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三走进”品牌 让“高效课堂”更给力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室引领教研内涵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2014-06-06李光杰

成才 2014年1期
关键词:备课组武汉市教研

■ 李光杰

打造“三走进”品牌 让“高效课堂”更给力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室引领教研内涵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 李光杰

【编者按】提起教研,人们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因为现实中充斥着太多以完成任务、应付检查、“装点门面”为目的的教研,把学校和广大教师拖入了“被教研”的泥潭。教研似乎是听课、评课的代名词,这种被动的教研与常态的教学完全是“两张皮”,不仅无助于常态教学,而且增加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负担。怎样与常态教学无缝对接,让教研真正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是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教科院)领导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武汉市教科院小学教学研究室的“三走进”(走进区域、走进学校、走进学科大型系列巡礼活动)大教研模式的推出,改善了武汉市的教研生态,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本刊除刊登武汉市教科院小学教学研究室李光杰主任对“三走进”教研模式的系统阐述外,还将陆续刊登走进各区、各校的教研成果,以飨读者。

2011年1月11日,武汉市教育局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方案》,将“高效”的聚光灯照向课堂层面。作为教研室,如何围绕市局中心工作,在“高效课堂”建设工程中发挥教学研究的引领作用,促进全市小学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是我们思考的课题。多年来,我们努力追寻着高效课堂的原点与路径,追寻着武汉教研的特色与内涵。通过不断地摸索与实践,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水平,能激活教研内驱力的路——“三走进”模式,即“武汉市小学高效课堂‘三走进’之走进区域、走进学校、走进学科大型系列巡礼活动”(以下简称“三走进”活动)。具体来讲,“三走进”活动是通过各区、校和相关学科近八年来在武汉市教育系统“备课组”建设工程和“高效课堂”建设工程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特色成果和经验,经过积累和提炼,然后自主向市教科院提出申办“走进”活动的申请,由市教科院组织专家进行审核考评,确定有推介价值的成果后,批准并立项安排进行全市展示。在准备的过程中,市教科院给予充分的专家支持和权威认定。在正式巡礼活动时,全市各行政区(直属学校)小学教研室教研员、校长代表、骨干教师代表应邀参加。有人说,这是一个形成教研成果的过程,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共享成果的过程,还有人说“三走进”活动就是办在教师身边的教研博览会。下面就分别从“三走进”体系的构建、路径的探索、思考与展望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三走进”体系的构建

(一)“备课组建设工程”孕育了“三走进”

为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武汉市教育局在“十一五”期间制定了《中小学备课组建设工程方案》,提出了加强备课组建设工程的任务和目标。各区在“备课组建设工程”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产生了一大批“减负增效”先进单位(教研组)和个人,组建和培养了一大批教研生力军,形成了很多鲜活的特色和经验,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也为我们从更高的平台去发掘和提炼这些鲜活素材提供了可能。“三走进”系列活动正是受到“备课组建设工程”的“正能量”启发,得以孕育和形成。

(二)“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催生了“三走进”

在“备课组”建设工程暂告结束后,武汉市教育局又进一步进行了“战略”延伸,在“十二五”期间及时地提出了“高效课堂”建设工程的目标任务,可以说,“高效课堂”建设工程是“备课组”建设工程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同时出台的38个学科的《武汉市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对全市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全市各区及直属学校通过学标准、用标准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年多来,探索和培育了一大批具有“武汉特色”的小学高效课堂教育教学成果经验。

如何推广这些来自各区、各校、各学科的特色经验,以便更好地凝聚“高效课堂”内涵式发展的驱动力?我们搜集了国内外实施教育改革的前沿信息,分析了高效课堂建设的诸多要素,调查了武汉市小学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对推进高效课堂的发展方向作了充分的研判,形成了三点共识:

一是高效课堂建设是一个新的系统,需要创新突破,构建体系;二是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区域整合,整体推进;三是实现高效课堂目标是一个发展过程,需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基于以上三点共识,在取得市局及教科院领导及同仁的共识后,“武汉市小学高效课堂巡礼‘三走进’活动”终于化蛹成蝶,亮相在武汉市广大小学教师面前。近四年来,它的足迹已走遍全市10个行政区、3所学校、1个学科,成功地举办了18场活动。先后帮助提炼、形成并推广了江岸区的“集体备课”、硚口区的“节节课好”、江汉区的“本色课堂”、汉阳区的“文化课堂”、武昌区的“目标的制定与内容的组织”、青山区的“小专题研究”、洪山区的“堂堂学好学会”、东西湖区的“有效教研”、新洲区的“堂堂清”、江夏区的“活力课堂”、三眼桥小学的“校本视导周”、鲁巷实验小学的“兴趣教育”、红领巾学校的“以美启智生态课堂”等13项成果。

二、“三走进”路径的探索

(一)走进区域

1.缘起

说起“走进区域”的由来,我们依然记忆犹新。那是2009年3月,武汉市备课组建设表彰大会在江岸区育才小学举行,会上我们注意到:由江岸区小学教研室所作的《对集体备课的理性思考》及备课组现场展示和东西湖区吴家山三小的《扎实推行“一课四活动”,努力打造学习型备课组》等代表小学所作的经验交流发言,原创度高,有思想,有抓手。我当时就想:今天到会的小学领导不多,小学教师就更少了,怎么样让全市更多的小学同仁们来看一看,学一学,互通一下有无呢?于是有了第一场武汉市小学高效课堂巡礼之走进活动,我们走进了江岸区。

