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节的研读也应依学备教

2014-06-06施强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细节文本课堂

施强国

我们对文本细节的研读进行“备课”了吗?我们所进行的文本细节研读对学生“有用”吗?是否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是否所有的文本细节都值得研读?这些文本细节有轻重取舍之分吗?哪些文本细节是最有教学价值的?这些最有教学价值的东西哪些是学生已经懂的,哪些是可能懂的,哪些是不懂而需要我们老师启发、引领、探究甚至讲析的?到了这里,问题也许已经有点豁然开朗,并非所有的文本细节都得关注,能够成就课堂精彩的是一些关键性教学细节或文本细节,因此我们备课时对文本细节的研读也就首先必须关注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

1.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文本细节进行探究并支撑课堂?

2.不同类型的文本细节研读的教学设计有何不同?其标准和依据又是什么?

3.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文本细节究竟是预设研读还是生成捕捉?即选择什么时机研读文本细节并构建课堂?

以上三个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文本细节备课研读的价值取向和教学策略问题,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只有对文本细节研读的价值取向和策略事先做一番认真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形成有效可操作的教学设计,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质疑有效文本细节,才有可能实现文本细节的最大教学价值,并创造灵性和美丽的教学课堂。

一、备课时要依据学生“陌生化”的心理需求选择文本细节

诚如李海林教授所说,对学生“有用”的才是学生喜欢的,而这个“有用”就是让学生从“不懂”或“不太懂”到“懂”的过程体验,因此关键性文本细节首先要满足学生的这种“陌生化”的心理需求,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1.挖掘“不易发现处” 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很少会有师生对“祥林嫂”这一称呼的“细节”进行探究,而只是把它当作人物的一般称谓而已,可如果我们稍作留意,就会疑惑,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并且死了第二个丈夫以后,鲁镇的人们为什么还喊她“祥林嫂”而不喊她“老六嫂”,这个问题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激发学生思维,并且指向教学内容和文本价值。

2.关注“容易忽视处” 同样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记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组细节描写:“(刘和珍)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扑。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一般教者和学生都能注意到这里的细节表现出了反动政府不择手段地枪杀青年学生的下劣凶残与中国女性临难之沉勇和友爱的主题。可往往忽视了这个细节中的一个更小的文本细节:“其一是手枪”,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这个细节,使学生体会到鲁迅先生意在揭露敌人屠杀青年学生的有组织有领导。既揭露了敌人之凶残,又达到了对敌人无耻谰言的驳斥。使我们不得不由衷佩服鲁迅先生用笔之巧妙,可谓“闲笔不闲”。

3.品尝“耐人寻味处” 某些耐人寻味的字句,看似平淡,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浅尝如流水,不会刻意地在此处停留、思索、斟酌、品味,那么随着视线的转移和收缩也必将不曾留下任何思想的痕迹,最多只是个朦胧的印象而已。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在这些地方让学生逗留、玩味一下呢?那么,另一番境界便会不期然与学生相遇。高尔基的小说《丹柯》结尾处讲到丹柯死了,但他的那颗勇敢的心还在燃烧,“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拿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许多同学对“有点害怕”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理解上,笔者引导学生联系上下语境中的“骄傲”一词,对“害怕”的原因作了多层次的分析,从而揭示了族人不敢面对强大、崇高、伟大的英雄而产生的自卑、懦弱、心虚、嫉妒、憎恨等复杂心理,作者在这里故作轻松地用“害怕”一词不动声色地揭露了人性的阴暗,为族人践踏丹柯之心的行为作了充分的解释,却反而增添了故事的浓重悲剧色彩。

4.体察“文本留白处”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留下了很多艺术性的空白:或省略部分内容,或略写某一情节,或隐藏某些意义。这些文本空白,给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善于发现并体察这些文本留白处,“引领学生根据情理揣摩文本的隐含意义,填补意义空白”。比如《最后的常青藤叶》中画家贝尔曼寒夜冒雨画叶子这个情节是通过琼珊的简略介绍进行交代的,作者用的是虚笔。贝尔曼如何在雨夜艰难地画叶子就是小说的“文本留白处”,笔者引导学生依据文本提供的有限信息驰骋想象,扩写一段文字进行补白。在学生动笔补白前要求学生找到相关依据:一是小说中相关的情节和细节,一是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在学生苦心完成自己的补白之作时我又顺势提出问题:“作者把它写出来好,还是留白好?”通过比较,使大家明白作者的艺术笔法对塑造人物之巧妙和用意。

