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见天地 袖里有乾坤
——武汉市小学高效课堂巡礼之走进青山篇
2014-06-06武汉市青山区教研室副主任
■ 武汉市青山区教研室副主任 马 晋
管中见天地 袖里有乾坤
——武汉市小学高效课堂巡礼之走进青山篇
■ 武汉市青山区教研室副主任 马 晋
【题记】顺应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不贪多求全,不蜻蜓点水,通过“一事一研”或者“一事多研”来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这是青山区探索出的实现高效课堂的路径。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室 李光杰
一、回顾与梳理
2010年11月19日,由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室主办的“武汉市小学高效课堂巡礼之走进青山”在青山区钢城16中隆重举行,这是检阅新课程改革成果,推进高效课堂的又一次盛举。来自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教科院的领导与来自各区的教师济济一堂,听取了青山区教研室副主任马晋所作的青山区小学小专题研究情况汇报。为充分展示小专题研究特色,青山区第二实验学区英语中心备课小组以“探索阅读教学中答案呈现方式,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小专题为例,做了生动具体的现场演示。六位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分析释疑,联合攻关,实践提升,把一年的研究过程在短短的半个小时中集中展示,让与会教师充分领略到小专题研究的魅力。
小专题研究是为高效课堂服务的,小专题研究的成果最终也要通过课堂来呈现,因此,小组成员王菁老师稍后作了《seasons》课堂展示。课后,武汉市小学英语教研员朱腊梅老师以“系统、多层、多样、自然、有效”十个字作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小专题研究在减负增效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青山区教研室主任姜祖元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高度概括了青山区在探索高效课堂实践中的主要经验——“把好五关”,即坚持小专题研究,把好高效课堂的问题关;摸索学区制改革,把好高效课堂的教研关;开展教学模式研究,把好高效课堂的教学关;搭建创先争优平台,把好高效课堂的质量关;形成课堂反思机制,把好高效课堂的提升关。
最后,市教科院教研室主任李光杰作了总结性发言,他认为小专题研究可以以小见大,以小见实,以小见果,一定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内涵与解读
青山区“小专题”研究的初衷主要是针对老师们平时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小问题、小环节等进行剖析和研讨,在短期内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具有研究范围局部化,研究内容具体化,研究方式简易化,研究周期短期化等特点。
青山区制定了小专题研究的基本操作流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筛选问题→设计方案→实践探索→形成策略。青山区教研室还注重小专题问题库的建设,倡导老师们从自身教育教学的困境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捕捉问题,在与其他教师的交往中发现问题。在成果的呈现形式上倡导老师们可以叙写教育故事,可以是研究小报告,可以是专题小论文,还可以是专题反思等。
青山区通过“一事一研”或者“一事多研”来解决教学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这样的“小专题”研究,催生了该区教研体制的创新,焕发了校本教研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高效课堂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抓手和支撑。
三、探索与实践
(一)小专题研究的背景
1.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主动顺应改革的必然之举。
以往学校常常依托教育科研课题来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但这种途径往往周期长、目标较大,所确立的研究课题内涵较深,外延也较为宽广,教师们操作起来感觉难度较大,因此许多学校的课题研究往往集中在少数骨干教师中进行,其他教师缺乏深刻的体会。
而“小专题研究”因其“近”“小”“专”的特点成为教学科研大众化、生活化的一种载体,它使浩繁复杂的科研课题变得亲近而随和,教师蹦一蹦就可以摘到果实,不贪多求全,不蜻蜓点水。通过“一事一研”或者“一事多研”来解决教学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顺应了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2.青山区教育格局变化的需要
原青山教育局、原武钢教育处和原一冶教育处三家整合成了一家,形成了现在的青山区教育局。整合后,学生多了,教师多了,学校多了,教育规模扩大了,青山教育人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提高师资水平?如何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如何突破教研瓶颈?如何使三大家的教师更加融合?如何让1+1+1≥3?教研室领导班子在反复调研和论证的情况下,在全区教学教研工作中提出了“开展小专题研究,推进备课组建设”的工作要求。
在以上背景下,小专题研究活动应运而生。
(二)小专题研究的实践
