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需要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不听话”的电路检测器引发的教学思路变化
2014-06-06龚敏
■龚敏
小学科学实验需要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不听话”的电路检测器引发的教学思路变化
■龚敏
在教学四年级《导体与绝缘体》时,按照教材要求,为了检测物体是否导电,学生要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电路检测器由一节电池(装在电池盒里)、一个小灯泡(安在小灯座上)、三根导线组成,如下图所示:
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小灯泡不亮,检测表明,橡皮不容易导电……学生要按这样的操作步骤检测身边的20种材料。可是,当检测到铅笔芯是否导电时,电路检测器却变得“不听话”了。
现象之一:铅笔芯怎么会不导电?
“老师你快来看看,铅笔芯怎么不导电啊?”一个小组的同学七嘴八舌地向我求助。原来他们将电路检测器的两头接在铅笔芯上,结果却发现灯泡没亮。“哎,这是怎么回事?”我脑子里飞速地想着。“会不会是电路检测器坏了?”我提出了我的设想。“不会啊!刚才接铁片的时候还好好的呢!”学生们急得红着脸一边说着还一边测试给我看,试图用行动告诉我,刚才我的猜测是错误的。果然,接上铁片灯泡就可以正常地发光,显然电路检测器没有问题。这个实验我在课前做过,铅笔芯是可以导电的,怎么这个小组同学的检测结果和我不一样呢?学生们小声嘀咕:“铅笔芯里有石墨呀。”“石墨不是导电的吗?”“怎么我们的灯泡就是不亮呢?”此时,孩子们小声议论着自己的想法,而我的心里也存在着和他们一样的疑问。
作为科学老师,我先肯定了孩子的想法。“你们懂得真多,铅笔芯的主要成分就是石墨!”目光却开始打量起他们做实验用的笔芯来。等等!我发现这盒自动铅笔芯盒子上印着“HB”。而我在课前实验时用的是绘图用的“6B”铅笔。会不会是因为铅笔芯中石墨含量的高低导致了实验结果的不同呢?有了这个大胆的猜测后,我对学生说:“先听听别的小组用铅笔芯做实验的情况吧!”
通过汇报我得知,有四个小组的铅笔芯能使小灯泡发亮。拿灯泡发亮小组做实验的铅笔芯一看,是“晨光”和“晨立”牌的“HB”和“2B”铅笔芯,而灯泡不发亮的另外四个小组使用的是别的品牌,如“美达”和“浪木”的“2B”铅笔芯。面对这种泾渭分明的局面,我问道:“铅笔芯容易导电吗?”孩子们有的说“容易”有的说“不容易”,互相都不能说服对方。于是我在板书时,就在“铅笔芯容易导电吗”后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我相信这个问号在孩子们的心中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
由于课前估计不足,我没有考虑到材料的因素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课上没有很好地解答学生的疑惑。为了更好地研究铅笔芯是否为导体这个问题,我与学生约定好,课下继续研究,下次上课再来解决这个难题。
回到家后,我又买了一些铅笔继续做实验。我发现电路检测器在检测“HB”和“2B”的铅笔芯时不亮,检测“3B”的铅笔芯时,只有仔细分辨才能看出灯泡的灯丝有一点点发红,检测“6B”的铅笔芯时灯泡最亮,检测“8B”和“9B”的铅笔芯时反倒没有检测“6B”时的效果好。
通过查找资料,我得知铅笔芯中的石墨是被碾碎后与黏土混合而成的,所以原子结构被打乱,因此导电性能并不十分出众,必须提高电路检测器中的电压,才会获得明显的实验效果。于是我往电路检测器中多加入一节电池,再进行检测,原来不亮的“HB”和“2B”铅笔芯都能使灯泡发亮了。这下,电路检测器“不听话”的问题似乎解决了。
可当我第二天兴冲冲地来到学校,用学生的自动铅笔芯做实验时,却发现即使用有两节电池的电路检测器检测,有的铅笔芯依然不会亮。
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依旧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我再度陷入了思考……此时,我不禁联想起另外一件令我困惑的事:一般说来,人是导体,连几岁的小朋友都这样被家长告知过:不能用手去摸电源插座!但是在上课做实验时,学生将手,甚至是湿手连入电路检测器时,小灯泡都亮不了。此时的我不由得把疑惑和怒气全投向了这个多事的电路检测器。电路检测器,你怎么这么不“给力”呢?
现象之二:难道人不是导体?
电路检测器在检测木头、塑料、铜铁铝等材料时都正常,但人是导体为什么偏偏就检测不出来呢?
“是不是一节电池电压较低,所以小灯泡亮不起来呢?”初步的猜测立刻被现实给说服了:不是的。因为我在电路里串联了两节电池,都已经超过了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了,可在检测人体时灯泡依然不亮。由于按书本的方法组装的电路检测器没法证明人体是导体,我只能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学生们没有通过实验现象亲身感知,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下课后,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心里那个郁闷呀!那个不服气呀!那个不甘心呀!致使我非要和这个多事的电路检测器较个真。我狠狠地盯着这个电路检测器:“你这个坏东西,一点儿也不灵敏!明明是导体的铅笔芯和人体,你怎么就是测不出来呢?”