2.主题:对集体备课的理性思考

(1)内涵与解读

江岸区在建设“对话式”教研文化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各校开展集体备课工作。他们理解的“集体备课”内涵是:凝聚教师智慧,通过群策群力的合作研究,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对课程进行深度开发,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他们在“集体备课”方面的具体操作模式是:落实集体备课,重在“对话”。他们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对话”的平台,加强小学备课组建设,开展联校教研、网络教研。这些跨学校、跨时空的集体备课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单人单班、单科单人的教学研究问题。另一方面以“对话式”教研文化引领,集体备课做到“三读三议三视”,倡导“三次对话”。“三读三议三视”是建立在分析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的,所谓“三读”,是指读课程标准、读教材、读教学参考书及相关资料;所谓“三视”,是指审视本套教材、环视多套教材、仰视中学教材;而“三议”是指“议目标”“议内容”“议方法”。集体备课应该是教师之间的倾听与对话,所谓“三次对话”分别是“研读教材——与文本对话”“精心预设——与虚拟课堂对话”“实践反思——与真实课堂对话”。

江岸区将“集体备课”作为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抓手,构建了一种机制,实现了合作对话;形成了一种制度,实现了互通互助;营造了一种氛围,实现了同进共赢。《中国教育报》曾在头版报道了江岸区的教改经验,在全国引起较好反响。

(2)探索与实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江岸区教研室在2007年制定了《江岸区小学备课组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加强备课组建设,全面推进教研员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创建江岸教研文化的工作目标。为此,对全区的备课组长进行了培训和网上考核,开展了区、片、校三级教研活动,评选了区“减负增效”先进教研组和组长,组建了一支有效教研的生力军。在建设“对话式”教研文化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各校开展集体备课工作。集体备课由来已久,现在再谈它的实施,不是对传统的简单重复,而是基于理性思考后的回归。

①关注集体备课,源于“需要”

集体备课是凝聚教师智慧、群策群力的合作研究过程。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对课程进行深度开发,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头戏。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心理学家也把促成人们各种行为动机的欲望称为需要。再次关注集体备课,源于以下几种需要:

一是学生减轻负担的需要。排开社会因素的影响,学生负担主要是由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带来的,课内没学好,“堤内损失堤外补”,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不仅不能弥补课堂上的损失,而且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

二是课堂增加效益的需要。古人云:“工欲善其势,必先利其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精心备课做基础,只有充分且有弹性的预设,才能预约精彩的生成。

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职业既具个体性的特点(单兵作战),又具社会性特点(合作研究)。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视角不同,学校发展的不同,教师之间存在着水平差异。且不少学校一个年级或学科仅有一两个教师,需要通过区域性的跨校合作教研、集体备课来分享智慧,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即“有教无类”;让不同的学生接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即“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即“人尽其才”。

②审视集体备课,重在“思考”

继承传统,认识自己,才能面向未来。过去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过多地强调以教材和教参为中心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学设计以知识传递为教学的价值取向,对学生前在状态(已有知识基础、个人经验)、个体差异、潜能、学习困难等关注不够,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割裂成两个独立的单位,忽视了教学中的“对话”。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教师往往关注外在的表面形式,把各种新理念以“贴标签”的方式进行简单相加。

“—”——认为备课是教师的负担,要给教师“减负”,于是就有了把教材的内容按单元分给备课组的老师,每个人只备某一部分,然后交换复制粘贴。

“×”——在模糊的预设下放任自流地展开教学过程,学生想怎样生成就怎样生成;

“÷”——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需求,单刀直入地“用教材教”。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集体备课进行了再思考。课改工作的推进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师对于新理念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说,而是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对教学新理念的体悟与内化。集体备课给予教师的不仅是教学智慧的沟通与共享,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更应该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以现代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教以学为基础”为指导,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发展需要出发,进行开放且有弹性的预设,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提供前提保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课堂教学就是师生共同生成意义、交流意义的场所”(钟启泉语)。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集体备课具有了“以学定教”的内涵和“对话”机制的构建。

③落实集体备课,重在“对话”

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对话”的平台,加强小学备课组建设,开展联校教研、网络教研。这些跨学校、跨时空的集体备课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单人单班、单科单人的教学研究问题。

另一方面以“对话”教研文化引领,集体备课做到“三读三议三视”,倡导“三次对话”。

“三读三议三视”是建立在分析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的,所谓“三读”,是指读课程标准、读教材、读教学参考书及相关资料;所谓“三视”,是指审视本套教材、环视多套教材、仰视中学教材;而“三议”是指“议目标”“议内容”“议方法”。

集体备课应该是教师之间的倾听与对话。所谓“三次对话”分别是“研读教材——与文本对话”、“精心预设——与虚拟课堂对话”,“实践反思——与真实课堂对话”。如何理解这“四个三”呢?

做到“三读”好比是“一维”的“X射线透视”,看清的只是本册教材的局部内容,这是集体备课前教师必须完成的基础工作;做到“三视”好比是“二维”的“X射线拍片”,教师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上看(高学段教材)下看(低学段教材)”“左顾右看(一个标准的多版本教材)”“看清(教材内容的明线)看透(学科思想方法的暗线)”,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和创造性地使用,提升教学内容的生命性。

建立在“以学定教”基础上的“三议”好比是“三维”的“核磁共振”,教师们在与虚拟课堂的对话中,从分析学生学习状态入手,多层面、多视角地思考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困难,再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等,精心预设教学过程,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在实施了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要静心反思:预设与生成的离散、目标与发展的和谐、手段与方法的效益、作业与负担的平衡等等,在与同伴、专家的真心对话中获取帮助与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次对话,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场”效应——创“三化课堂”(常态化、科学化、生态化),育主动发展的人。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这是描述的水与水、石与石的对话;当石与水对话,就有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激荡,当水与石对话,就有了“滴水穿石”的执着,也是我们教学研究的精神。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备课组武汉市教研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备课组长的定位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