二、备课时要依据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来研读文本细节

判断一个文本细节是否“有用”,不仅在于它的“陌生化”的兴趣和距离美的观赏性,更在于它的有效性,缺乏教学实效的教学文本细节,无论多么精彩也只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教学目标清晰,才能正确定位教学细节和文本细节,避免教学陷于枝节而不能自拔。

1.“站一种高度”与文本细节的思考

有些文章如果按常规思路去阅读理解,虽也能牵引学生渐渐走向教学目标,但难免力不从心或捉襟见肘。可如果“站一种高度”去思考文本细节,往往能给人举重若轻或豁然开朗之感,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散文《像山那样思考》一文时,笔者提出能否把文中的“狼”换成“羊”。讨论的结果是:“狼”是具有代表性的“恶”的象征,而人类对于“恶”的事物往往“置于死地而后快”,于是它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这个角度来说,“狼”比“羊”更具有表现力,虽然“羊”与“狼”都是某种具体生命的象征,都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一员,都是不可滥杀的对象。所以关于“狼能否换成羊”这个细节的思考,对于同学们快速领悟主题起到了棒喝顿悟的作用,同时从另一个高度启示我们:我们的美好用心和所谓的“善行”也往往导致“恶”的后果。

2.“换一个角度”与文本细节的发现

有些文本的细节本身就是文章的关键句和关键词,如果我们能够把它作为切入的设计角度,往往能使文本细节具有鲜活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为例,笔者一反此文的常规教学思路“我心从何而归?”“我心为何归去?”“我心如何归去?”来整体感知,披文入情,而是抓住文中“我的心却在一次又一次偷偷归去”这一句与“我心归去”进行比较,在比较过程中重点品味这几个关键词:“却”针对什么转折?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相关片断;“一次又一次”表达了怎样的一种心情?为什么?品读相关片断;“偷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归去”和“回去”有何区别?品读相关片断,从而深化读者对故乡含义的理解和认识。在这里教学角度的“转换”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焕然一新的教学新鲜感,更是对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设计切入功夫的折服赞叹,而这种教学角度的转换又完全得益于对文本细节的找寻和发现,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事先不潜下心来认真读书、用心品书,是很难捕捉这种发现的快乐的。

3.“给一点温度”与文本细节的渲染

我们发现程式化的教学往往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按部就班的教学步骤和循规蹈矩的文本解读还能唤醒多少学生沉睡的心灵?语文课堂特别是文学作品的语文课堂虽不必“步步惊心”,但也应该曲张有致,培育足够的“温度”来给我们的课堂提供一种合适的基调,营造一种合适的气氛。比如上《最后一片常青藤叶》,其中医生和病人的朋友有几句对话,粗心的读者可能没有十分注意:“这位小姐认定自己再也好不了。就不知道她还有什么心事吗?......我是问她心里有没有还留恋的事。比如说,心里还会想念哪位男人。”这一笔,看来很平常,却很有意味,我就让学生讨论“男人”这一细节,自然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给课堂增添了一个小高潮,讨论的结果是:一个女孩子,快要死去了,在美国人看来,总有能够引起她对生活的留恋的。还有什么比爱情更为强烈的呢?连爱情都没有,可见其绝望了。文学作品中类似如此的细节很多,如果我们能够好好利用和渲染,一定会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一点温度,留下一片温馨和靓丽。

