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教师心理求助意识的实践策略
2014-06-07陈敏丽
■陈敏丽
培养教师心理求助意识的实践策略
■陈敏丽
在个体一生的适应和发展中,多数人都有可能发生心理困扰或障碍,其中许多人需要心理援助。但是现有研究表明,大量需要援助的人,甚至是处于危机状态的人,并不主动寻求援助。国外Andrews等人对10600多人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虽然有超过1/5的成人达到了某种心理障碍的标准,但其中62%的人表示不会寻求专业帮助。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处顾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专门研究中国人自杀问题专家费立鹏等调查发现,中国的自杀死亡者样本中,有心理问题者占63%,但仅有7%的自杀者生前曾寻求过精神卫生专业帮助。如果对危机心理有完善的干预体系,比如有一个求助电话,像110、119、120一样广为人知,公众在苦闷彷徨时会想起它,并愿意拿起这个电话,那么,自杀倾向成为自杀行为的概率或许会降低很多。
东方人(包括中国人)较之西方人对寻求心理援助又更为消极,这与东方人的文化背景有关。东方文化强调内敛、注重面子,对心理求助有偏见,如家丑不可外扬、怕别人把自己看作精神病、疯子等。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东方人较多表现出先求诸己,后求诸人的倾向。即使要寻求帮助,大多数人更愿意从家人和朋友那里获得帮助,而不愿意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帮助。
教师职业生涯是一个充满了困难、挫折和挑战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初任教师面临着职业认同、学生管理、文化融入等挑战,熟手教师则会陷入自我发展的瓶颈。一轮接一轮的教育改革,教师,执行者,无论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不得不重新学习和探索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才能符合社会及教学对象的新要求。而且,对于信息时代的教师来说,掌握知识的优势也不复存在。所以,教师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在岗教师出现了适应不良、职业倦怠、教学效率降低、缺乏幸福感等心理困惑也就不是个别与异常的情况了。
在武汉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目前,武汉市建立了两个市级心理工作室与16个区级心理工作室,积极探索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支持策略。但是目前教师心理工作室运作的一个普遍尴尬是门庭冷落。问题在哪里?“老师们忙,没空去求助”、“心理工作室离学校太远,去不方便”……原因很多,诚然,客观条件的制约的确也是现实,但最关键的还是内因,是老师们对心理求助的意愿不够。如果老师们意愿强烈,外在的客观困难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的。如果老师们缺乏意愿,我们提供再好的客观条件,也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培养教师的心理求助意识,对于市、区级教师心理工作室的有效运作,提升教师对公共心理卫生服务的利用率非常重要,是突破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工作瓶颈的关键。
如何培养教师的心理求助意识?立足于区域教师心理工作室工作的角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一、需要到学校深入宣传教师心理工作室的职能与用途,帮助学校领导、老师对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专业策略获得感性了解。发放宣传册是宣传一个新机构与新途径的常用方式,但宣传册是静态的,感受是浅显的,甚至可能是没有感受的。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是生动的,能获得直接体验,感受是丰富的。二、通过专家讲座与体验式的团体辅导方式结合,帮助老师们懂得有关求助的心理学常识,澄清对心理求助的相关误区,切实体验到敞开心扉、乐于表达的重要性。三、通过同伴互助方式,方便、及时利于教师求助。在学校鼓励同事之间相互取暖,遇到困扰大家坦诚交流、积极互助。实现这一点关键是学校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通过校长领导风格的改善与良好的人际互动氛围的营建实现。对于在学校需要履行管理职责的学校管理者的同伴互助建议在区域同仁间,可以采用安排市区级同一层次的学校管理者定期会面的方式进行。四、建立区域专家库,依据“外来和尚好念经”原理,“距离产生安全感”的个体心理特点,进行跨区的心理援助,区域之间专家资源共享,以消除教师“不便向认识的圈内人心理求助”的顾虑。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