第一阶段:选题论证。首先开展小专题的选题讲座,针对选题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以好的选题为例进行讲评,指导学校有效选题;其次,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针对各校、各年级、各班级的实际情况及教师自身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形成问题库,集思广益进行筛选、分类、梳理、讨论,从中找出最切合实际、共通性强、有实际价值、易于操作的研究问题,确立小专题。其研究内容:①从自身教育教学的困境中寻找问题;②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捕捉问题;③在与其他教师的交往中发现问题。最后召开选题论证会,由各校小专题负责人对每个学校的选题进行评价,综合大家的评价后,不合格的选题修改合格后方能开展研究,保证了选题的有效性。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制定研究方案,教师按计划实施研究。定期召开小专题研究分组讨论会和现场交流会,对小专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对策,定期开展小专题研究阶段性总结,通过积极反思和改进研究方法进一步推动小专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成果的呈现方式可以叙写教育故事,可以是研究小报告,可以是专题小论文,还可以是专题反思等。
第四阶段:成果推广。通过在区级层面的成果发布评比,评选出较为成熟、操作性较强、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小专题,将这些成果在区内资源共享,并且在推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1.实施多元管理,构建有效机制
(1)成立三级管理机构,分层管理
在小专题开始之初,我区小专题研究实施的是区、校两级管理。首先成立了以教研室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教研员为组员的区级小专题研究领导小组。其次,各校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在我区开展学区制建设以来,我们将二级管理变为三级管理,增加了学区这一级的管理。把区属26所小学分为五个实验区,确定了区级联络员,片区负责人,实行分层管理,做到有序组织。
(2)出台小专题研究的行动指南
区教研室小专题领导小组及时征求各方的意见,经过反复研讨和修改,出台和下发了《青山区小专题研究工作方案》《青山区小专题研究评价标准》,从组织、制度、管理、方法、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规定和要求,从细节着手,规范研究行为。
(3)建立小专题研究各项工作制度
①建立小专题研究工作会制度
在三级领导小组的组织下,每月召开一次“小专题研究”工作会议,了解小专题研究实施情况,交流研究心得、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进一步指导下一步工作。
②建立小专题研究评价激励制度
依据《小专题研究评价标准》,从选题、研究方案、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四个方面以及加分项目对各研究组进行评价,每年评选出优秀研究组进行表彰。把“小专题研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的基础性指标,并在发展性指标中设定相关的内容,要求学校以督导评估为契机,推动小专题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展示教师的研究成果。同时,定期开展小专题研究专项督导,及时形成专项督导情况报告,有基本情况分析,有相关统计数据,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督查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③建立小专题研究培训制度
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小专题研究的培训。我区先后分别对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备课组组长开展了培训活动,然后再由他们为学校教师开展二级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广泛,从选题到实施方案,从过程操作到成果呈现方式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进行培训。我们还针对学校开展小专题研究的实际需求,创建了订单式培训模式,改变了培训即讲座的惯例,提倡讨论式和参与式,针对需求与问题,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场学习、专题性评课、结队互助、经验分享、大会观摩等多样化方式,真正使校长、主任、备课组组长成为培训的参与者、学习者和受益者。
④建立小专题研究学习交流制度
定期开展区、片、校三级以“小专题”为主题的学习交流活动,学习交流的形式有名师引领、外出学习汇报、成果发布会、辩论会、座谈会、专题研究课等。我区先后请来了全国著名教师孙双金、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江苏省南京市特级教师刘志春、上海市特级教师景洪春、全国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江苏启东实验小学校长李伟忠等名师指导。还邀请了我市教学教研专家市教科院王池富院长、朱长华副院长、李光洁主任以及各学科教研员来我区指导工作。为了给老师们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我区教研室组织了《深入开展小专题研究 探究高效课堂“走进××片区”》的系列大型教研活动。我们还要求小专题研究管理者和研究者写《管理日志》和《研究日志》,及时记录管理和研究过程的成功和失败,困惑与顿悟,及时反思研究行为。日志的内容也成为老师们交流的素材。老师们在学习交流活动中产生了共鸣,得到了启发,使研究策略、行为得到及时修正,许多好的做法得以推广。
2.采取“三结合”的方式推进小专题研究
(1)小专题研究与备课组建设相结合
面对课程改革,致力于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这个总目标,无论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教材的把握、教法与学法的选用、高效课堂的构建等,单凭一个教师往往力不从心。为了解决一系列的教育教学问题,武汉市适时推出备课组建设工程。我区在《青山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备课组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中明确提出备课组建设工作要以小专题研究为载体。然而传统的集体备课缺乏源于教学工作实际的共同问题的讨论和审察,对教师触动不大。我们在推进小专题研究工作时,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解决教师所面临的具体困惑,依托备课组保证小专题研究活动落实,为备课组建设注入丰富的备课和研究资源。这样,使充满活力的“备课组”成为教育教学的“前沿作战室”,成为学校“小专题研究”的“动车组”!
