):21–25.

[5]高三基,陈如凯,张华,等.甘蔗经济性状的因子分析及品种聚类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6,35(2):113–116.

[6]张猛,崔鸿文.黄瓜数量性状的遗传因子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1994,3(4):87–92.

[7]马庆华,李永红,梁丽松,等.冬枣优良单株果实品质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2):2491–2499.

[8]邵学红,王振亮,张金香,等.太行山区鲜食枣新品种的引种试验[J].经济林研究,2006,24(2):44–46.

[9]刘志国.南疆砾质戈壁条件下枣种质资源的评价与筛选[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1.

[10]樊保国,李月梅,李登科.鲜食枣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2):79–82.

[11]李丹丹,司龙亭,牛海臣,等.黄瓜耐弱光性的多元统计分析[J].园艺学报,2009,36(4):501–506.

[12]赵银月,耿智德,保丽萍,等.云南省大豆地方品种资源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8):120–122.

[13]翁伯琦,雷锦桂,王义祥,等.添加外源硒姬松茸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5):536–538.

[14]刘孟军,汪民.中国枣种质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73.

[15]GB/T12293—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

[16]张志良,瞿伟菁,李小芳.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7]李登科.枣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2–30.

[18]陈胜可.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62–375.

猜你喜欢

冬枣鲜食单果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金艳猕猴桃疏花疏果技术研究
栽培西瓜单果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三个李子品种叶片差异及与单果重相关性分析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