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评论要有高度和温度
——以《遵义日报》为例

2014-06-07毛索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3期
关键词:党报日报

□毛索

(遵义日报社,贵州 遵义 563000)

新闻评论要有高度和温度
——以《遵义日报》为例

□毛索

(遵义日报社,贵州 遵义 563000)

社会转型,给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带来了明显的变化。我国现在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激烈的社会竞争,产生了许多困惑与烦恼。面对变化,要从根本上认识、把握和化解当前社会矛盾,人们需要回归理性,党报理应站在时代的前沿,抓住新闻评论这块阵地,先声夺人、排除杂音、凝聚力量。近年来,《遵义日报》积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效果显著。新闻评论既要有高度,又要有温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

立意高远,打磨精品,增强指导性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主要声音,是衡量一个媒体水平高低、质量优劣的标准之一,关系到媒体功能的发挥,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作为地方党报,近年来,《遵义日报》紧握时代脉搏,围绕中央精神和省市中心工作,追求立论高度,选择新闻评论主题组织写作,提高读者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党报的指导性,充分发挥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方面的独特作用,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效。

高度决定影响力,一篇优秀的新闻评论,对于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体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立论既要高瞻远瞩,也要推陈出新,有的放矢、针砭时弊。

2012年10月,《遵义日报》刊发了《论全力追赶,力争超越,实现“两个率先”》娄山越的署名文章,令黔北振奋。评论分为十个部分,第一部分立论:贵州省委提出遵义要以省会城市贵阳为目标,全力追赶、力争超越、实现“两个率先”的新的更高要求。消息一经传出,一部分领导干部充满疑惑:我们追赶的底气何在?超越的路径又在哪里?该篇评论用了九个部分来解答这一重大课题。有定位、有比较、有分析,有理有据地说明了贵州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需要遵义这个有力的增长极,这是贵州省委、省政府从全局出发,对遵义发展的新定位,是衔接“两步走”发展战略、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背景下作出的精妙布局。梳理了遵义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背景,揭示遵义素来有担当精神,从精神层面和实际工作层面鼓舞读者我们已经做足了准备。该评论还重点对实现“两个率先”发展路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进行了分析解答,“志已立,天下难有不可成之事。”最终号召大家要真抓实干、长期艰苦努力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该篇评论把高昂的热情与理性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如虹的气势化作奋进的力量,主题重大、针对性强、见解深刻,获得2012年度贵州省新闻奖二等奖。

评论始终是党报的重头戏,既是媒体的声音,又是党委、政府意见的传播。要善于把领导的思想通过评论体现出来,引领社会舆论。2013年11月底12月初,《遵义日报》重点围绕中央和地方转变作风、遵义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遵义市委最新指示精神以及实际工作、重点围绕遵义市委安排部署的的“五个梳理”活动,组织和撰写了理顺思想谋发展、理顺思路求突破、梳理作风抓落实、梳理问题逼解决、梳理目标促超越等系列评论,直面问题、破解难题。及时端正当地领导干部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号召大家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为遵义人民谋求幸福、实现梦想的目标上,为走出一条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遵义之路凝聚力量。该系列评论受到遵义市委领导重视,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讨论与学习。

《遵义日报》并没有满足于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批评、揭露,而是致力于从更高层次上引领社会生活,追求立意高远,打磨精品,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2013年以来围绕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构筑人才高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几大主题,结合实际组织和撰写了一系列新闻评论,《干部下基层怎么干干什么》、《遵义干部有“三气”》、《莫把冲动当激情》、《干事创业不只需要热情》等署名评论,《论细致精致极致》等重点评论文章,由于主题重大、针对性强、见解深刻,在干部读者中产生了较好反响。

巧设栏目,满足公民话语权,增强“三贴近”

在社会民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越来越多的社会公民积极地使用话语权,向社会公开表达自己的意愿、意见和主张。到论坛、微博、微信发表个人言论的人越来越多。

地方党报开设新闻评论专栏,留出一定版面让民众“发声”,不管是什么人,不管其从事什么职业,不管其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都可以来到这里,运用短小的评论文章,进行言说,谈看法、谈意见,一起讨论。既让民众各抒己见,又向社会进行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进一步增强新闻评论的服务性,同时也增强了地方党报的“三贴近”。

让民众“发声”,并非漫无目的地随意刊登,而是有组织、有选择、有计划地开设新闻评论专栏。首先,选题要符合党和国家利益,有利于社会进步,关乎舆论热点、难点、焦点、疑点问题;其次,地方党报要认真倾听、仔细辨别民众的心声和愿望,合理合情地表达他们的合理诉求、诚恳建议;最后,稿件要经过初选、修改、提升、审定等环节才能刊登。

《遵义日报》开设“今日短语”专栏,以时评的方式在一版不定期推出,篇幅一般不超过500字,该专栏得到了遵义市文明办的肯定,将栏目文章上报中国文明网,由于采用情况良好,被列为“组织工作出色”全国前12位。《遵义日报》还围绕舆论热点和百姓关注的教育公平、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养老育幼、社会公益、权益保障等问题,组织和撰写评论,开设了“茶余饭后”、“街谈巷议”、“社会漫谈”、“百姓话题”等评论专栏,并开设了《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今天我们怎样过清明》、《今天怎样做母亲》、《今天怎样尽孝道》等专题评论。其中《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面向社会征文,收到稿件354篇,遴选50篇优秀作品由遵义市文明办集结出版,征文优秀作品除在《遵义日报》发表外,还在中国文明网发表数十篇。《遵义日报》还开辟理论专版《探索实践》,结合中央、省市重大方针政策,开展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由遵义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遵义市委党校、高校专家学者撰写解读文章,推出《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专版,有力地配合了中心工作。

体现感情温度,担当社会道义

同情弱者,洋溢着人文关怀;言为心声,担当着社会道义。

地方党报评论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需要评论者在思想上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改变语气上的“灌输”方式,从语言上贴近群众,在表述上淡化评论色彩,多一些娓娓道来,少一些居高临下。具体说来,一要反映百姓的实际生活,贴近百姓的实际需要,反映百姓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烦心事,心系百姓冷暖。二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表达百姓的愿望、要求、呼声,要充分、准确地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呼声。三要关注弱势群体,例如老人、孩子、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留守儿童,关心弱者,同情弱者。

例如《遵义日报》刊登的评论文章《让“待用公益”越走越远》,是源于遵义市汇川区率先开展了待用快餐公益活动,引发了社会关注,不到半年时间,从待用快餐到待用文具,从待用电影票到待用月饼,从待用日用品到慈善超市……逐渐形成了一个待用公益体系。但是评论不是一味地叫好,而是站在冷静客观地角度提出如何引入社会监督、如何加强商家自律等,为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公益和慈善为基础的“待用文化”提出思考与发展路径。

再如2013年3月29日,《贵阳晚报》刊发了《民办幼儿园被政府列为样板,因资质问题面临取缔》一文,文中所指的三合镇星星幼儿园位于遵义县三合镇刀靶村,文章见报后,给家长带来一些困扰。《遵义日报》围绕学前教育的合法性、安全等问题及时刊发了《民办教育要依法办学》的小评论,评论见报后,不仅消除了家长们的疑虑,也使得教育部门取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此言论也得到了遵义市委宣传部门的充分肯定。

只有当媒体成为宣扬人道主义的旗帜,才能在读者心目中确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亲民色彩和吸引读者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党报日报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党报深度报道如何“深”入人心
三峡日报 七十正风华
做一名不断成长的“党报+党端”记者
党报新年改版潮:立一个“内容品质化”的flag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