4.“求一点精度”与文本细节的取舍

如前所述,我们要关注文本细节的研读,但并非所有的文本细节都得关注。一篇课文各种大小不同的文本细节相对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来说,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教师要“求一点精度”,学会取舍,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更有价值的文本细节作为教学的新契机。辨别文本优劣一个“标准”,就是看细节本身的价值以及它对教学“贡献”的大小。诸如:这一细节是否关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含有独特发现或感悟的因子?是否会引出更具价值性或更富挑战性的思维探索?曾听过这样一堂课,一个教师讨论《祝福》中“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学生抓住短工的“还不是穷死的”这一语言细节,为祥林嫂究竟是“饿死”还是“冻死”或“自尽而死”这一问题争论不休。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双方抓词扣句,据理力争。乍看这细节,可谓“精彩”!可仔细一琢磨,无论哪种死法,“万死不离其因”——生存环境使然。所以,与其浪费一堂课去“纠缠”祥林嫂的死法,还不如去探究祥林嫂之死背后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偏差,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文本价值和文章的阅读取向,偏离了教学目标,致使本该出现的精彩亮点令人惋惜地成了教学败笔。

三、备课时要依据教学价值需要对文本细节研读进行预设和生成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研读需要确立“有用”的文本细节,而且这个“有用”既是符合学情的又是符合教学目标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文本细节研读有效性的“万事大吉”,因为还牵涉到一个文本细节研读的教学安排问题,即某一个文本细节的研读在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中安排在什么时间进行,或者安排在哪一个教学环节。即使同一个文本细节的研读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教学环节,它的课堂教学效果可能大不一样。笔者认为一个总的原则是随机而化,而不是机械僵化。具体来说,就是要依据教学价值的需要,做到文本细节的预设和生成各尽其妙而相得益彰。

1.选择最关键文本细节来引导预设“主问题” 以“妙在这一问”的主问题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是把课堂聚焦到教学的关键之处的有效方法,也是能让精彩如约而至的上佳选择。由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有内在的牵引力,既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又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因而成为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和粘合剂。如上文所述《我心归去》的教学就是范例。

2.关注重要文本细节预设“边缘可能区” 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前”的产物,主要起“备忘”作用。同时,因为课堂又是永远充满各种变数的,因此,课前的预设应该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多采取并联型的网状设计,由此才会“有容乃大”,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为学生的生成与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这样,师生对话交流时的“路径”才会更丰富、更宽广。

3.以“亮点”生成来促读文本细节 文本细节是客观存在的,而能否“生成”为教学资源有时却是随机的,它需要我们善于引导、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可以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瞬间的创造,也可以是就文本研读而引发的“异点”争论,甚至思维“误点”的挖掘,从而进一步来促进对文本的解读。如小说《牲畜林》结尾,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受到了像全村最伟大的游击队员和猎手一样的欢迎”这个细节引起了学生的疑问,于是引发了“朱阿是不是英雄”的讨论,而这个讨论又促使学生去关注朱阿先前几次“想开枪又不敢开枪”的表现和心理,以及最后“还是鼓作勇气,扣动了扳机”这一细节的研读,使我们逐渐明白朱阿虽然枪法蹩脚,胆小无能,但心地善良,如果说前几次是为了保全自己和动物而不敢开枪的话,最后却是仇恨敌人的情感力量战胜了“责任重大”和“手颤得更厉害”,所以他享受英雄般的礼遇也合乎情理。

4.以文本细节研读创发生成新“亮点” 还是以《牲畜林》为例,在讨论朱阿是否是英雄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到作者为什么要设计一只世上最老最瘦的母鸡作为牺牲品来完成朱阿的最后一枪,于是各种看法纷纷“亮相”,有人认为是为了促使朱阿开出那一枪,因为那样付出的代价最小;可也有人提出作者如果斤斤计较于物值大小而一次又一次的“延迟”情节,未免显得太小家子气,何况抗击法西斯侵略者能纠结于“蝇头小利”吗,岂不有损人民群众的形象;也有人认为牲畜林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所,前面的几种动物都表现得非常灵巧活泼,唯有这“没剩几根毛”和“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的母鸡似乎与牲畜林的活力不协调,作者有意安排它的死是为了表达对更有生命力的和谐的呼唤,而这种更有生命力的和谐恰恰就是对战争阴影的对抗和挤压。尽管分歧是明显的,但思维的碰撞,课堂的精彩也是明显的。

总之,以对学生“有用”为考量前提,依据学情来思考研究文本细节研读的价值取向和策略,我们才有可能营造既精彩又有效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但体现文本“细微之处见精神”的文字和语言特性,也同样见证了教者“细微之处见水平”的教学风范。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瓯海区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细节文本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