(2)小专题研究与学区制建设工作相结合
受地域环境、学校师资、设施条件等影响,学校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仍然存在一批相对薄弱的学校。在小专题研究活动推进过程中,他们常常面临师资不强、缺乏专业骨干教师带头的困难。为了解决一系列的教育教学问题,我区开展了“学区制建设”的大胆尝试。我们将小专题研究与学区制建设相结合,要求各学区统筹学区内各学校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资源,成立学区中心备课组,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区的学科教学、教研工作。这种教研机制加强了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解决了小专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师资不均衡现象。
(3)小专题研究与减负增效相结合
减负增效是市局提出的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抓手。它不但关乎民生大事,更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小专题研究与减负增效相结合使研究目标更明确,研究更具有社会价值,同时小专题研究又促进了减负增效。减轻学生负担,就是要向课堂要效益。小专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充分发挥区、片、校三级教研网络的优势,有针对性地突破减负增效中的难点。有的学校确定“在英语单词的记忆中如何减负增效”的小专题,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有的学校确定“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于质疑”的小专题,学生喜欢质疑了,能主动思考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小专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与展望
(1)小专题研究的实践成果
青山区“小专题研究”的实践成果是多方位的。全区教研氛围日趋浓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活力不断增强。
①小专题研究催生了教研体制的创新。通过历时两年多的研究实践,形成了以下成果:一是锻造了教研品牌,找到了适合青山区特点的聚焦常规教研、科学提高效率的本土做法;二是出台了小专题研究指导意见和评价标准;三是构建了推进小专题研究的一整套管理机制。
②小专题研究焕发了校本教研的生机与活力。小专题研究使校本教研的视野得到拓宽,从教研内容到教研形式,从教研方法到教研成果的呈现方式,内涵都丰富了许多。小专题研究的选题都是教师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改变了过去教师被迫参加教研的尴尬局面,激发了教师进一步研究的热情,形成了良性循环,校本教研重现生机。
③小专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小专题研究让每位教师都感到亲切,都能参与,让老师们的目光聚焦到日常的课堂教学,让教学研究回归基础,回归平实。通过小专题的研究活动,许多教师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工作和观察到的教育现象,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部分教师开始走出学校,走出本区,在全市的教研舞台上大显身手。教师们在不断的尝试和体验中不知不觉地促进了专业成长,同时,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也提升了小专题研究的高度。
(2)“小专题”研究展望
随着小专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又开始思考新的问题:一是“小专题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实现教育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二是如何提高“小专题”研究的科学性,使“小专题”研究由形式走向内涵?三是如何通过教研方式的变革,努力追寻从“独舞”到“齐飞”的教师成长之路?
问题层不穷,研究永无止境。让我们沿着学习、实践、反思循环上升之路不断前行,为青山区教育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吧!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