咦,问题会不会是出在灯泡上呢?问题的根源没有解决,我光发牢骚也没用,冷静下来,我做了第二次大胆猜测:“或许是我用的1.5V的灯泡太费电了吧!”想到这里,我急忙翻出六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材料袋,因为我记得那里面有个很小的电珠,它个头那么小,一定很省电!待我好不容易把线路全部接好,检测时灯泡却依然不亮。这样的结果无疑又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弄得我好沮丧。看来,作为科学家需要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无数次失败带给人的巨大打击;作为科学老师,同样需要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教学过程中无数失败给老师带来的各种压力。
问题破解:设置科学实验仪器
万般无奈之下,最后我使出杀手锏,在教学论坛里向高手们求助,后来终于获得一位“大侠”的帮助,解开了我的困惑。
人体的确是导体,但是在接入电路中后就成了一个很大的电阻,电路中虽然仍有电流通过,但并不足以使小灯泡亮起来。要使人体接入电路中并看得见灯亮的效果,必须将书本的电路检测器进行一番大改造——用发光二极管替换下电路检测器中的灯座及灯泡。
原来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很小,3mA就能发光,0.5mA即有显示,人们常用它来显示电路中有没有电流。因为它比小灯泡节能,所以对微电流更灵敏。同时在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必须将电池的正极连到发光二极管的长支架上,否则它不亮。当我购齐材料进行组装后,新的电路检测器就新鲜出炉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拿来一试。新型电路检测器果然“听话”得很!效果非常好。测试铅笔芯,灯亮了!把打湿的红领巾连上去,亮了!又去试湿手、自来水等,灯都能亮,只是亮度会有区别。顿时,我心里的那盏灯也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点亮而逐渐亮了起来。有了这个法宝,我相信能让孩子们更好的认清科学领域中的真理!虽然办法不是我的首创,但是实验效果太令人满意了!
拿着教材图上的电路检测器和我组装的新型电路检测器,我走进了四年级另一个班《导体与绝缘体》的课堂……
在对实验结果进行汇报时,如我所料,出现了预测与实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许多学生预测铅笔芯不导电,可实验结果却是有的组灯泡能亮,有的组灯泡不亮;还有一部分学生预测湿布、湿手能导电,可每个组的实验结果都是灯泡不亮。
学生们满腹疑问,教室里一时炸开了锅。能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这可正是我这个科学老师求之不得的教学契机。
虽然学生疑惑不解,但此刻我却是胸有成竹。我在大屏幕上投影出这个新型电路检测器,“同学们请看:我发明了一种新型电路检测器,也许它能帮助你们解决问题。”
新型电路检测器的闪亮登场,暂时镇住了场子,可孩子们不是可以随便被糊弄的,他们那歪着的小脑袋、那泛着疑惑的眼神,很明显是在告诉我他们有些怀疑新型电路检测器的本领。我赶紧就汤下面,让学生将它与教材的电路检测器作比较,他们很快发现这个新型电路检测器的不同:电池增多了,灯泡也不一样,小了很多。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并演示了检测湿布时灯亮的过程。
学生们兴奋极了,一个个跃跃欲试,在我的带动下,他们强烈要求通过实践操作来检验它的性质。于是我将“新型电路检测器”发给各小组,由学生再次检测,并记录。
这次实验时,学生不仅检测了铅笔芯、湿布、湿手等前次实验时有疑惑的物体,而且还把木头、塑料、铜铁铝等物体也重新检测了一遍。课堂上的升温,让我也暗暗有些欣慰:这群孩子身上很有点小科学家的品质了。不仅会质疑,而且会通过科学的手段去解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很冷静地秉承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原则。
这一次汇报时,各组的实验结果趋于一致。我引导学生将这些物体分成两类:容易导电的(如铜片、铁片、铝片、铅笔芯、湿布、人的湿手等)和不容易导电的(如塑料片、木片、纸片、干布条等),并介绍了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名词。
临近下课,我问学生:“你们实验了两次,在第一次实验时有几种物体并不能使灯泡发亮,而在第二次时才发现它们是能导电的,你们到底更相信哪一次的结果呢?”学生们纷纷发言:
有的说:“我相信第二次的结果,因为更准确。”
有的说:“可能那些物体的导电能力不像铜铁铝那么强,所以影响了第一次实验的结果。”
有的说:“老师发明的这个电路检测器更先进一些,更灵敏一些,所以才能检测出来。”
……
听到学生的发言,我心里乐开了花。看来呀,我还得多谢这个“多事”的电路检测器呢!不是它这一折腾,哪来后面的精彩呢?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直到下课的时候,还有学生围着我。“老师,你给我们用的这个发光二极管太神奇了,我也想买一个回去做实验。你看怎么样?”
当学生带着兴奋和满足恋恋不舍地离开试验室时,我内心感到了由衷的满足。能够给学生提供直观感知、亲身体验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新的科学概念,所以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通过这两次课的教学,我不仅收获了一个“听话”的新型电路检测器,还真切地感受到:在科学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一样,都需要有科学的精神,都需要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善于总结、不断提高。
让我们保持一颗敏锐求索的心,从容应对科学课里的各种未知和挑战吧!
(作者单位: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一小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