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拨心弦,静听妙音

2014-06-06陈晓芬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林园教者庄子

陈晓芬

笔者最近听了一堂作文指导课《张开你的第三只眼》,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立意,然后找到最佳立意。

执教者先以一个新颖的故事导入:法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里面有茂盛的树林和草地。每到周末,总会有人来到她的林园,他们在树林中摘花,采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管家在林园的四周围上篱笆,后有又在林园周围竖起几块写着“私人林园,禁止进入”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于是,管家只好向主人汇报。迪梅普莱听了管家的汇报后,让管家拔掉了四周的小木牌,并让管家做了一块大木牌,上面醒目地写上了几句话,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大家猜想一下,管家写了什么呢?学生议论纷纷,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老师出示答案,“请注意!如果在林园中被蛇咬伤,距此最近的医院有50多公里,驾车也要半个多小时。”这样就非常自然地引出了教学目标:多角度思考、立意,并从中选择最佳立意入文。

接着师生进入思维训练环节,其中有一则特别有针对性的材料:请以“手指”为话题,发散思维,尝试多角度立意。材料一出示,学生们马上冥思苦想,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教者当时不知为了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还是担心学生回答不出,马上进行启发、点拨。老师先做了个握拳的动作,有力地挥动了一下,然后再用一个手指头做了一个点戳的动作,学生马上齐声回答:“团结起来力量大。”紧接着,老师举例道,我们吃饭的时候,写字的时候,要哪些手指配合啊?学生马上领悟到了,“做事要互相配合,密切协作。”然后让学生个别回答,两个学生依然重复了前面两种立意,没有更深的更新的想法。其实这则材料立意角度非常多,能触发学生的想象,引发很多的思考。可以从整体的角度立意:1.万事万物都有差别,做事不可一刀切。2.整只手:五指并拢握拳,团结起来力量大。3.五指间:做事要互相配合,密切协作。4.谦让精神。也可以从个体的角度来思考,得出如下立意;5.拇指形丑作用大,谈“美与丑”。6.小指莫自卑,或要爱护和帮助弱者。7.能屈能伸。

综观整堂课,课堂各个环节比较流畅,师生互动也较合拍,选用的材料都较典型新颖。不过,这只是浮浅的表象。笔者进行了深刻地思考和剖析,我认为这堂课的生成结果跟教学目标完全相悖。这种作文教学的课型是“能力训练课”,也就是围绕某一个能力训练点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训练。这种作文指导课,并不在于传授写作技巧,而是进行写作的思维训练。整个教学过程只是老师的一味点拨,学生所展示的思维成果完全是老师的思想,没有一位学生能有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学生的思想始终在“戴着镣铐跳舞”。

立意是整篇文章的灵魂,高考作文的评判是首先看文章有无魂魄,而“失魂落魄是高考作文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了让考生在临场时能快速接招、准确解题、多元悟意、巧妙定点,老师在平时加强立意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是必需的。但为什么教学的效果却是与目标南辕北辙了,笔者认为教者最欠缺的地方是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也没有学会去倾听学子的心灵的低语,过早地对学生进行点拨,过多地引导学生,反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思想自由,不能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占有的材料、情感体验甚至写作灵感,以求准、求新、求深为宗旨,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倾听学子心灵的低语,在倾听中伴以导引艺术,在导引时,教师也要更多地思考选择怎样的时机,巧妙地拨动学生的心弦,然后让学生自己奏出最美丽的音符,教师就只要静静地聆听就可以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导引艺术,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做到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学子心灵的低语,善于倾听学生多样表达,在倾听中伴以导引艺术。

本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听”与“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听”比“说”更重要,正如一句俗语“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正长”。但在教育现实中教师说得太多听得太少,没有学会俯下身来静静地倾听学子的心灵低语。

教者要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空间,多角度地展开训练。让学生主动读,主动讲,主动讨论,激励学生敢想敢说,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自由轻松时,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才可能有丰富自由的想象。学生是有灵性的人,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思维敏捷,会闪出思想的火花。教师要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这时就会奏出最美妙的音符,教者就要学会侧耳倾听。

“真正的倾听意味着一种平等、尊重,真正的倾听拒绝居高临下的告诉、训导,真正的倾听是心与心默默地靠拢,是情与情悄悄地对流.。”要学会倾听学生词不达意、前后抵牾的表达,它往往隐藏着认知矛盾,教者可以依据原有认知经验链接新知,开启幽闭的心智,敞亮理解的困顿;要学会倾听学生认识偏差、看法分歧的表达,它一般存在思维盲点,教者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寻找思维的迷惘点、分歧点,分清是非,拨正方向;要学会倾听学生独具个性、卓尔不群的表达,它也许与常规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但其中兴许闪烁着创新火花,蕴含着时代方向。

