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有源头魅力来
——《马鞍山日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14-06-07王昌牧王燕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3期
关键词:杨浩马鞍山基层

□王昌牧 王燕

(马鞍山日报社,安徽 马鞍山 243001)

为有源头魅力来
——《马鞍山日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王昌牧 王燕

(马鞍山日报社,安徽 马鞍山 243001)

“走转改”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党报的实践命题。2011年以来,安徽《马鞍山日报》坚持以“走转改”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推进新闻工作者着眼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推动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升报纸质量、报道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彰显了新闻报道的鲜活魅力,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走转改”让报纸刮起“亲民”风

2011年8月起,一场名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全面推开并引起巨大反响。一段时间以来,“走转改”这三个字成为各种媒体上的“关键词”,也成为广大读者的热议话题。

然而,走基层,走到哪里算基层?基层里什么是我们要采写的新闻?其实,基层并不完全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是群众的所在处,就在我们身边。而群众生产生活的点滴,小到柴米油盐,大到住房医疗,都应是我们关注、探寻和报道的领域。

作为新闻记者,我们应找到他们、走近他们,叩响他们生活的城门,踏入其中,用我们的真诚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用我们的视角去挖掘他们的故事,用我们的笔尖去记录他们的感触,将他们看上去平淡的生活呈现在读者的面前。通过我们的眼睛,去观照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用我们的文字,留下一份真实、朴素、冷静的言说。以记者特有的方式,为他们的努力鼓劲、为他们的成功欢喜、为他们的愁苦分忧。

2011年9月2日,《马鞍山日报》5版周末栏目首次打出“记者走基层,一线采访”栏目刊头,发表《金色庄园里,幸福校园起——开学前夕本报记者访校园新貌》一文,标志着已筹备就绪的“走转改”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好山好水入城来》、《文明村里飞出欢乐的歌》、《小小“菜园子”菜农的大舞台》、《“小巷总理”的喜与乐》……在“走转改”活动正式启动后,一大批来自基层的鲜活事、动人情,陆续呈现在《马鞍山日报》的要闻版面上。

活动内容一直在深化。2011年10月,作为报社“走转改”活动之一的基层蹲点活动全面启动,60余名老、中、青年记者、编辑,分为10批陆续前往含山县、和县、当涂县、马钢等多个涉及民生的基层联系点,开展为期一周的蹲点采访调研,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群众声音,挖掘群众故事,记录群众感触。

关于走基层,《马鞍山日报》各采编部门每月一次例会,将“走转改”活动纳入常规业务研讨,深入分析并及时纠正记者目前存在的采访作风不深入问题,把此次活动当作自己回归新闻本源,改进宣传方式,提高新闻宣传水平的一次良好机遇来抓。编辑部要求采编人员围绕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将“走转改”活动融入日常新闻报道,并在《马鞍山日报》一版显著位置推出“党报记者在基层”、“走进企业看发展”等专栏。如2012年8月,编辑部将开展“走转改”活动与马鞍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中心工作相结合,采写了一系列走基层的稿件,深受市民好评。

为了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马鞍山日报》编辑部出台了“关于推动“走转改”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的意见”,要求编委、部室主任、编辑记者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突出特色的基层单位或偏远贫困的县、乡(镇)、村建立起联系点。并对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提高认识上求深化,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要在转变作风上求深化,让新闻工作者奔走在路上、扎根在基层、活跃在现场,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群众心坎上;要在改进文风上求深化,学好用好群众语言,善于从群众语言中获取智慧、受到启发,着力形成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文风;要在锻炼队伍上求深化,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要在完善机制上求深化,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等制度,加大激励考核,着力在版面、考核上予以重点保证。

