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递孝心正能量
——以《天中晚报》为例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2014-06-07户向阳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12期
关键词:驻马店孝心事迹

□户向阳

(天中晚报,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传递孝心正能量
——以《天中晚报》为例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户向阳

(天中晚报,河南 驻马店 463000)

2014年8月31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了《“最美孝心少年”部分候选人来京做客》的消息。来自河南省驻马店市的“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马永恩在报道的画面中多次出现。

在此之前,2014年6月14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之《走基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节目,用长达8分钟的时间,报道了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老王岗乡一中14岁学生马永恩带着瘫痪的父亲上学,悉心照顾父亲的感人故事。

马永恩这一典型人物最初由河南《天中晚报》发现并持续关注。2014年1月14日,《天中晚报》开办的“走基层”栏目以《14岁少年带着父亲上学》为题,专版对马永恩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并在随后进行了持续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驻马店市、河南省等主要媒体及央视先后对马永恩的事迹进行报道,新浪网等国内一些重要门户网站纷纷转载报道,最终使这一典型人物走向了全国。

2014年4月9日,马永恩入围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主办的“中国好人榜”4月候选人。随后,马永恩又被评为第六届“河南省美德少年”、驻马店市2014年唯一的“天中好少年标兵”、央视2014“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等。

《天中晚报》对马永恩的持续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正如驻马店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卫明所言,孝敬长辈、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马永恩是新时期孝心少年的榜样,是孝心教育的生动教材,媒体集中宣传马永恩的事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有效实践,同时也体现了媒体的责任和担当。

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从7岁到14岁,7年来,马永恩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父亲,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少年敬老孝亲的大爱故事。

父亲高位瘫痪,承担家庭重担的爷爷又不幸遭遇车祸去世,马永恩的妈妈因承受不起家庭的重担,选择了逃避,在料理完爷爷后事的第三天离家出走。

很难想象,一个当时只有7岁的孩子怎样照顾高位瘫痪而又比他重几倍的父亲。做饭、洗衣,给父亲翻身,伺候父亲大小便……这些大人都难以做好的事情,马永恩都要学着做。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马永恩便飞快地跑回家,先给父亲翻身,伺候父亲大小便,然后做饭。

小学毕业后,马永恩到十几里以外的中学上学。别的学生能住校,他不能,每天骑着借来的一辆破自行车,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直到后来,乡政府为父子俩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

7岁到14岁,这是孩子最应该无忧无虑、享受父母宠爱的童年,马永恩选择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父亲,演绎了让无数人落泪的感人故事。支撑马永恩的动力,来自一颗对父亲真诚的孝心和深深的爱。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时代发展,孝道被赋予新的内涵,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友善”的重要内涵。

中宣部《2014年组织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指导方案》提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孝敬教育,弘扬中华孝道,加强以孝道为基础的家风家教建设,培养人们的孝心、爱心,形成孝顺父母、尊重师长、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马永恩的孝心故事无疑是孝道教育的生动教材。《14岁少年带着父亲上学》、《一片孝心在“永恩”》……《天中晚报》对马永恩的一系列宣传报道,塑造了一个新时期孝心少年的榜样,是凝聚爱心、汇聚正能量,弘扬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

一次生动深刻的社会道德教育

马永恩不仅是敬老孝亲的典范,在他的身上,还体现着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励志精神。

马永恩以孱弱之躯,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但灾难面前,他没有退缩,没有抱怨,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不会做饭,他就在父亲的指导下慢慢地学;没有钱买菜,他就把家里和租的房子院内,全部种上了菜;父亲吃药没钱买,他就瞒着父亲,抽空在学校、到街上捡废品。

阳光是马永恩呈现给身边所有人的印象。无论是电视上的画面,还是报纸上的照片,马永恩呈现给大家的都是“笑容”。对一个不幸家庭的孩子来说,阳光开朗尤为难得。

不幸的马永恩,在与生活抗争的同时,不断追逐自己的梦想。

作为家庭的“主人”,马永恩不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样有那么多学习时间,但他的成绩依然很好。而对自己长大后的梦想,马永恩坦言:“长大当医生,研究俺爸这个病。那时候,如果俺爸还在,一定管给他治好,如果不在了,那别人得这个病,也不用担心,直接找我!”

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孝老敬亲、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马永恩,是当下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因为坚持,所以感动。马永恩坚持孝道,并在艰苦的生活条件及环境下还坚持学习,无论这个过程有多么的辛苦,却从没有放弃,他的行动与精神值得广大青少年学习与弘扬。

宣传马永恩的事迹,是一次生动的青少年励志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励志成长、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是一次生动深刻的社会道德教育,他的事迹不仅值得青少年去学习,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品味。

传递“好人有好报”的正能量

大爱无边,力量无穷。《天中晚报》以及中央、河南省及驻马店市其他媒体对马永恩的关注,把他对父亲的至孝大爱传递给社会,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有效实践,也向社会传递了“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过媒体集中报道后,马永恩的事迹感动了全国无数人。在驻马店,上至市委主要领导,下到普通群众,无不为之动容。

2014年6月14日,在观看了央视对马永恩的报道后,驻马店市委书记余学友作出重要批示,称赞马永恩的事迹很感人,并表示,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不能让这样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孝子再受穷受苦,并让平舆县委书记代他先去看望马永恩父子俩,帮助他们解决好当前的生活、学习困难。驻马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戚存杰亲自到平舆县看望马永恩,送去鼓励。平舆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各有关部门登门看望马永恩父子并协调解决了他们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社会各界积极帮助马永恩父子。在2014年年初,《天中晚报》对马永恩的事迹进行报道后,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马永恩父子的关注。学校免去马永恩在校的一切费用,所在乡政府为马永恩父子俩办了低保,负担起父子俩的租房费用。

在央视等媒体对马永恩的事迹进行报道后,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马永恩的关注。平舆县爱心人士许小会为马永恩家送去5万元现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平舆县文明委授予马永恩“孝老爱亲好少年”称号,各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帮助马永恩父子。

市、县领导的关怀及社会各界的礼遇,让马永恩父子的生活有了保障、有了依靠,传递了“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天中晚报》持续关注,大力宣传孝心少年马永恩的事迹,并最终使这一典型人物走向全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一次有效实践。

猜你喜欢

驻马店孝心事迹
我还未出生(外一首)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排毒孝心汤
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
用爱和孝心撑起一个家
元代东迁不花刺人买述丁事迹补考
孝心歌
明辽阳副总兵黑春事迹考略
驻马店的启示
驻马店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