当然课堂上教师的倾听并不是“生云亦云”,毫无主见地随声附和,而是伴随着教师即兴、快速、准确的思考。教师听到学生中难以统一的声音时,需要进行科学甄别、集束思考、迅速梳理,及时捕捉有效信息,进行正确引导。

其次,在引导时,教师要学会巧抛“青砖”,妙引学生“玉言”。

“抛砖引玉”一词,常用来比喻用自己粗浅、不成熟的见解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见解。在边倾听边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采取巧抛“青砖”,妙引学生“玉言”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发言。

笔者多次执教《赤壁赋》,生出一个疑问:文中与苏子月下泛舟之客,究竟是谁?文中之“客”不但绝无来历,而且去向不明。后来我查阅了许多有关苏轼被贬到黄州时的诗文,苏轼谪贬黄州的心灵历程是很复杂的。文人的豪放不拘使他在政治上失意。“乌台诗案”之后,谪贬黄州期间,作为一个朝廷命官,他悔于自己的莽撞多言,决心改过自新,以待机而起。但作为一个风流倜傥的天才文人,突然遭小人暗算,心中自然愤愤不平。“乌台诗案”是一场亘古罕见的文字狱,与苏轼有交往的朋友受牵连者甚多,因此苏轼谪贬黄州之后,朋友们再不敢与苏轼有任何往来,苏轼亦处在被监视的政治环境中,因此极端苦闷、孤独、寂寞,他只好转向佛道,只好以酒浇愁,只好寻觅山水。最后于清风明月中解脱了烦恼,重又豁达超脱起来。从现存文献来看,主客问对的文体形式早在《庄子》中就已普遍应用了。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苏轼对《庄子》一书情有独钟。他的弟弟苏辙曾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回忆苏轼读《庄子》时的情景:“……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因此,苏轼之文,最得力于《庄子》的浸染。《前赤壁赋》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明显接受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达生思想,而且在结构形式上,也是直接采用《庄子》主客问对的文体形式来展开全文。文中的“客”与“苏子”分别代表作者情感的正反两极,是一个人内心矛盾冲突的真实外现。这一点,也恰恰吻合人的二重组合的心理机制。

因此,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将《赤壁赋》视作一篇写实散文,那么文中之“客”确然可解为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某位文朋诗友乃至隐逸贤人。但我们是否可从一个非常角度来看,苏子与“客”是否就是一体的呢?能否从文本中找到印证呢?问题一抛出,学生就进入积极地文本研读,接着纷纷发言,认为苏子与“客”是作者的矛盾的两个自我,是积极的自我和消极的自我的矛盾的统一。学生依据文本,知人论世,找到了极其充分的令人信服的理由:开篇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极乐世界,刺激了苏轼心中欲退身出世的精神部分,“于是饮酒乐甚”,乐极放歌,却歌出了无限的惆怅——予怀渺渺,遥望美人难至。这分明是积极入世的那一部分自我又跳出来作怪,勾起了苏轼对遥远的朝廷的万分不舍。苏轼的这一不舍,便伤心欲绝,“客”的吹箫而和,其实是苏轼内心深处另一部分自我油然而生的应和,想到被朝廷疏远,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又陷入了英雄易逝,人生苦短的悲苦之中。但苏轼又豁然开朗,跳出了个人的悲闷,在对天地的独立关照中获得了人生的大启示,达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变得超然旷达。

教师巧妙抛出的“砖”其实就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牵其一发,动其全身。朱德发教授说:“一种文本好象就是无限丰富的全息空间,在这种空间里,蕴涵的各种文化艺术很多。老师能不能把文本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发掘出来,这样一个过程,事实上是对一个语文教师有没有分析能力、解读能力和剖析能力的一种考验。”教师应该根据认知特点和智慧特征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究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

最后,教师在抛出问题后,一定要让学生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大教育家孔子早就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时,教师启发引导才会收到最佳效果。

在有些公开课上,教师为了避免冷场或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往往还没等学生进入苦思冥想的状态,教师已经在积极地启发点拨了。像前面老师执教的作文指导课,每则材料才显示一会儿,教师就急着点拨了,学生根本没有思考余地,完全没时间触发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更没时间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去确立最佳的立意。因此无论是怎样的课堂,不能一味追求表面的热热闹闹,而抛弃沉静的深入的思考环节。学生还没放飞自己的思想,教师就急着把学生的思想的缰绳紧紧地拽在手中,学生根本没到达“愤”“悱”的状态。学生没时间进入自己的思想的大门,也没时间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就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了,所以学生表达的都是教师的思想,根本不可能发人之所未发。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研讨,一起感悟,“师生共处于一种植根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生感受,充分激活原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文情境,从中体会语言的妙处,学会语言本领。”教师要懂得轻轻地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自己演奏出最美的音符。

★作者单位:浙江余姚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林园教者庄子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回乡
看水 听涛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蓝色的树叶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