活动成效一直在巩固。“走转改”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报纸的报道质量。“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因此,报社要求全体员工将这项活动作为长期任务,组织精干力量,拿出重要版面,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精心组织、持之以恒、务求实效。活动开展以来,记者纷纷走村入户,唠嗑中学说家常话,田野里感受百姓情。《马鞍山日报》先后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走进含山县大庆社区读幸福》、《生态家园尽显水乡魅力》、《喜看今日当涂城区之“蝶变”好山好水入城来风景优美似天堂》等一批带着泥土芬芳、与群众声息相通的新闻作品,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9月21日,马鞍山市委书记郑为文同志对马鞍山日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活动取得的积极进展和实际成效,并认为:“马鞍山日报社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做得很好,好在切入点好,好在对象选得好,有一股清新之风,有一股亲民之风。”

可以说,“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党报新闻工作者重温了新闻理念,深入地践行了“三贴近”原则,而且为进一步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力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好事真正办好,百姓才会竖起大拇指——《马钢姑山矿万余名职工、家属看病难调查》,就是该报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不可多得的一篇佳作。记者刘芳在“走转改”过程中发现,马钢姑山矿医院在医改中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不仅没有达到改革的目的,反而给近万名矿山职工、家属带来了看病难的大问题。于是,记者深入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写出的稿件客观反映了姑山矿看病难的重大民生问题,文章没有渲染与夸张,文风朴实亲近,切实体现了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的初衷,受到群众的欢迎,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活动影响一直在持续。“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为此,《马鞍山日报》并没有将“走转改”当作一项阶段性任务,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固定栏目推出。无论是时政新闻版、民生新闻版、经济新闻版、综合新闻版、焦点新闻版还是周末版,都能时常看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栏目刊头。2011年下半年,马鞍山日报社成立了“走转改”活动领导小组,所有的党组成员都是活动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时收集、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和精神;制定“走转改”工作计划,拟订“走转改”工作方案,协调组织各项活动;及时了解报社“走转改”活动的进展情况。

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开展,广大采编人员普遍认为:“基层,才是新闻沃土;报道,必须全心投入,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读者。只有我们真正把心带到了基层,才能把这份感动传递给读者,让读者也有同样的心境。”新闻采访部记者刘芳、王甚恺年逾五十,他们在桃冲矿、姑山矿蹲点时,坚持下到离地面148米的采矿区采访,与井下矿工们深情对话,分别采写了《让党员成为引领矿工前行的灯塔》、《心里想的就是生产安全矿工安全》等稿件,其中刘芳采写的《让党员成为引领矿工前行的灯塔》稿件获得2011年度安徽省新闻奖一等奖。在报社“走转改”经验交流会上,这些参加蹲点的记者发表蹲点感言说,因为深入,所以生动;因为生动,所以感动。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他们的发言饱含着对新闻工作的热爱,满含新闻工作者心系基层、扎根群众的真情实感,体现出一种永远“在路上”、总是“在现场”的职业理想和精神追求,闪烁着他们对新闻工作本质和自身定位思考的思想火花。

“走转改”为年轻记者成长助力

新闻是年轻人的事业。近几年,马鞍山日报社连续招聘了几批应届大学生。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不缺的是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激情与新闻采、写、编、评的基本能力;缺少的是,对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内涵的全面、准确把握,以及对党的新闻事业应该植根的深厚土壤的深刻认识和透彻理解。

可以说,对于一位党报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记者来说,“走转改”活动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2012年新年伊始,“江雪莲”这个名字因为被冠以“心灵与名字一样美丽”而令许多人好奇,得知其五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病中的表妹胡琼一家的故事后,在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年轻记者王燕就受命来到了长江对岸——和县历阳镇镇淮社区。

在持续一天时间的采访中,最初的一个形容词和一句话逐渐被更多的话语、动作、眼神细腻地阐释,这个人物和这个事件一起,更加生动、清晰。回程的路上,年轻记者王燕在与同行的摄影记者和编辑进行充分的交流后,决定在客观陈述这一事件的事实的基础之上,着重突出他们的乐观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读者能从中感受到这份不易的坚持。

2012年2月2日,当《因为存有希望,所以是幸福的模样——寻访和县历阳“心灵与名字一样美丽”的江雪莲》一文见报后,在马鞍山市及至省内都引起了较大反响。许多读者致电编辑部表示“读后十分感动,江雪莲用平凡的举动阐述了不平凡的伟大,敬佩他们的善良和坚持”。最终,在新闻媒体的帮助下,江雪莲及表妹胡琼一家都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爱。这其中,马鞍山市立医疗集团还为其提供了免费检测治疗。

从群众中走来,以群众为依靠,最终服务群众。“走转改”活动,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方式,让年轻记者在实践中逐步找寻到了新闻工作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真谛。

杨浩,一位2011年夏才到报社工作的新记者,离开象牙塔的几个月时间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不适应,虽然学了一套又一套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总有一种“束缚”感。转变在当年晚秋,因为“走转改”活动,他需要到和县石杨镇——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蹲点一周。

“步跑”——和县石杨镇方言,“走路”的意思,这是杨浩七天中最频繁演绎的状态。最长的一回,他走了3个小时。步跑,有时是因为没有车,有时是因为等不及车,有时是因为想在路上再遇见些什么。他走到了高关行政村,记录下如方湖畔的这座新城的崛起;走到了绰庙社区,在拥挤热闹的地摊前,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记录下了这个边贸小镇的经济活力。离开石杨镇大包村的时候,村里的老队长送杨浩到了村口,当杨浩已经走出数十米开外时,回头望去,只见老队长还站在他们分别的地方。杨浩向他挥手喊道:“您回吧”。几次重复,老队长才转身朝村里走去。那一刻,杨浩的心里涌入一股暖流,他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复杂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自己在离家时父母驻足门前凝望的身影。同样是结束采访离开的时候,在高关小区,村民们都关切地问他晚上在哪里落脚,并反复叮嘱:“若是没有住宿的地方,一定要回到这里来!”

以上是杨浩在蹲点日记中记录下的文字,这短短的七天让他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感悟,让他对新闻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新闻,是要用心去写的”,他说。

不仅如此,“走转改”活动也进一步激发了年轻记者的工作热情。翻天覆地的变化究竟是什么变化?日新月异的速度究竟是什么速度?极大幅度的改善究竟改善成了什么样?许多时候,对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年轻记者来说,并不能准确地判断每一个用词是否准确。而“走转改”活动,因其宽广的范围,给了我们一个拓展视野的好机会。实地踏访、详细询问,年轻记者们通过详实的采访,用文字记录下了江北新城的崛起、矿山工人的安全保障,通过这些,年轻记者一步一步地丈量出“基层天地”,一点一滴地累积起“基层印象”,一天一天地记录下“基层变化”。毫不夸张地说,基层真实生动的生产场面、朴实直白的亲切话语,不断地激励着年轻记者们一路前行,并赋予了年轻记者们前行的正能量。

“走转改”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年轻记者的业务水平。基层拥有一片广阔的天地,是年轻记者最好的实践地点。那里有大批鲜活的事迹、热情的人群等待年轻记者去探访、去记录。而行走基层也是一次生动的实践课,教会了年轻记者如何更加贴近群众,如何改变文风,如何让新闻更深地植根基层的土壤,让其茁壮成长。于是,抽象的形容逐渐演变为真实的描述,生硬的数字逐渐被一幅幅画面和一句句语言生动表述,古板的概括也因为插入了群众的语言而更显灵动。在一次次的新闻实践的洗礼中,年轻记者们也一步步地提升了自身的采写水平,不断丰富和提升了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水平与素养。

猜你喜欢

杨浩马鞍山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成自泸高速马鞍山隧道机电工程维护浅析
“诗城”马鞍山 魅力黄梅戏
走基层
马鞍山村巨变
杨浩涌:创业者要学会造势和借势
杨浩涌谈“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